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FT中文網專(zhuan) 欄作家 肖經棟
12月21日,布朗大學發放了2027屆本科早錄階段offer,至此八所藤校早錄結果全部公布。2027屆藤校早錄中國學校的中國大陸籍學生有59人,2026屆為(wei) 76人,2025屆為(wei) 83人。從(cong) 這三年的早錄數據來看,藤校錄取的中國學生持續下降。
雖然早錄數量不能完全代表最終結果,但從(cong) 前兩(liang) 年的情況來看,申請競爭(zheng) 更為(wei) 激烈的常規錄取階段,一般也不會(hui) 有逆轉,為(wei) 此藤校2027屆本科錄取結果大概率是仍舊會(hui) 下滑。
不僅(jin) 僅(jin) 是藤校,從(cong) 數據統計來看,美本前30名校除了範德堡大學、埃默裏大學等少數學校2027屆早錄人數有所增長外,大部分學校錄取中國學校的中國大陸籍學生數量在減少。這意味著中國學生要想拿到美國名校本科錄取,變得越來越艱難。
自疫情之後,美國名校本科錄取中國學生在持續下降,成為(wei) 業(ye) 內(nei) 十分關(guan) 心的事情,也想知道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麽(me) 事情導致美國名校在疏遠中國學生。綜合各方麵的分析,從(cong) 大的方麵來說,中美關(guan) 係的波動,疫情所導致的逆全球化以及保守主義(yi) 的抬頭,這必然影響到了高等教育層次;從(cong) 小的方麵來說,經濟低迷所帶來的收入減少,會(hui) 讓部分優(you) 秀中國學生放棄留學,同時這些年中國學生在申請美本名校時所存在的過度包裝等深層次問題日漸凸顯出來,也讓美國名校開始冷落中國學生。
以藤校為(wei) 代表的美本名校減少中國學生的錄取,對中國的國際教育毫無疑問會(hui) 帶來影響。我的基本判斷是,對留學總數不會(hui) 有大的影響,但對優(you) 秀學生的吸引力則會(hui) 大大下降。中國優(you) 秀學生申請量下降,會(hui) 進一步加劇美本名校減少中國學生的錄取,進而形成惡性循環。
對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我大致劃分為(wei) 三大類型,第一類是學生競賽能力超強,在高一或高二時便因為(wei) 拿到奧賽等高等級賽事獎項,早早提前保送國內(nei) 名校,這些學生有的會(hui) 考慮申請下美本名校,由於(yu) 具備高等級賽事獎項以及學業(ye) 成績本身很優(you) 秀,往往會(hui) 被美本名校錄取。不過這種類型的學生極少,每年全國不會(hui) 超過10個(ge) 人。人數雖少,但這是一種類型;第二類是學生可以考入到當地最好的高中,但因為(wei) 不太喜歡普高模式,所以選擇出國留學,這類學生基本上是申請到美本前30和英國G5的種子選手,我估計全國每年大概有3000-4000人;第三類是考不上普高或者隻能上當地很一般高中的學生,這類學生是留學的大頭。
美本名校減少錄取,影響最大的則是第一和第二類型的學生。這兩(liang) 類學生如果看到美本名校錄取持續下降,將很有可能會(hui) 選擇放棄留學轉向國內(nei) 高考,或者重點轉向申請英國G5學校。如此一來,申請美本名校的中國學生質量會(hui) 下滑,美本名校則會(hui) 發更少的offer,offer減少又進一步加劇中國優(you) 秀學生遠離美本名校的申請。這便形成了第一個(ge) 惡性循環。
這些年,美本名校申請變得日益激烈之後,家長尋求中介幫助,對孩子進行包裝,在申請中謀求更強競爭(zheng) 力則成為(wei) 普遍現象。家長花費上百萬(wan) 的中介費用在中國並不罕見。一些過度包裝的學生進入到大學後,由於(yu) 其在大學的表現與(yu) 申請材料所體(ti) 現出來的人設判若兩(liang) 人,這便會(hui) 使得大學招生官對中國學生“另眼相看”。
競爭(zheng) 加劇使得家長們(men) 更願意花費高額中介費對孩子進行包裝,而包裝後的孩子在大學中受到了質疑並為(wei) 此減少錄取名額,名額的減少會(hui) 讓家長更有動力進行包裝。這是第二個(ge) 惡性循環。
美本前30名校每年所錄取的中國學生數量不到兩(liang) 千人,僅(jin) 占到就讀美本總數的5%左右。但其招生具有風向標意義(yi) ,對整個(ge) 業(ye) 界影響很大。
和美本名校錄取數量下降形成反差的是,英國G5學校的錄取在中國反倒在上升。英國G5學校的錄取主要看考試成績與(yu) 對所申請專(zhuan) 業(ye) 的深入了解程度。即便牛劍有麵試,麵試的內(nei) 容也主要是現場做題以及回答教授所提到的專(zhuan) 業(ye) 問題。這種重考試的錄取方式,倒是可以規避美國名校申請所存在的過度包裝問題。
美本名校錄取在中國所碰到的這些問題,當然隻是名校錄取過程中諸多問題中的部分。比如在中國還暫時沒有出現校友子女錄取受照顧的問題。針對美國名校錄取數量下滑等問題,如何來進行破解,則是考量中國國際教育界智慧與(yu) 行動的時候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