今天想為(wei) 大家分享的內(nei) 容便是國際教育路線與(yu) 高考教育路線的主要區別,我們(men) 將從(cong) 升學路徑、學費開銷、學習(xi) 生活、教學模式、課程設置及評估方式這 6 點為(wei) 大家說明。
區別 1 :升學路徑不同
可以說高考是畢其功於(yu) 一役,隻有考試能力強的學生能脫穎而出,而其他能力強的學生無法展現出來,但美本等申請製卻可以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有機會(hui) 上一所不錯的學校。體(ti) 製內(nei) 學生的升學目標是 985、211、一本,所以國內(nei) 普通或者重點初高中即可幫助學生備戰高考,實現自己的目標。而體(ti) 製外學生的目標是海外一流大學,因此需要雙語學校或者國際學校來幫助完成申請。
雖然也有學生在體(ti) 製內(nei) 高中申請到國外大學,但是這樣“雙線作戰”非常耗精力,而且極有可能兩(liang) 邊都不會(hui) 有好結果,所以不推薦。除了最終的升學結果很可能不理想,學生還容易被其他同學孤立,容易有一種自己隻是因為(wei) 家裏有錢,所以才能做高考逃兵的感覺。總之,不要忽視環境對一個(ge) 未成年學生心理的影響。
體(ti) 製內(nei) 升學:· 公辦/民辦小學 → 公辦/民辦初中 → 中考 → 公辦/民辦高中 → 高考 → 國內(nei) 大學
體(ti) 製外升學:· 體(ti) 製外的路線比較多樣,可以從(cong) 幼兒(er) 園階段就入讀雙語學校,也可以到了高中才從(cong) 體(ti) 製內(nei) 轉入國際學校;也有家長選擇讓孩子在初中或者高中階段到美國或其他國家讀中學
我們(men) 常說的“國際學校” 有兩(liang) 種,一種是外籍子女學校,另一種是雙語學校。這兩(liang) 種學校都屬於(yu) 民辦,不參加高考,但是外籍子女學校隻招收有外籍身份的學生,而雙語學校則對身份不做限製。
常見的路線有以下幾種:·
國際化(雙語)/體(ti) 製內(nei) 小初 → 自招/直升 → 國際化高中 → 國外大學·
國際化(雙語)/體(ti) 製內(nei) 小初 → 中考/自招/直升 → 公立學校國際部 → 國外大學·
國際化(雙語)/體(ti) 製內(nei) 小初 → 申請美高/英高/加高 → 國外大學
區別 2:學費開銷
下表我們(men) 列了不同體(ti) 製下不同階段的學費作為(wei) 參考:
這裏隻包含了學費的區別,體(ti) 製內(nei) 的學生可能需要校外補課的費用;體(ti) 製外的學生會(hui) 需要補課、各類考試競賽的培訓費用、請校外機構的費用、學雜費等等;在外地或者美高上學的同學還要支付昂貴的住宿和生活費。
而且,考慮國際化道路的家庭,還要將未來大學本科和研究生的費用囊括在預算中(美國大學平均一年的開銷在 50 萬(wan) 元左右)。
區別 3 : 學習(xi) 生活
在班級類型上,體(ti) 製內(nei) 學校以大班為(wei) 主,平均每班 30-50 人左右;有固定班級。而體(ti) 製外國際化學校通常是小班化教學,平均每班 25 人以下;以走班製為(wei) 主。
在課外活動上,體(ti) 製內(nei) 學校的課外活動/學生社團較少,以體(ti) 育社團和數理化生奧賽為(wei) 主。而體(ti) 製外國際化學校的課外活動/學生社團更豐(feng) 富。 在教學語言上,體(ti) 製內(nei) 學校以中文為(wei) 主。而體(ti) 製外國際化學校通常是中英雙語,或者全英文授課。
區別 4: 教學模式
體(ti) 製內(nei) 學校:以老師講課 (lectures) 為(wei) 主;布置作業(ye) 以標準化的書(shu) 麵練習(xi) 為(wei) 主。 體(ti) 製外國際化學校:形式更多樣,除了必要課程以外,課堂上會(hui) 有小組討論、辯論、學生 presentation 等形式;作業(ye) 的形式也更多樣,除了練習(xi) 題,還有各種小組合作的項目,比如拍微電影、建模、做海報、製作遊戲等等。
區別 5 : 課程設置
體(ti) 製內(nei) 學校的課程設置:
· “語數英”三門主科+“政史地”或“理化生”三門副科+美術/音樂(le) /體(ti) 育。
· 授課內(nei) 容基於(yu) 全國統一教材或者地方教材,教學目標圍繞中高考。
· 學生選課靈活性較低,但優(you) 勢是基礎更牢固。
體(ti) 製外國際化學校的課程設置:
· 除了數學(統計和微積分)英語(文學)外,大部分學校的人文類科目包括語文和曆史,社科類包括、西班牙語、心理、經濟等,科學類包括物理、生物、化學、環境科學等等。
· 部分學校有自己的特色課程和技能拓展課程;
· 授課內(nei) 容基於(yu) AP/A-Level/IB 課程體(ti) 係的教學大綱。
· 學生可以自由組合選課,優(you) 勢是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課程。
區別 6 : 評估方式
體(ti) 製內(nei) 學校:
· 中高考成績,有且僅(jin) 有一次機會(hui) 。
體(ti) 製外國際化學校:
· 學術成績不是衡量的唯一標準 會(hui) 從(cong) 更多維度進行評價(jia) (比如領導力、對社區/家庭的貢獻、對特定領域的熱愛、堅持、勇於(yu) 接受挑戰等等,這些都是從(cong) 文書(shu) /課外活動/推薦信中體(ti) 現的)。
· GPA 也非一考定終身,而是把平常成績也囊括在內(nei) ,要求學生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業(ye) 和考試需要語言成績和標化成績輔助證明學術能力。
以上就是我列出的兩(liang) 類教育路徑的 6 大區別,感謝大家閱讀。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