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國榜第一」,全國冠軍(jun) ,辯論賽製全能者,以及無可救藥的辯論狂人,一個(ge) 決(jue) 定辯論到最後的人。
他是一個(ge) 非常漂亮的人物,他曾在這趟辯論的苦旅中走出一個(ge) 極為(wei) 漂亮的弧線。
他是何程林Tony.
序言
那麽(me) ,就先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把握好每一個(ge) 當下吧。
大家好,好久不見。
今年美本早申請結果陸續揭曉,每一年的申請都會(hui) 在業(ye) 界內(nei) 被稱為(wei) 寒冬和至暗時刻,被反複提起的“這絕對是最卷的一年”,相信大家也並不會(hui) 對這句話感到陌生。
“一帆風順的人覺得航海也不過如此,但在看不見的暗礁那裏,埋葬了無數水手,他們(men) 已經沒有機會(hui) 說出自己的經曆了。”
每位辯手在成長初期總會(hui) 不斷遇到新的困難,有人因此放棄止步不前,而總有人不斷超越自己,堅持下來,最終終於(yu) 取得突破。
今天我們(men) 邀請了目前就讀於(yu)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的何程林(Tony)同學,為(wei) 我們(men) 分享一路走來他是如何與(yu) 辯論“相遇”;在漫長歲月中對辯論保持熱忱,克服瓶頸期困境,積極改變自己;最終成長為(wei) 一位資深大神辯手。
在2022年的夏天,辯論大王去了哥大。
Tony從(cong) 十歲開始初嚐辯論,到現在已有8年之久。作為(wei) 國榜第一的寶藏辯手,談起Tony的名字可以說在中國辯論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整個(ge) 采訪中,Engagement這個(ge) 詞一直頻繁被提起,無論是辯論中論點之間engage成為(wei) clashes;Tony engage辯論不斷突破不斷超越;辯論engage他,為(wei) 其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還是Tony engage哥大的雙向奔赴;抑或是Tony engage國內(nei) 外辯論圈,傾(qing) 其所有為(wei) community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他走進辯論,又從(cong) 辯論走出去,再為(wei) 了辯論走回來。
另一個(ge) 貫穿Tony求學生涯的詞則是Ideas,他談起喜歡辯論是因為(wei) 享受和朋友互換想法,選擇哥大是因為(wei) 他喜歡課程裏的Aha moments 和Highlight Ideas. 而一種堅持著“Ideas worth spreading”的信條,讓他通過辯論持續發聲。
對於(yu) 成長,他似乎有太多的感慨想要表述。Tony曾希望自己和耀眼的辯論前輩一樣與(yu) 光同成灰,而在追趕這些Top Tier Debaters的同時,辯論潛移默化地讓他“脫胎換骨’,在不知不覺裏成為(wei) 了中國辯論圈中最耀眼,最閃亮的那一顆星,而自己也成為(wei) 了很多新生代辯手的榜樣。
回顧過去的辯論經曆,我們(men) 聽到來自Tony表達出來的誠摯感謝。支持她成長的父母,夥(huo) 伴和教練;感謝辯論讓他自己的成長垂直化。
高中時期,他擔任著Deerfield Academy辯論隊隊長,非盈利辯論項目LemonShark的創始人,有著極為(wei) 豐(feng) 富的辯論教練和裁判經曆。他毫無保留地支持學弟學妹和整個(ge) 社群的成長,希望將自己的收獲和經驗傳(chuan) 遞下去,讓更多人受益。
辯論經曆曾如何“助攻”他的哥大錄取?長達十年的辯論生涯,他曾怎樣走過?對於(yu) 學弟學妹,他又有哪些幹貨建議?今天WSDA君就帶大家一起聽聽他的講述吧~
何程林·Tony
本科: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 CC學院
高中:Deerfield Academy
初中:YKPao school , Cardigan mountain school
連續六年積分榜排名 全國第一
2021 WSDC 高中組全國冠軍(jun)
2020 PF 高中組 全國冠軍(jun)
2019 PF 高中組 全國冠軍(jun)
2019 PF 美總 國際組冠軍(jun)
2017 美總 常規組第七名辯手獎,國際初中組亞(ya) 軍(jun)
10+區域賽冠軍(jun) 10+ 最佳辯手獎項
和Tony的快問快答
一個(ge) 詞形容自己:善良
兩(liang) 個(ge) 詞形容一下你和辯論:學到了很多,交到了很多很好的朋友
無聊時最喜歡做的三件事:社交,拍照,讀書(shu)
什麽(me) 契機接觸到了辯論:學習(xi) 裏的社團
最喜歡辯論的什麽(me) 環節:Crossfire
最喜歡的一個(ge) 辯題:Letter of law, spirits of law
選擇哥大
是遺憾後的一劑良藥,也是斟酌後的雙向奔赴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的本科教育中最著名的就是近百年曆史的Core Curriculum(核心課程),也是哥大最為(wei) 引以為(wei) 豪的綜合教育體(ti) 係。作為(wei) 通識教育的典範,哥大的核心課程涵蓋文學、哲學、音樂(le) 、藝術、寫(xie) 作、科學、第二語言、體(ti) 育鍛煉等領域的全方位知識體(ti) 係。
Tony談起為(wei) 其奔赴的主要緣由是因為(wei) 哥大做為(wei) 一所特別注重求知欲的大學,學者們(men) 通過核心課程參與(yu) 到很多想法裏。這讓Tony認為(wei) 大學課程裏的Vibe和辯論竟然有幾分相似,公共論壇式辯論的每次辯題都是新鮮的領域,彼此串聯又彼此獨立。
哥大會(hui) 要求本科生們(men) 大量閱讀許多極為(wei) 著名的書(shu) 籍,而在和同伴討論這些書(shu) 時,又和一場辯論結束時,和朋友談論複盤的心境一樣。大家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想法,取長補短,彼此成長。而談起自己的申請階段 ,Tony提到極為(wei) 重要的一步其實是做Research,可能在九年級和十年級的準備初期,很多學生都把全部精力一股腦地放在一些富有盛名的學校,若失去對美本的每一所大學垂直化調查,則很可能會(hui) 導致申請階段的慌亂(luan) 和被動。
辯論中的善始善終
他走進辯論,又從(cong) 辯論走出去,再為(wei) 辯論走回來。
01、四年級誤打誤撞跌入辯論的懷抱
「我下次一定會(hui) 做得更好!」
談及第一場比賽的情景,Tony依舊記憶猶新,人生中的辯論起點,第一場小試牛刀,Tony並沒有如願進入到淘汰賽,那一場小小的他對初嚐辯論苦果的呈現就是號啕大哭。
但在提到是否曾想過放棄,他堅定地說我從(cong) 未有一刻想過放棄,雖然最開始在不斷麵對失敗和直麵慘淡的結果,但是Tony一直有個(ge) 未曾動搖過的信念「我下次一定會(hui) 做得更好」, 而不是「我可能不適合辯論」。
而這場入門比賽像一個(ge) 種子一樣牢牢種在Tony內(nei) 心,“我一定早晚會(hui) 變得更強。“ 而這種對「更強」的向往和渴望,一直支撐著Tony走到最後,他也如願以償(chang) 地變成「最強」。
02、“全國冠軍(jun) ”的加冕
「我從(cong) 未想過我一定會(hui) 是最好的,但我一直堅信我會(hui) 和我的朋友一樣好。」
當捧起全國冠軍(jun) 的獎杯後,很多人問Tony,明年還會(hui) 不會(hui) 參加。Tony說,會(hui) 啊。對他自己來說,打辯論不是為(wei) 贏一個(ge) 全國冠軍(jun) ,辯論隻是自己展示論點的平台,就像,張藝謀也沒說,哎呀,拍這麽(me) 多了,明年還拍嗎?
所以即使在2020年一舉(ju) 奪下全國冠軍(jun) 的桂冠,Tony在申請初期被各種事情拉扯的狀態下,依舊轉身投入2021線上全國賽的懷抱。提起往事,他笑著說「隻要有,我就是想來參加。」
談及最開始的時候是否會(hui) 一眼看穿自己辯論的人生,他笑著講到那時候接觸最多的就是實力極為(wei) 強勁的辯手,「我從(cong) 來沒有想過我一定會(hui) 是最好的,但我一直堅信我會(hui) 和朋友一樣好。」
03、辯論的塑造
「如果我未曾遇到辯論,我所有在高中的活動都不會(hui) 做得那麽(me) 完美。」
辯論,為(wei) Tony看外麵的世界撕開一個(ge) 洞。隨著辯論次數的增多,這個(ge) 洞逐漸擴大,而透過這個(ge) 洞照射進來的陽光則是世界的多樣。
Tony通過這個(ge) 洞和世界連接,接受著世界上各異的想法,與(yu) 思想各異的人們(men) 。「辯論教會(hui) 我學會(hui) 如何去駕馭我的攻擊性,讓我意識到什麽(me) 時候我在充滿攻擊性,也提醒著我,要時刻保持清醒。」
在辯論中期,Tony曾和許多辯手一樣,會(hui) 遇到對辯論風格探索的問題,比如一場裁判會(hui) 在評分單裏的個(ge) 人反饋寫(xie) 到他需要避免太過於(yu) 攻擊性,在被幾次點破之後,他主動去嚐試改變風格,放緩語速,及時調試自己的辯論狀態。
每次Tony和搭檔抵達賽場,參加開幕式的時候;或是在前往比賽場地的路上,在火車,高鐵和飛機上,突然靈感迸發,腦子裏一閃而過out of box的論點,對於(yu) Tony來講是最痛快是最刺激的。
「我曾想過,如果我未曾遇到辯論,我所有在高中的活動都不會(hui) 做得那麽(me) 完美。」辯論為(wei) 他帶來優(you) 質的思想能力和登峰造極的調查能力。辯論擔任著他課內(nei) 課外的粘合劑,為(wei) 他帶來無窮的軟技能,擴張他的眼界。公共論壇時辯論中側(ce) 重點各異的辯題,讓他學會(hui) 認識,接受和交換完全不同的觀點和論點。
04、辯論的承啟折轉
「到底是什麽(me) 樣的的終點,才配得上這一路的“顛沛流離”」
Tony提到在辯論中曾充滿過很多絕望瞬間。當對手甩出完全沒有在自己認知範圍內(nei) 的輪點,從(cong) 未聽說過,從(cong) 未了解過。是他覺得挑戰最大且最局限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輔助了Tony辯論風格的徹底轉換。往後的辯論經曆裏,在他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再也不會(hui) 愣在那裏,站起來硬著頭皮來minimize impacts,而是冷靜下來去尋找進攻點。
2019年的上海賽是Tony的意難平和遺珠之憾,Tony談起往事的過往雲(yun) 煙,語氣裏的輕鬆帶著一點鬱悶。「我是在飛回上海的飛機上準備的全套prep work,而且當時我已經拿到些Top的成績,我還是沒有走到上海賽的冠軍(jun) 。何況我還是上海人!」 隔著屏幕能感受到Tony的遺憾,不過可以來做上海賽的裁判來彌補哦:)
高中時期,究竟如何平衡課內(nei) 課外的壓力也會(hui) 讓Tony持續感受到壓力,他提到「在裏麵的那一段時間裏確實很難,很struggle,但在高中畢業(ye) 我才恍然發現。因為(wei) 辯論,我可以更有效地做自己的工作;通過辯論,我享受這種節節拔高,自我提升的過程。」
談起不同賽製對自己的加成,Tony說在公共論壇式辯論中(Public Forum Debate - PF)是學到最多的,因為(wei) PF留給我很長時間去做調查,在這樣的空白時間裏,會(hui) 讓我去沉浸式搜集,閱讀和思考很多很多。
像世界學校製辯論(World Schools Debating Championships - WSDC)和英國議會(hui) 製辯論(British Parliamentary Debate- BP)則更挑戰的是展示和即興(xing) 能力,和如何有效撐起長時間的辯論發言時長。
在每一次PF辯題發布,Tony會(hui) 選擇從(cong) 了解該辯題的曆史和背景入手,在形成一個(ge) 自己對此辯題辯論的認知概況和脈絡時,他會(hui) 第一時間去找辯論朋友們(men) 討論,融合。順理成章往下推進,就是哪些論點可以組成case,和組建好case之後,如何最有效地進行攻擊。
05、“打遍天下”無敵手
「美總是有好裁判的!」
在聊到已經在國內(nei) 取得如此頂尖的成績後,征戰海外賽的時候,打哈佛斯坦福邀請賽,為(wei) 國征戰是否會(hui) 帶來很大壓力時。Tony笑著說,「我的壓力似乎一直都沒有特別大,我的朋友,教練和父母都會(hui) 100%支持我,他們(men) 會(hui) 不斷對我說 “我知道你已經盡全力,打得怎麽(me) 樣就怎麽(me) 樣。”」
這種無條件的支持和托舉(ju) ,變成了他最強後備力量和safety net. 辯論從(cong) 來追求的都並不是結果本身,而是自己的成長。
Tony從(cong) 很小的時候就享受在海外辯論的快感,因為(wei) 可以認識到完全不同的朋友,和辯論夥(huo) 伴的這些連接也一直滋養(yang) 著他。
Tony6年級時參加全美賽
而對於(yu) 海內(nei) 外風格和關(guan) 注點不同的裁判來說,Tony提到「到一個(ge) 新的地方就要改變一部分的自己,改變自己的delivery style和對裁判的stereotype,是一種新的嚐試,磨合和挑戰。」
Tony談到美總決(jue) 賽的裁判都讓他很難忘,很珍惜他們(men) 可以裁決(jue) 自己那場比賽。盡管他們(men) 可能並不是期待裏的tech judges/deabter judges,雖然他們(men) 是辯手的家長,但每一位裁判都會(hui) 非常認真地去記筆記。有的裁判,可能參與(yu) 辯論裁決(jue) 的時長或陪伴一個(ge) 辯手的成長很久,所以他們(men) 很清楚如何去裁決(jue) 這一場比賽,這也打破一部分對於(yu) Lay judges本身的認知和約束。
06、傾(qing) 其所有托舉(ju) 辯論新生代力量
「他想要得不多,隻是和別人的不一樣。」
Tony的美本文書(shu) 提到很多教小朋友的經曆。暑假的一個(ge) 契機,Tony突然有一幀想法,他希望自己可以成立一個(ge) 有性價(jia) 比,且無任何盈利收入的學習(xi) 辯論平台,來供辯手們(men) 交流和成長。而對於(yu) LemonShark成立的初衷,Tony講到他認為(wei) 自己很幸運,但享受這份幸運的同時,他想為(wei) 辯論社群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教學過程中,Tony不斷反思自己辯論曾出現過的問題和差錯,如說得太快,證據不夠等等。在教學相長的模式裏,和新生代辯手的投射下,讓他更為(wei) 清晰地看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並為(wei) 之改正。
LemonShark的vibe代表著辯論的兩(liang) 方麵。Lemon代表著chill, Lemon Ice Tea很溫柔,苦中帶酸,酸中中和著甜。Shark寓意著辯論中凶猛和有攻擊力的那一麵。而辯手和辯論中,都需要此種平衡。
在初期規劃營地課程時,Tony會(hui) 加入自己許多小巧思。大到從(cong) 最開始對講座的規劃,怎麽(me) 有效地教出辯論基礎的思考,收到辯題的準備流程;小到如何和搭檔分工合作,他都有不同的策略和考量。
Lemon Shark會(hui) 為(wei) 每一位辯論學者提供極多模擬辯論的機會(hui) ,讓辯論初學者們(men) 通過高強度模打,迅速提升全方麵辯論能力。而後當Tony看到曾參與(yu) 過Lemon Shark營地的小朋友,有著坦蕩又輝煌的辯論生涯時,他表示自己會(hui) 特別有成就感,也很感激自己可以成為(wei) 他們(men) 辯論成長的一部分。
Tony堅信,辯論是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去珍視的獨特機會(hui) ,因為(wei) 在高中和大學的很多時候,很難有機會(hui) 主動去討論這個(ge) 世界的不同想法,希望大家都可以有辯論這個(ge) 機會(hui) 去嚐試去體(ti) 驗,並珍惜辯論本身。
Tony的搭檔,教練,學長和學弟學妹們(men) 也有些話想對他說。
To Tony
幾年下來場上、場下和你經曆的風風雨雨到現在都是我非常珍惜的美好回憶!我還記得和你在泡在茶室裏備賽的無數個(ge) 下午,前一秒還在吃著芒果蛋糕聊人生,隨後又馬上繼續熱烈地討論PAS的case要怎麽(me) 改。
好幾年前剛開始接觸debate的那個(ge) 小白肯定不會(hui) 想到後來和當初仰慕的“大神”Tony能成為(wei) 什麽(me) 都可以聊的朋友,哈哈哈。作為(wei) 搭檔也好,朋友也好,你教會(hui) 了我很多也幫助了我很多。很開心能通過辯論和你一起進步、成長!
- Lucy (Tony搭檔)
Tony是很幸運的,在年少的時候發掘了自己對辯論的愛好,並且在天賦、努力和時間的加成下,愛好變成了熱愛❤️
我們(men) 也很幸運,見證了他這一路的成長和成績,希望Tony在哥大越來越好,follow your heart and make a difference in the world ?
- Joyce (陪伴Tony南征北戰的staff)
Tony is a great ambassador for speech and debate. He worked hard and earned every accolade he achieved. While doing so he always had a sharp wit and made debate fun for everyone around him.
- Cale (Tony's Coach)
Tony是一個(ge) 優(you) 秀又努力的辯手,記得一起參加過好多地方的區域賽也去好好品嚐了當地美食哈哈哈。看見Tony越來越厲害也感歎當時的小朋友真是已經長大了呀。很開心通過辯論創造了非常多的回憶,也希望Tony繼續閃閃發光。
- Sophia (Tony學姐)
我最早還是novice的時候就經常聽到教練和各路大佬提到tony的名字:最佳辯手、冠軍(jun) 他好像都拿了個(ge) 遍,打到tony貌似就意味著要被淘汰。
印象最深的是我第一次被安排和tony打mock之前緊張的不行,覺得我高攀不起,以至於(yu) 一再想要推辭mock,結果round開始的時候聲音還是抖的。雖然最後cf的時候的確有被虐,論點的確有被暴打,但是tony不僅(jin) 巨強還特別有風度,沒有完全摧殘6年級的我的信心。
正是因為(wei) 迪貝圈中有像tony這樣的大佬願意和我切磋我才能不斷進步~
- Sally (Tony學妹)
我還記得第一次真正接觸辯論中的community是在Tony的辯論夏令營。與(yu) 其是通過lecture的方式傳(chuan) 授辯論知識,Tony更多是從(cong) 一個(ge) 學長的角度在跟我們(men) 交流他的辯論經驗。
在我心目中Tony像是一個(ge) role model的形象,也在我辯論啟蒙階段有很大的啟發。希望Tony在Columbia一切都好!
- Zona (Lemon Shark學生)
結語
信念如磐,馳而不息
能夠攀登到高峰的人,一定是那些馳而不息的實幹者,他朝乾夕惕,為(wei) 辯論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用三個(ge) 詞來形容Tony,君君想用張力,謙遜和認真。
從(cong) Tony身上,君君看到他在一步步拚搏中,獲得乘風破浪的勇,磨練出披荊斬棘的韌,賡續前輩榮光,書(shu) 寫(xie) 出屬於(yu) 他自己的光芒萬(wan) 丈未來。
High mountains stop, landscape stop, although not to, but the heart of yearning. We're the masters of our own fate, we’re the captains of our own souls.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