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Battlefront for Illegal Wildlife Trade: How Facebook is Falling Short of Expectation
《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新戰場:Facebook為(wei) 何未能達到預期》
這是九年級學生Leslie寫(xie) 下的一篇學術新聞稿,在今年春季,她憑借這份作品拿下了哈佛國際評論學術寫(xie) 作比賽的金獎。
哈佛國際評論學術寫(xie) 作比賽是由全球頂級的社科類學術期刊《哈佛國際評論》推出的比賽,鼓勵青年學生著眼世界,關(guan) 注國際問題,培養(yang) 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它麵向全球9-12年級的初、高中生,參賽學生需要以某個(ge) 關(guan) 乎人類未來共同命運的問題為(wei) 主題,寫(xie) 一篇800-1200字的學術新聞稿。
定題,在白紙上尋找靈感
在通過機構的堂內(nei) 資源推薦了解到了哈佛國際評論學術寫(xie) 作比賽之後,Leslie的第一反應是覺得這個(ge) 競賽很有趣,既能體(ti) 現自己的寫(xie) 作特長,還能鍛煉自己未來文書(shu) 寫(xie) 作的能力。
參賽的決(jue) 定做得很快,此後,Leslie在寫(xie) 作老師Cory的幫助下,投入了備賽的過程。
“Cory讓我選擇一兩(liang) 個(ge) 自己喜歡的領域,把和這個(ge) 領域相關(guan) 的環境、經濟熱點,以及近兩(liang) 年發生的事情全都寫(xie) 在一張空白的紙上,在當中尋找靈感。”
在龐大的社會(hui) 議題範圍之中, Cory建議她利用Google news、紐約時報,各類報刊網站等平台,搜索自己的想法關(guan) 鍵詞,在探索的過程中,Leslie漸漸有了頭緒。
“Cory老師很耐心,教會(hui) 我很多東(dong) 西,其實最初找靈感的時候很‘坎坷’,Cory提供的方法,給的引導讓我茅塞頓開。”
主題的確定來源於(yu) 一篇關(guan) 於(yu) 盜獵的報道,Leslie閱讀之後,覺得這是一個(ge) 極為(wei) 切題,也符合自己需求的議題,她說,在新冠疫情之下,大家都在關(guan) 注人,但很少有人會(hui) 關(guan) 注到動物。
Leslie投入了主題的調研,她最初隻是覺得內(nei) 容貼切,但在調研之後,她真正發現這是一個(ge) 重要的全球性議題,疫情之下逐漸懈怠的動物保護,應當如何改變現狀,如何打擊偷獵,保護動物,在她逐漸豐(feng) 富的知識儲(chu) 備下,有了清晰的邏輯。
打磨:高效的四輪對改
“最開始的時候,我是完全不懂新聞寫(xie) 作的。”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哈佛國際評論學術寫(xie) 作比賽對於(yu) 拿到了金獎的Leslie來說,曾是一個(ge) 完全陌生的模式,沒有新聞理論基礎的她,幾乎是從(cong) 零開始的。
Leslie的自主性非常高,Cory回憶,學生在會(hui) 議前做了與(yu) 主題相關(guan) 的大量調研,匯總了包括網頁鏈接、內(nei) 容摘要在內(nei) 的詳細的調研資料,為(wei) 後續寫(xie) 作大綱的製定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定題之後,需要馬上投入初稿的撰寫(xie) ,最初Leslie有些擔心邏輯框架混亂(luan) ,無法控製篇幅長度,而Cory帶著她確定好大綱,規劃每個(ge) 部分、每個(ge) 段落該寫(xie) 什麽(me) ,並告訴她初稿不用擔心堆砌,不必在意篇幅,可以把想法全部寫(xie) 出來,等下一稿再進行篩選。
稿件一共經曆了四輪對改,二稿一如Cory的預期,做了數據的篩選和篇幅的縮減,在三四稿的對改中,Leslie在指導下進行了進一步的數據調整,並做了文字精修,加上參考文獻。
Leslie的顧問老師說,她是一個(ge) 綜合能力和執行力都非常強的學生,這一點,在對改的過程中有很明顯的體(ti) 現。
關(guan) 於(yu) 對改,Cory將其形容為(wei) “雙向奔赴”, Leslie在每一輪修改中都能高效完成要求的修改工作,最終,距離截止日期還有很久,她就完成了作品提交。
而在老師們(men) 眼中積極、高效的Leslie,也給出了另一個(ge) 視角,“Cory給我的feedback非常細致,而且很容易讀懂。我看了批注之後,很快能夠明白哪裏需要修改,為(wei) 什麽(me) 需要修改,或者可以說,在我看到批注的時候,我就馬上意識到這樣修改的效果會(hui) 更好。”
Leslie形容這四輪對改是她“信心疊加”的過程:“我覺得能遇到Cory老師這樣文學功底很紮實的老師,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
這篇關(guan) 於(yu) 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文稿,讓Leslie入圍了決(jue) 賽答辯,她在前期做過一些問答演練,簡單介紹作品,如何切入作品主題,主題中有哪些關(guan) 聯事件……在答辯中,Leslie應答如流,最終獲得了春季賽金獎,位列全球top3%。
回顧:比賽適合誰?該怎麽(me) 準備?
在比賽結束之後,Leslie覺得自己收獲的遠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獎項,她笑說,申請季的文書(shu) 寫(xie) 作好像也因此有了頭緒,她從(cong) 備賽中收獲的是對信息的篩選力,對媒體(ti) 信息的洞察力,以及延展出的許許多多新的思考和靈感。
“在選擇主題的時候,你要想一想,這是官方想看到的內(nei) 容嗎?它選擇你的題材的理由是什麽(me) ?一定要緊扣官方給出的評分標準。”回顧備賽過程,Leslie總結了很多經驗,她說,“選題之前要瀏覽大量的文章,才會(hui) 有一些想法,其實你不一定要具備很深的新聞認知,這是可以練習(xi) 的,我也是慢慢學會(hui) 寫(xie) 新聞稿,學會(hui) 接受新題材的。”
日常生活中,她會(hui) 大量地閱讀新聞,關(guan) 注社會(hui) 熱點,也會(hui) 看留學生相關(guan) 公眾(zhong) 號,了解國外大學的新政。比賽結束之後,她覺得自己的閱讀領域變寬了,養(yang) 成了在Google news每天刷新看新聞的習(xi) 慣,尤其關(guan) 注動物交易的領域。
一次成功的競賽經驗,給了Leslie更多的思考空間,她說,選擇競賽,要評估個(ge) 人實力,考慮競賽的時間跨度、精力的投入和平衡,哈佛國際評論學術寫(xie) 作比賽對於(yu) 平時的托福寫(xie) 作練習(xi) 、郵件寫(xie) 作都有很大的提升,適合很多同學參加。
“當然,最重要的是,你喜歡什麽(me) 就去多接觸什麽(me) ,如果有信心,就去參加,要遵循自己的第一需求。”
多麵書(shu) 寫(xie) 者:總有新的收獲
競賽以外,Leslie非常熱愛寫(xie) 作和日常的記錄,心情變化的時候的日記,旅行結束之後的遊記,她還幫助家中的民宿一起運營公眾(zhong) 號,獨立寫(xie) 稿,策劃活動。
“我並不是廣角鏡頭,沒辦法記錄下那是何等遼闊寬廣的視野,隻能安靜地坐下來,任陽光浸滿全身,用力呼吸幾口氤氳著千島湖水氣息的空氣,聆聽山穀回蕩鳥鳴。”
這段話選自Leslie的《合上電腦走出城市,找一個(ge) 周末,帶著家人、愛人、友人,在玄山雲(yun) 居回歸自然》,在文字寫(xie) 作中多麵的她,正在嚐試一切新的可能。
最近,她和機構的同學們(men) 正一起備賽CTB,和她的每一次備賽經曆一樣,她總能在競賽的結果之外找到更大的收獲,“大家都很積極,為(wei) 了同一個(ge) 目標,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資源,這種和誌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一件事情的過程,讓我覺得很振奮,充滿力量。”
始終在過程中找尋美好的Leslie,正在這些閃光的經曆裏收獲全新的成長。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