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wei) 今年因為(wei) 疫情慘遭考試取消的AP生,我是在5月中旬才確定參加John Locke並且開始備賽的。一開始我是從(cong) 同學口中和各路留學公眾(zhong) 號中對John Locke有一個(ge) 初步的了解,但是聽說得獎難度很高並且題目需要非常深刻新穎的思考,所以我當時並沒有確定參賽,而是處於(yu) 觀望的狀態。
直到5月傳(chuan) 來AP取消的消息,抱著即使最後沒有獲獎也是對我寫(xie) 作的一個(ge) 鍛煉的心態,我才下定了決(jue) 心參加比賽。其實和身邊一些從(cong) 3月公布題目就著手準備的同學相比,我開始備賽算比較晚了。
備賽過程 確定選題
在第一次上課前我已經把心理學的4個(ge) 選題都看了一下,然後進行了簡單的頭腦風暴。第一次看到題目的時候就感覺肯定需要把這種比較general的題目落到更加specific的地方,根據題目中的一些關(guan) 鍵詞進行分析和寫(xie) 作(就比如question1中可以定義(yi) 的有“we”, “getting”, “nasty”),並且需要有層層深入的思考和清晰的邏輯。
基於(yu) 上麵這幾點,我搜索了一下資料,對每個(ge) 論題都進行了思考,感覺自己在第一個(ge) 和第二個(ge) 論題中有更多想表達的東(dong) 西,初步選定了第一或者第二個(ge) 題目。
第一次上課的時候N老師也並沒有直接讓我開始選題,而是從(cong) 如何寫(xie) 這種社論文章開始給我了一個(ge) 大概框架和內(nei) 容的概念。由於(yu) 之前我對這種社論的寫(xie) 作比較陌生,更多的都是寫(xie) research paper或者托福模板作文,所以這第一節課對我來說受益匪淺。
從(cong) thesis statement, body part, 到conclusion和implication,整節課老師把整個(ge) 框架給我講清楚了,我也更加明確哪裏應該寫(xie) 什麽(me) 內(nei) 容、邏輯鏈是怎麽(me) 樣的。之後我們(men) 討論了一下每個(ge) 選題可能涵蓋到的方麵和社會(hui) 現象,因為(wei) 前一天我已經自己search了一下選題,所以比較快就定下來選第一個(ge) 題目。
整合論點論據
之後的幾節課主要是對於(yu) 論點的specify以及邏輯鏈的構建。我先是課後自己找各種sources(不隻是paper,還可以有一些比較權威的news和blogs)在思維導圖中列出了我想要寫(xie) 的方麵的一些觀點,並且用找到的theories和examples輔佐證明。
但是當時因為(wei) 查找的東(dong) 西輸入太多,導致一開始找到的資料過多,有很多東(dong) 西繞來繞去的並不能非常直接找到邏輯鏈,所以第一個(ge) 星期找sources和想論點的整個(ge) 過程都非常煎熬,常常是看花眼也想不出具體(ti) 嚴(yan) 絲(si) 合縫的邏輯鏈。(現在看到當時密密麻麻的導圖還是頭皮發麻)
感謝N老師仔細看了我剛開始混亂(luan) 的導圖之後能幫我一起梳理出幾個(ge) 核心的論點,將論點中重複的部分舍去,並且用更多specific的例子來填補缺陷的邏輯鏈。在經曆了幾節課的修修補補之後,終於(yu) 論點內(nei) 有了完善的邏輯,每個(ge) 分論點之間也沒有重疊且互相之間都有明確的邏輯關(guan) 係,並且每一段都能最後扣回nasty這個(ge) 主題,具體(ti) 闡述到底nasty在什麽(me) 地方什麽(me) 程度。這個(ge) 時候做出來的導圖明顯有了層層銜接的觀感,論點之間也清晰了很多。
Tips:大家備賽的時候可以吸取我輸入太多輸出混亂(luan) 的教訓,優(you) 先考慮自己列舉(ju) 出具體(ti) 的論點再進行資料的收集,或者最開始收集的時候注意做好詳盡的reflection幫助形成自己的觀點,可以少走很多我整合論點論據的彎路。
並且除了整合論點之外,N老師還時時刻刻提醒我進行論點的implication和importance的重申,在每一段結尾的時候都會(hui) 在扣到nasty之後進一步闡述對於(yu) 社會(hui) 的影響或是進行主旨的升華。當時正值封控在家期間,我把疫情中的社會(hui) 現象也結合進去了。
文章寫(xie) 作
我在這一部分深刻體(ti) 會(hui) 到前期有一個(ge) 完善的論點論據和整體(ti) 框架的重要性,隻要邏輯鏈順暢並且足夠具體(ti) ,最後寫(xie) 成連貫的文章其實沒有想象中那麽(me) 艱難。
但是對於(yu) 我這種習(xi) 慣了research paper寫(xie) 作風格的同學來說,剛開始寫(xie) 社論文章有點不太適應。用的詞匯不是特別生動,並且每一句之間的邏輯關(guan) 係沒有那麽(me) 強。在N老師的指導下,我漸漸熟悉了社論風格的寫(xie) 作,增加了分論點的連貫性和可讀性,在每個(ge) 論點中都解釋得透徹且有邏輯。
並且N老師在最後寫(xie) 完全稿後指導我一個(ge) 個(ge) 單詞改過去,精細到每一個(ge) 人稱、動詞、形容詞、標點,並且告訴我這麽(me) 改的原因,改完文章之後N老師又和我一起逐條逐條檢查reference格式和字數,這樣的過程讓我非常安心,也能從(cong) 不斷的修改中學到可以適用於(yu) 今後寫(xie) 作的幹貨。
回顧
最後一節課N老師和我一起回顧了整個(ge) 幾個(ge) 星期的寫(xie) 作過程,又分享了一些她自己用於(yu) 各類寫(xie) 作的技巧。總的來說參與(yu) John Locke給我的感覺不隻是一場寫(xie) 作競賽,更是讓我學習(xi) 寫(xie) 作的一次難忘的經曆,學到了社論、寫(xie) 論點論據、寫(xie) 邏輯鏈的各種技巧。
當我收到shortlist郵件,又在之後得知自己獲得了high commendation的時候,心裏隻有欣慰和感激感激感激。感謝N老師在幾個(ge) 小時的時差下很好控製著每節課的節奏,布置了相應的作業(ye) ,給予我超級有用的指導,真的能受用很久,而且老師對於(yu) 自己傳(chuan) 媒專(zhuan) 業(ye) 的知識也很好地幫助了我。真的超級感謝TD!也祝大家都能收獲比賽好成績和寫(xie) 作技能的提升!
N老師眼中的Lily
非常感謝和Lily的相遇,有了一次默契的配合,打磨出了一份令我們(men) 自豪驕傲的作品,最最重要的是,能夠給予Lily寫(xie) 作的核心思路與(yu) 方法,讓她能夠自在地表達,也獲得讀者認真地傾(qing) 聽。John Locke是一次作文競賽沒錯,但對於(yu) 我們(men) 師生而言,這更是一次“被聽到”的美好體(ti) 驗。
初次相遇時,在簡單的了解了Lily的寫(xie) 作經曆後,我便開始了對於(yu) 理論型文章結構和技巧的梳理。處處有回應,熱火朝天的課堂氛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由此知道了眼前這個(ge) 女孩兒(er) 心中有著滿滿的想法與(yu) 表達欲,她隻是需要一些引導,及合適的技巧幫助她精準的表達。
果不其然,第二次Lily便帶著明確的心理學選題方向和一張蜘蛛網般大小的思維導圖來到了課堂,這背後又是多少對於(yu) 心理學近期研究成果的調研和頭腦風暴的努力呢。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我們(men) 一起尋找能夠扣住當代人心理困境的課題,我們(men) 希望這次參賽作品是能引起大眾(zhong) 共鳴的,也是有討論價(jia) 值的,例如“網絡與(yu) 現實的抽離”與(yu) “身材焦慮與(yu) 進食障礙”都成為(wei) 了我們(men) 討論的話題方向。確定選題後,我也時常發給她播客和視頻等資源,希望這次競賽的準備過程不會(hui) 過於(yu) 枯燥,而是一次收獲與(yu) 成長的經曆。
就這樣在不斷地輸入與(yu) 輸出和討論中,我們(men) 如期產(chan) 出了邏輯縝密,結構清晰的JL參賽作品,每一句話都有了它存在的價(jia) 值與(yu) 意義(yi) ,也將我們(men) 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展現的淋漓盡致。
努力的女孩兒(er) ,獲得了期望的成績。“現在寫(xie) paper感覺和之前很不一樣了” 是她給予我的反饋,看來我也達到了一開始“授人以漁”的教學目標。那未來,就希望Lily能夠攀登上更高的高峰,向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願幸運常伴,Lily能在大舞台上發光發亮~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