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國EE/CS/ECE研究生申請OSU學長說這些很重要···

文章目錄[隱藏]

引言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留學申請經曆,當時申請我申請了美國和香港的大學,最終拿到了7個(ge) offer,我自己對於(yu) 這個(ge) 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

借著這個(ge) 問題,針對美國研究生留學申請,我想和大家分享的都在下文中,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

背景介紹

本科:合肥工業大學

GPA:3.6 均分86

TOEFL:100 閱讀26,聽力25,口語22,寫(xie) 作25

GRE:158+170+3.0

錄取情況

AD: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EC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ECE

University of Florida,ECE

University of Texas-Dallas,ECE

Illinois Institute University,ECE

香港科大,ECE

香港理工,ECE

留學萌芽

當年初中,懵懂的我坐在新東(dong) 方的課堂上,因為(wei) 家鄉(xiang) 離北京近,又因為(wei) 自己對英語的強烈的興(xing) 趣,幾乎每個(ge) 暑假都會(hui) 在新東(dong) 方住宿班度過,在學習(xi) 了很多英語知識的同時,也通過老師的描述,大概對國外的學習(xi) 生活了解了一些雛形,也種下了留學的種子。

印象最深的是初中畢業(ye) 那年的暑假,去新東(dong) 方學習(xi) 高中語法和詞匯。

其中一個(ge) 老師給我們(men) 上完課,就要去英國留學,說獎學金有10萬(wan) 人民幣,雖然現在想起來並不是很多,但是當時簡直就是天文數字,去上一個(ge) 學,還能拿這麽(me) 多錢,簡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另一個(ge) 詞匯老師就說,你們(men) 好好學我教你們(men) 的方法,我現在就在用這種方法準備自己的出國考試。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出國,看似遙遠,但好像努努力就能試一下。

我真的也蠻想知道國外的樣子。

自此之後,我帶著出國留學的種子上了高中。

但是出國留學還是一個(ge) 未知數,怎麽(me) 去,什麽(me) 時候去,要花多少錢,要怎麽(me) 準備,這些東(dong) 西在我心中都是未知數。

當時學校有留學新加坡的項目,有留學韓國的項目,也有直接去美國讀本科的項目。

同學們(men) 呢,也有幾個(ge) 自己申請去了英國讀高中和本科。

我就盡可能多的了解各個(ge) 項目的優(you) 缺點,花銷時間等等。

當時心中大概有個(ge) 初步的了解了。

我出國就要去最好,最發達的國家,美國或者英國。

根據我家的經濟條件和我自身的水平,最合適的出國方式就是留在國內(nei) 讀本科,申請海外的碩士,這樣隻需要家裏付兩(liang) 年的學費,我還有很大的可能找到工作,或者即使回國也能找到不錯的工作。

那個(ge) 時候,我就堅定了信心,要去一個(ge) 好大學,有更高的平台,出國申請可能會(hui) 更容易些。

也是自那時起,我把QQ空間的介紹,改成了“追夢者”。

我知道這是個(ge) 夢想,但是努力是會(hui) 實現的。

高考成績出來了,成功被一所211大學錄取

當時真的是非常興(xing) 奮,這樣離我的夢想更近了一步。

為(wei) 申請做準備

進了大學,我需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的目標國家,需要準備的內(nei) 容,並開始進行準備。

雖然學校並不是一個(ge) 名氣特別高的211,但是學習(xi) 氛圍卻特別濃,同學們(men) 樸實,踏實。更重要的是,我們(men) 的鄰居學校就是全國以出國率最高聞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所以對於(yu) 我這樣一個(ge) 到處尋求了解出國機會(hui) 的人來說,到處都是出國講座,培訓的廣告。

這真是一個(ge) 大好的機會(hui) 讓我很容易的得到各種信息。

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參與(yu) 一個(ge) 培訓機構的講座,講座的主要內(nei) 容是鼓勵大家留學,但是我更想搞清楚的是,哪個(ge) 國家才更適合我。

我當眾(zhong) 提出了我的問題,經過和講座老師的一係列交流,我在英國,德國和美國中間,更加堅定的選擇了美國。

原因很簡單,我是電子工程專(zhuan) 業(ye) ,我的目標是畢業(ye) 後能留在那個(ge) 國家工作,那我們(men) 來列一下世界知名的電子相關(guan) 的公司,那裏有最多的機會(hui) ,那裏有最好的教育資源,那當然是美國。

這一天,我堅定了去美國的目標。

那麽(me) 下一步就是,我要怎麽(me) 準備才能申請到美國的高校。

經過多方信息來源,我知道我需要有托福成績,GRE成績,高的GPA。

這些是硬性條件。

軟性條件,我需要有好的科研背景,社團經曆,得到數得上號的獎項等等。

這注定了大學四年,我過得不會(hui) 像一個(ge) 正常大學生那麽(me) 輕鬆。

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就是,當我知道我要高GPA的時候,大學第一個(ge) 學期已經過去了,我的高數隻考了74分,5個(ge) 學分,也就意味著我的GPA會(hui) 非常低。

我當時一度有些低落,但是排名是專(zhuan) 業(ye) 第13,top10%,看到排名,又重拾了一些信心,我知道好好努力重修,可以刷出更好的成績的。

自此之後,我的大一和大二,我就開始了艱苦了泡自習(xi) 室一樣的高中一樣的生活。

我需要搞定GPA,同時學習(xi) 托福,GRE,還要好好搞我的社團。

當時我成功當上了一個(ge) 社團的主席,我覺得這會(hui) 讓我的經曆更豐(feng) 富,而且社團有很多科技相關(guan) 的內(nei) 容,所以能幫助我申請。

一天的時間,都要分成好多份來過,現在想想當時真的蠻辛苦的,也很佩服自己能堅持下來。

大二的時候,學校有一個(ge) 去美國交流的機會(hui) ,去美國洛杉磯做社會(hui) 調研,我報名了這個(ge) 活動。

在一個(ge) 月的美國生活中,我發現自己的聽力和口語是完全能適應美國的生活的,在美國交流和生存是沒有任何問題,甚至可以交一些說英文的朋友。

這讓我更有信心去申請美國的高校,也更加堅定這份信心。

這個(ge) 活動是一個(ge) 很好的檢驗自己英語水平的機會(hui) ,也是一個(ge) 開闊視野,更好的先去了解自己想去的這個(ge) 國家的機會(hui) 。

隻有先親(qin) 身體(ti) 驗過,才會(hui) 讓自己更有信心,也更有動力。

在保證硬實力,泡自習(xi) 室努力學習(xi) ,備考的同時。

我也非常注重軟實力的提升。

在大學期間,我參加了很多的比賽,得到了很多各種級別的獎項。

雖然大多數和科研關(guan) 係不大,但是這些獎項總是能讓簡曆更好看,更豐(feng) 富。

而且,在評選獎學金的時候,這些都是很好的加分項,讓自己更得到更高的級別的獎學金。

獎學金的錢數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這個(ge) 證書(shu) 和排名。

總之,這些都是能好好讓簡曆豐(feng) 富的地。

在這裏我就提我拿到的其中幾個(ge) 獎項吧,我連續幾年獲得了全國英語大賽的獎,這個(ge) 獎看似很難,很厲害。

實際上就是答一份卷子,按分數給獎項,我建議這個(ge) 可以比賽可以當做GRE,托福等英語考試的練習(xi) 。

另一個(ge) 我覺得和申請關(guan) 係不大的比賽,是聯係的銷售大賽。

我作為(wei) 團隊的隊長,帶著我們(men) 隊一路打到了華東(dong) 賽區第二名。

雖然這不能代表我的研究能力,但是也幫助證明我的社交能力,帶隊能力,雖然這些對於(yu) 碩士申請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或多或少都會(hui) 對申請有多幫助吧。

在申請的時候,我對自己要申請的專(zhuan) 業(ye) 進行了非常慎重的思考,當時也是糾結了許久。

因為(wei) 經常泡各種留學論壇,我了解到在美國軟件工程師的工作非常好找,可能工資也會(hui) 高很多。

但是我的本科專(zhuan) 業(ye) 是微電子學,可以算作是EE專(zhuan) 業(ye) 方向。

EE的工作也相對有一些,但是這個(ge) 產(chan) 業(ye) 處於(yu) 相對飽和的狀態。

我留學的目標首先是深造,學習(xi) 更多的知識,如果能找到一份好工作,那就更好了。

基於(yu) 這個(ge) 目的,我選擇繼續申請EE專(zhuan) 業(ye) 的高校。

事實證明這個(ge) 申請策略對我來說是正確的。

等offer莫心急

我當時申請到最後階段,對時間上很糾結。

我很堅定要去美國留學,但是又不想去60名以外的學校。

我當時怕沒有錄取offer,就補申了很多香港的學校。結果香港的學校都很快給了AD,他們(men) 的占坑費很高,這就導致我白申請了,我隻能放棄這些AD。

美國的高校到了2月份,還隻有一些保底學校的AD。

當時心態就有些著急了,如果最後沒有offer,我肯定不想去保底學校的。

那時候國內(nei) 好公司的麵試也基本都結束了,剩下的都是些補招或者稍微差一些的公司。

實際上,我們(men) 要擺正一個(ge) 心態,就是如果這個(ge) 學校不想去,即使是保底也不要申請,隻要是申請的,就都是想去的。

這樣我們(men) 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準備我們(men) 想去的學校,並有更大的概率命中。

最後證明,我的擔憂是徒勞的,從(cong) 三月份開始,我喜歡的學校都陸續開始發AD了,我也很幸運的,在生日那天收到了dream offer,OSU ECE的錄取。並在四月份拿到了UFL的offer,USC的AD。

我相信緣分,OSU是我生日那天給我的AD,也是我的第一選擇。

最後我就加入了這個(ge) 學校,並且兩(liang) 年的項目用了一年半就畢業(ye) 了。

關(guan) 於(yu) CS和EE的一些看法

到了美國發現,CS方向的學長學姐都基本找到了比較好的工作,而我校的集成電路設計並沒有開設很多的課程,我處在了一種無課可選的尷尬境地。

這個(ge) 時候,我又對未來要做的職業(ye) 進行了慎重的思考,並決(jue) 定要轉CS方向。

我就在滿足能畢業(ye) 的前提下,使勁多選CS的課,並成功在第一個(ge) 暑假找到了Amazon的實習(xi) 。

這讓我更加堅定的走向了軟件工程師的職業(ye) 道路,並一直堅持到現在。

在這裏我要著重強調下對於(yu) 非CS專(zhuan) 業(ye) 同學的申請策略,可以少走一些彎路。

以我的個(ge) 人例子來說,如果你想繼續自己本科的專(zhuan) 業(ye) 方向,一定在申請前就看好學校的課程設置,在這方向上的教授陣容等等。

因為(wei) EE專(zhuan) 業(ye) 涉及的專(zhuan) 業(ye) 方向實在是太多了,可能這個(ge) 學校EE排名很高,但是實際上自己想學的分領域沒什麽(me) 課程和教授,那就非常尷尬了。

對於(yu) 想以後留在美國找計算機方向工作的EE學生,這裏有兩(liang) 條路可選。

第一條路是直接申請學校的CS學院

第二條路是申請EE學院,到了學校多選CS的課或者直接轉CS

這兩(liang) 條路各有利弊。

如果走第一條路呢,畢業(ye) 之後你就可以說你是科班出身,你也學習(xi) 了很多計算機方向的基礎知識,接下來找工作會(hui) 相對輕鬆。

但是你可能很難申到和EE一樣好的學校,因為(wei) 你本科的課程和背景都不太相符,相關(guan) 的研究背景也不是很多。

在學習(xi) 上,也會(hui) 更加吃力,因為(wei) 你從(cong) 來沒學過相關(guan) 內(nei) 容。

如果走第二條路呢,你會(hui) 缺少很多基礎知識的課程,要多用課外的時間學習(xi) ,補充自己的知識量。

好處是你能申到的學校好於(yu) 申請CS方向的。

學校總排名高,相對你轉CS或者進學校之後多選CS的課,你都比直接申CS去差一些的學校更有優(you) 勢。

個(ge) 人比較推薦第二種方式。

後記

我入學之後,雖然什麽(me) 課都還沒上,就趕緊去買(mai) 了套西裝,準備學校的各種career fair。

這樣我就知道當時的市場行情是什麽(me) ,各大公司對外籍學生的態度是什麽(me) 。

對於(yu) EE找CS方向的我來說,當時留學的感覺就是這是一個(ge) 好的學生身份,找工作比較自由。

公司不會(hui) 太介意你的專(zhuan) 業(ye) ,更在乎你能不能通過他們(men) 的麵試流程。

我就很幸運在第一個(ge) 學期結束就找到了Amazon的實習(xi) ,有一個(ge) 實習(xi) 太重要了,這幫我更好的進入了軟件工程師這個(ge) 領域,認識到更多的想留在美國找工作的同學,可以一起準備麵試,聊機會(hui) 這樣的。

導師背景

電子和計算機工程碩士,合肥工業(ye) 大學微電子學學士。

DIY完成美國碩士申請,方向為(wei) 集成電路設計,微電子,計算機視覺和常規電子工程。

收到包括USC,OSU,UFL等多家碩士錄取,專(zhuan) 注以就業(ye) 為(wei) 導向的留學申請。

曾經在FLAG某廠實習(xi) ,畢業(ye) 之後先後在兩(liang) 家上市公司和一家獨角獸(shou) 公司做全職軟件工程師,擁有豐(feng) 富的互聯網行業(ye) 求職經驗,EE轉專(zhuan) 業(ye) 找CS工作經驗。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全球三大數學競賽之一Euclid答對7題即可拿獎?

下一篇

盤點英國語言學專業TOP10的院校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