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曆史幾乎和人類演化史一樣悠久。數百萬(wan) 年前,當人類剛開始學會(hui) 直立行走時,初民就會(hui) 有意識地收集一些骨骼驚奇的自然造物,這大概可以算是種早期的藝術,就像鳥類尋找色彩鮮豔的亮片裝飾巢穴那樣。
在西方,人們(men) 習(xi) 慣把新石器末期到中世紀稱為(wei) 古代,具體(ti) 來說就是指公元前4000年(文字的出現)到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主要包括美索不達米亞(ya) 、埃及、希臘和羅馬時期的藝術。
而中世紀主要是指公元5世紀(以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崩潰作為(wei) 標誌)到15世紀(意大利文藝複興(xing) 的黎明),它標誌著西方進入了基督教時代。受基督教製約,中世紀美術不注重客觀世界的真實描寫(xie) ,而強調所謂精神世界的表現。
西方藝術史概況
到了14-16世紀的歐洲文藝複興(xing) 美術以堅持現實主義(yi) 方法和體(ti) 現人文主義(yi) 思想為(wei) 宗旨,在追溯古希臘古羅馬藝術精神的旗幟下,創造了最符合現實人性的嶄新藝術。
17世紀在歐洲出現了巴洛克美術,它發源於(yu) 意大利,後風靡全歐。其特點是追求激情和運動感的表現,強調華麗(li) 絢爛的裝飾性。18世紀洛可可風格在法國興(xing) 起,隨後波及歐洲其他國家。隨著1789年法國資產(chan) 階級大革命的到來,進步的美術家們(men) 又一次重振了古希臘古羅馬的英雄主義(yi) 精神,開展了一場新古典主義(yi) 藝術運動。
19世紀中期是現實主義(yi) 美術蓬勃興(xing) 旺的時期。法國畫家庫爾貝是現實主義(yi) 的倡導者,政治諷刺畫家杜米埃創作了大量思想深刻而形象誇張的石版畫和油畫。俄羅斯的批判現實主義(yi) 產(chan) 生了列賓、蘇裏科夫等傑出畫家。19世紀後期在法國產(chan) 生了印象派。繼印象派之後還出現了新印象派(代表畫家是修拉和西涅克)和後印象派(代表畫家是塞尚、梵高和高更)。
隨著20世紀到來,現代美術呈現出流派迭起,千姿百態的局麵。1905年誕生的以馬蒂斯為(wei) 代表的野獸(shou) 派繪畫,1908年崛起的以布拉克和畢加索為(wei) 代表的立體(ti) 派繪畫,隨著德國1905年橋社和1909年藍騎士社的先後成立,表現主義(yi) 作為(wei) 一種重要流派登上畫壇,1909年在意大利出現了未來主義(yi) 美術運動,此派畫家熱衷於(yu) 利用立體(ti) 主義(yi) 分解物體(ti) 的方法表現活動的物體(ti) 和運動的感覺,抽象主義(yi) 的美術作品大約於(yu) 1910年前後產(chan) 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產(chan) 生的達達主義(yi) 思潮,此派藝術家不僅(jin) 反對戰爭(zheng) 、反對傳(chuan) 統,而且否定藝術自身,否定一切。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產(chan) 生的以波洛克、德·庫寧為(wei) 代表的抽象表現主義(yi) 繪畫,綜合了抽象主義(yi) 、表現主義(yi) 的特點,強調畫家行動的自由性和自動性。20世紀50年代初萌發於(yu) 英國、50年代中期鼎盛於(yu) 美國的波普藝術,繼承了達達主義(yi) 精神,而70年代興(xing) 起的超級寫(xie) 實主義(yi) (或稱照相寫(xie) 實主義(yi) )運動,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攝影成果,進行客觀的複製和逼真的描繪。
我國的“五四”時期的文化諸多領域也受到現代主義(yi) 文藝思潮的影響,但由於(yu) 挽救中華民族的危亡是該時期的主要任務,主流是革命的浪漫主義(yi) 和革命的現實主義(yi) 相結合,故而沒有產(chan) 生太大影響。改革開放後,西方的現代與(yu) 後現代主義(yi) 文藝思潮同時洶湧而至,讓人眼花繚亂(luan) ,目不暇接:新理論、新流派、新方法;卡夫卡、意識流、新小說、荒誕派、黑色,幽默,超現實主義(yi) 、拉美魔幻現實主義(yi) 等,五花八門。
西方藝術史時間軸
這份時間軸簡明扼要的介紹了從(cong) 史前到當代的主要西方藝術流派、特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西方藝術史學習(xi) 閱讀參考書(shu) 目
1、(意)喬(qiao) 治•瓦薩裏,劉明毅譯,《著名畫家、雕塑家、建築家傳(chuan)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德)溫克爾曼,邵大箴譯,《希臘人的藝術》,廣西師大,2001
3、(英)肯尼斯·克拉克,易英譯,《藝術與(yu) 文明----歐洲藝術文化史》,東(dong) 方出版中心,2001。(有碟,當然是盜版)
4、(英)肯尼斯·克拉克,吳玫等譯,《裸體(ti) 藝術----理想形式的研究》,中國青年出版社,1988。
5、E.H.貢布裏希,範景中等譯《藝術發展史:藝術的故事》(1950),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6、(荷蘭(lan) )彼得·李伯庚,趙複三譯,《歐洲文化史(第二版)》(上,下),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
阿倫(lun) ·布洛克,董樂(le) 山譯,《西方人文主義(yi) 傳(chuan) 統》,三聯書(shu) 店,1997
7、(法)保羅•富爾,馮(feng) 棠譯,《文藝複興(xing) 》,商務印書(shu) 館,1995。
8、(意)利奧奈洛·文杜裏,錢景長等譯,《西歐近代畫家》(上,下),人美,1979
9、(意)翁貝托·艾柯(Umberto Eco),彭準棟譯,《美的曆史》,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
10、(意)翁貝托·艾柯(Umberto Eco),彭準棟譯,《醜(chou) 的曆史》,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
11、(意)利奧奈羅·文杜裏,遲軻譯,《西方藝術批評史》,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12、(英)約翰·雷華德,平野等譯,《印象畫派史》,人美,1983
13、(英)赫伯特•裏德,劉萍君譯,《現代繪畫簡史》,上海人美,1979
14、(法)亨利·貝阿爾等,陳聖生譯,《達達----一部反叛的曆史》,廣西師大,2003,
卡巴內(nei) 著,王瑞芸譯,《杜尚訪談錄》,文化藝術,1997
15、(意)馬裏奧·維爾多內(nei) ,黃文捷譯,《理性的瘋狂----未來主義(yi) 》,四川人民,2000
16、(英)約翰·伯格(John Berger,1926-- ),戴行鉞 譯,《視覺藝術鑒賞》17、(1972)(Ways of Seeing),商務印書(shu) 館,1994,
18、(法)米歇爾•瑟福,王昭仁譯,《抽象派繪畫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19、(德)沃納•霍夫曼,薛華譯,《現代藝術的激變》,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20、(澳)羅伯特·休斯,劉萍君等譯,《新藝術的震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
21、廖雯,《不再有好女孩----美國女藝術家訪談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2、陸蓉之,《“破”後現代藝術》,文匯出版社,2002
23、赫斯編著,宗白華譯,《歐洲現代畫派畫論選》,人民美術出版社,1980。
24、張弘昕等編,《西方畫論輯要》(修訂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0
25、(英)米歇爾·康佩·奧利雷,彭海姣等譯,《非西方藝術》,廣西師大,2004
26、溫尼·海德·米奈,李建群譯,《藝術史的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7、尼古拉斯·米爾佐夫,倪偉(wei) 譯,《視覺文化導論》,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28、顧錚,《自我的迷宮----藝術家的“我”》,山東(dong) 畫報出版社,2003
29、顧錚,《城市表情----20世紀都市攝影》,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30、顧錚,《世界攝影史》,浙江攝影出版社,2005
31、顧錚,《印刻時代風潮——海報中的20世紀》,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
參考素材:
【補充資料】國外的西方藝術史時間軸思維導圖合集 - 知乎 (zhihu.com)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mobiles Learning (educatorstechnology.com)
西方美術史(西方美術曆史)_百度百科 (baidu***.com)
一文理清西方藝術史:從(cong) 古希臘到20世紀 - 知乎 (zhihu.com)
極簡西方藝術史(完整版) - 知乎 (zhihu.com)
西方藝術史簡述概要 - 百度文庫 (baidu***.com)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