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能夠承受壓力和具備競爭意識(上)

讓孩子能夠承受壓力和具備競爭(zheng) 意識(上)

在我們(men) 過往的講座和討論中,華裔家長們(men) 最關(guan) 心也最憂心的一個(ge) 話題就是自己的孩子,即使到了高中階段,不少人似乎還沒有進入“狀態”,仍然輕鬆、懶散,對個(ge) 人和國家的未來缺乏興(xing) 趣和思考,為(wei) 此父母與(yu) 孩子的溝通愈加顯得困難。而縱觀加拿大,在全球經濟危機中步履艱難;加拿大的公司和企業(ye) ,在競爭(zheng) 壓力下慘淡經營;同樣,加拿大的許多家庭,在生活的困境裏奮力地掙紮著。

盡管如此,在加拿大的中小學教育中,仍不能談壓力,更不能提競爭(zheng) ;仿佛加拿大的孩子們(men) ,會(hui) 因為(wei) 地域或是水土的優(you) 良,在中學畢業(ye) 後,進入大學或進入職場時,便能夠適應一切,猛然成長,似乎一夜之間就能變為(wei) 胸懷絕技的“變形金剛”。

更有一部分移民來加拿大,且自己感覺到已“西化”了的家長,甚至個(ge) 別“教育顧問”和“民選代表”,也常在電台和電視等媒體(ti) 上,以“教育專(zhuan) 家”和“行家”自居,暢談和宣揚所謂的西方教育的“主流”思想:提倡讓孩子完全自由地發展。其實他們(men) 根本不了解西方的精英教育理念。

同時他們(men) 好像也漠視了加拿大早先能夠成為(wei) 發達國家之一,是幾代人犧牲和奮鬥所換來的曆史事實;他們(men) 似乎不知道加拿大,要想繼續成為(wei) 富強和美好的家園,移民的後代們(men) 必須從(cong) 童年和少年開始,就要對自我、對家庭、對社區、對這個(ge) 國家樹立起強烈的責任感,並培養(yang) 與(yu) 其他民族和國家競爭(zheng) 的能力。

其實,每一位有心、有智的家長都明白,無論是培養(yang) 孩子在社會(hui) 上的生存能力,還是掌握追求事業(ye) 成功的本事,讓他們(men) 能夠承受壓力,具備競爭(zheng) 意識,是非常必要的。如何讓即將進入成年人行列的孩子們(men) 懂得壓力和具備競爭(zheng) 意識呢?這期,我們(men) 就用一篇文章做引子,來聊聊這個(ge) 話題。

《紐約時報》曾發表了一篇題目為(wei) “大學畢業(ye) 率比較”的文章。文章的目的是介紹美國著名的研究和智囊機構——美國企業(ye) 研究所,發表的對全美1300所4年製大學本科生6年內(nei) 畢業(ye) 的比率進行統計分析後所做的報告。

該報告的全稱為(wei) “畢業(ye) 證書(shu) 和中途退學:哪些學校成功地培養(yang) 了畢業(ye) 生,哪些沒有?”報告選擇的研究對象是多年前入讀全美1300所4年製大學的120萬(wan) 名中學生。他們(men) 原計劃最終都應取得學士學位;在入校時,這些年輕人對於(yu) 畢業(ye) 都毫不懷疑,問題隻是何時畢業(ye) 。然而,他們(men) 中的許多人,自信心在幾年後卻蕩然無存,其中隻有53%的學生,在6年內(nei) 成功畢業(ye) ;有些大學,畢業(ye) 率要糟糕得多。

該報告的4位作者,對美國教育部統計的特定某年度入學的學生資料進行了係統的研究。他們(men) 的結論是,美國大學的畢業(ye) 率危機,並不隻是發生在少數學校,相當大比例的學校都是吃進去的多,產(chan) 出來的少。

若將大學按照優(you) 劣排名來分組別,再將畢業(ye) 率排隊,報告發現:排名最高的這個(ge) 組別中,本科四年畢業(ye) 率最高的依次是聖母大學(93%),芝加哥(91%),普林斯頓(90%),杜克(90%),麻省理工(87%),哈佛(86%)。畢業(ye) 率最高的這一組別的學校,基本全讓常春藤盟校和斯坦福、麻省理工、杜克、聖母大學這一類名校所占據,其中不少畢業(ye) 生是取得雙學位,或一個(ge) 半學位。

該報告還指出,畢業(ye) 率的高低,並不能反映學校的優(you) 劣,否則降低標準,濫發畢業(ye) 證將會(hui) 是一個(ge) 災難。幸好在評價(jia) 學校優(you) 劣的時候,整個(ge) 社會(hui) 采用的標準是畢業(ye) 生未來的收入、獲得知識的水準(讀研究生繼續深造的比例)、職場上的競爭(zheng) 力(在超大型企業(ye) 和公司任高級職位的人數),以及對社會(hui) 的穩定和發展做出貢獻的傑出公民(各類名家和政客)人數等。

而加拿大的狀況又如何呢?我們(men) 可以從(cong) 加拿大統計局的網站上搜集到的數據表明,加拿大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的大學本科生(學士學位獲得者)四年畢業(ye) 率在16%~19%之間;90年代為(wei) 25%左右;進入到21世紀以來,四年平均畢業(ye) 率為(wei) 32%(切記加拿大本身上大學的比例就比較低)。而過去10年裏,畢業(ye) 率的“爬升”,相當程度地仰仗我們(men) 新移民的“貢獻”。

如果也用上述評價(jia) 學校優(you) 劣的標準來衡量一下加拿大的學校和的畢業(ye) 生,家裏有過畢業(ye) 生的父母們(men) ,人人心中都有一把明鏡似的尺子。每一位願意思考或有能力思考的移民家長,都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如果在對待教育的意識上,我們(men) 繼續“西化”,投入所謂的“主流文化”的話,我們(men) 的孩子將會(hui) 為(wei) 他們(men) 的未來付出沉重的代價(jia) 。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申請大學最實用的課外活動竟然是它?!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