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名校中的性侵事件不斷,一名中國留美女博士向《infoshare》匿名爆料:Yellow fever或者Asian fetish一直都是亞(ya) 裔女性在海外麵臨(lin) 的風險和恥辱,我們(men) 領域的大牛或明或暗都對亞(ya) 裔女學生表達過各種曖昧。也許高校性騷擾事件遠比你我想象的還多。
美國知名高校不斷爆出性侵醜(chou) 聞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一名現年29歲的女博士在曼哈頓聯邦法庭提起訴訟,指控哈裏斯,一名位高權重的曆史係教授,在2014年擔任其研究生導師期間對她進行性騷擾。她表示她的內(nei) 心受到了極大傷(shang) 害,她退出了與(yu) 哈裏斯的工作關(guan) 係,也離開了哥大,希望得到解脫。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兩(liang) 名女博士生長期遭受一名助理教授性騷擾,二人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控訴學業(ye) 和身心因此受到摧殘、學校管理層在約束教職員工方麵明顯不作為(wei) 。
除此學校,美國其他名校的性侵案不斷被曝光:
達特茅斯大學的3名擁有終身教職職位的教授托德·希瑟頓(Todd Heatherton)、威廉·凱利(William Kelley)、保爾·惠倫(lun) (Paul Whalen)被指控性行為(wei) 不檢點,而被全部指派帶薪休假,來展開對涉嫌性犯罪行為(wei) 的刑事調查,一時引發輿論嘩然。
羅徹斯特大學教授弗洛裏安·傑格(Florian Jaeger)博士被爆曾性騷擾過14名學生,超過6800人簽字請願要求學校開除他。8月30日,7名羅徹斯特大學大腦和認知科學係的現任和前任教員以及1名前研究生,提交了對傑格的控罪,指控傑格多次進行性騷擾。
南加州大學助教Erick Guerrero被揭發曾在某次學術會(hui) 議後強製與(yu) 其發生性關(guan) 係,並以畢業(ye) 和就業(ye) 威脅學生。
然而,這隻是冰山一角。
隨著美國高校性侵案件頻發,美國大學協會(hui) 進行了一項有關(guan) 於(yu) 校園性侵比例的調查。結果顯示約42.4%的密歇根大學學生說他們(men) 自入學以來至少經曆過一種騷擾行為(wei) ,超過1/4(26.9%)的本科女生報告了未經同意的性接觸。吃驚、質疑!是很多人在看見這組數據時的第一反應。因為(wei) 對比校園42.4%和1/4,能夠為(wei) 自己性侵遭遇發聲的勇敢女性數量有多少呢,而能夠被社會(hui) 大眾(zhong) 所關(guan) 注、真正維護到自己的權益與(yu) 安全的女性數量更是少之又少,屈指可數!
無法想象,在黑暗的角落中,還有多少女性飽受性侵傷(shang) 害,又有多少學生在光鮮亮麗(li) 的外表之下,掩飾著自己受過傷(shang) 的內(nei) 心,飽受煎熬與(yu) 痛苦,帶著對自我的汙名化與(yu) 對世界的無力感一遍遍回憶著那些無法擺脫的噩夢。
很多時候,“性騷擾”是一個(ge) 無法直麵的禁忌話題,一方麵,性侵給性騷擾受害者帶來的除了身體(ti) 傷(shang) 害之外,更多是心理負擔:受到性騷擾的人往往不會(hui) 開口,因為(wei) 她們(men) 害怕受到歧視、害怕會(hui) 受到報複、害怕性騷擾者不會(hui) 被懲罰等等,並且這種低迷消極的心態還將持續很長時間。另一方麵,不對等的權力依賴關(guan) 係一直存在,一些沒有道德的教授甚至可以用開除等理由來威脅學生,強迫他們(men) 被迫妥協。在現有的文化語境之中,受害者的無助與(yu) 回避往往會(hui) 使性騷擾者更加猖狂。
令人震驚的是,這些性侵事件,就連以哈佛大學為(wei) 代表的常青藤學校也未能幸免。剛剛開啟哈佛校園研究生學習(xi) 生涯的莉莉婭·基爾本(Lilia Kilburn)在遭到導師約翰·科馬羅夫(John Comaroff)的多次言行冒犯後,2019年,忍無可忍的莉莉婭首次向學校提起了申訴,但學校“沒有采取任何有意義(yi) 的行動”。而這,並不是這所世界排名處於(yu) 金字塔塔尖的高校第一次“忽視”這樣的舉(ju) 報。就在2018年,哈佛大學政治學終身教授喬(qiao) 治·多明格斯(Jorge Dominguez)被18名女學生和女教職工揭發參與(yu) 了長達40年的性侵犯和性騷擾事件。40年中,這些受到傷(shang) 害的女性鼓足勇氣一次次揭露著惡魔的罪行,可是換來的是一次次石沉大海與(yu) 杳無音訊。
《房思琪的初戀樂(le) 園》中談到,強暴是社會(hui) 性的謀殺。任何關(guan) 於(yu) 性的暴力都是“社會(hui) 性”的,或者應該說,任何關(guan) 於(yu) 性的暴力,都不是由施暴者獨立完成的,而是由整個(ge) 社會(hui) 協助施暴者完成。
很多時候,她們(men) 並非不曾反抗,而是在勇敢反抗過後,加害者逍遙法外,猖狂的散播罪惡,自己飽受內(nei) 心的煎熬與(yu) 痛苦,背負對自我的汙名化以及沉甸甸的社會(hui) 偏見。”Till it happens to you,you don’t know how it feels”這是美國紀錄片《The Hunting Ground》插曲中的一句歌詞:如果沒有發生在你身上,你不會(hui) 感同身受。
罪惡的手掌值得被“更慎重地調查”
1. 為(wei) 何美國高校屢屢發生此類性侵案件
我們(men) 應該思考為(wei) 什麽(me) 悲劇在不同的高校之中反複上演,通過上述幾起美國高校性侵案件,施暴者往往是權力和地位較高的學校教授、顧問或主管。正常情況下,他們(men) 應該是德高望重且受人景仰的教育者、貢獻者,但思想的扭曲、畸形的女性觀,使他們(men) 可以搖身一變成為(wei) 逍遙法外、無惡不作的惡魔。性騷擾事件可以持續發酵的原因來自於(yu) 一方麵,老師和學生之間不平衡的權力依賴關(guan) 係可以為(wei) 其作惡提供充足底氣,學生“大聲說話”的風險很高,這種強烈的負擔感不得不讓大多數的學生在思考個(ge) 人未來和職業(ye) 發展時保持沉默。另一方麵,侵害者巨大的科學成就與(yu) 學術聲譽,使其在罪惡被揭發過後也擁有了結實的天然保護傘(san) ,學校、社會(hui) 媒體(ti) 、政府都缺乏動力繼續徹查和追究其責任,他們(men) 認為(wei) 一個(ge) 榮譽教授或者某領域突出貢獻者的成就價(jia) 值似乎值得碾壓騷擾罪名的負麵影響。
難道騷擾者的成就對科學的價(jia) 值,就比女性在工作場所的安全性更有價(jia) 值嗎?在考慮被投訴者學術成就的同時,是否也該考慮他的行為(wei) 阻礙了多少受害者的學術生涯,阻礙了多少本可以做出的科學成果?如果沒有遭遇侵害、沒有受到非正常的對待,她們(men) 是否也可以創造更大的價(jia) 值?很明顯,學校、政府、社會(hui) 媒體(ti) 應該給予女性更多的信心。
2. 美國高校反性騷擾、性侵製度任重而道遠
如何避免悲劇的重演,歸根結底要明確高校規定程序,健全性騷擾指控機製,對性騷擾采取零容忍政策確保對不當行為(wei) 的推動性回應。《被抹去:為(wei) 何教員的不端性行為(wei) 十分普遍,我們(men) 可以如何預防?》中指出,“教授不僅(jin) 對學生的學業(ye) 問題和論文進行指導,他們(men) 還是學生的學術導師,往往一位教授具有決(jue) 定學生學術生涯的權力。”所以高校需要提供一個(ge) 環境,一個(ge) 健全和有效的機製,使每個(ge) 學生、教職工都能夠正常而便利地保護自己。目前已經有部分美國大學開始在聘用製度中加入了進行隱私調查的要求。比如,2018年,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就開始要求應聘終身職位的候選人允許他們(men) 的現任雇主分享過去的性騷擾調查結果。任何不同意的申請人都不會(hui) 被考慮擔任該職位。隻有不斷健全校園反性騷擾、性侵製度機製,才能讓受侵害者有底氣堅定地說出“NO”,讓每一位性騷擾者都能受到懲罰。
3. 不要違背女性意願
很多人對於(yu) 性侵的判定細則並不了解,甚至當證據齊全之時,性侵犯也可以大言不慚的表明,“是在雙方自願的情況下、對方沒有明確拒絕的情況下進行的接觸,這並不屬於(yu) 性侵性騷擾。”“法律條款對於(yu) 強奸罪的定義(yi) 是《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的強奸罪,即是違背婦女意願與(yu) 婦女強行發生性關(guan) 係、侵犯婦女性自主權的法條。”在條款中,一個(ge) 重要的限定詞語是“不要違背婦女意願”。作為(wei) 一名女性,隻有我自己本人才能表達我的意願,隻有當我說出我願意時,才是真正的我願意,“only yes means yes!”所以,沒有同意就是性侵。
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勇敢發聲,許多高校性侵案件開始浮出水麵。這是一個(ge) 勇敢者卷動更多勇敢者的過程,外界逐漸重視,群眾(zhong) 也開始反擊,在這其中,影響力較大的為(wei) 性侵女性發生的運動就是Metoo。Metoo運動在打開一個(ge) 長期禁忌的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它是由美國女星艾麗(li) 莎 米蘭(lan) 諾(Alyssa Milano)等人為(wei) 首,在2017年10月針對美國金牌製作人Harvey Weinstein性侵多名女星醜(chou) 聞發起的運動。近些年來,Me Too運動席卷各個(ge) 領域、國家,有更多的人願意公開自己遭受性侵犯、性騷擾的經曆。Me Too給予了更多女性以勇氣與(yu) 力量,去一點點揭露社會(hui) 上的陰暗麵。這場運動也給予我們(men) 啟示:希望更多勇敢的女性可以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感受,“only yes means yes!”。
希望這種做法能夠有助於(yu) 大學更嚴(yan) 肅的對待性侵現象,以及更好的維護學生自由獲得知識的權利;也希望社會(hui) 給予發聲者更多的關(guan) 愛與(yu) 支持,作為(wei) 受害者,她們(men) 即便遭遇過身心的痛苦,卻勇敢直麵痛苦,為(wei) 了避免悲劇再度發生選擇勇敢站出。請不要辜負這樣的發聲。不論男性還是女性,不論地位高低與(yu) 否,在麵對性犯罪行為(wei) 時,大家應該同仇敵愾,把握住這一次次反思高校反性騷擾、性侵製度機製的契機。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