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IMMC國際數學建模挑戰賽報名即將截止

IMMC國際數學建模挑戰賽簡介

國際數學建模挑戰賽IMMC在2014年創辦於(yu) 美國波士頓,是一項麵向全球中學生的國際性新型數學建模競賽。其創辦機構是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hui) (COMAP)和香港儒蓮教科文機構(Neo Union ),競賽宗旨在於(yu) 鼓勵參賽者應用數學建模探索和解決(jue) 現實世界的重要問題,以普及數學建模教育,增強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ang) 和科技創新能力。IMMC既是中學生數學建模實踐與(yu) 曆練的舞台,也是參賽中學的數學與(yu) STEM科技創新教育成果展示與(yu) 交流的園地。相對於(yu) 其他數學建模比賽,IMMC的參賽時間更加靈活,獲獎率相對較高。

推薦星級及推薦理由

1推薦星級★★★ 三星

2推薦理由

培養(yang) 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ang) 和科技創新能力,識別及發展個(ge) 人興(xing) 趣。

IMMC 課題的開放性、多樣性以及應用性有助於(yu) 同學認清自己的學習(xi) 興(xing) 趣,開放式和沒有標準答案的競賽形式更有別於(yu) 當前其他的考試式競賽模式,能更多地發揮同學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更多地展現個(ge) 人的創意和才幹。

不僅(jin) 為(wei) 學生的專(zhuan) 業(ye) 選擇奠定基礎,也為(wei) 學生未來職業(ye) 和創業(ye) 發展創造價(jia) 值。

在 IMMC 平台的曆練使得參賽者在中學階段能自覺培養(yang) 和認識到自己潛在的創造力和競爭(zheng) 力,並能使參賽者在建模、算法、計算以及基於(yu) 項目的團隊合作方麵更有自信,這將為(wei) 跨學科應用及創新打下基礎,對中學生的大學方向選擇及未來生涯發展有極大幫助。

✔ 認可度高,助力名校申請。

其創辦機構是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hui) (COMAP)和香港儒蓮教科文機構,組委會(hui) 包含香港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的教授和專(zhuan) 家。

賽事活動說明

1、適合學生

7-12年級的學生均可以報名參加

適合學生專(zhuan) 業(ye) 方向:數學、計算機、文社商等方向學生

報名學生需以來自同一所學校的 2-4 名同學組成的團隊參賽,團隊成員應包括統協者、編程手、建模手、寫(xie) 作者等。

2、賽事時間

中華區域區域選拔賽報名:2022 年 11 月 21 日至 2023 年 1 月 13 日(冬季賽),秋季賽已截止報名

中華賽區區域選拔賽:2023 年 1 月 13 日晚 8 時至 1 月 17 日晚 8 時(冬季賽)(1 月 17 日亦為(wei) 不限時自主命題論文提交截止日)

中華賽區國際賽程:2023 年 3 月 8 日晚 8 時至 3 月 13 日晚 8 時

中華賽區答辯決(jue) 賽:2023 年 4 月下旬,香港(或擇日遠程在線)

IMMC中華峰會(hui) 暨夏季工作坊及國際頒獎典禮:2023年暑期,地點待定(或遠端線上)

3、賽程安排

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及澳門的參賽團隊,首先需要通過中華賽區區域選拔賽,之後進入到中華賽區國際賽程中,對於(yu) 在國際賽程中表現優(you) 秀的團隊,還有機會(hui) 被推舉(ju) 參加國際賽的最終評選。

中華區域區域選拔賽

參賽團隊可自行選擇以「命題論文」參賽或者「自主選題論文」參賽。選擇“命題論文”的團隊需要在連續的 96 小時之內(nei) 完成並提交,選擇“自主選題論文”的團隊則不限開始時間,隻需要在賽季截止時間前提交即可。

如果選擇以「命題論文」方式參賽,團隊自冬季賽 2023 年 1 月 13 日(星期五 )晚 8 時(GMT/UTC+8 時區)開始,需要根據中華專(zhuan) 家組的命題,在連續的 96 小時內(nei) ,完成並提交一篇數學建模論文。

選擇以「自主選題」方式參賽,則自主決(jue) 定論文工作的開始時間和進度,但必須在中華區冬季賽截止時間——2023 年 1 月 17日(星期二)晚 8 時(GMT/UTC+8 時區)之前完成並提交一篇自主選題的數學建模論文。在中華區域區域選拔賽秋冬賽季全部結束後,會(hui) 進行專(zhuan) 家評審,命題論文和自主選題論文中最終評價(jia) 在單項前 20%的團隊,將自動獲得晉級中華賽區國際賽程的機會(hui) 。

中華賽區國際賽程

國際賽程的參賽團隊需要在 2023 年 3 月 8 日晚 8 時至 14 日晚 8 時(GMT/UTC +8 時區)之間進行連續的 120 小時挑戰,就 IMMC 國際專(zhuan) 家組製定的問題,完成並提交一篇數學建模論文。

團隊於(yu) 此連續 5 日結束之時必須終止競賽並完成論文提交。國際賽的賽題僅(jin) 一道,所有晉級隊伍完成同一道題,文章內(nei) 容至少 20 頁至多 25頁。需要注意,由於(yu) IMMC 2023 中華賽區實行中英雙語政策。

在這五天內(nei) 提交的國際賽程的論文與(yu) 答辯同樣可以僅(jin) 使用中文完成。

但在完成審核後,如果最終需要提交至國際評審環節的論文必須使用或翻譯為(wei) 英文。且需要保證僅(jin) 是中文的直接翻譯,不能對內(nei) 容有任何更改,這也會(hui) 單獨安排評審對比審核。

在初步評審後,會(hui) 選出部分團隊入圍國際賽程答辯決(jue) 賽,這些團隊將獲得主辦機構的邀請,於(yu) 2023 年 4 月下旬蒞臨(lin) 香港(如公共衛生及安全條件許可,否則將擇日以雲(yun) 端在線方式舉(ju) 行),做論文演示與(yu) 答辯。大評審團將對中華賽區國際賽程的決(jue) 賽團隊進行評審。

在所有中華賽區國際賽程的參賽團隊中,大評審團將會(hui) 最終評選出八篇最佳論文遞送給國際評審團,這八篇論文將與(yu) 世界各地各國各區域的其他選手同台競技。

IMMC 國際評審

這一環節各選手不用參加,在上一環節中所評選出的八篇論文會(hui) 被直接提交到 IMMC 國際評審處,由國際評審進行最終的評價(jia) 並頒布對應獎項。

4、獎項設置

IMMC的中華賽區區域選拔賽與(yu) 中華賽區國際賽程,均按照如下檔次設置對應獎項:

特等獎(O 獎):獲獎隊伍數量不超過隊伍總數的 1%

決(jue) 賽入圍獎(F 獎):獲獎隊伍數量不超過隊伍總數的 7%

一等獎(M 獎):獲獎隊伍數量不超過隊伍總數的 12%

二等獎(H 獎):獲獎隊伍數量不超過隊伍總數的 31%

成功參與(yu) 獎:成功完成建模論文的隊伍

而IMMC國際評審環節,則並未設置F獎,僅(jin) 有如下四等獎項:

特等獎(O 獎):獲獎隊伍數量不超過隊伍總數的 1%

一等獎(M 獎):獲獎隊伍數量不超過隊伍總數的 12%

二等獎(H 獎):獲獎隊伍數量不超過隊伍總數的 31%

成功參與(yu) 獎:成功完成建模論文的隊伍

5、報名費

IMMC 2023每支參賽團隊無論是以命題論文方式參賽,還是以自主選題論文方式參賽,每次參賽皆須繳納報名費100美元(國際賽程及答辯決(jue) 賽免費)。如需賽事方撰寫(xie) 團隊論文評寫(xie) 報告,每支團隊需另繳納50美元。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劍橋等英國多所名校更新EPQ使用說明 EPQ對於申請越來越重要嗎?

下一篇

牛津大學生物化學研究碩士申請要求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