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國交讀書(shu) 是什麽(me) 體(ti) 驗?
“學霸聚集”
Summer:深國交學霸多嘛,學術壓力會(hui) 很大?
Eon:國交的話牛人確實是特別多,有那種真的看得出來是特別熱愛學習(xi) 的學霸,也有在某一個(ge) 學科上麵特別有天分的。來自同齡人的壓力肯定會(hui) 有的,但國交給我的感覺它的壓力是更加多元化的。
比如說,在公立學校讀書(shu) ,壓力可能更多來源於(yu) 應試教育的壓力,周圍會(hui) 有一種攀比意識,這次期中考試考的怎麽(me) 樣?排名多少?等等,但國交的壓力的不光是在學習(xi) 上,而是你有自己的愛好?參加過什麽(me) 樣的競賽?什麽(me) 樣的實習(xi) ?有什麽(me) 樣的積累?這個(ge) 壓力會(hui) 更加多元化。
Summer:當時從(cong) 公立學校去到深國交,前期會(hui) 不適應嗎?純外教上課語言交流是否有困難?
Eon:我覺得聽課其實還好,可能剛開始不太習(xi) 慣用英文跟老師或同學交流。
但其實對於(yu) 剛進國交學生來說,時間管理和自我安排上是比較大的挑戰。國交管理的模式跟公立體(ti) 係非常不一樣,會(hui) 給予學生們(men) 更多自由的時間。有些學生可能會(hui) 很自在,但有些學生就會(hui) 覺得無所適從(cong) 了。這要求做任何事情都更需要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cong) 活動安排、選課選專(zhuan) 業(ye) 、選學校等都要自己去做決(jue) 定。
所以,前期的適應更多是自身思維上需要做的一個(ge) 轉變。
Summer:深國交是不是有很多不同的house?
Eon:對!有分為(wei) 金木水火這4個(ge) house,這個(ge) 確實蠻有意思的,他會(hui) 以house為(wei) 單位去組織很多的活動,比如說體(ti) 育賽事,拔河、籃球賽等等,大家會(hui) 代表自己的house去爭(zheng) 奪榮譽。我當時是fire,就是為(wei) 火而戰,然後一到比賽你就可以在操場聽到很多人喊fire go go go之類的,整個(ge) 氛圍非常好。
其次,house也會(hui) 分captain,每個(ge) 年級會(hui) 有house captain,比如我在G1的時候是火house captain,那需要組織大家來參與(yu) 很多活動。這個(ge) 過程也是鼓勵大家在不同house 之間能有更多的互動。
Summer:國交應該是有分行政班,像這個(ge) 是按年紀分,還是都混在一起上課?
Eon:行政班的概念,比方說我是fire,然後是6班,那我就是fire six,你是wood,可能是木5或者木1,那所有1班的人會(hui) 在一起上課,所有6班的人會(hui) 一起上課。
G年級的時候是沒有打亂(luan) 班級去上課的,因為(wei) 基本都是必修課。到了A年級的時候,大家會(hui) 有自己的選課,這個(ge) 時候就不是行政班一起上課了,有可能出現A1和A2選了同樣課的學生在同一個(ge) 教室,大家就有機會(hui) 混在一起上課了。
Summer:像國交很有名的牛劍班,他是怎麽(me) 選拔的?
Eon:牛劍班又叫GT,就是“ Gifted and Talented classes”,所謂有天分有潛力的學生組成的班級。GT班的概念其實不是分班上課,或是什麽(me) 衝(chong) 刺班之類,也不會(hui) 說配備不一樣的師資,它更像一個(ge) 課後班。在G2國際考之後,隻要你成績相對來說比較出色,都可以去申請加入GT班。然後每個(ge) 星期會(hui) 加一兩(liang) 節課左右。比如我在的GT班是經濟,在每周的課上會(hui) 去探討一些思維拓展性的問題,有點類似於(yu) 啟發思考,可以說是超綱學習(xi) 。
Summer:一般來說會(hui) 有多少學生錄到GT班?
Eon:國交的班都不大,基本上都是小班製,一個(ge) 班的話保證20個(ge) 同學左右。
Summer:國交給你帶來的最大改變?
Eon:我覺得國家帶給我最大的改變,是讓我掌握了一項很重要的技能,怎樣去做選擇?剛也提到了在國交自由時間很多,相對應的做選擇的機會(hui) 就更多了。
在課後的時間是選擇去做社團,還是去運動,又或是去看書(shu) 等等,那某種程度上我們(men) 做的選擇就會(hui) 決(jue) 定未來的方向是什麽(me) 樣的?比如說那個(ge) 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看書(shu) ,這些書(shu) 可能也會(hui) 改變我思維的方式,從(cong) 而影響我之後想要去的方向。
所以我覺得“學會(hui) 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是一個(ge) 蠻重要的能力,掌握這個(ge) 技能了之後,其實才能夠真正的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軌跡,這也是為(wei) 大學生活甚至是更遠的未來去鋪路。
做過哪些課外活動?
“在精不在多”
Summer:在深國交參加過一些什麽(me) 樣的社團活動?
Eon:我在國交加入了挺多社團,雖然不一定和我的專(zhuan) 業(ye) 直接相關(guan) 。當時有參加IA,一個(ge) 野營戶外運動,定期會(hui) 去香港不同地方徒步;還有國交校長當時開設的一個(ge) 社團,帶著大家一起講時事、政治熱點這些。此外,我也參加了和興(xing) 趣愛好相關(guan) 的戲劇表演課。
社團裏麵可能跟我專(zhuan) 業(ye) 最相關(guan) 的就是BPC商賽,每年組織一次,有全國各地的同學來參加,會(hui) 針對不一樣的案例進行比賽,看誰能夠在商賽當中獲得最多的虛擬貨幣。
像這樣的社團不管是組織者的身份還是參賽者的身份,都能讓我們(men) 積累更多材料,在申請的時候也能有東(dong) 西去寫(xie) 。比如:我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學到什麽(me) ?或者觀察到什麽(me) ?然後這跟平時學的有什麽(me) 相關(guan) 性,自身認識是什麽(me) 樣的等等。
Summer:那有參加過相關(guan) 競賽嘛?
Eon:競賽參加的還比較少,有參加過滑鐵盧數學競賽,還有一個(ge) 物理比賽。
我覺得並不是去英國就一定要競賽很強,想走商科方向就一定要打商賽,學物理一定要打物理競賽,英國其實看的也越來越全麵性了,你可以通過很多方式去做專(zhuan) 業(ye) 積累,比如實習(xi) ,課後的學習(xi) 鑽研等等。
更重要的是你做這些活動過程中自己個(ge) 人的見解,你的收獲、你的參與(yu) 程度、你花多少精力以及你的熱情,這個(ge) 其實是招生官真正想要看到的一些東(dong) 西。
如何做專(zhuan) 業(ye) 探索?
“理論+實踐”
Summer:什麽(me) 時候確定專(zhuan) 業(ye) 方向?
Eon:我不記得具體(ti) 什麽(me) 節點決(jue) 定要學商科的,可能跟我從(cong) 小耳儒目染有一定的關(guan) 係,我接觸到的環境和身邊比較多前輩都是從(cong) 事這塊的,所以就沒太考慮其他專(zhuan) 業(ye) ,一直想去讀的就是經濟或者金融,做的探索也是圍繞這兩(liang) 個(ge) 方麵進行的。
首先,學習(xi) 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的知識,其次,積極的進行金融方麵的實習(xi) ,這兩(liang) 者是需要結合進行的,有了學術理論基礎,再到商業(ye) 的環境中實踐落地,這是一個(ge) 蠻有意思的過程。
Summer:經濟和金融整個(ge) 學習(xi) 接觸下來,你覺得他們(men) 最大的區別是什麽(me) ?
Eon:在不了解之前會(hui) 覺得都是商科,都和錢有關(guan) ,實際接觸之後會(hui) 發現其實是非常不一樣的體(ti) 係。
首先從(cong) 曆史上來講,經濟是一個(ge) 非常老牌的學科,涉及到的範疇非常廣泛,比如一些專(zhuan) 業(ye) 裏會(hui) 涉及哲學、政治,在學習(xi) 過程中也可能接觸到數學、地理等,非常的包羅萬(wan) 象。曆史上也有很多非常了不起的經濟學家他們(men) 本身也都是哲學家、思想家、數學家等等,所以這是一個(ge) 非常龐大的學科,跟整個(ge) 社會(hui) 的運作是息息相關(guan) 的。
金融相對來說是更加現代的一個(ge) 學科,他會(hui) 涉及很多金融的衍生工具,比如金融行業(ye) 裏的一些玩法,像杠杆、期貨等等,更多需要從(cong) 實際層麵運用這些工具,而經濟更多是理論上的一個(ge) 基礎。
高中怎麽(me) 選課?
“文理兼修”
Summer:英國G5申請會(hui) 更注重哪一方麵?
Eon:我覺得A-level成績很重要,大家在申請英國G5的時候其實用的是A1那1年的成績,G1&G2年級的成績也會(hui) 看,但起決(jue) 定作用的是A1這一年,A2成績決(jue) 定了你拿Offer後能不能去上。
Summer:你當時A-level的成績是怎樣的?
Eon:我A1的成績都是A*,A-level是A*、A*、A*、A。SCIE它不是按照分數的絕對值來算的,不是滿分100分你能拿到90多分就一定是A*,它會(hui) 根據考試的難度,大家總體(ti) 的平均的分數去計算。今年因為(wei) 很多是網考嘛,還是挺難的。
Summer:A-level選商科,IGCSE選了哪些課程?
Eon:IGCSE的課程會(hui) 多一點,是可以選七八門,英文是必修的,其次數學、化學、物理、商務、文史課、還有曆史、音樂(le) ,我的可供大家參考。然後這裏麵我覺得最難的是曆史課,這塊的學習(xi) 我摸索了挺長的時間,才摸索出一些規律。
Summer:很多學理科的學生其實也都會(hui) 選修一些曆史或政治方麵的專(zhuan) 業(ye) 做輔修,這樣一個(ge) 文理兼修的背景,是比較能呈現學生各方麵綜合能力的。
Eon:對,像學商科或者學經濟的話,如果學曆史是能夠幫助我們(men) 更早的去適應,大學階段也是需要的,包括我知道的一些同學A-level會(hui) 去選心理學、社會(hui) 學等這樣子的專(zhuan) 業(ye) ,他其實很能證明你的語言能力,能夠讓招生官看到你出色的表達,也能去引用很多Case去證明自己的能力。
文書(shu) 寫(xie) 作特色?
“頭腦風暴”
Summer:你覺得自己文書(shu) 比較有特色的地方?
Eon:寫(xie) 英國方向的文書(shu) ,我覺得不太需要很標新立異或很特別,英國的文書(shu) 其實有非常多的結構,最常見的結構,比方說開頭你為(wei) 什麽(me) 想要選這個(ge) 專(zhuan) 業(ye) ?你的學術積累?你的課外生活?做過的實習(xi) 、社團、競賽等等;結尾的總結偏向展望,你讀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對自己未來期望是什麽(me) ?你想要做出什麽(me) 樣的貢獻?你的願景是怎麽(me) 樣的?
我的文書(shu) 也是參照這樣的結構來寫(xie) 的,PS篇幅實在是挺有限的,所以我挑選了跟自己專(zhuan) 業(ye) 最直接的相關(guan) 經曆,用比較精簡的語言寫(xie) 完後,就沒有太多空間去發揮其他的了。像LSE這樣的一些學校還沒有麵試,招生官隻能通過文書(shu) 、成績單看你是否與(yu) 學校匹配?所以PS就真的特別重要!
Summer:文書(shu) 準備了多長時間?
Eon:我是9月初開始準備的,整個(ge) 過程下來兩(liang) 個(ge) 月的時間。其實我寫(xie) 的挺快的,其中有一個(ge) 半月的時間都在不斷的檢查、潤色。有沒有語法錯誤,結構有沒有更好的,怎樣的表達能讓招生官看的更加清晰?反複的檢查、調整過程很有必要。
Summer:有沒有全部推翻重寫(xie) 過?
Eon:這個(ge) 好像沒有,我寫(xie) 之前都會(hui) 先列一個(ge) 提綱。這裏要提一下,寫(xie) 作前頭腦風暴真的很重要。當時我在動筆前,把所有跟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或不相關(guan) 的課外積累全部都列了下來,然後跟我的指導老師一起商量哪些東(dong) 西更合適放在裏麵。這樣會(hui) 更加清晰,也不會(hui) 推倒重來。
LSE就讀體(ti) 驗?
“ peer pressure”
Summer:你從(cong) 自由度很大的國交到來LSE學習(xi) ,中間花了多長時間適應?
Eon:大概花了半個(ge) 月左右的時間來適應,到了LSE要熟悉新的環境,認識新同學新老師,習(xi) 慣新的生活工作節奏,會(hui) 要求我們(men) 更加獨立。
Summer:英國大學的學術壓力大不大?
Eon:對我來說可能有兩(liang) 部分,一個(ge) 是學業(ye) 的壓力,一個(ge) 是關(guan) 於(yu) 自己未來的規劃。學業(ye) 上大一其實還好,像我學的金融專(zhuan) 業(ye) ,大一更多是高中內(nei) 容的延伸和拓展,但是到了大二難度會(hui) 有很大的提升,需要投入比較多時間才能更好的吸收,所以大二開始會(hui) 明顯感受到學業(ye) 的壓力。
個(ge) 人規劃,之前也有提到,LSE是一個(ge) 求職氛圍非常濃厚的學校,即使是參加學校的一些社團活動,都需要你去精心的準備CV。所以能感受到周圍的求職壓力,身邊的同學朋友似乎都對自己未來的規劃特別清晰,他們(men) 會(hui) 知道自己現在做的這些東(dong) 西是為(wei) 未來鋪路,做什麽(me) 才能對未來更有幫助。
這樣的一些個(ge) 人規劃壓力其實是比較強烈的。甚至我在看到身邊的人都在實習(xi) ,也會(hui) 想自己是不是落後很多,也要去實習(xi) ,後麵才慢慢調整心態,在還沒有想清楚要去做什麽(me) 時,先專(zhuan) 注於(yu) 自己該做好的事情上。
未來工作願景
“無限可能”
Summer:畢業(ye) 時會(hui) 有找工作的困擾嘛?有沒有想過進大廠鍛煉自己,還是說先去探索一下自己感興(xing) 趣的工作方向?
Eon:其實困惑挺久的,加上LSE求職氛圍那麽(me) 濃厚,所以我從(cong) 大一到大三一直都在找方向,到了大三下半學期準備畢業(ye) 考和畢業(ye) 論文時,我才決(jue) 定了要回國工作,暫時不去讀碩士,這個(ge) 考慮還挺晚的,如果要讀碩士的話很早就該準備了。決(jue) 定回國工作後,我去嚐試了一個(ge) 不一樣的領域和方向,就是現在的跨境電商行業(ye) 。
從(cong) 校園到工作也麵臨(lin) 很多不一樣的挑戰,與(yu) 各式各樣的人接觸合作交流,對自身的鍛煉很大。也很感激之前在學校時就掌握的規劃安排自己時間和生活的能力,才能讓我在比較有壓力的情況下還能再堅持一些自己的愛好,跳舞、彈鋼琴這些都是我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很好的方式。
Summer:其實剛畢業(ye) 這一兩(liang) 年會(hui) 是很多學生快速成長的一個(ge) 過程,你需要不斷的試錯,不斷的探索真正適合自己的方向,會(hui) 比較辛苦,但也會(hui) 收獲特別多。因為(wei) 年輕,可以盡可能多的嚐試自己感興(xing) 趣的事情。
Eon:對!作為(wei) 剛告別本科沒多久的一個(ge) 過來人我也想跟大家說“未來有無限可能”,這一直是激勵我的一句話,同樣也是給大家的祝願,希望大家的未來都有著無限可能!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