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專業閱讀參考書目推薦

前言

政治是什麽(me) ?在《晏子春秋》中有“君順懷之,政治歸之”的說法;孫中山認為(wei) :“政就是眾(zhong) 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zhong) 人之事就是政治”;列寧說:“政治就是各階級之間的鬥爭(zheng) ”。概括地說,政治就是關(guan) 於(yu) 重要公共利益的決(jue) 策和分配活動。政治也是以經濟為(wei) 基礎的上層建築,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是以國家權力為(wei) 核心展開的各種社會(hui) 活動和社會(hui) 關(guan) 係的總和。

但同時政治又不等同於(yu) 政治學。政治學作為(wei) 一門獨立的學科,是以人類的政治行為(wei) 和政治現象作為(wei) 研究對象。它要求人們(men) 以客觀政治關(guan) 係為(wei) 研究對象,以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從(cong) 事研究,其研究的科學成果和結論對於(yu) 人們(men) 認識政治現象,掌握政治規律起著巨大的指導作用。狹義(yi) 的政治學研究國家的活動、形式和關(guan) 係及其發展規律;而廣義(yi) 的政治學研究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hui) 公共權力的活動、形式和關(guan) 係及其發展規律。

政治學的曆史

從(cong) 曆史角度,政治學的前身能追溯至柏拉圖亞(ya) 裏士多德之前的年代希羅多德荷馬赫西俄德修昔底德等人的著作裏。公元前325年,亞(ya) 裏士多德根據他和他的學生對希臘158個(ge) 城邦政治法律製度的調查結果寫(xie) 成了《政治學》。使得政治學成為(wei) 了一門獨立的學科、把神學束縛下的政治學轉變為(wei) 以人為(wei) 中心的政治學並提出了理想的政體(ti) 模式-中產(chan) 階級占主體(ti) 的共和製同時主張通過公民教育和培養(yang) 實現城邦生活的完善與(yu) 和諧。而亞(ya) 裏士多德甚至比柏拉圖更強調個(ge) 人和國家之間的依賴性。

亞(ya) 裏士多德說:“參與(yu) 社會(hui) 生活是我們(men) 生物學(行為(wei) )的組成部分,隻有在一個(ge) 運行良好的社會(hui) 中,我們(men) 才能充分認識到自己是人。人類是‘政治動物’。”(lt is in our biological constitution to engage in social living and only within a well-run society we can fully realize ourselves as human. Humans are a "political animals.")。

到了中世紀時期,歐洲開始廣泛奉行政教合一製度,政治學也尚未完全成為(wei) 一門獨立學科,當時的人們(men) 對於(yu) 政治問題都傾(qing) 向由宗教教義(yi) 來解釋,甚至在當時政治學隸屬於(yu) 神學。但教會(hui) 和朝廷之間對政治的研究仍然相當廣泛,以希波的奧古斯丁的教父神學和托馬斯·阿奎那的經院哲學為(wei) 當時的政治研究代表。希波的奧古斯丁所著的《上帝之城》(De Civitate Dei)一書(shu) 綜合了當時基督教的哲學和政治傳(chuan) 統,重新定義(yi) 了宗教與(yu) 政治間的領域界線。而托馬斯·阿奎那將希臘哲學和基督教神學進行了有機結合,並且論證了信仰、理性、道德和政治界分的可能性。

在中東(dong) 和其他的伊斯蘭(lan) 地區,歐瑪爾·海亞(ya) 姆所著的《魯拜詩集》以及菲爾多西所著的《國王的史詩》裏都提供了對政治的分析,而其他亞(ya) 裏士多德派的伊斯蘭(lan) 學者如阿維森納也繼續研究亞(ya) 裏士多德的分析和經驗主義(yi) ,寫(xie) 下許多針對亞(ya) 裏士多德作品的評論。而在古代中國,也有很多哲學家和思想家,提出過多種政治及冶國理論。最早的是老子,他根據他的“無為(wei) 而治”或“無為(wei) 而無不為(wei) ”的思想,提出了“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觀點。

在西方,政治學研究的重要轉折點來源於(yu) 文藝複興(xing) ,意大利的尼可羅·馬基亞(ya) 維利樹立了現代政治學的研究重點,針對政治機構和政治參與(yu) 者做直接的觀察,其著作《君主論》,教導君主其隻顧後果不顧過程的政治手段,內(nei) 容與(yu) 基督教教義(yi) 衝(chong) 突甚大。《君主論》的完成,更被視為(wei) 政治學由基督教中完全分離的一個(ge) 裏程碑。

到了十八世紀,工業(ye) 革命興(xing) 起,以邊沁約翰·密爾為(wei) 代表的功利主義(yi) 和自由主義(yi) 理論成為(wei) 這一時期政治研究的重要成果。在政治實踐中,民主政治逐漸成為(wei) 發展的主流,而托克維爾成為(wei) 揭示這一曆史趨勢的最偉(wei) 大的思想家。

時間來到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繼承了啟蒙運動的思想傳(chuan) 統,研究者更加注重於(yu) 對曆史事實的歸納和分析來解釋政治現象。到了二十世紀,當代西方政治學大體(ti) 上沿著兩(liang) 個(ge) 方向發展:一是政治理論方向另一個(ge) 方向是行為(wei) 主義(yi) 政治學。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行為(wei) 主義(yi) 政治學在美國得到了迅速發展,並一度成為(wei) 西方政治學的主流。

政治學的進化

隨著不同的社會(hui) 發展時期,社會(hui) 也在不斷的變遷中不斷變化,政治化的過程也是社會(hui) 發展的一種表現。所以有人認為(wei) ,所謂政治學的核心,是如何行使權力保證政治機製的良性運行,而唯有良性的運行才能符合正確的社會(hui) 進化的規律。

【南森書(shu) 單】政治學專(zhuan) 業(ye) 閱讀參考書(shu) 目推薦

近千年的曆史長河中,政治思想的不斷變化也從(cong) 側(ce) 麵揭示了社會(hui) 的不斷進化發展如早期古希臘政治思想的產(chan) 生中世紀西歐政治思想的轉變,以及隨著18世紀法國社會(hui) 經濟和政治狀況發生的改變直到如今,無數的政治學和思想家提供給了我們(men) 數之不盡的寶貴經驗和分享,今天,南森誠道為(wei) 各位同學家長推出了政治學專(zhuan) 業(ye) 閱讀參考書(shu) 目列表。希望能夠給對於(yu) 政治學專(zhuan) 業(ye) 方向感興(xing) 趣的同學帶來更大的幫助和啟發。

政治學閱讀書(shu) 單列表

一、基本理論

《政治科學》,米切爾.羅斯金,華夏出版社,2001

《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礎》昆廷·斯金納,商務印書(shu) 館2002年版

《政治學的重大問題》,萊斯利.裏普森,華夏出版社,2001

《當代政治理論》克勞斯·馮(feng) ·柏伊姆 商務印書(shu) 館 1990年版

《比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王滬寧,1987

《當代西方政治學分析》,四川人民出版社,王滬寧,1988

《比較政治學-新範式的探索》奇爾科特,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比較政治學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組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1

《比較政治學:變化世界中的國家和理論》,勞倫(lun) 斯.邁耶,華夏出版社,2001

《政治社會(hui) 學》安東(dong) 尼·奧羅姆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政治社會(hui) 學》毛壽龍著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 2001

《政治學說史》,喬(qiao) 治.H.薩拜因,商務印書(shu) 館,1990

《政治哲學史》,施特勞斯(Straus,Leo),克羅波西(Cropsey,Joseph),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歐洲政治思想史》[意大利] 薩爾沃·馬斯泰羅內(nei) 著 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西方政治思想史》麥克裏蘭(lan) ,海南出版社,2005.

《中國政治思想史》,劉澤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當代各國政治製度叢(cong) 書(shu) 》,俞可平,蘭(lan) 州大學出版社,1998

《中外政治製度比較叢(cong) 書(shu) 》徐育苗,商務印書(shu) 館 2000.

《西方政治製度史》馬嘯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政治學的視野與(yu) 方法》 阿蘭(lan) ·.艾薩克 浙江人民出版社

《政治學方法論》,張銘、嚴(yan) 強 蘇州大學出版社

《社會(hui) 科學的比較方法》,斯梅爾塞著 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

《社會(hui) 研究方法》,(上,下)[美]艾爾·;巴比 華夏出版社1995年版

《行為(wei) 主義(yi) 政治學方法論研究》,葉娟麗(li)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定性調查研究》,郭強,中國時代出版社,2004

《社會(hui) 科學方法論》馬克斯·韋伯.華夏出版社,1999

《科學革命的結構》托馬斯·S·庫恩 福建人民出版社

《放社會(hui) 及其敵人 》開卡爾·波普爾著,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00

《曆史決(jue) 定論的貧困》卡爾·波普爾著,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 2000

《知識社會(hui) 學問題》舍勒,華夏出版社,1999.

《知識與(yu) 社會(hui) 意象》布魯爾,東(dong) 方出版社,2001.

《科學的社會(hui) 功能》 貝爾納,廣西大學出版社 2003

《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shu)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中國大百科全書(shu) .政治學卷》,中國大百科全書(shu) 出版社,1992

《政治學手冊(ce) 精選》,格林斯坦、波爾斯比,商務印書(shu) 館,1996

《當代西方政治學新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二、經典專(zhuan) 著

(一)政治哲學

商務印書(shu) 館

柏拉圖:《理想國》,商務印書(shu) 館1986年版。

亞(ya) 裏士多德:《雅典政製》,商務印書(shu) 館1986年版。

亞(ya) 裏士多德:《政治學》,商務印書(shu) 館1965年版。

馬基雅弗裏:《君主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西塞羅:《論共和國、論法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選》,商務印書(shu) 館1963年版。

霍布斯:《利維坦》,商務印書(shu) 館1985年版。

洛克:《政府論》商務印書(shu) 館1981年版。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商務印書(shu) 館1981年版。

盧梭:《社會(hui) 契約論》,商務印書(shu) 館1982年版。

漢密爾頓等:《聯邦黨(dang) 人文集》,商務印書(shu) 館1980年版。

潘恩:《潘恩選集》,商務印書(shu) 館1981年版。

斯賓諾莎:《神學政治論》,商務印書(shu) 館1963年版。

邊沁:《政府片論》,商務印書(shu) 館1995年版。

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商務印書(shu) 館1988年版。

托克維爾 舊製度與(yu) 大革命 商務印書(shu) 館 1992

密爾:《代議製政府》,商務印書(shu) 館1982年。

斯賓塞:《社會(hui) 靜力學》,商務印書(shu) 館1996。

柏克 《法國革命論》商務印書(shu) 館 1998

黑格爾 《法哲學原理》商務印書(shu) 館

韋伯《經濟與(yu) 社會(hui) 》 商務印書(shu) 館

個(ge) 人著作:

哈耶克

通往奴役之路 / (英) 弗雷德裏希·奧古斯特·馮(feng) ·哈耶克著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1997

自由秩序原理 / (英) 弗裏德利·馮(feng) ·哈耶克著生活·讀書(shu) ·新知三聯書(shu) 店 1997

法律、立法與(yu) 自由 / (英)弗裏德利希·馮(feng) ·哈耶克(F.A.Hayek)著 中國大百科全書(shu) 出版社 2000

致命的自負 / (英)F.A.哈耶克(F.A.Hayek)著 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 2000

奧克肖特

政治中的理性主義(yi) /米歇爾.奧克肖特,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

羅爾斯

正義(yi) 論 / (美) 約翰·羅爾斯著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1988

政治自由主義(yi) / (美)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著譯林出版社 2000 萬(wan)

萬(wan) 民法 / (美) 約翰·羅爾斯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作為(wei) 公平的正義(yi) / (美) 約翰·羅爾斯著上海三聯書(shu) 店2002

諾齊克

無政府、國家與(yu) 烏(wu) 托邦 / (美) 羅伯特·諾齊克著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1991

馬克斯·韋伯

新教倫(lun) 理與(yu) 資本主義(yi) 精神,馬克斯.韋伯.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

儒教與(yu) 道教 商務印書(shu) 館 2003.

支配社會(hui) 學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學術與(yu) 政治 三聯書(shu) 店,1998

其他著作

重申自由主義(yi) 安東(dong) 尼·德·雅賽著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 1998

自由與(yu) 繁榮的國度 / (奧)路德維希·馮(feng) ·米瑟斯著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 1995

自由主義(yi) /霍布豪斯

古代人的自由與(yu) 現代人的自由,貢斯當:商務印書(shu) 館1999年版。

自由與(yu) 權力阿克頓,商務印書(shu) 館2001年版。

自由與(yu) 傳(chuan) 統 柏克,商務印書(shu) 館2001年版

論民主 / (美) 羅伯特·達爾著商務印書(shu) 館 1999

論民主 科恩,商務印書(shu) 館1994年版。

資本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與(yu) 民主 / (美) 約瑟夫·熊彼特著 商務印書(shu) 館 1999

民主新論 / (美)喬(qiao) ·薩托利著東(dong) 方出版社 1998

第三條道路 吉登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威亞(ya) 爾達:《民主與(yu) 民主化比較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達爾:《民主及其批評者》,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民主理論的前言 達爾 生活·讀書(shu) ·新知三聯出版社

合法化危機 哈貝馬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合法化與(yu) 政治 誇克 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版。

統治階級 莫斯卡,譯林出版社2002年版。

權力論 羅素,東(dong) 方出版社1988年版。

權力精英 米爾斯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普通社會(hui) 學綱要,帕累托,東(dong) 方出版社 2007

寡頭政治鐵律 米歇爾斯,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政治的終結 博格斯,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

人的權利與(yu) 人的多樣性 米爾恩,中國大百科全書(shu) 出版社1998年版。

權利的時代 亨金,知識出版社1997年版。

中國學人著作

《社群主義(yi) 》俞可平,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1998

《自由主義(yi) 》李強,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1998

《民族主義(yi) 》,徐迅,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05

《法團主義(yi) 》張靜 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08

《保守主義(yi) 》劉軍(jun) 寧 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 1998

(二)政治科學

個(ge) 人專(zhuan) 著

阿爾蒙德

公民文化 (美) 加步裏埃爾·A·阿爾蒙德, (美) 西德尼·維巴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比較政治學 (美) [加布裏埃爾·A·阿爾蒙德], [小G.寶厄姆·鮑威爾],上海譯文出版社

當代比較政治學 (美) 阿爾蒙德, 小鮑威爾主編商務印書(shu) 館 1993

戴維.伊斯頓

政治體(ti) 係 (美) 戴維·伊斯頓著商務印書(shu) 館 1993

政治生活的係統分析 / (美) 戴維·伊斯頓著華夏出版社 1989

查爾斯.林德布羅姆

政治與(yu) 市場 (美) 查爾斯·林德布洛姆著上海三聯書(shu) 店出版社 1992

決(jue) 策過程 (美) 查爾斯·林德布洛姆(Lindblom,C.E.)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1988

市場體(ti) 製的秘密 (美) 查爾斯·林德布洛姆(Lindblom,C.E.)著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1

李普塞特

政治人(美) 利普塞特著商務印書(shu) 館 1993

摩爾

民主與(yu) 專(zhuan) 製的起源 摩爾,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奧爾森

集體(ti) 行動的邏輯 奧爾森著,上海三聯書(shu) 店,1990

國家興(xing) 衰探源 (美) 曼庫爾·奧爾森(Olson,Mancur)著 商務印書(shu) 館 1993

布坎南

自由、市場與(yu) 國家 (美) 詹姆斯·布坎南著三聯書(shu) 店上海分店 1989

同意的計算 (美)詹姆斯·M.布坎南(James M.Buchanan),(美)戈登·塔洛克(Gordon Tullock)著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 2000

塞繆爾.P.亨廷頓

現代化 (美國) 塞繆爾·亨廷頓等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3

變化社會(hui) 中的政治秩序 (美) 塞繆爾·P·亨廷頓著 三聯書(shu) 店 1989

難以抉擇 (美) 塞繆爾·亨廷頓(Huntington,S.P.), 瓊·納爾遜(Nelson,J.M.)著華夏出版社 1989

民主的危機 (法) 米歇爾·克羅齊, (美), 塞繆爾·P·亨廷頓, (日)綿貫讓治著 求實出版社 1989

第三波——20世紀後期民主化浪潮 塞繆爾·亨廷頓,上海三聯書(shu) 店1998 文明的衝(chong) 突與(yu) 世界秩序的重建  (美)塞繆爾·亨廷頓著 新華出版社 1999

文化的重要作用 (美) 塞繆爾·亨廷頓, 勞倫(lun) 斯·哈裏森著 新華出版社 2002

奧斯特羅姆

夫婦製度分析與(yu) 發展的反思 國際經濟增長中心[編] 商務印書(shu) 館 1992 28.14/ 2742

美國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機 (美) 文森特·奧斯特羅姆著生活.讀書(shu) .新知三聯書(shu) 店上海分店 1999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美)奧斯特羅姆(Ostrom,E.)著生活.讀書(shu) .新知三聯書(shu) 店上海分店 2000

製度激勵與(yu) 可持續發展 (美)埃莉諾·奧斯特羅姆(Ostrom,E.), 拉裏·施羅德(Schroeder,L.), 蘇珊·溫(Wynne,S.)著上海三聯書(shu) 店 2000

複合共和製的政治理論 文森特·奧斯特羅姆著生活.讀書(shu) .新知三聯書(shu) 店上海分店 1999

其他著作:

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商務印書(shu) 館1995。

拉斯維爾:《政治學:誰得到什麽(me) ,何時和如何得到?》,商務印書(shu) 館1992。

政治過程——政治利益與(yu) 輿論戴維·杜魯門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民主與(yu) 市場 亞(ya) 當.普沃斯基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官僚製與(yu) 公共經濟學 威廉姆.A.尼斯坎南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帝國的政治體(ti) 係 艾森斯塔得 貴州人民出版社

民主的危機 米歇爾·克羅齊、塞繆爾·亨廷頓、綿貫讓治著 求實出版社 1989 

民主的嘲諷 戴伊、齊格勒著 世界知識出版社 1991年版

兩(liang) 種人:官僚與(yu) 政客 阿伯巴奇、普特南、羅克曼著 求實出版社1990年版

公共選擇理論 丹尼斯·繆勒 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

經濟史上的結構與(yu) 變遷,諾思,上海三聯書(shu) 店,1995.

西方世界的興(xing) 起 ·諾思 華夏出版社

財產(chan) 權利與(yu) 製度分析科斯等:,上海三聯書(shu) 店1994年版。

使民主運轉起來 / (英)羅伯特 D·帕特南(Robert D.Putnam)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逃避自由/弗洛姆 北方文藝出版社,1987

烏(wu) 合之眾(zhong) -大眾(zhong) 心理研究/勒龐

喬(qiao) 治.奧威爾動物莊園 / 喬(qiao) 治.奧威爾

(三)中國政治經典

牟宗三《政道與(yu) 治道》吉林出版集團

梁漱溟 《中國文化要義(yi) 》 上海人民出版社

梁漱溟 《東(dong) 西文化及其哲學》上海人民出版社

梁漱溟 《鄉(xiang) 村建設理論》山東(dong) 人民出版社

餘(yu) 英時 《士與(yu) 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杜維明 《現代精神與(yu) 儒學傳(chuan) 統》三聯書(shu) 店

費正清《中國:傳(chuan) 統與(yu) 變革》 江蘇人民出版社

陳寅恪《隋唐製度淵源略論稿》 三聯書(shu) 店

呂思勉《中國製度史》 中華書(shu) 局版

白鋼主編 《中國製度通史》人民出版社

閻步克著《士大夫政治演出史稿》 北京大學出版社

袁剛著《中國古代政府機構設置沿革》 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

林毓生:《中國傳(chuan) 統的創造性轉化》,三聯書(shu) 店1988年版。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聯書(shu) 店2003年版。

金耀基:《從(cong) 傳(chuan) 統到現代》,廣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

錢穆:《中國政治得失》,三聯書(shu) 店2001年版。

顧準:《顧準文集》,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錢穆:《中國政治得失》,三聯書(shu) 店2001年版。

王亞(ya) 南:《中國官僚政治研究》,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

王世傑、錢端升:《比較憲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李劍農(nong) :《中國近百年政治史》,中華書(shu) 局1981年版。

熊月之:《中國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李澤厚:《中國近代史論》,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李澤厚:《中國現代史論》,東(dong) 方出版社1988年版。

羅榮渠:《現代化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林尚立:《當代中國政治形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鄒永賢:《國家學說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吳惕安、俞可平:《當代西方國家理論評析》,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劉德厚主編:《毛澤東(dong) 政治學說》,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王惠岩:《當代政治學基本理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李景鵬:《權力政治學》,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李景鵬:《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理論研究綱要》,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謝慶奎:《中國地方政府體(ti) 製概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年版。

毛壽龍:《中國政府功能的經濟分析》,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年版。

俞可平:《權利政治與(yu) 公益政治》,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鄧偉(wei) 誌:《變動社會(hui) 的政治穩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黃達強主編:《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跨世紀的沉思》,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陳荷夫:《論中國民主政治》,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年版。

劉德厚:《廣義(yi) 政治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虞崇勝:《政治文明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施雪華:《政府權能理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叢(cong) 日雲(yun) :《西方政治文化傳(chuan) 統》,大連出版社1996 年版。

張賢明:《論政治責任》,吉林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秦德君:《政治設計研究》,上海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韓強:《秩序民主論》,群眾(zhong) 出版社2002年版。

李元書(shu) :《政治發展導論》,商務印書(shu) 館2001年版。

王樂(le) 理:《政治文化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高洪濤:《政治文化論》,廣播電視出版社1989年版。

潘一禾:《觀念與(yu) 體(ti) 製:政治文明的比較研究》,學林出版社2002年版。

鄭謙:《當代中國政治體(ti) 製改革發展概要》,中共黨(dang) 史資料出版社1988年版。

遲福林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體(ti) 製史〉,中共中央黨(dang) 校出版社1998年版。

朱光磊:《當代中國政府過程》,天津人民出版社會(hui) 需求002年版。

胡偉(wei) :《政府過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陶東(dong) 明等:《當代中國政治參與(yu)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王邦佐:《中國政黨(dang) 製度的社會(hui) 生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蔡定劍:《中國人大製度》,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 年版。

王長江:《現代政黨(dang) 執政方式比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時和興(xing) :《關(guan) 係、限度、製度:政治發展過程中的國家與(yu) 社會(hui)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劉建軍(jun) :《中國現代政治的成長》,天津人民出版2003年版。

夏勇主編:《走向權利的時代》,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許崇德:《憲政與(yu) 民主政治》,中國檢察出版社1994年版。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UCSD八個學院究竟怎麽選?

下一篇

芬蘭首都地區的高校招生報名進行中 雅思多鄰國成績保錄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