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火的港人子弟學校非培僑(qiao) 莫屬,自落地深圳以來,就迅速受到港寶家庭的高度關(guan) 注,政府背景、資質完善、15年一貫製、深港融合教育的高性價(jia) 比.....無一不在展現著這所學校獨有的優(you) 勢。
現在10月份正是春季及2023學年擇校的高峰期,一些家長在擇校時會(hui) 問到,培僑(qiao) “內(nei) 地班”和“香港班”有什麽(me) 區別?聽說“香港班”很難進,可不可以先考內(nei) 地班?
今天老師就來為(wei) 大家分析下培僑(qiao) “香港班”與(yu) “內(nei) 地班”的區別,以及家長的看法!
#01培僑(qiao) 內(nei) 地班與(yu) 香港班的區別
培僑(qiao) 是一所港人子弟學校,但是與(yu) 其它同類型學校不同的是,培僑(qiao) 同時開設了內(nei) 地班,招收內(nei) 地生,兩(liang) 種班型沒有優(you) 劣之分,但是在課程設置、教學及升學方向上是有區別的。
課程上的區別
培僑(qiao) 香港班是直接照搬香港培僑(qiao) 書(shu) 院的課程,除了中文用的是繁體(ti) 版的人教版教材外,其餘(yu) 課程用的都是香港教材和學校自編教材,幾乎與(yu) 香港培僑(qiao) 本部無異,語言的使用上也是以英文為(wei) 主,普通話為(wei) 輔。
內(nei) 地班采用的是深港融合課程,除了開足內(nei) 地義(yi) 務教育課程,也融合了一些香港課程,教材上則是香港和內(nei) 地兩(liang) 套教材,雙語教學。
學校對於(yu) 兩(liang) 類課程優(you) 勢的定義(yi) 是,香港課程:英語環境、活動教學、國際視野;內(nei) 地課程:語文教學、數理課程、中國文化。
從(cong) 這裏也可以看出來,香港班的英語環境會(hui) 更濃厚,內(nei) 地課程更適應本土,語文、數學學得會(hui) 更深。
升學上的區別
培僑(qiao) 香港班招收的主要是港籍生,在升學方向生選擇更多,可以選擇DSE課程升讀內(nei) 地、香港和海外大學,如果有回鄉(xiang) 證還可以選擇華僑(qiao) 生聯考升讀內(nei) 地高校!
內(nei) 地班的學生可以選擇中高考升讀內(nei) 地大學或選擇DSE升讀香港或海外大學。
在此,老師也補充一句,DSE課程與(yu) 其它國際課程體(ti) 係相比較,最大的優(you) 勢就是香港高校的認可度更高,近兩(liang) 年因為(wei) 疫情原因,香港留學也異常火熱,所以無論是港籍生還是內(nei) 地生,如果最終的目標是香港高校,讀DSE都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是內(nei) 地生,想要“兩(liang) 條腿”走路,培僑(qiao) 內(nei) 地班也是一個(ge) 不錯的選擇。
招生要求上的區別
香港班:符合港人子弟定義(yi) 的學生
內(nei) 地班:無身份、戶籍限製,內(nei) 地生及港澳台籍都可以報名。
港籍生雖然可以報讀內(nei) 地班,但是家長要注意,內(nei) 地班的學生不能轉讀香港班,隻能在高中時再選擇DSE課程。
入學難度上的區別
香港班:小一為(wei) 麵試;小二到中四為(wei) 麵試+中文+英文+數學。
內(nei) 地班:學生麵試+家長麵試,沒有筆試。從(cong) 考試內(nei) 容上來看,內(nei) 地班隻有麵試,更容易;從(cong) 錄取率看,香港班的率取率低於(yu) 15%,更難進入,但是內(nei) 地班的麵試也不容易,家長們(men) 還是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切不可掉以輕心。
#02、港籍生先讀內(nei) 地班可行嗎?內(nei) 地班與(yu) 香港班選擇的都是哪些家庭?
上文已經說了,內(nei) 地班入讀更容易,但是內(nei) 地班的學生不能轉讀香港班,所以對於(yu) 隻是計劃在培僑(qiao) 做個(ge) 過渡,未來還是想回香港讀書(shu) 的家庭來說,不是很合適,畢竟是兩(liang) 套課程體(ti) 係,孩子在課程銜接上需要時間來適應。
但是如果不是要轉學香港,主要是想未來升讀香港高校,還是可以選擇先在內(nei) 地班就讀,高中時再選擇DSE課程,之所以說可以這樣選擇,主要是基於(yu) 以下三點:
首先,培僑(qiao) 的內(nei) 地課程與(yu) 香港課程在低年級重疊度很高,香港的老師也會(hui) 來帶內(nei) 地班的課程,而且,各個(ge) 學部的負責人都是從(cong) 香港或內(nei) 地名校挖過來的經驗豐(feng) 富的老師,內(nei) 地老師的平均教齡高達9.5年,師資力量非常強。
其次,作為(wei) 一所港人子弟學校,即使讀內(nei) 地班,在高中時選擇DSE課程也是完全可以銜接上的,隻是平時需要注意英語的提升,畢竟培僑(qiao) 內(nei) 地班的英語課較香港班少。
還有一點就是,據老師從(cong) 一些家長那裏了解到的,內(nei) 地班的教學抓的非常嚴(yan) ,學習(xi) 強度也很高,學術上完全跟得上,一些家長及學生對於(yu) 先在內(nei) 地班學,高中再轉學DSE也是持支持態度的。
目前培僑(qiao) 學校,選擇內(nei) 地班的學生有兩(liang) 種:一是港籍生,計劃在高中時轉DSE課程,以DSE成績報讀國內(nei) 或香港高校。做這個(ge) 選擇的家長主要是因為(wei) 希望孩子能更好的學習(xi) 中文、更多的融合國內(nei) 的人文環境。
另一種是內(nei) 地生,看中的是培僑(qiao) 的背景及資源和雙軌製,希望為(wei) 孩子準備好兩(liang) 條路,做好備選。
而選擇香港班的學生主要是回流內(nei) 地的港籍生,要麽(me) 未來還想轉回香港,要麽(me) 是計劃通過DSE未來升讀內(nei) 地、香港、海外的大學。
當然,在培僑(qiao) ,香港班依然是主流,學校現在約2000名學生也是以香港班為(wei) 主,香港班的學生大概是內(nei) 地班的兩(liang) 倍左右。
培僑(qiao) 香港班第二批插班現在仍然可以報名,有消息稱,10月下旬會(hui) 有一次入學考。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