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保羅·薩繆爾森《經濟學》認為(wei) ,經濟學研究的是一個(ge) 社會(hui) 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生產(chan) 有價(jia) 值的商品,並將他們(men) 在不同的個(ge) 體(ti) 之間進行分配。 馬歇爾《經濟學原理》認為(wei)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在西方經濟學家的眼中,理論經濟學通常稱為(wei) 一般經濟理論,它分為(wei) 微觀經濟學與(yu) 宏觀經濟學兩(liang) 個(ge) 分支。
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又稱個(ge) 體(ti) 經濟學,小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對稱。微觀經濟學主要以單個(ge) 經濟單位(單個(ge) 的生產(chan) 者、單個(ge) 的消費者、單個(ge) 市場的經濟活動)作為(wei) 研究對象,分析單個(ge) 生產(chan) 者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chan) 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潤;單個(ge) 消費者如何將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的消費上以獲得最大的滿足。
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wei) 研究對象,著重考察和說明國民收入、就業(ye) 水平、價(jia) 格水平等經濟總量是如何決(jue) 定的、如何波動的,故又被稱為(wei) 總量分析或總量經濟學。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研究作為(wei) 整體(ti) 的經濟,包括諸如通貨膨脹、失業(ye) 和經濟增長這樣一些問題。
而應用經濟學主要指應用理論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研究國民經濟各個(ge) 部門、各個(ge) 專(zhuan) 業(ye) 領域的經濟活動和經濟關(guan) 係的規律性,或對非經濟活動領域進行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各個(ge) 經濟學科。
發展曆程
古希臘在經濟思想方麵的主要貢獻中,有色諾芬的《經濟論》,柏拉圖的社會(hui) 分工論和亞(ya) 裏士多德關(guan) 於(yu) 商品交換與(yu) 貨幣的學說。色諾芬的《經濟論》,論述奴隸主如何管理家庭農(nong) 莊,如何使具有使用價(jia) 值的財富得以增加。柏拉圖在《理想國》一書(shu) 中從(cong) 人性論、從(cong) 國家組織原理,以及從(cong) 使用價(jia) 值的生者。但是他對追求貨幣財富的商業(ye) 資本和高利貸資本都從(cong) 公正原則出發持否定態度。
古羅馬的經濟思想,部分見於(yu) 幾位著名思想家如大加圖(公元前234~前149)、瓦羅(公元前116~前27)等人的著作中。
重商主義(yi) (Mercantilism)學派是產(chan) 生於(yu) 15世紀西歐資本主義(yi) 萌芽出現和地理大發現時期,認為(wei) 財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領域和堅持國際貿易、保護國內(nei) 市場的經濟學派。
16~17世紀是西歐資本原始積累時期。而到了17世紀中葉以後,首先在英國,然後在法國,工場手工業(ye) 逐漸發展成為(wei) 工業(ye) 生產(chan) 的主要形式。由此,產(chan) 生了由流通過程進入生產(chan) 過程研究的古典經濟學。古典經濟學在19世紀初發展到頂峰的同時,也開始著它的庸俗化過程。這反映了西歐產(chan) 業(ye) 革命初期階級矛盾的特點。法國的薩伊和英國的馬爾薩斯是把古典經濟學庸俗化的創始者。到了19世紀後期,隨著資本主義(yi) 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yi) 的矛盾加劇。
19世紀末期,隨著資產(chan) 階級經濟學研究對象的演變,即更傾(qing) 向於(yu) 對經濟現象的論證,而不注重國家政策的分析,有些經濟學家改變了政治經濟學這個(ge) 名稱。英國經濟學家W.S.傑文斯在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確提出應當用“經濟學”代替“政治經濟學”,認為(wei) 單一詞比雙合詞更為(wei) 簡單明確;1890年,馬歇爾出版了他的《經濟學原理》,從(cong) 書(shu) 名上改變了長期使用的政治經濟學這一學科名稱。到20世紀,在西方國家,經濟學這一名稱就逐漸代替了政治經濟學。
隨著資本主義(yi) 生產(chan) 方式的產(chan) 生和發展,相應地出現和形成了資產(chan) 階級經濟學。
學術派係
重商主義(yi) 學派
重商主義(yi) 學派的發展可以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曆史時期,大約從(cong) 15世紀下半期到17世紀上半期為(wei) 早期重商主義(yi) ,從(cong) 17世紀上半期到18世紀下半期為(wei) 晚期重商主義(yi) 。早期主張嚴(yan) 禁金銀出口,對外貿易奉行絕對的“少買(mai) 多賣”的原則,晚期則重視扶植工廠手工業(ye) 的發展和擴大商品出口,並允許貨幣出口和發展殖民地轉運貿易,主張降低物價(jia) 和外國競爭(zheng) ,但要求對外貿易出超,獲得貿易順差。
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是卡爾.馬克思和弗裏德裏希·恩格斯運用無產(chan) 階級世界觀和曆史觀──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創立的闡明人類社會(hui) 各個(ge) 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chan) 、分配、交換和消費的規律的科學。
邊際效用學派
這是19世紀70年代初出現在西歐幾個(ge) 國家的一個(ge) 庸俗學派,以倡導邊際效用價(jia) 值論和邊際分析為(wei) 共同特點,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兩(liang) 大支派:一是以心理分析為(wei) 基礎的心理學派或稱奧地利學派,一是以數學為(wei) 分析工具的數理學派或稱洛桑學派。這個(ge) 學派的主旨是宣揚主觀唯心主義(yi) ,否定勞動價(jia) 值論和剩餘(yu) 價(jia) 值論,為(wei) 資本主義(yi) 剝削製度辯護。
新古典經濟學
馬歇爾在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一書(shu) 中,繼承19世紀以來英國庸俗經濟學的傳(chuan) 統,兼收並蓄,以折衷主義(yi) 手法把供求論、生產(chan) 費用論、邊際效用論、邊際生產(chan) 力論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個(ge) 以完全競爭(zheng) 為(wei) 前提、以“均衡價(jia) 格論”為(wei) 核心的相當完整的經濟學體(ti) 係。他認為(wei) 資本主義(yi) 製度可以通過市場機製的自動調節達到充分就業(ye) 的均衡。這新古典經濟學從(cong) 19世紀末起至20世紀30年代,一直被西方經濟學界奉為(wei) 典範。
製度學派
這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美國出現的曆史學派變種。他們(men) 把曆史學派的方法具體(ti) 化為(wei) 製度演進的研究,否認經濟理論的意義(yi) ,以批判資本主義(yi) 的姿態出現,提倡改良主義(yi) 政策。
瑞典學派
此外,在北歐出現了以K·維克塞爾(1851~1926)為(wei) 代表的瑞典學派,提出與(yu) 馬歇爾不同的理論體(ti) 係,強調投資與(yu) 儲(chu) 蓄的均衡,提出自己的利息理論,在這一時期的資產(chan) 階級經濟學說中,占有特殊地位。
演化經濟學
與(yu) 主流經濟學理論的研究範式不同,演化經濟學主要研究競爭(zheng) 中變化發展的市場過程,對應於(yu) 靜態均衡的新古典經濟學。它以曆史的不可逆視角觀察經濟現象。它研究開放的係統,關(guan) 注變革、學習(xi) 、創造。競爭(zheng) 過程是非均衡的,具有路徑的依賴性的,被視為(wei) 一種甄別的機製。
19世紀上半葉德國資本主義(yi) 的發展還遠遠落後於(yu) 英法。在這個(ge) 特殊的曆史條件下,出現了以國家主義(yi) F.李斯特為(wei) 先驅的德國曆史學派。曆史學派分為(wei) 舊曆史學派和新曆史學派兩(liang) 個(ge) 階段。
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的區別
理論經濟學定義(yi) :
由經濟學基本概念、範疇與(yu) 範疇體(ti) 係組成的理論體(ti) 係,包括一般的理論經濟學與(yu) 特殊的理論經濟學。人類經濟學、科學經濟學是一般的理論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是特殊的理論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為(wei) 分支經濟學提供理論基礎。科學的理論經濟學是反映人類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經濟學理論,由經濟學公理、定理與(yu) 定理體(ti) 係組成。科學的理論經濟學不但有經濟學基礎理論,而且有經濟學基本原理。政治經濟學隻有經濟學基礎理論,沒有真正的經濟學基本原理。政治經濟學分為(wei) 宏觀經濟學與(yu) 微觀經濟學;科學的理論經濟學是整體(ti) 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與(yu) 微觀經濟學的統一。
應用經濟學定義(yi) :
應用經濟學主要指應用理論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研究國民經濟各個(ge) 部門、各個(ge) 專(zhuan) 業(ye) 領域的經濟活動和經濟關(guan) 係的規律性,或對非經濟活動領域進行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各個(ge) 經濟學科。
應用經濟學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的學生未來的職業(ye) 主要集中在經濟政治和經濟規劃領域,不過也可能進入職業(ye) 教育規劃、地區和組織規劃領域,會(hui) 計和財政領域,統計部門,或者執行其他的管理職能。
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參考書(shu) 目
理論經濟學閱讀參考書(shu) 目
一、政治經濟學
1.[德]馬克思,恩格斯:《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美]奧爾森:《集合的行動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英]亞(ya) 當·斯密,郭大力,王亞(ya) 南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商務印書(shu) 館1972年版。
4.[美]約瑟夫·熊彼特:《從(cong) 馬克思到凱恩斯》,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波蘭(lan) ]奧斯卡·蘭(lan) 格:《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理論》,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
6.[奧地利]卡爾·門格爾:《國民經濟學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英]A·哈耶克:《個(ge) 人主義(yi) 與(yu) 經濟秩序》,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1年版。
8.[美]W·阿瑟·劉易斯:《經濟增長理論》,三聯書(shu) 店1994年版。
9.林毅夫,蔡昉,李周:《充分信息與(yu) 國有企業(ye) 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二、經濟思想史
1.[美]約瑟夫·熊彼特:《經濟分析史》(第1卷),商務印書(shu) 館1991年版。
2.[美]約瑟夫·熊彼特:《經濟分析史》(第2卷),商務印書(shu) 館1992年版。
3.[美]約瑟夫·熊彼特:《經濟分析史》(第3卷),商務印書(shu) 館1994年版。
4.[美]斯坦利·L·布魯,蘭(lan) 迪·R.格蘭(lan) 特:《經濟思想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5.汪丁丁:《經濟學思想史講義(yi)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範家驤,高恒天:《西方經濟學》(上下冊(ce) ),中國經濟出版社1992年版。
7.[美]E·K·亨特:《經濟思想史:一種批判性的視角》,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8.[意大利]阿列桑德洛·榮卡格利亞(ya) :《西方經濟思想史》,上海社會(hui) 科學院出版社2009年版。
9.姚開建,梁小民:《西方經濟學名著導讀》,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年版。
10.[美]羅納德·哈裏·科斯:《論生產(chan) 的製度結構》,三聯書(shu) 店1994年版。
三、經濟史
1.王玉茹:《中國經濟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吳承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3.高德步:《世界經濟通史(上、中、下冊(ce)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吳承明:《經濟史:曆史觀與(yu) 方法論》,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5.[美]彭慕蘭(lan) :《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許滌新:《中國資本主義(yi) 經濟發展史》,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
7.[日]鬆崎鶴雄:《食貨誌匯編》,國家圖書(shu) 館出版社2008年版。
8.蘇星:《新中國經濟史資料選輯》,中共中央黨(dang) 校出版社2000年版。
9.傅衣淩:《明清社會(hui) 經濟史論文集》,中華書(shu) 局2008年版。
10.蔣自強:《經濟思想通史》,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四、西方經濟學
1.[美]斯蒂格利茨:《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英]亞(ya) 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商務印書(shu) 館1974年版。
3.[美]羅默:《高級宏觀經濟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4.[英]庇古:《福利經濟學》,華夏出版社2007年版。
5.[美]張伯倫(lun) :《壟斷競爭(zheng) 理論》,華夏出版社2009年版。
6.[英]羅賓遜:《不完全競爭(zheng) 經濟學》,商務印書(shu) 館1961年版。
7.[美]康芒斯:《製度經濟學》,商務印書(shu) 館1981年版。
8.[英]科斯:《企業(ye) 的性質:起源、演變和發展》,中國商務出版社2010年版。
9.[美]諾斯:《製度、製度變遷和經濟績效》,上海三聯書(shu) 店1994年版。
10.[美]波斯納:《法律的經濟學分析》,中國大百科全書(shu) 出版社1997年版。
11.[美]劉易斯:《勞動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發展》,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年版。
12.[美]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聯出版社1997年版。
13.[美]諾斯:《製度、製度變遷和經濟績效》,三聯書(shu) 店1994年版。
五、世界經濟學
1.[美]羅伯特·J·凱伯:《國際經濟學》,機械工業(ye) 出版社2002年版。
2.[英]安格斯·麥迪森:《世界經濟千年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英]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xing) 衰》,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
4.[美]波特:《競爭(zheng) 論》,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5.[美]弗裏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版。
6.[美]斯蒂格利茨:《全球化及其不滿》,機械工業(ye) 出版社2010年版。
7.[美]詹姆斯·格伯:《世界經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8.[美]庫裏:《貨幣戰爭(zheng) 》,浙江文藝出版社2009年版。
9.[法]索爾尼爾·麥克利維:《國際投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10.[阿富汗]阿明:《世界規模的積累不平等理念批判》,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
六、人口、資源與(yu) 環境經濟學
1.[美]Tom Tietenberg:《環境與(yu) 自然資源經濟學(第6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美]斯科特·J·卡倫(lun) ,[美]珍妮特·M·托馬斯:《環境經濟學與(yu) 環境管理:理論政策與(yu) 應用(第四版,英文)》,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3.姚誌勇:《環境經濟學》,中國發展出版社2003年版。
4.[美]巴裏·菲爾德,[美]瑪薩·菲爾德,原毅軍(jun) ,陳燕瑩譯:《環境經濟學(第三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年版。
5.[美]威廉·R·布萊克本,江河譯:《可持續發展實踐指南:社會(hui) 、經濟與(yu) 環境責任的履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美]A·邁裏克·費裏曼,曾賢剛譯:《環境與(yu) 資源價(jia) 值評估——理論與(yu) 方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7.倪健民:《國家能源安全報告》,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中關(guan) 村國際環保產(chan) 業(ye) 促進中心:《循環經濟國際趨勢與(yu) 中國實踐》,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陳軍(jun) :《低碳管理》,海洋出版社2010年版。
應用經濟學閱讀參考書(shu) 目
一、國民經濟學
1.[德]柯武剛,史漫飛,韓朝華譯:《製度經濟學--社會(hui) 秩序與(yu) 公共政策》,商務印書(shu) 館2000年版。
2.[美]科斯,盛洪,陳鬱譯:《企業(ye) 、市場與(yu) 法律》,格致出版社2009年版。
3.[美]R·科斯,A·阿爾欽,D·諾斯,劉守英等譯:《財產(chan) 權利與(yu) 製度變遷:產(chan) 權學派與(yu) 新製度學派譯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美]科斯,諾思,威廉姆森:《新製度經濟學名著譯叢(cong) :製度、契約與(yu) 組織——從(cong) 新製度經濟學角度》,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5.[美]波金斯等,黃衛平等譯:《發展經濟學(第五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6.[英]亞(ya) 當·斯密,胡長明譯:《國富論》,人民日報出版社2009年版。
7.[美]費景漢,拉尼斯,洪銀興(xing) 等譯:《增長和發展:演進觀點——經濟增長與(yu) 發展理論叢(cong) 書(shu) 》,商務印書(shu) 館2004年版。
8.[美]庫茲(zi) 涅茨,常勳等譯:《各國的經濟增長》,商務印書(shu) 館1999年版。
9.[美]巴裏·諾頓,安佳譯:《中國經濟:轉型與(yu) 增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美]格羅斯羅,赫爾普曼,何帆等譯:《全球經濟中的創新與(yu) 增長(當代世界學術名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二、區域經濟學
1. 陳秀山,張可雲(yun) :《區域經濟理論》,商務印書(shu) 館2003年版。
2.張可雲(yun) :《區域經濟政策》,商務印書(shu) 館2004年版。
3.[美]保羅·克魯格曼:《發展、地理學與(yu) 經濟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美]邁克爾·波特:《國家競爭(zheng) 優(you) 勢》,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
5.[美]艾伯特·赫希曼:《經濟發展戰略》,經濟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
6. [美]邁克爾·托達羅:《經濟發展理論》,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年版。
7.[英]阿馬蒂亞(ya) ·森:《以自由看待發》,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8. [美] 瓦爾特·艾薩德:《區域科學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9. [美]埃德加·M·胡佛:《區域經濟學導論》,商務印書(shu) 館1990年版。
10.[美]保羅·克魯格曼:《地理和貿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三、財政學
1.[英]亞(ya) 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商務印書(shu) 館1997年版。
2.[英]凱恩斯:《就業(ye) 、利息和貨幣通論》,三聯書(shu) 店1957年版。
3.[美]薩繆爾遜:《經濟分析的基礎》,商務印書(shu) 館1979年版。
4.[美]詹姆斯·M·布坎南,喬(qiao) 治·梅森:《公共財政》,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1年版。
5.[美]哈維·羅森:《財政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6.[日]阪入長太郎:《歐美財政思想史》,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7年版。
7.[美]理查德·A·馬斯格雷夫:《比較財政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叢(cong) 書(shu) 海:《財政支出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9.陳共:《財政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0.項懷誠:《中國財政50年》,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年版。
四、金融學
1.[美]N·格裏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經濟學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美]拉姆·拉瑪納山(Ramu Ramanathan):《應用經濟計量學》 ,機械工業(ye) 出版社2003年版。
3.[美]弗雷德裏克·S·米什金 (Fredcric S Mishkin):《貨幣金融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4.[美]茲(zi) 維·博迪,[美]羅伯特·默頓:《金融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5.[美]斯蒂芬·A·羅斯:《公司理財》 ,機械工業(ye) 出版社2011年版。
6.[美]茲(zi) 維·博迪 :《投資學精要》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7.[美]Jeff Madura:《國際金融管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8.[美]Suresh M Sundaresan:《固定收入證券市場及其衍生產(chan) 品》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9.[美]喬(qiao) 治·H·漢普爾:《銀行管理——教程與(yu) 案例》(第五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0.[美]小詹姆斯·法雷爾:《投資組合管理:理論及應用》,機械工業(ye) 出版社2000年。
11.[美]唐·M·錢斯 (Don.M.Chanc)《衍生金融工具與(yu) 風險管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五、產(chan) 業(ye) 經濟學
1.高鐵梅主編:《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yu) 建模》,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美]科斯,[美]哈特,[美]斯蒂格利茨等,李鳳聖等譯:《契約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3.張維迎:《博弈論與(yu) 信息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法]泰勒爾,張維迎總譯校:《產(chan) 業(ye) 組織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5.[美]J·卡布爾主編:《產(chan) 業(ye) 經濟學前沿問題》,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年版。
6.於(yu) 立主編:《產(chan) 業(ye) 經濟學理論與(yu) 問題研究》,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7.王俊豪等:《現代產(chan) 業(ye) 組織理論與(yu) 政策》,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年版。
8.[美]丹尼斯·W·卡爾頓:《現代產(chan) 業(ye) 組織》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9.[英]海·莫瑞斯:《產(chan) 業(ye) 經濟與(yu) 組織》,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六、國際貿易學
1.[美]阿普爾亞(ya) 德:《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分冊(ce) 》,機械工業(ye) 出版社2010年版。
2.[英]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商務印書(shu) 館1972年版。
3.[英]亞(ya) 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商務印書(shu) 館1974年版。
4.[日]小島清:《對外貿易論》,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5.薛榮久:《國際貿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6.黎孝先,石玉川:《國際貿易實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7.杜奇華:《國際技術貿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8.薛榮久:《國際貿易政策與(yu) 措施概念》,求實出版社1989年版。
9.王念祖:《發展經濟與(yu) 跨國公司》,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1983年版。
10.[英]施米托夫:《出口貿易-國際貿易法律與(yu) 實務》,對外貿易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1.朱立南:《國際貿易政策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12.戰勇:《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東(dong) 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七、勞動經濟學
1.[美]麥克南,劉文等譯:《當代勞動經濟學》(第七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年版。
2.[英]德裏克·博斯沃斯,[英]彼得·道金斯,[英]索爾斯坦·斯特龍巴克,何璋,張小麗(li) 譯:《勞動市場經濟學》,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年版。
3.[美]伊蘭(lan) 伯格,[美]史密斯,潘功勝,劉昕譯:《現代勞動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4.[法]皮埃爾·卡赫克,[法]齊爾貝爾博格,沈文愷譯 :《勞動經濟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5.蔡昉:《勞動力流動的政治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楊河清:《勞動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7.[美]加裏·貝克爾:《人力資本理論——關(guan) 於(yu) 教育的理論和實證分析》,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
八、統計學
1.[英] David Freedman,魏宗舒,施錫銓等譯:《統計學》, 中國統計出版社1997年版。
2.[美]Jessica M. Utts ,[美] Robert F. Heckard:《Mind on statistics(英文版)》, 機械工業(ye) 出版社2007年版。
3.[美]Robert A. Stine,[美]Dean P. Foster:《Business Statistics a decision making approach(影印版)》 ,中國統計出版社2007年版。
4.陳忠璉:《探索性數據分析》,中國統計出版社1998年版。
5.王靜龍:《應用線性回歸》, 中國統計出版社1998年版。
6.王濟川,郭誌剛:《Logistics回歸模型——方法與(yu) 應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王學民:《應用多元分析(第二版)》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8. [美]Lattin等:《Analyzing Multivariate Data(英文版)》,機械工業(ye) 出版社2001年版。
9.[美]Johnson & Wichem,Applie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Pearson, 2007.
10.[美]弗朗西斯:《商務和經濟預測中的時間序列模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Bowerman & Connell,Forecasting and Time Series an applied approach,South-Western Pub, 2004.
12.[德]科克倫(lun) ,張堯庭譯:《抽樣技術》, 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年版。
13.[美]Lohr,Sampling:Design and Analysis,Cengage Learning,2009.
14.王吉利 ,張堯庭主編:《SAS軟件與(yu) 應用統計分析》,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年版。
15.張文彤:《SPSS11統計分析教程(基礎篇)(高級篇)》 ,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2001年版。
16.張堯庭:《金融市場的統計分析》,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17. [美] Geoffrey Jones. The Multinational Traders, Routledge ,1998.
九、數量經濟學
1.[美]Frederic S.[美] Mishkin.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7th ed.Pearson,2004.
2.[美]博迪:《金融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美]莫迪利亞(ya) 尼:《資本市場:機構與(yu) 工具》(第3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美]羅斯:《公司理財》(第8版),機械工業(ye) 出版社2009年版。
5.[美]夏普:《投資學》(第5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6.[美]約翰·赫爾:《期權期貨及衍生證券》,華夏出版社1998年版。
7.[美]古紮拉蒂:《計量經濟學基礎》(第4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8.[美]伍德裏奇:《計量經濟學導論:現代觀點》(第四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9.[美]William H. Greene. Econometric Analysis,5th ed.Prentice hall,2003.
10.[英]Chris Brooks.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 for Fina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11.[美]Ruey S. Tsay:《 金融時間序列分析》,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年版。
12.[美]坎貝爾:《 金融市場計量經濟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十、國防經濟
1.[美]桑德勒,[英]哈特利,薑魯鳴,羅永光譯:《國防經濟學》,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2.[美]桑德勒,[英]哈特利,薑魯鳴,羅永光譯:《誰是中國土地的擁有者——製度變遷、產(chan) 權和社會(hui) 衝(chong) 突》,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
3.[美]桑德勒,[英]哈特利主編,薑魯鳴等譯:《國防經濟學手冊(ce) (第一卷)》,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4.[美]施萊辛格,韓亞(ya) 軍(jun) ,李韜,陳洪橋等譯:《國家安全的政治經濟學:當代大國競爭(zheng) 的經濟學研究》,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5.[美]波斯特,盧周來譯:《戰爭(zheng) 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6.[英]庇古,徐宗士譯:《戰時經濟學》,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7.[美]奈(Nye,J.S),張小明譯:《理解國際衝(chong) 突:理論與(yu) 曆史(第七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美]Todd Sandler ,[英]Keith Hartley .Handbook of Defense Economics, Volume 2:Defense in a Globalized World (Handbook of Defense Economics),North Holland ,2007.
9.[英] 達仁道夫,林榮遠譯:《現代社會(hui) 衝(chong) 突》,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10.[美]希斯考克斯,海聞校,於(yu) 揚傑譯:《國際貿易與(yu) 政治衝(chong) 突:貿易、聯盟與(yu) 要素流動程度——國際經濟學譯叢(cong)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參考資料:
經濟學(研究人類社會(hui) 發展活動及經濟關(guan) 係的學科)_百度百科 (baidu***.com)
理論經濟學(為(wei) 各個(ge) 經濟學科提供基礎理論的科學)_百度百科 (baidu***.com)
應用經濟學(經濟學一級學科)_百度百科 (baidu***.com)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