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家長開始考慮高考路線還是國際路線,有些家長堅定國際路線,開始考慮什麽(me) 學校好。最早的國際學校考試也開始陸續開始發放錄取通知了,大部分國際學校開始考試了。體(ti) 製內(nei) 的頭部自招,也開始暗搓搓地較勁了。
家長的焦慮指數開始上升,到底國內(nei) 還是國外,到底讀哪個(ge) 學校,哪條路更好走。我這裏說說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確,隻能說作為(wei) 過來人家長,看過不少場景,給大家分享下。
一、學霸任性
我說的這種學霸一般是指搞競賽,而且能到頂級的學生,甚至在高一高二的時候就能拿到北清門票的孩子。這種最頂級的孩子一般說來,如果到了奧賽級別,就是MIT的種子選手,即便沒有,衝(chong) 衝(chong) 牛劍對他們(men) 來說也不是難事。
所以,他們(men) 一般留在體(ti) 製內(nei) 拚競賽,到高三時候如果想出國發現機會(hui) 就在眼前。孩子如果國內(nei) 競賽失利,成績不太理想,如果在高二有出國的想法,及時準備,我認為(wei) 牛劍對他們(men) 來說也不算太難,當然英文可能是部分學生的攔路虎,因為(wei) 牛劍有筆麵試要求,畢竟還是需要英文表達的。
二、頂配學生的選擇
這裏的頂配學生可以默認為(wei) 家長認為(wei) 有希望C9的學生。往年這類學生進入好的高中,然後進入C9大學一般沒有問題,但是由於(yu) 這兩(liang) 年各地初中升高中都有一些政策變化,所以產(chan) 生了一些波動,有些學生因為(wei) 無法進入好的高中而產(chan) 生了出國的想法,當然也有一些是堅定走出國路線的孩子。這類學生,如果沒有嚴(yan) 重的偏科問題,英文還OK的話,讀IB可能是一個(ge) 不錯的選擇。可以培養(yang) 自己的全麵發展,後續成績認可度有比較高。
三、中上學生的機會(hui)
所謂中上的學生,就是這些學生可能有衝(chong) 擊體(ti) 製內(nei) 名校的實力,但是很不穩定,可能不喜歡體(ti) 製內(nei) 這種刷題長期各種卷,或者偏科不適合國內(nei) 高考,我覺得走出國體(ti) 係可能是一條不錯的出路。這類學生應該說如果進入國際體(ti) 係,大概率是國際學校的頭部學生。
我們(men) 以香港兩(liang) 所大學為(wei) 例,從(cong) 國際賽道走到香港這兩(liang) 所大學,要比體(ti) 製內(nei) 高考容易,至少我這麽(me) 認為(wei) 。另外,出來了以後海闊天空,哈耶普斯麻可能有點麻煩,但是除此以為(wei) 都可能在射程範圍,爽不爽?!當然,這種學生也要選對體(ti) 係,選對學校。
全科的可以去IB學校,偏科的不要輕易觸碰IB,寧願AP課程體(ti) 係或者AL課程體(ti) 係,保證自己校內(nei) 的GPA完美,然後在外麵努力拿下語言成績,最後配上一些活動和競賽,這樣最終呈現出來,可能是藤校的水準哦!
四、普娃的出路
普娃的家長往往是認為(wei) 如果走體(ti) 製內(nei) ,肯定考不到好大學,所以轉到體(ti) 製外。其實這些普娃有可能隻是某些科目有缺陷,或者不太適合體(ti) 製內(nei) 的教學方式,換一種體(ti) 係可能是一個(ge) 比較不錯的選擇。這類孩子的高中選校要特別注意,因為(wei) 如果家長還是依照體(ti) 製內(nei) 的思維,想選“好”學校,甚至通過擇校培訓,通過“條子”去搞好學校。我真的覺得沒有太多的意義(yi) ,你真正要做的是根據孩子的特點去選擇適合他的學校。
比如:孩子英文好,理科差,可以選擇文科見長,理科要求不高的學校,比如AP學校,甚至去讀美高。孩子理科好,但是文科弱,可以選擇AL體(ti) 係的學校,保證孩子能夠靜下心來讀好他強勢的幾門課,最後選擇一個(ge) 好一點的學校。孩子文理均衡,活動強的話,那麽(me) 給他選擇活動見長,課業(ye) 相對寬鬆的學校。
總之,不要跟風,這類孩子如果選擇到合適的學校,完全有可能脫穎而出。以上海為(wei) 例,上海的二線國際學校,很多時候,錄取的一般最好就是這一檔的孩子。去年大部分二線國際學校都有一份康奈爾的錄取,其他前三十的學校也會(hui) 有幾個(ge) ,如果你輪到了,香不香?
五、學渣嗎?不一定哦!
有些孩子到了高中階段,可能會(hui) 抗拒學習(xi) 。但是這類孩子真心不一定是讀不好書(shu) ,可能是內(nei) 心不喜歡。這樣的孩子可能有體(ti) 育,音樂(le) 或者藝術類的特長,走特長路線(當然需要專(zhuan) 業(ye) 人士的評判和規劃)也可以進入好的學校。去國外讀書(shu) 換換環境,比如讀UC社區學校的路線,後續沒準能進入UC好的學校,或者去英國,澳大利亞(ya) 讀預科,也可能是一些不錯的選擇。
這關(guan) 鍵看家長的想法,膽量和訴求。每一條路都有可能另辟蹊徑!群裏有群友總結的好,在國內(nei) ,高考就像一個(ge) 分級器,把人分好層級,但是在美國不是這樣,任何時候,隻要你努力,你就能找到向上的通道。可以這麽(me) 說,從(cong) 讀高中開始,就是開始認真選拔賽道的起始段,一定不要選錯了,每個(ge) 孩子都有他的精彩!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