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寫作如何寫 Movie Review?

1. 影評作業(ye) 不簡單

影評 (Movie Review) 是國際學校高中階段很常見的一種寫(xie) 作作業(ye) ,從(cong) 文體(ti) 上說是議論文和分析文的結合體(ti) 。這種作業(ye) 容易給學生一種不嚴(yan) 肅,非正式的感覺,至少和書(shu) 評 (Book Review) 相比是這樣。畢竟,看電影是休閑,是消磨。看電影可能是消遣,但寫(xie) 影評卻並不簡單,很多學生經常因為(wei) 缺乏影評寫(xie) 作的常識,導致影評作業(ye) 丟(diu) 分。

你還記得你上次去電影看一場讓你沉浸其中,有心流體(ti) 驗的電影,是什麽(me) 時候嗎?你看完那場電影後,走出影院,在路邊等車時,有沒有覺得你的神誌還停留在影片的世界裏,有沒有覺得周圍的環境很不真實?

上車後,你可能會(hui) 打開豆瓣 App ,看看之前的觀影者怎麽(me) 評價(jia) 這部電影?你在豆瓣 App 裏會(hui) 看到很多影評,大部分都隻有幾個(ge) 讚甚至 0 讚,但總有那麽(me) 幾篇影評,能拿到 100 個(ge) ,甚至 1000 個(ge) 以上的讚。這些 100+ 讚的影評裏有些是一句話抖機靈 (one-liner) ,這些不是我要討論的。我想討論的是那些篇幅在 500 詞以上的 100+ 讚影評。這些影評給讀者的感覺是「有獨到的個(ge) 人見解,有邏輯」。

2. 高分影評長啥樣?

如果你想在校內(nei) 英語課的影評作業(ye) 裏拿到 A ,你的任務就是寫(xie) 出這種有獨到的個(ge) 人見解的,有邏輯的影評。雖然為(wei) 了交作業(ye) ,你寫(xie) 的是英文影評,但如果把你的英文影評翻譯成中文發到豆瓣上,一樣可以收獲 100+ 讚。

是的,能拿 A 的影評作業(ye) ,質量要求就是這麽(me) 高。這要求雖高,但並非高不可攀,選對方法你就可以達到。在國際學校的寫(xie) 作作業(ye) 和寫(xie) 作考試中想拿高分,選擇和努力一樣重要(在寫(xie) 作競賽中也是)。

這裏的方法指的是要讓你的影評有個(ge) 人見解,有邏輯。一篇影評有獨到的個(ge) 人見解,指的是它能讓讀者感知到你娓娓道來的個(ge) 人觀影喜好。這裏的關(guan) 鍵詞是「個(ge) 人」,真實的,獨特的個(ge) 人。一篇影評有邏輯,指的是你的個(ge) 人見解是有標準的 (Criteria,也就是說你有成體(ti) 係的評價(jia) 一部電影的標準。評價(jia) 電影本質上是在提出一些 Claims of Value ,你的這套評價(jia) 標準就是你撐起你這些 Claims 的依據。

綜上,更抽象一點看,一篇影評其實是兩(liang) 種文體(ti) 的組合。表達個(ge) 人見解時,你在寫(xie) 的是議論文(具體(ti) 來說是 Persuasive Essay,勸說文),但為(wei) 個(ge) 人見解提供評價(jia) 標準時,你是在用一個(ge) 個(ge) 標準拆解一部分電影,這時,你在寫(xie) 的是分析文 (Analytical Essay) 。能拿 A 的影評作業(ye) ,就是整合了議論和分析的文字作品。

3. 影評範文讀一讀

我們(men) 來讀一段範本級影評。這篇影評的作者是 Roger Ebert ,他是曆史上第一位憑借寫(xie) 影評獲得普利策獎的寫(xie) 作者。

國際學校寫(xie) 作攻略:如何寫(xie)  Movie Review ?

這篇影評的點評對象是第一部公映的《星球大戰》,Star Wars: A New Hope 。

以下是這篇影評的節選:Every once in a while I have what I think of as an out-of-the-body experience at a movie. When the ESP people use a phrase like that, they're referring to the sensation of the mind actually leaving the body and spiriting itself off to Peoria or a galaxy far, far away. When I use the phrase, I simply mean that my imagination has forgotten it is actually present in a movie theater and thinks it's up there on the screen. In a curious sense, the events in the movie seem real, and I seem to be a part of them."Star Wars" works like that. My list of other out-of-the-body films is a short and odd one, ranging from the artistry of "Bonnie and Clyde" or "Cries and Whispers" to the slick commercialism of "Jaws" and the brutal strength of "Taxi Driver." On whatever level (sometimes I'm not at all sure) they engage me so immediately and powerfully that I lose my detachment, my analytical reserve. The movie's happening, and it's happening to me.

從(cong) 節選中我們(men) 可以感受到 Roger Ebert 的「個(ge) 人」見解和評價(jia) 標準。Roger Ebert 並不回避 I 的使用(你的老師是不是有教你寫(xie) 議論文時少用 I ?)。他幾乎寫(xie) 每句話都有用 I 。想讓讀者在影評裏感受到你的存在?那你肯定得用 I ,你不能害怕使用 I 。

Roger Ebert 的評價(jia) 是有標準,他的第一個(ge) 標準是「一部影片能不能傳(chuan) 送他的神誌去另外一個(ge) 地方」。他告訴讀者《星球大戰:新希望》達到了這個(ge) 標準 “Star Wars works like that.” ,並且是他心中少數幾部達到這個(ge) 標準的電影之一 (“My list of other out-of-the-body films is a short and odd one”) 。

Roger Ebert 的這篇影評還有很多值得學習(xi) 的內(nei) 容,隻要能讀透並仿寫(xie) 這篇影評(就這一篇就好),你就能大幅抬升自己對課內(nei) 影評作業(ye) 的認知,也能“觸類旁通地”提高你寫(xie) 書(shu) 評作業(ye) 的表現。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芬蘭創業居留許可申請指南詳細介紹

下一篇

英國大學申請將取消個人陳述改為係列問題!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