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自己是普通學生不丟(diu) 人
又到一年申請季,很多學生都需要選擇具體(ti) 的學校和專(zhuan) 業(ye) ,有人癡心不改,非多倫(lun) 多大學不上。有人理性客觀,自己能夠得著的學校,才是重點目標。
都沒有錯。有理想、有目標,無所謂高低,也難說好壞,願意為(wei) 之努力、付出,自然就會(hui) 有想要的回報。但也不是都這樣。
學生A,9年級來加拿大留學,就讀一所中等的公立高中。她的學習(xi) 能力、學習(xi) 習(xi) 慣比較好;學術基礎也在中上水平;10年級就開始係統規劃自己的高中學業(ye) ,製定大學目標。有了規劃以後,努力學習(xi) 、積極參加社會(hui) 活動。截至目前,成績均分一直維持在接近95%。
A同學的目標大學是滑鐵盧。同時會(hui) 申請多倫(lun) 多大學、UBC等一流的學校。這樣的選擇,基本符合自己的實際條件。
學生B,10年級來加拿大讀中學。學習(xi) 習(xi) 慣、學習(xi) 能力、學術基礎、學習(xi) 效果,都比較普通。截止9月12年級開學,均分70%左右。B同學和家長,清醒、客觀、實際。明確將自己的目標放在普通大學、學院開設的本科專(zhuan) 業(ye) 上。尤其是分兩(liang) 段、2+2完成本科的學校和專(zhuan) 業(ye) 。
所謂分兩(liang) 階段完成本科,大致含義(yi) 是:前2年學習(xi) 完成以後,可以直接拿一個(ge) 大專(zhuan) 文憑(diploma);學生如果需要,條件滿足要求,可以繼續再讀2年,拿到本科文憑。如果前2年讀完,不想讀,拿到大專(zhuan) 文憑後,可以直接工作。
學生C,11年級才來加拿大讀中學。相對而言,學習(xi) 習(xi) 慣、努力程度、學術基礎,遠不如A同學。截止9月初12年級開學,均分不到70%。在討論擬申請的學校方案時,除了加拿大前5的大學,C同學表示:去其它學校,還不如不上大學。
我不知道C同學為(wei) 何這樣想,隻能根據過往的學生案例,盡可能給他和家長擺事實、講道理,立足自身條件選擇學校和專(zhuan) 業(ye) 。
如果C同學真的有讀一流大學的決(jue) 心和行動,也有大把的機會(hui) 。比如先進普通大學或者學院,大一努力學習(xi) ,成績均分達到75-80%,或者以上,有很大的幾率可以轉學到一流大學。
多數(留)學生,並不是學霸。普通而平凡的學生,還是占絕大多數。都盯著多大、UBC、麥吉爾,有實際意義(yi) 嗎?我認為(wei) ,意義(yi) 不大。
對於(yu) 申請本科的學生,具體(ti) 到選專(zhuan) 業(ye) 、選學校,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承認自己的平凡和普通,以自己的能力和就業(ye) 機會(hui) 為(wei) 導向,這樣完成的專(zhuan) 業(ye) 和學校選擇,更為(wei) 妥當。
加拿大大學和學院的教學質量,畢業(ye) 學生的能力,差異沒有那麽(me) 大。普通大學畢業(ye) 的學生,能力勝過名校學生,大有人在。企業(ye) 招聘,也不會(hui) 特別照顧名校畢業(ye) 學生。是否給機會(hui) ,一切以麵試表現出來的能力為(wei) 依據。
我們(men) 支持部分同學,去追逐自己心目中的名校和熱門專(zhuan) 業(ye) 。但前提是自己有良好的學術條件、有付出努力的行動。加拿大社會(hui) 這方麵優(you) 勢特別明顯,隻要願意在各方麵努力的學生,大部分都能獲得超出預計的好結果。
不分條件追逐名校,就是無意義(yi) 的卷。承認自己的普通,量力而行,把自己做到可能的最好,努力達到自己能到的高度,這樣的普通有何不可?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