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獎賽獲獎率很低是不是性價比不高?

參加丘賽要花大量的精力,但我聽說獲獎率很低,可是花了這麽(me) 多時間,卻隻獲得了過程上的成長,性價(jia) 比是不是太低了??

丘賽發展至今,從(cong) 比賽要求、評委水平、參賽人數及能力、獲獎率以及影響力來看,已成為(wei) 公認的難度較大的學術比賽。我了解的參加丘賽的學生,一般會(hui) 準備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並且絕大部分參賽者都需要在校外請教授指導比賽。所以,備戰丘賽,確實要花大量的精力,教授的指導費用也很高。丘賽目前有內(nei) 地賽區、亞(ya) 洲賽區、海外賽區三大賽區,對於(yu) 內(nei) 地賽區而言,丘賽隊準備出國和走國內(nei) 升學路線的學生都非常有吸引力。

相比參賽人數,丘賽的獲獎率確實比較低。更多關(guan) 於(yu) 丘賽的解讀,請閱讀競賽科普 | 丘成桐中學科學獎(STEM)對於(yu) 參加丘賽的學生,我一般都建議兩(liang) 條腿走路。一方麵盡力備賽衝(chong) 獎,另一方麵要考慮沒有獲得理想獎項之後的備選方案。

備選方案主要包括投其他比賽、投稿發表,我們(men) 有美高學生丘賽沒有晉級,但是轉投ISEF美國州賽區獲獎,也有學生把丘賽未獲獎論文投國際期刊發表。這些走備案路線成功的學生把精力都放在了科研過程上,紮紮實實,他們(men) 研究的課題的創新程度、研究方法的深度以及論文的學術高度都獲得了指導老師的高度肯定。

因此,想要參加丘賽的同學,我建議在做好科研的同時尋找備案,讓自己的研究成果獲得認可。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報考DSE一定要超過19歲嗎?DSE一定要考通識科嗎?

下一篇

The Summer Science Program高含金量夏校介紹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