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的崛起並在高等教育領域的突然普及,讓眾(zhong) 多美國高校感覺措手不及!ChatGPT是一個(ge) 由人工智能提供技術支持的聊天工具。該產(chan) 品於(yu) 2022年11月問世,其創造者是位於(yu) 舊金山的人工智能企業(ye) OpenAI。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包括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和斯坦福輟學生阿特曼。
該AI工具一經發布即獲得病毒式傳(chuan) 播,短短一周內(nei) 就吸引了上百萬(wan) 用戶,產(chan) 品通過自然語言處理這樣的機器學習(xi) 領域技術生成任何水平文本素材的能力引發廣泛關(guan) 注。ChatGPT不但能夠充當機器學伴,而且能夠妙筆生花地寫(xie) 出涵蓋任何主題的長篇大論,並為(wei) 各種項目貢獻奇思妙想和執行大綱!
去年12月底,羅格斯大學大二本科生科布斯得出一個(ge) 此前無法想象的結論:人工智能或許不會(hui) 比人類更聰明!當同齡人不加掩飾地表達AI機器人ChatGPT的溢美之詞後,科布斯決(jue) 定利用該人工智能工具撰寫(xie) 一篇有關(guan) 資本主義(yi) 曆史的論文。
他期待ChatGPT對其特定研究方向提供深思熟慮的回應,但事與(yu) 願違,科布斯發現電腦屏幕展現的內(nei) 容乏善可陳,這種水準論文完全拿不出手。科布斯說,“文章質量令人汗顏,可謂詞不達意、毫無深度。我無法想象一個(ge) 大學生可以借助ChatGPT來寫(xie) 論文或其他作業(ye) ,因為(wei) 內(nei) 容實在太糟了。”不過,對ChatGPT生成內(nei) 容的質量評價(jia) 也是見仁見智!北密歇根大學哲學教授奧曼(Antony Aumann)為(wei) 其世界宗教課評分時發現,全班第一的論文竟然是用ChatGPT寫(xie) 的。
Nature早就很有先見之明地發文,擔心ChatGPT會(hui) 成為(wei) 學生寫(xie) 論文的工具
而且,學生對ChatGPT也是看法各異,有些人(如科布斯)根本無法想象自己會(hui) 在機器生成內(nei) 容上署名,但也有人認為(wei) 這隻不是類似拚寫(xie) 檢查或計算器那樣另一種工具。ChatGPT對布朗大二本科生格爾曼來說就是一個(ge) 方便的研究助手,僅(jin) 此而已。 格爾曼說,“將通過ChatGPT從(cong) 互聯網調取可靠內(nei) 容源稱為(wei) ‘作弊’實屬荒謬。這就像說使用網絡進行科研是不道德的。
對我來說ChatGPT相當於(yu) 拚寫(xie) 檢查工具,我使用該工具是出於(yu) 其實用性,這就是我的真實看法。”科布斯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他把人工智能機器人比喻為(wei) “在線百科全書(shu) ”。 近期一項調查顯示,目前高達九成(89%)美國大學生都使用ChatGPT協助完成作業(ye) 。在線課程供應商Study.com針對1,000名18歲以上學生發起問卷調查,詢問其是否使用ChatGPT完成學術任務。結果顯示:
超過9成受訪者知道ChatGPT,該認知遠超基礎教育工作者;超過89%受訪者借助ChatGPT完成家庭作業(ye) ;48%受訪學生用ChatGPT完成開卷考試或隨堂測驗,53%用ChatGPT寫(xie) 論文,22%用ChatGPT生成論文大綱;令人啼笑皆非的是,72%認為(wei) 高校網絡應禁用ChatGPT。
但是,盡管格爾曼這樣的學生為(wei) 了提高研究效率求助AI工具,其他則利用其根據特定標題輸出長篇文本的能力來生成可提交作品。這種情況是否構成作弊似乎顯而易見,但全美各地的高校對此具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布林茅爾學院學生榮譽委員會(hui) 主席沃菲爾德(Carlee Warfield)稱該校認為(wei) 使用任何AI工具的行為(wei) 均屬剽竊。ChatGPT的普及隻會(hui) 引發對評估學生違規動機更高的關(guan) 注度。沃菲爾德解釋稱,直接提交AI生成論文的學生與(yu) 從(cong) AI調取內(nei) 容但未規範引用來源的學生具有本質區別。
無論如何,該項技術即時生成大量以假亂(luan) 真文字的強大能力,讓全美各地的教育工作者深感擔憂。紐約教育局發言人萊爾(Jenna Lyle)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紐約各學區采取各種措施限製使用ChatGPT;由於(yu) “擔心其內(nei) 容安全性和準確性,以及對學生產(chan) 生負麵影響”,紐約教育局已經在其網絡封殺了這個(ge) 聊天產(chan) 品。
但美國高等院校不願意采用簡單粗暴的封殺措施。盡管如此,當高校學生開始利用ChatGPT的強大功能協助完成作業(ye) 甚至考試時,學術界不得不考慮其流行所產(chan) 生的問題——即在新型數字研究工具不斷湧現的大學校園,如何定義(yi) 剽竊作弊和學術誠信。 即便在美國頂尖名校,也有大量學生借助ChatGPT進行學術活動。根據《斯坦福校報》進行的一項非正式調查,很多學生甚至在期末考試中使用ChatGPT。由於(yu) 預期學生或許使用聊天機器人完成作業(ye) 甚至考試,部分斯坦福教授正在修改其課程要求。
《斯坦福校報》在為(wei) 期一周(2023/1/9-1/15)的調查中詢問了高達4,497名學生,約17%斯坦福學生受訪者表示自己在秋季學期的作業(ye) 和考試中使用過ChatGPT。上述學生中,多數受訪者稱僅(jin) 使用這項AI工具協助創意和提綱。隻有5%稱自己未經或略做修改就直接提交ChatGPT生成的內(nei) 容。
斯坦福大學期末作業(ye) 或考試中使用ChatGPT學生比例
上述學生中對ChatGPT不同方式的使用比例
根據另一項校報所作的非正式調查,多數受訪學生認為(wei) ,目前階段使用ChatGPT協助作業(ye) 應視為(wei) 違反《榮譽準則》。但對違反程度的感知有所不同,對是否認為(wei) 使用ChatGPT有違學術榮譽準則時,
31.5%的受訪者認為(wei) 如何使用範圍超過觀點,答案則是肯定的;22.7%的受訪者認為(wei) 隻要使用答案即為(wei) 肯定;21%的受訪者認為(wei) 內(nei) 容未經修改就提交,答案即為(wei) 肯定;13%的受訪者認為(wei) 答案時否定的;12.7%對此問題沒有確定想法。
絕大多數斯坦福學生認為(wei) (某種形式)使用ChatGPT有違學術誠信
按照ChatGPT的說法,剽竊的定義(yi) 是使用他人作品或創意但不承認原作者貢獻的行為(wei) 。然而當作品或創意由機器而非人類產(chan) 生時,這個(ge) 定義(yi) 就難以適用了。
正如布朗大學學術規範委員會(hui) 成員希普興(xing) (Emily Hipchen)所述,學生使用AI工具導致一個(ge) 至關(guan) 重要的爭(zheng) 議點:“如果抄襲指的是竊取他人的物品,那麽(me) 我不知道誰是受害者。”不止希普興(xing) 一個(ge) 人持有這種看法。維拉諾瓦大學學術誠信項目主席戴利(Alison Daily)也在設法解決(jue) 算法歸屬權的問題,尤其當算法涉及內(nei) 容生成。戴利認為(wei) ,最終高校師生都需要明白,數字工具所生成的文本(不僅(jin) 隻是事實)必將納入可供剽竊的內(nei) 容範疇。 盡管戴利承認技術發展引發學術界的普遍關(guan) 注,但她並不認為(wei) 這是一個(ge) 未經探索的處女地。
她指出,“我認為(wei) 我們(men) 已經遇到過同類問題。以往作弊學生經常從(cong) 諸如沒有明確作者歸屬的某個(ge) 網站等地方調用內(nei) 容。我感覺剽竊的定義(yi) 將擴展到所有內(nei) 容生成源。”戴利認為(wei) 學生使用ChatGPT生成內(nei) 容與(yu) 從(cong) 維基百科複製並黏貼大段文字而不注明出處的行為(wei) 相差無幾。
隨著新興(xing) 技術對學術領域巨大衝(chong) 擊,大學被迫重新考慮學術誠信的定義(yi) ,從(cong) 而合理反映社會(hui) 環境。部分院校將這項新興(xing) 技術納入其學術榮譽準則,包括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和佛蒙特大學已修改學術誠信政策以涵蓋類似ChatGPT這樣的AI工具。
Study.com還調查了100多名教育工作者,以便了解他們(men) 對ChatGPT的認知和感受。調查結果如下:
82%的大學教授知道ChatGPT的存在,而基礎教育工作者僅(jin) 有55%具有同樣認知;
上述大學教授中有72%擔心其對作弊的影響,而基礎教育工作者中該比例為(wei) 58%;超過三分之一 (34%) 的教育工作者認為(wei) 學校應禁用ChatGPT,其餘(yu) 66%則支持學生使用;
顯然多數教師還是認為(wei) ChatGPT利大於(yu) 弊,至於(yu) 他們(men) 如何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Study.com的調查結果顯示21%的教育工作者開始通過ChatGPT輔助教學,其中:
7%使用ChatGPT生成作文提示;5%使用 ChatGPT來幫助授課;4%使用ChatGPT來製定課程計劃;4%使用ChatGPT教授寫(xie) 作風格;3%使用ChatGPT作為(wei) 數字導師。
在斯坦福大學,教授們(men) 均得知部分學生在作業(ye) 中使用ChatGPT,部分教授通過修改課程要求作為(wei) 應對。在一則公開群發計算機科學係的信息中,該係副教授伯恩斯坦(Michael Bernstein)詢問其他教授是否看到過ChatGPT完成的作用。
伯恩斯坦寫(xie) 道,“這種作業(ye) 很容易識別,因為(wei) 提交內(nei) 容會(hui) 包括一個(ge) '由OpenAI訓練的大型語言模型...'”計算機科學講師斯坦福德(Julie Stanford)補充稱,這些學生提交的作業(ye) 猶如“對著監控自拍的那種根本不顧落網風險的銀行劫匪。”還有教授近期在教學大綱中新增課程要求,提醒學生禁用ChatGPT,因為(wei) 後者是同一種剽竊行為(wei) ;其他教授則嚐試更為(wei) 傳(chuan) 統的模式從(cong) 而徹底消除使用這項技術的可能性。《媒體(ti) 製作流程和效果》通過課程大綱的一整章闡述如何正確使用AI工具,其教學大綱寫(xie) 道,“我們(men) 不鼓勵使用AI工具(如ChatGPT、StableDiffusion)生成或部分生成作用。
如選擇使用AI工具完成整體(ti) 或部分作業(ye) 內(nei) 容,你必須對此加以披露並以其他任何外部內(nei) 容源一致的模式予以引用。”計算機科學高級講師施瓦茲(zi) (Keith Schwarz)公開表示重新回到“紙筆考試”模式,稱擔心在聯網計算機上考試無法避免學生運行ChatGPT,他甚至表示自己考慮“要求學生將書(shu) 包和電子產(chan) 品等所有隨身物品放到考場前麵”。
由於(yu) ChatGPT並非為(wei) 學術環境量身定做,斯坦福人工智能聯盟學生管理者要求學生在完成學業(ye) 過程中慎用該項AI工具。不過,他們(men) 表示,“類似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能工具必將伴我們(men) 而行。” 除了究竟是研究工具還是剽竊引擎的討論以外,ChatGPT本身的學習(xi) 價(jia) 值也不容忽視。
在某些學習(xi) 場景中,教師將其作為(wei) 一種向學生展示人工智能缺陷的方式。有些教師開始更改其教學方式,給學生布置機器人難以勝任的作業(ye) ,例如那些需要個(ge) 人細節或軼事的作業(ye) 。還有就是如何檢查學生作業(ye) 的AI使用程度,這本身正在成為(wei) 一個(ge) 新興(xing) 小眾(zhong) 產(chan) 業(ye) 。戴利認為(wei) 學校最終將根據一係列可變量製定學術誠信規則。
他說,“我猜將出生一些廣泛的指導性政策,基本上就是除非獲得教授許可,否則使用AI工具將視為(wei) 違反學術誠信準則。這樣的話,教授獲得較高的自由度來決(jue) 定是否可以在其教學或作業(ye) 中使用人工智能。” ChatGTP官方則認為(wei) ,“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進步有望在未來數年推動重大創新。”當被問及高校如何應對學術欺詐時,ChatGPT稱,“隨著技術進步,學校應不斷審核並更新其學術榮譽準則,從(cong) 而確保當前技術在學術環境中的恰當運用。”
參考資料:
https://www.wired.com/story/chatgpt-college-university-plagiarism/
https://study.com/resources/perceptions-of-chatgpt-in-schools
https://stanforddaily.com/2023/01/22/scores-of-stanford-students-used-chatgpt-on-final-exams-survey-suggests/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