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安全始終牽動著國內(nei) 家人的心,我國駐多國使領館教育處都高度重視學生的平安留學,也會(hui) 同領事處聯合外方有關(guan) 機構進校園開展領事服務,提醒留學人員防範電信網絡詐騙、交通事故等安全風險,也希望與(yu) 外方衛生部及項目院校一起麵向學生開展普法教育等宣傳(chuan) 與(yu) 輔導。
海外留學生受害案件頻發
海外留學生受害案件頻發,包括詐騙,尤其是電信詐騙,受害者當中不乏有留學生群體(ti) 。常見的詐騙類型主要是一些典型的電信詐騙,以及各種形式的非正當交易。還有一些常見的違法違規包括出入境、涉毒涉賭、行車等其他,以及不明確校規校紀。
01、典型的電信詐騙。比如冒充我國駐外使領館和國內(nei) “公檢法”。他們(men) 假冒駐外使領館的電話號碼,自稱是使領館工作人員,編造一些涉嫌洗錢、卷入國際刑事案件、護照過期、存款證明存在問題等謊言實施詐騙,還會(hui) 以配合調查國內(nei) 案件、轉接國內(nei) 公檢法機關(guan) 為(wei) 由,要求接電人提供個(ge) 人銀行賬戶或繳納罰款。
比如“殺豬盤”。詐騙團夥(huo) 通過網絡社交平台虛假交友、婚戀,進而實施詐騙。騙子利用假人設同受害人培養(yang) 感情。在獲取受害人信任後,騙子會(hui) 引誘其到虛假投資網站借貸、投資、充值,實現“收割”。
比如情色交友。犯罪嫌疑人在網絡社交平台邀約以提供交友、色情服務為(wei) 由實施詐騙,並對拒絕付款的人進行恐嚇、威脅。比如“親(qin) 情陷阱”。一些不法分子通過“送溫暖”“套近乎”,取得當事人信任後誘騙其外出,隨後威脅其拍攝被綁架、毆打甚至裸露的照片或視頻,並發送至當事人國內(nei) 家長或親(qin) 屬,謊稱其已被“綁架”並索要贖金。
02、各種形式的非正當交易。有的同學通過匯款中介從(cong) 外國向中國國內(nei) 匯款,中介收款後失聯,導致匯款人經濟損失。有的在街頭地下窩點換匯,結果錢款被不法分子卷走,有的通過地下錢莊換匯,被警方抓獲。有的讓代交房租的“公司”按折扣價(jia) 交納房租,但“公司” 收齊錢款後並未將房租交給房東(dong) ,等到房東(dong) 催繳時,這些同學才發覺被騙。有的通過朋友圈裏的“票代”辦理第三國簽證、購買(mai) 回國機票,拿到假簽證、假機票後,再也難覓“票代”蹤影,損失錢款、耽擱行程。
有的通過交友群購買(mai) 名包名表等奢侈品,錢轉出後就再也聯係不到“好友”。有的跟社交軟件群合夥(huo) 炒黃金、放貸生利、投資虛擬貨幣等,找“好友”索要本金或利息時才發現已被拉黑。有的無外國機動車駕照,卻通過非正規手段獲得機動車並開車上路,或者駕駛沒有保險的機動車上路,不幸卷入交通事故。
03、出入境、涉賭涉毒、行車等其他。有不了解我國《出境入境管理法》《禁毒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和目的國家相關(guan) 法律法規的留學生,出現的卷入跨境攜帶非法物品或幫人洗錢、販毒、賭博並深受其害,人身安全受到威脅,財產(chan) 受到損失。有不了解目的國家與(yu) 交通相關(guan) 的法律法規,按自己想當然的思維習(xi) 慣和行為(wei) 方式,購買(mai) 、駕駛車輛,而發生的被拘留逮捕,甚至不幸發生了交通事故。此外,還有不懂防艾等衛生常識,還有參與(yu) 當地軍(jun) 事政治活動,都置自身於(yu) 危險境地。
04、不明確校規校紀。除了對國家法律法規不甚了解,還有對校規校紀不太明確的留學生,甚至部分不遵守、漠視校規校紀。他們(men) 可能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xi) 慣,比如酗酒、抽煙等。他們(men) 可能在校園做一些自己不知道或不覺得違反了校規校紀的事情,比如考試作弊、逃課逃學、打架鬥毆、使用違規電器,可能公然霸淩、尋釁滋事、非法打工就業(ye) 等。
是否重視留學生普法教育
綜上可以總結出幾點留學生成為(wei) 受害者的原因:貪便宜、圖省事。“優(you) 惠匯率”利誘,被“房租折扣”吸引,高薪工作兼職騙局……通過非正當渠道,與(yu) 不明身份人員進行有關(guan) 交易;輕信。輕信對方公職人員身份、對方提供的文件、對方誘導和恐嚇、朋友圈“陌生好友”、理財陷阱等。其實留學生身處不利境地的背後跟法律意識淡薄也有一定的關(guan) 係,無法識別分辨詐騙分子,幾度成為(wei) 受害者,還有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觸犯了相關(guan) 法律法規,也不清楚後果代價(jia) ,亦或是頂風作浪……犯罪分子詐騙留學生的手段主要有偽(wei) 裝、引誘、製造糾紛、騙取信任。對此,是否應該重視留學生的普法教育?
留學生的普法教育是有必要的。那些因為(wei) 法律意識淡薄而遭受損失的一個(ge) 個(ge) 鮮活案例,應該引起留學生的注意,更有付出前途盡毀、失去生命的慘痛代價(jia) ……留學生普法教育的意義(yi) 在於(yu) 加深留學生對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guan) 治安管理條例的理解與(yu) 認知,幫助掌握基本相關(guan) 法律知識,樹立法律和安全防範意識,進而預防上當受騙,避免人身財產(chan) 受損,意義(yi) 更在於(yu) 為(wei) 留學護航,實現平安留學。因為(wei) 留學在外,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國內(nei) 還有牽掛著自己的家人朋友。知法、守法,築牢法製觀念,普法教育應該也是留學生的必修課,留學生需要積極參與(yu) 國家學校等相關(guan) 部門舉(ju) 辦的法製教育活動。
“平安留學”也是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一直關(guan) 注的重點,其中對法律法規的專(zhuan) 題解答也詳盡。8月30日,“平安留學伴你行”在泰留學專(zhuan) 場活動在線成功舉(ju) 辦;8月13日,2022“平安留學”赴美行前指導活動成功舉(ju) 辦;8月6日,以“載夢青春 不負韶華”為(wei) 主題的2022留學版“開學第一課”在線與(yu) 廣大留學新生和家長見麵……這些活動邀請法律援助、防騙反詐、安全防護等領域的專(zhuan) 家針對留學生常見或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進行專(zhuan) 業(ye) 講解,還就在外留學相關(guan) 生活經驗進行了分享。這些活動的目的之一便是增強留學生在外的法律和安全防範意識和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更好地融入當地和校園生活。
如何避免成為(wei) 案件受害者
近年來,我國海外留學人員結構趨於(yu) 多樣化和年輕化,又隨著國際形勢複雜多樣,涉及我國留學人員的案件頻發,留學人員安全及合法權益日益受到關(guan) 注,“平安留學”成為(wei) 熱點的同時與(yu) 之相關(guan) 的專(zhuan) 場講座等也相繼多次舉(ju) 辦。除了積極參加這些活動,留學生還可以如何主動避免成為(wei) 受害者?
01、提前了解校規校紀和當地法律法規,抵達後積極學習(xi) 並遵守,切忌觸犯違反該國法律。及時關(guan) 注使領館重要提醒信息,進一步提高法律意識,依法完成報稅納稅等與(yu) 己相關(guan) 事宜。牢固樹立法律意識,務必認清賭博、吸毒的違法性和危害性,對自己和家人負責,潔身自好,遠離賭博、毒品。
02、不貪便宜、圖省事。有交房租、辦簽證、購機票、兌(dui) 換貨幣、向國內(nei) 匯款等需求須通過正規渠道,盡量減少中間環節,貪一時的小便宜可能將會(hui) 吃大虧(kui) ,甚至麵臨(lin) 無法挽回的局麵。嚴(yan) 格依規辦事,駕車上路須持有當地合法駕照或遵循相關(guan) 交通規則,積極融入當地民俗民規,提前熟悉風俗禁忌。
03、切記謹慎交友,樹立正確的戀愛觀、理財觀。不要主動搭訕陌生人。網上交友要慎重,尤其對於(yu) 涉及網上投資理財、炒數字貨幣、炒黃金、購彩票等推薦更要維持高度警覺,要增強分辨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損失。要潔身自愛,遠離色情網站。上網時要增強對社交網絡平台的辨別力,謹防禁不住誘惑,掉進騙子設下的陷阱。建議打開雲(yun) 上傳(chuan) ,隨時保存相關(guan) 聊天記錄,以防萬(wan) 一遇上敲詐勒索可以留作證據及時報警。
04、不輕信陌生人、陌生信息。使領館和國內(nei) “公檢法”不會(hui) 以電話通知有文件、包裹需要領取或者涉案事宜,不會(hui) 表示將電話轉接至“國際刑警中心”等,不會(hui) 要求接電人回撥電話號碼進行聯係,不會(hui) 索要個(ge) 人銀行卡或賬戶信息,更不會(hui) 談及或要求當事人轉賬。不輕信在朋友圈的陌生人發布的任何消息,不輕信圈內(nei) 所謂“包賺不賠”的“內(nei) 幕消息”和各種優(you) 惠等廣告信息,不輕信任何收到的電話、短信、鏈接,做到不聽不信、不轉賬、不匯款。
05、若萬(wan) 一上當受騙,盡量保持冷靜,同時向當地警方報警或中國公安機關(guan) 報案,並積極提供相關(guan) 證據。如接到聲稱駐外使領館或國內(nei) 公檢法的電話,同樣保持冷靜,同時千萬(wan) 不要透露個(ge) 人信息,更不要轉賬匯款。對於(yu) 顯示為(wei) 駐外使領館號碼的電話,使領館建議掛斷,並撥打駐外使領館公布的領事保護電話或通過電子郵件進一步核實。因為(wei) 來電顯示號碼可通過技術手段偽(wei) 造,不過即便來電號碼與(yu) 駐外使領館或其他官方機構對外公布的號碼一致也需保持高度警惕,不要相信任何將電話轉接至中國公檢法機關(guan) 的說辭。
06、經常與(yu) 國內(nei) 親(qin) 人保持聯係,及時告知在外國的聯係方式、住址等信息。如有電話、短信等要求“切斷與(yu) 家人朋友的聯係以保證他們(men) 的安全”或被通知“交通事故”“孩子被綁架”“親(qin) 人意外身亡”等信息,建議保持冷靜並立即通過其他可靠渠道核實情況後再處理。更有要就說必須通過藏匿捆綁自己、拍裸照視頻等才能放過家人朋友,請務必立即掛斷電話,留存短信證據並報警。
留學生受害案件一直都有發生,騙子也總能有新的手法使其掉入陷阱,尤其電信詐騙更是防不勝防、一輪又一輪。涉及到留學生非正當交易,出入境、涉毒涉賭、交通等其他觸及法律法規,以及不明確校規校紀,使領館也在不斷發布提醒。留學生應該從(cong) 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法律和安全防範意識,盡可能地最大限度避免上當受騙,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築牢法製觀念的合格留學生,對自己、對家人、對祖國負責。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