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yu) 美賽,同學們(men) 一定不陌生了,但是仍有許多同學猶豫美賽是否真的有必要參加,因而錯過了這一寶貴的機會(hui) 。那麽(me) 美賽究竟能給同學們(men) 帶來什麽(me) 呢?且聽為(wei) 大家詳細道來~
01
為(wei) 自己的履曆增光添彩
美賽是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縮寫(xie) ,即MCM(Th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數學建模競賽)和ICM (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跨學科建模競賽)。
美賽要求三人(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參與(yu) )為(wei) 一組,在四天時間內(nei) ,就指定的問題完成從(cong) 建立模型、求解、驗證到論文撰寫(xie) 的全部工作,體(ti) 現了參賽選手研究問題、解決(jue) 方案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
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學生,包括但不限於(yu) 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nei) 外名校的學子,從(cong) 參賽學校層次就能看出美賽的認可度之高。
有一項美賽的獲獎經曆,是對自己建模能力、數學能力、編程能力等的綜合證明,無疑為(wei) 自己的簡曆增添了亮眼的一筆。
02
為(wei) 加分與(yu) 評獎評優(you) 助力
作為(wei) 一項高含金量、高認可度的競賽,許多學校都設置了相應的獎勵政策,包括但不限於(yu) 保研加分、評獎評優(you) 等等:
(1)保研加分
在許多學校的校內(nei) 推免資格取得中,美賽被劃分為(wei) A類競賽,可以為(wei) 同學們(men) 獲取更高的保研加分,讓保研資格的取得更加穩妥、更有把握。有些學校甚至設置了科創保研政策,建議大家盡早了解清楚學校的相關(guan) 政策哦~
在參與(yu) 校外夏令營、預推免時,美賽的獲獎經曆不僅(jin) 能在初篩時讓同學們(men) 脫穎而出,有更多機會(hui) 進入複試,在進入麵試時也會(hui) 吸引評委老師的目光,提高麵試的分數。
(2)考研複試加分
即使不參與(yu) 保研,在考研複試過程中麵試老師都更喜歡競賽科研經曆豐(feng) 富的同學,美賽的經曆更可以彌補自己本科學校的不足,防止被歧視。
(3)出國申請
許多同學會(hui) 選擇在國外高校繼續深造,在申請過程中需要不斷打磨自己的履曆和材料,而美賽在國際上的認可度高於(yu) 國賽,尤其是在申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ya) 等國的高校時會(hui) 有所幫助。
(4)綜合測評加分
大多數學校在評獎評優(you) 時都 以綜合測評成績為(wei) 評選標準,除了提高成績以外,國家級競賽的獎項可以作為(wei) 附加分,進一步提高綜合測評的排名,抑或是彌補學業(ye) 成績的不足,讓同學們(men) 在綜合測評中名列前茅,更有機會(hui) 獲得獎學金、三好學生等獎項,甚至有些學校會(hui) 專(zhuan) 門設置競賽類的獎學金~
03
對綜合能力的提升
在四天的有限時間裏,你的團隊要完成從(cong) 模型建立、求解、驗證到論文撰寫(xie) 的全部工作,這極大的鍛煉了參賽選手的抗壓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英文論文寫(xie) 作能力等。這種綜合能力的鍛煉可以為(wei) 今後的科研或工作生活打下基礎。
美賽的隊伍裏一共三個(ge) 人,在隊伍裏每個(ge) 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位,分別負責建模、編程和論文寫(xie) 作,當然三人的工作也可以有交叉,比如建模、編程的人也可以參與(yu) 一部分論文寫(xie) 作。但三人最好各有所長且配合默契,才能達到1+1+1>3的效果。接下來就為(wei) 同學們(men) 介紹一下美賽能為(wei) 同學們(men) 鍛煉哪些能力。
(1)建模能力
三人中最核心的角色是負責建模的人,因為(wei) 編程與(yu) 整個(ge) 論文的撰寫(xie) 都圍繞著建模者的思路展開,以建模者建立的框架為(wei) 整個(ge) 篇論文的框架結構。模型的選擇甚至直接關(guan) 係到了論文的質量從(cong) 而影響最終結果。
美賽鍛煉了哪些建模相關(guan) 的能力呢?首先,建模者需要有大量的模型儲(chu) 備,即閱讀大量文獻積累下來的模型。模型儲(chu) 備越充足,在應對實際問題時就能越快作出反應,找出最合適的模型,決(jue) 定解題的思路。其次是程序設計的思維,因為(wei) 模型是固定的,但是問題是靈活的,一道題目即使很多同學都使用一個(ge) 模型,但是由於(yu) 思路不同,表達出來的程序設計也不同。
(2)編程能力
美賽要求編程者掌握Matlab、Lingo等建模軟件的使用,在這四天內(nei) ,可能還需要快速學習(xi) 新知識,才能在有限的比賽時間內(nei) 盡快完成自己的任務。這一過程中不僅(jin) 鍛煉了編程能力,還提升了適應與(yu) 迅速學習(xi) 的能力。
(3)寫(xie) 作能力
寫(xie) 作者可能不直接參與(yu) 建模和編程的過程,但是一定要熟悉建模與(yu) 編程過程中的思路,才能更好地把所有成果有邏輯、有條理地展示出來。寫(xie) 作者需要有很強的邏輯框架以及文字表達能力,這需要長期的閱讀積累,同時也需要十分細致與(yu) 耐心,做好論文的核對與(yu) 排版。由於(yu) 論文是最終呈現給評委的成果,所以一定需要三人反複交流、討論和潤色。在這一過程中,不僅(jin) 訓練了溝通與(yu) 表達能力,還強化了邏輯思維能力。
(4)團隊協作能力
美賽不僅(jin) 需要三個(ge) 人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務,更重要的是三人的配合,團隊的協作。在這一過程中,小組成員可能會(hui) 有意見分歧,團隊可能會(hui) 陷入焦慮和迷茫,如何處理這些狀況,引領團隊走向勝利也是一種寶貴的能力。
總而言之,美賽能帶給同學們(men) 的遠不止一張獎狀這麽(me) 簡單。希望同學們(men) 都能勇敢邁出這一步,在美賽中提升自己的各項能力、收獲團隊中珍貴的友誼!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