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men) 介紹了美國中期選舉(ju) 的背景及對中期選舉(ju) 結果的理解,今天我們(men) 再來聊一下對中期選舉(ju) 的分析。
PART 01結果產(chan) 生的原因
(1)分裂的政治導致了高投票率
美國兩(liang) 黨(dang) 政治目前處於(yu) 極其分裂的狀態,兩(liang) 黨(dang) 的鐵票大部分都絕對不會(hui) 投給對方的候選人。分裂的政治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雙方的危機感,能促進更加積極地參與(yu) 投票。因為(wei) 經濟議題等不利於(yu) 民主黨(dang) 的因素並沒有減少民主黨(dang) 選民支持民主黨(dang) 。
(2)墮胎問題成為(wei) 第二議題,大大刺激了民主黨(dang) 選民的投票熱情
在選前民調中,墮胎問題曆史性地成為(wei) 了選民第二關(guan) 心的話題。這個(ge) 話題的關(guan) 注對於(yu) 民主黨(dang) 是有利的,因為(wei) 民主黨(dang) 的主持者(自由派、女性、年輕人、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大部分都是支持墮胎權的。2022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的保守大法官以6-3的票數在Dobbs v. Jackson的案件中推翻了1973年最高法院的Roe v. Wade的決(jue) 定,直接否決(jue) 了憲法對於(yu) 墮胎權長達50年的保護。Dobbs判決(jue) 直接刺激了民主黨(dang) 選民,大量的選民,特別是年輕人和女性積極投入到了選舉(ju) 中,抵消了經濟問題對於(yu) 民主黨(dang) 的不利。
(3)“拯救民主”
中期選舉(ju) 前,拜登在最後一次全國拉票中將2022年中期選舉(ju) 定義(yi) 為(wei) 對於(yu) 民主的捍衛。2020年大選後,特朗普以及其狂熱支持者拒絕承認大選結果並在法庭內(nei) 外挑戰大選結果。雖然在法院全部落敗,但對於(yu) 選舉(ju) 舞弊的造謠極大程度地損壞了選民對民主選舉(ju) 的信心,並導致了2021年1月6日國會(hui) 暴亂(luan) 事件的發生。2022年中期選舉(ju) ,特朗普在共和黨(dang) 黨(dang) 內(nei) 初選為(wei) 否定選舉(ju) 結果的極端候選人站台,幫助很多極端候選人獲得了共和黨(dang) 的提名,他們(men) 中的不少人競選州長或者州務卿的職位,將直接影響2024年大選的進程和合法性。民主黨(dang) 將拯救民主作為(wei) 一個(ge) 重要的議題來吸引中間選民。本次大選的結果也證明了,中間選民對於(yu) 極端主義(yi) 的痛恨,特朗普支持的候選人在搖擺州幾乎全線落敗。
(4)年輕人投票率超高
中期選取拯救民主黨(dang) 的一個(ge) 特殊群體(ti) 是年輕選民。出口民調顯示,18-29的選民對於(yu) 民主黨(dang) 的支持率高達63%,而本次選舉(ju) 年輕人的投票率也創下了新高。年輕人對於(yu) 當前政治局勢的不滿刺激了超高投票率。
PART 02選舉(ju) 後的疑問
(1)民主黨(dang) 維持參議院控製權的意義(yi) ?
民主黨(dang) 在預測輸掉參眾(zhong) 兩(liang) 院的情況下背水一戰,保住了參議院,甚至還有可能擴大優(you) 勢。保住了參議院的民主黨(dang) ,可以在參議院繼續推進立法議題。最重要的是,參院負責通過總統提名的聯邦法官及政府官員,拜登政議府可以繼續提名並由參議院通過自由派的法官。特朗普任期四年共任命了三名最高法院大法官,今年六月的Dobbs判決(jue) 也讓大眾(zhong) 認識到了司法決(jue) 定的巨大威力,保住參議院讓拜登後兩(liang) 年任期法官任命不受到共和黨(dang) 的阻撓。
(2)共和黨(dang) 重奪眾(zhong) 議院控製權的意義(yi) ?
雖然沒有拿下參議院並且眾(zhong) 議院的勝利也比預計小很多,但獲得席位過半就能贏得眾(zhong) 議院,不管是一票還是十票。共和黨(dang) 拿下眾(zhong) 議院,除了可以決(jue) 定眾(zhong) 議院的立法議題,還擁有了很多法律武器。由於(yu) 掌握了控製權,共和黨(dang) 可以行使調查權、擁有司法傳(chuan) 喚權,很大程度上會(hui) 讓執政的民主黨(dang) 疲於(yu) 應付來自眾(zhong) 議院的調查。另外,美國憲法規定聯邦法律需要通過參眾(zhong) 兩(liang) 院並經過總統簽字,因此,民主黨(dang) 的很多司法議題注定將胎死腹中。
(3)共和黨(dang) 如何從(cong) 2022中期選舉(ju) 中走出來?
共和黨(dang) 本次中期選舉(ju) 成績堪憂,預計的“紅潮“沒有來臨(lin) ,特別是在搖擺州的糟糕表現。特朗普支持的極右翼候選人,否認2020選舉(ju) 結果、支持國會(hui) 騷亂(luan) 示威者,在共和黨(dang) 黨(dang) 內(nei) 初選可以獲得大勝,但是在大選中無法獲得大多數獨立選民或者溫和派共和黨(dang) 選民。中期選舉(ju) 後,共和黨(dang) 獲得眾(zhong) 議院控製權,但是微弱的優(you) 勢意味著共和黨(dang) 極右翼的政治勢力在黨(dang) 內(nei) 反而更加強大。是繼續在意識形態上做鬥爭(zheng) 爭(zheng) 取黨(dang) 內(nei) 鐵票還是用經濟問題等溫和派更加感興(xing) 趣的話題來吸引獨立選民,這是共和黨(dang) 接下來兩(liang) 年需要麵對的十字路口。
(4)特朗普已經參選,是否會(hui) 獲得共和黨(dang) 提名?
大選前一天特朗普宣布自己將在11月15日宣布重大消息。普遍猜測是特朗普計劃借共和黨(dang) 中期選舉(ju) 大勝的契機,將功勞歸功於(yu) 自己並直接宣布參選2024年。結果共和黨(dang) 選情大大低於(yu) 預期,可是箭在玄上不得不發,於(yu) 是11月15日,在共和黨(dang) 輸掉參議院,而眾(zhong) 議院的最終結果還沒有出來之前,特朗普宣布將競選2024年總統寶座。經過本次中期選舉(ju) ,特朗普本來板上釘釘的提名真的一定能實現嗎?
自2016年當選總統以來,第一次共和黨(dang) 黨(dang) 內(nei) 出現了很多質疑的聲音。黨(dang) 內(nei) 很多人直接提出共和黨(dang) 必須“往前看“,拋開前任總統的影響。自從(cong) 2016年總統大選獲勝以後,在特朗普的帶領下,共和黨(dang) 2018中期選舉(ju) 慘敗,2020年大選輸掉了白宮、參議院、眾(zhong) 議院,2022年慘淡的成績單,已經三連敗了,特朗普本人麵對獨立選民毫無勝算。
本次選舉(ju) 共和黨(dang) 最大的贏家毫無疑問是佛羅裏達州長德桑蒂斯!德桑蒂斯在2018年險勝首次當選州長,本次連任獲勝幅度高達20%。德桑蒂斯贏得了佛羅裏達每一個(ge) 郡的勝利,將民主黨(dang) 的票倉(cang) 邁阿密地區翻紅。德桑蒂斯在2020年帶領共和黨(dang) 人將選區劃為(wei) 大大有利於(yu) 共和黨(dang) ,本次選舉(ju) 從(cong) 民主黨(dang) 手裏搶下了4個(ge) 眾(zhong) 議員席位,成為(wei) 共和黨(dang) 搶回眾(zhong) 議員控製權的最大功臣。德桑蒂斯被人成為(wei) “Baby Trump“,有特朗普的政策但是比特朗普更加有紀律有組織。目前在共和黨(dang) 內(nei) 德桑蒂斯人氣飆升,在可能的2024提名中僅(jin) 次於(yu) 特朗普,許多共和黨(dang) 的大捐贈者也開始表達對德桑蒂斯的支持。
德桑蒂斯的政治生涯是否可以再次騰飛目前橫在他前麵的障礙隻有特朗普了。但是共和黨(dang) 黨(dang) 內(nei) 特朗普支持率超過90%,30%以上的共和黨(dang) 人會(hui) 繼續支持他參選2024,遠遠超過其他可能的競選者。特朗普本人對共和黨(dang) 的利益沒有任何興(xing) 趣,個(ge) 人的雄心永遠排在第一。可預見的接下來兩(liang) 年將是特朗普和德桑蒂斯在共和黨(dang) 黨(dang) 內(nei) 的激烈爭(zheng) 奪。特朗普如果繼續獲勝,將爭(zheng) 取成為(wei) 美國曆史上第二位敗選後再次獲勝的總統,但是他在獨立選民中的低支持率可能注定他再也無法獲得大選勝利。如果德桑蒂斯戰勝特朗普,特朗普和他的擁躉會(hui) 承認初選結果嗎?特朗普會(hui) 幫助德桑蒂斯在大選中獲勝嗎?特朗普的擁躉會(hui) 在大選中參與(yu) 投票支持德桑蒂斯和共和黨(dang) 嗎?共和黨(dang) 會(hui) 因此分裂嗎?這些疑問太難以預測,就像特朗普本人難以預測一樣。
(5)拜登是否會(hui) 參選2024?
2022年的中期選舉(ju) 對於(yu) 拜登來說是一次救贖。在支持率如此之低、經濟狀況如此之差的情況下,拜登帶領民主黨(dang) 取得了二戰以來最好的執政黨(dang) 中期選舉(ju) 結果,雖然其中也有拜登豐(feng) 富政治經驗和敏銳判斷(大打捍衛民主牌),但“特朗普因素“還是2022年中期選舉(ju) 民主黨(dang) 取得佳績的最大原因。如果特朗普繼續參選,拜登將是一個(ge) 戰勝特朗普的最佳人選。如果德桑蒂斯等新一代參選,那麽(me) 拜登的獲勝可能性將大減。民眾(zhong) 對於(yu) 老政治家已經失去興(xing) 趣,革新的意願非常強烈。拜登預計將在2023年上半年決(jue) 定是否競選連任,民主黨(dang) 共和黨(dang) 黨(dang) 內(nei) 的爭(zheng) 奪將直接影響2024大選的格局。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