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年級後,你是否總感覺時間不夠用,安排好的作息總是被打亂(luan) ,很多計劃都莫名落空了?
哈佛學霸John Fish曾因為(wei) 拍攝一段視頻在網絡走紅,他記錄了自己在哈佛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視頻中John Fish將一天要做的事情做成計劃表,每件事情在什麽(me) 時候去做、需要花費多少時間,都在計劃表中一目了然。除了上課、學習(xi) 、閱讀的時間外,他還能空出9個(ge) 小時的睡眠時間和健身時間。
哈佛學生入學的第一學年,會(hui) 在老師的引導下設計一張“忙碌的時間表”,以此來鍛煉他們(men) 的時間管理能力和抗壓能力。
我們(men) 如何才能像哈佛學霸一樣,將時間管理得井井有條呢?今天就來看看哈佛大學提供的建議吧:
要有明確的目標,並標出截止日期
哈佛大學的一些教授認為(wei) ,成功等於(yu) 目標,時間管理的目的是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nei) 實現最多你想要實現的目標。
記錄下你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將每天待完成的事項逐一寫(xie) 下來——從(cong) 寫(xie) 文書(shu) 到填寫(xie) 大學申請表,從(cong) 給某人買(mai) 生日卡,再到買(mai) 牙膏。如果項目有截止日期,請在列表中進行標注。
這份清單或許看起來有點冗長,但事項一旦落實到紙上,你就能理清頭緒,避免遺忘或出現“目標損耗”的情況(目標損耗就是我們(men) 由於(yu) 不願承認計劃和現實差距而偷偷降低目標標準,如你心裏計劃背100個(ge) 單詞,實際背了50個(ge) ,你會(hui) 安慰自己這也還不錯)。
目標倒推法,確定一個(ge) 時間段反推每天該做的事
關(guan) 於(yu) 申請文書(shu) 、標化考試等項目的準備,考慮到其備考時間、頻次和難度,適宜采用倒推法來規劃安排。拿準備文書(shu) 舉(ju) 例:從(cong) 提交日往前推定稿日,再往前推修改時間,再往前推文章構思的時間,再倒推閱讀和與(yu) 顧問頭腦風暴的時間。用倒推法規劃日程,可以幫助你俯瞰全局,對可能發生的事情有個(ge) 預估,避免最後感到壓力和焦慮。
學生也可以在更短的時間段使用目標倒推法。(例如:如果下午6點與(yu) Ann晚餐,在那之前需要鍛煉和淋浴,從(cong) 晚餐開始倒推估算大概需要1小時,步行到餐廳需要10分鍾,如果還想在今晚花2個(ge) 小時閱讀一個(ge) 章節,再往前估算……”)。
我們(men) 可以在紙上記錄不同任務所需要的周期,為(wei) 某個(ge) 學期、月份、周和當日製定時間計劃或日程安排(見表1和表2),這將幫助你計劃實際需要的時間。
(表1)
(表2)
梳理任務的輕重緩急
在每日的任務清單或周計劃上,列出已規劃的所有事項(表2)。記住你需要有課餘(yu) 生活,因此標出上課,以及吃飯、鍛煉、睡覺、跑腿、放鬆、玩耍和“無所事事”的時間。記得留下過渡時間——就是從(cong) 一個(ge) 任務到另一個(ge) 任務所需的間隔時間。剩餘(yu) 就是可支配的其它時間,你可以用來做別的事情——比如閱讀、寫(xie) 文書(shu) 或做幾道練習(xi) 題。
一旦知道你實際上有多少時間,你就可以回到任務清單,對所有事項進行優(you) 先排序和刪減:哪些重要緊急(必須從(cong) 今天開始做的)?哪些可以調整(例如,不需要一天洗完所有衣服,不用讀整本書(shu) ,(借助序言、目錄和結論)大概了解哪部分與(yu) 你明天小組討論最相關(guan) )?
您可以按照列表的優(you) 先級排序,來決(jue) 定推遲或取消一些事項。你也可以把目標細化,分解成更小的任務,及時在特定的時間完成特定的任務。
采用“S-O-S步驟”拆解目標
當我們(men) 把一個(ge) 目標分解成可執行的小任務時,會(hui) 讓人更有動力去完成。使用Specific, Observable Steps(具體(ti) 、可衡量)的步驟來正視問題,然後係統化地累積解決(jue) 每個(ge) 問題的行動,並逐漸靠近目標,那時候你就會(hui) 發現例如:“我要停止拖延”和“我要平衡工作和娛樂(le) ”這種看似遙遠或抽象的目標並不是那麽(me) 遙不可及。
“我會(hui) 在指定的日子開始寫(xie) 文書(shu) ”和“我將在整個(ge) 周末都寫(xie) 文書(shu) ”——是願景,但可能是不切實際的目標。“我將在午餐和晚餐之間花五個(ge) 小時寫(xie) 論文”——是個(ge) 既不具體(ti) 也不可衡量的步驟。這些例子都是一個(ge) 模糊的意圖,沒有具體(ti) 的步驟讓你可以想象自己如何完成目標。
與(yu) 以上兩(liang) 個(ge) 願景相比,“我將用十五分鍾寫(xie) 下我對這門課和閱讀材料的思考”是一個(ge) 具體(ti) 的、可衡量的目標。其他具體(ti) 、可衡量的步驟還有:“我將花十五到二十分鍾給自己寫(xie) 份備忘錄,列出在文書(shu) 中想寫(xie) 的議題,以及我對這些議題感興(xing) 趣的原因”;“我將寫(xie) 下文書(shu) 的核心議題是什麽(me) ,整篇內(nei) 容將是對這個(ge) 議題的回應”;“我要給自己寫(xie) 份備忘錄,提醒自己是什麽(me) 讓問題變得更複雜。”如果你發現自己在回避一個(ge) 具體(ti) 的、可衡量的步驟,那就把它分解成更小的任務。
以15至20分鍾為(wei) 單位完成任務
我們(men) 傾(qing) 向於(yu) 認為(wei) 自己需要用大量的時間來處理重要工作。經常對自己說:“我要寫(xie) 篇文書(shu) 。現在是1點鍾,6點晚飯前我有五個(ge) 小時可以完成它。” 事實上我們(men) 把很多時間花在刷牙、洗衣服、看郵件、整理房間、處理瑣事、與(yu) 朋友出去玩和登錄社交媒體(ti) 上。我們(men) 真正花在重要任務(例如寫(xie) 文書(shu) 或做題)上的時間總是很有限,因為(wei) 很少有人能專(zhuan) 心致誌五個(ge) 小時,特別是像寫(xie) 作或解題這樣有難度的事。
如果你要做比較難的事情,或者卡在一個(ge) 繁重的任務上,可以嚐試在短時間段內(nei) 工作。比如工作15至20分鍾,休息5分鍾。你可能會(hui) 驚訝於(yu) 自己集中精神在15到20分鍾內(nei) 完成的工作量。把眼前的工作以15分鍾為(wei) 單位進行劃分,一個(ge) 一個(ge) 地處理,就能讓注意力得以持續。
一開始學會(hui) 管理目標和時間可能還非常困難。但是,如果能夠區分出哪些時間管理方法有效,並且適合自己,你就已經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第一步。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