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學員學生:繪畫美少女
高中:北京某公辦校國際部
錄取院校:芝加哥大學生物專(zhuan) 業(ye)
主要榮譽:
iGEM國際基因工程大賽銀獎
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生物優(you) 勝獎
參加生物競賽隻是機緣巧合
我最開始選擇參加生物競賽隻是機緣巧合,沒有明確的目標,也沒有自我定位,更沒有考慮過競賽在大學申請中會(hui) 有怎樣的影響力。剛入學的時候,作為(wei) 一個(ge) 毫無課外知識的中考生,我感受到了極大的peer pressure(同伴壓力),被從(cong) 小賽道就是競賽的同學包圍瑟瑟發抖jpg. 所以我立刻著手嚐試我能夠接觸到的活動機會(hui) ,而恰好生物競賽的機會(hui) 出現了,我就上了。總結過往,有句話想對大家說,參加競賽一定要趁早!
為(wei) 什麽(me) 要趁早參加競賽呢?
因為(wei) 時間會(hui) 衝(chong) 突,所以要趁早
賽事時間和大學申請日期會(hui) 撞車。很多同學認為(wei) ,剛上國際部高中需要時間去好好適應新的教學方式,利用前期課業(ye) 壓力不太大的時間多衝(chong) 衝(chong) 標化,重點多花精力保持GPA,而活動競賽什麽(me) 的可以留到之後再說。但是有一個(ge) 關(guan) 鍵因素我們(men) 不得不考慮,那就是眾(zhong) 多賽事的時間一般都集中在每年10月至11月初,且生物競賽的備賽周期往往在半年至一年。如果高二開始準備,經過一個(ge) 備賽周期之後,參賽時間便到了高三10月至11月。這個(ge) 時間剛好是英國牛劍(10.15),美國ED,EA(11.1)的申請截止日期。因此,如果高二再考慮競賽,時間上會(hui) 和申請DDL高度的重合,這給參賽者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例如iGEM是國際上公認的含金量非常高的合成生物競賽,需要團隊協作完成一個(ge) 曆時一年的生物研究項目,從(cong) 實驗操作、到社會(hui) 調查、到線上宣傳(chuan) ,是一個(ge) 體(ti) 係繁雜、工作量非常大的生物+社科複合型競賽,國際評審一般在10月底11月初,需要所有團隊成員出國參賽,賽事前後持續一周左右時間。等你參賽回來DDL已經過時不候,很慶幸我能夠在高一的時候參加、曆經整個(ge) 賽事。
因為(wei) 能力培養(yang) ,所以要趁早
高水平賽事能力培養(yang) 貫穿全年,需要時間的養(yang) 成。例如英才計劃是國內(nei) 最大的中學生科技人才培養(yang) 計劃,由教委和科協共同舉(ju) 辦。從(cong) 全國選拔有潛力的中學生送進大學實驗室,跟著大學教授進行為(wei) 期一年的科研。這個(ge) 計劃的全國評比時間在11月中,隻招收9,10年級的同學,到高二就完全沒機會(hui) 了,為(wei) 什麽(me) 呢?大概好苗子要早拔吧。進入培養(yang) 計劃後,同樣要曆經初期培養(yang) ,中期選拔,和最後全國總決(jue) 賽論壇的環節,曆時貫穿全年。我也是在高一完成的論文撰寫(xie) 和答辯,對我來說在這一年裏iGEM和英才計劃齊頭並進,一邊是團隊協作,一邊是獨立學習(xi) ,在高壓下快速提升了我的知識結構和個(ge) 人能力,是我之後一切的基礎。
因為(wei) 客觀流程,所以要趁早
賽事安排選拔程序上的需要。例如丘成桐科學獎,該獎項包括五個(ge) 學科,數、理、化、生和計算機經濟建模,其中化學和生物是一定要依靠實驗研究,論文提交時間在9月15日,複賽在11月初,決(jue) 賽在11月中,同樣也存在高二下“撞車”問題。而這樣一個(ge) 公認的理科高水平賽事,論文的提交節點絕不意味著賽前準備的節點。我高一+高二連續參加了兩(liang) 年的丘成桐競賽, 對於(yu) 知識拓展、經驗積累、開闊眼界方麵受益匪淺。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天知道接下來會(hui) 出現怎樣的變故,遇到怎樣的困難,例如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就是個(ge) 極端事件。所有的需要用到實驗室的科研類項目如iGEM,英才計劃,丘成桐中學科學獎,中學生科創大賽等等都受到了嚴(yan) 重影響,大部分實驗室根本壓根就不再開放,很多競賽變成了“畫餅”,部分轉到了線上進行,先不說含金量問題,至少體(ti) 驗感大打折扣。而麵對這樣的情況,我們(men) 能做的就是盡快將需要的東(dong) 西把握在手裏。
參加競賽的顧慮
接下來說說大家都關(guan) 心的,“我不是天才怎麽(me) 辦?”“拿不到獎項怎麽(me) 辦?”“大學到底看中什麽(me) ?”以下個(ge) 人理解僅(jin) 供參考。
首先我們(men) 要明確,一切的經曆寫(xie) 在申請係統裏僅(jin) 僅(jin) 是一行150個(ge) 字的簡要描述。如何在短短一行字裏快速抓住招生官的眼球,讓他對你印象深刻呢?競賽獎項無疑是個(ge) 不錯的選擇,她能夠使你在眾(zhong) 多申請者中被快速定位,如果再寫(xie) 個(ge) 有趣一點的文書(shu) ,那就是一份非常有競爭(zheng) 力的申請材料了。
誠然,靚麗(li) 的獎項數量稀少,拿不到也再正常不過,那麽(me) 這就體(ti) 現過程的意義(yi) 。舉(ju) 個(ge) 例子,USAD能夠短時間擴充知識麵,十個(ge) 學科的學習(xi) 一下子就打開了參賽者的眼界,可以在文書(shu) 中遊刃有餘(yu) 的談論學科相關(guan) 知識,哲學思考、見解等等。豐(feng) 富的知識量可以把一片短短的文書(shu) 塑造的精彩紛呈,即使隻字未提獲得的獎項,這依舊是一篇優(you) 秀的、能夠展示個(ge) 人魅力的文書(shu) 。付出過努力,有過經曆,那麽(me) 你眼中的世界就會(hui) 與(yu) 別人不同,而你的文書(shu) 將向招生官展示你獨特的氣質。當然我不是說為(wei) 了寫(xie) 文書(shu) 而去經曆,當我打競賽、做實驗的時候,會(hui) 為(wei) 每一次實驗結果的突破而歡欣雀躍,也為(wei) 長時間的失敗而垂頭喪(sang) 氣,也有藏在試驗台底下哭鼻子的時候,這些都是我異常珍貴的回憶,見證了我在這個(ge) 領域裏的成長。科研是沒有捷徑的,需要的不是腦子裏的“彎彎繞”,而是一根筋的直男精神,以及,非要說的話,對科學的熱愛!
高中的競賽生活就是如此,經曆過風雨才會(hui) 蛻變。回頭來看,當時不可跨越的困境也不過如此。比起循規蹈矩的生活,我依舊更願意自發的尋求挑戰!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