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們(men) 假期過半,來個(ge) 靈魂拷問:你的論文進展到什麽(me) 程度了?已經開始做實驗、跑數據、寫(xie) 結果了?還是腦袋空空,“拔劍四顧心茫然”,每天心驚膽戰不敢打開群聊,就怕老師突然Q你,或者冷不丁召開一次組會(hui) ?
這時在家吃吃睡睡當快樂(le) 鹹魚的你,該一個(ge) 激靈清醒了吧!害怕擺爛暴露被批、匯報PPT做的太爛被批……那是你的匯報打開方式不對!
01、匯報什麽(me) ?
對啊,組會(hui) 究竟要匯報什麽(me) 才能讓老板滿意?這應該是每個(ge) 科研人都比較頭疼的問題。
圖源網絡組會(hui) ,一個(ge) 聞之令人喪(sang) 膽的名詞,究竟可怕在何處?表麵上是導師和學生們(men) 的交流渠道,學生可以向老師提出自己的困惑,導師也可以及時了解到課題組的科研進展,進而能夠有全麵的把握,但實際上組會(hui) 已經淪為(wei) 新時代的“批鬥大會(hui) ”。本就妄自菲薄的小白們(men) 直呼“心好累”!其實,在匯報時隻要掌握正確的技巧,分分鍾就可以讓導師對你滿意。
圖源網絡首先要明確的就是,我們(men) 要匯報哪些內(nei) 容才能更加全麵,更有信服力,如果假期什麽(me) 都沒幹該如何“蒙混過關(guan) ”?
1、匯報近期讀文獻的思考
有些導師會(hui) 在群裏定期分享需要閱讀的文獻,我們(men) 可以以此來製作匯報內(nei) 容,重點突出自己的思考以及通過文獻的閱讀得知該領域的研究新成果和最新的方法,而不是對原文大段的複製粘貼,想想我們(men) 上學時不也很厭倦低頭一直念課件的老師們(men) 嗎?同理,組會(hui) 是交流,而不是複讀。對於(yu) 理工科可以匯報假期以來的實驗進展(如果留校的話),文科主要匯報自己的小論文進展到哪種程度了。
在匯報時,多談一談文獻閱讀過程中的收獲和體(ti) 會(hui) ,或者最近學習(xi) 的內(nei) 容,例如英文論文寫(xie) 作結構,撰寫(xie) 思路等。考慮到假期的特殊原因,很多人在家擺爛躺平,此時該如何正確“渡劫”?教大家一句獨門口訣:有創新說創新,沒進展堆工作量。
2、匯報工作量
理想狀態下,我們(men) 會(hui) 發現新的創新點,(僅(jin) 適用於(yu) 你看過文章之後),可以將自己是如何發現的,它為(wei) 什麽(me) 是創新點、和前人的認識有什麽(me) 不同、後麵將怎樣開展研究工作。
這樣,即使你沒有在導師布置的文獻之外大量查閱文獻,也可以較為(wei) 體(ti) 麵地混過組會(hui) 。如果沒有重大創新發現呢?難道我們(men) 就不講了?或者直白地告訴老師,我沒啥發現嗎?nonono,記住咱們(men) 的口訣,沒進展堆工作量!比如你這段時間內(nei) 看了421篇文獻、學了31個(ge) 理論、調查1432個(ge) 研究對象等等(誇張手法,僅(jin) 做舉(ju) 例),雖然沒有發現任何創新點,但起碼給導師留下“這孩子很努力”的印象。
02、製作PPT的要領
明確完匯報內(nei) 容後,就該製作PPT了。匯報PPT最大的禁忌就是為(wei) 了凸顯自己的特色,給導師留下與(yu) 眾(zhong) 不同的印象,就搞一些色彩鮮豔(花裏胡哨)的PPT模板,但往往會(hui) 適得其反,某些課題組在常年的積累下,其實是有著自己的PPT匯報模板的(組會(hui) /中期答辯),可以先和師兄師姐進行交流,如果能要到模板(製勝法寶),便可以穩住不慌了。
同時,一篇文獻承載的信息量已經足夠多了,添加太花哨的動畫和各種你認為(wei) 高大上的字體(ti) 無疑會(hui) 畫蛇添足,增加視覺負擔,導師們(men) 普遍不喜歡各類絢麗(li) 的動畫,所以我們(men) 隻需選擇最基礎的翻頁動畫即可。
另外,PPT中要強調章節標題。一篇文獻少說也有三個(ge) 主要部分,包括摘要、技術方法和結論。其中每一部分又可以劃分為(wei) 若幹細節。我們(men) 可以此為(wei) 依據來劃分PPT匯報層次,例如在結論中,分條羅列作者的實驗發現。將全文利用章節標題有序串聯起來,用色塊或者箭頭等指示出來當前講的位置,整篇匯報看起來清晰很多。
最後,在色彩搭配上,要做到主色調柔和,文字和背景對比鮮明。做完PPT,檢查一下自己是否能一眼就看到文字,要看起來簡潔大方又不失正式。在PPT製作的細節上,第一頁需要標清文章標題、作者、影響因子。
如果文章的背景較簡潔明了,可將背景示意圖同放第一頁,如果所看的文獻已提供示意圖,則可以單獨做一頁進行詳細講解。
之後實驗內(nei) 容部分,可以將文章中重要的實驗結果圖進行剪裁,排版之後放在幾頁PPT中,最好能夠標清圖表的主題(用於(yu) 文獻匯報時的自我提醒),圖表較多可以說明文章作者是用了不同方法或角度進行同一主題的證明,在講解時可采用詳略結合的手法,突出重點,把需要重點強調的內(nei) 容可以用輪廓線標出來,清晰明了。
如果是匯報自己的數據,可以比作文獻匯報時每頁上放的實驗結果更少,每頁PPT的數據隻介紹一個(ge) 主題,如果是比較複雜的或者是比較特別的實驗操作,可以把實驗方法示意圖放在實驗結果旁(介紹時,老師就能立馬get到你是怎麽(me) 做的實驗得到的結果)。最後,就是匯報的時間和節奏,語速適中,千萬(wan) 不要像一個(ge) 毫無感情的朗讀機器。
將自己的匯報時長控製在6-8分鍾內(nei) ,太短顯得內(nei) 容缺乏,太長則會(hui) 令人喪(sang) 失興(xing) 趣。
03、閱讀文獻的tips
1、對於(yu) 綜述類論文
因為(wei) 綜述本身是屬於(yu) 總結性的文章,想要快速抓到所讀文獻的點可以通過快速瀏覽前言以及各小節標題的方法,迅速領悟到這篇綜述所描述的內(nei) 容,每一小節的標題內(nei) 容一般是由內(nei) 容介紹+實例的格式組成,找到感興(xing) 趣的內(nei) 容進行精讀即可。當閱讀正文時,可以先看圖表,然後找圖表所對應正文的文字部分,進行精讀。文章最後的總結以及展望部分可以留意,因為(wei) 這是文章作者在閱讀大量文獻後,對這個(ge) 方向的一些思考,非常值得我們(men) 進行學習(xi) 和借鑒。
2、對於(yu) 實證類論文
一般文章結論都建立在大量數據分析的基礎上,並且會(hui) 利用回歸分析等方法來建立模型,閱讀時,首先要找到文章中的因變量和自變量,采用圖示法畫出文章要驗證的關(guan) 係,建構了何種模型,是中介效應還是調節效應,或是其它?其次,找到假設,實證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提出假設、驗證假設、得出結論,可以一一找到文章提出的猜測,後續針對該假設得出了何種結論,原假設成立嗎?
最後,根據文章梳理出核心變量圖。實證類文章近來可謂學術界的“香餑餑”,一切用數據說話,也是對新手小白的友好操作。在閱讀時,重點關(guan) 注文章的統計學方法,利用不同學科視角研究問題,你會(hui) 得到新的發現。
但文獻閱讀其本身是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隻有大量的輸入才能進行有效的輸出。Abstract以我們(men) 證明了/建立了XXX或者XXX被證明了之類的句子來闡述做了XX事情,重點找在摘要和題目中提到的單詞或者找表達因果、轉折關(guan) 係的連詞來找到作者想表達的重點;關(guan) 注最後一段以及最後一句,作者會(hui) 總結接下來的實驗內(nei) 容。
假期的工作效率遠不如在學校圖書(shu) 館裏高,所以在閱讀文獻前可以給自己提前規劃好每日的任務,每天閱讀5篇,總結1篇。根據自己的工作效率及時調整,還可以配合一些時間管理軟件來督促自己完成假期科研任務。
04、及時充電
將近2個(ge) 月的假期,不可能一點科研任務都不進展吧?蒙混過關(guan) 的策略隻是一種應急之策,想要學術上真正有所進展,必須趁假期及時充電,惡補科研能力。可謂“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在此,小競為(wei) 大家介紹最基礎的檢索文獻途徑和閱讀技巧。
一般中文論文的檢索是通過知網、萬(wan) 方、維普,在校學生可通過學校圖書(shu) 館進入,即可下載學校已購買(mai) 版權的文獻;英文論文的檢索是通過Web of science、Sci-hub(醫學生可用PubMed、GeenMedical),可以直接通過網絡鏈接進行檢索。在實際的學習(xi) 中,百度學術、穀歌學術也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實現高效的文獻檢索。找到學術網站後,如何搜集自己想要的文獻?
1、確定檢索關(guan) 鍵詞
如果是中文關(guan) 鍵詞可直接檢索;英文關(guan) 鍵詞可以由中文關(guan) 鍵詞進行確定(利用翻譯軟件或者查找中文文獻的英文摘要找到專(zhuan) 有詞匯)或者尋找關(guan) 鍵詞的同義(yi) 詞,這一步需要大量的日常知識/經驗的積累,需要大量的閱讀參考文獻標題,量變才能引起質變。此外確定檢索關(guan) 鍵詞還可以通過查找上位詞或者下位詞的方法。(上位詞是指概念上外延更廣的主題詞;下位詞是指概念上內(nei) 含更窄的主題詞)
2、檢索與(yu) 篩選
檢索可以分為(wei) 一般檢索和高級檢索,高級檢索可以設置關(guan) 鍵詞的邏輯關(guan) 係(and,or,not),結果也更有針對性,檢索範圍建議選擇“Title and Abstact”。文獻的篩選可以根據研究目的確定篩選內(nei) 容:
了解全新領域/尋找課題方向可以通過閱讀近五年的權威綜述文獻,包括博士畢業(ye) 論文的綜述部分以及大量閱讀摘要的方法;
撰寫(xie) 論文手稿可以通過閱讀高度相關(guan) 的文獻,對每篇文獻進行詳細的筆記記錄;
學習(xi) 實驗/設計/分析方法,可以通過閱讀博士畢業(ye) 論文以及高質量SCI的方法;
關(guan) 注研究最新進展,可以閱讀行業(ye) 頂刊最新發表的論文。
文獻的篩選也可以根據論文質量確定篩選內(nei) 容,可以根據雜誌分區和影響因子,中文期刊盡量選擇北大核心,CSCD,英文期刊盡量選擇中科院一區和二區的文章(如何了解論文質量?可以了解本專(zhuan) 業(ye) 的權威期刊,可能影響因子沒有那麽(me) 高,但在本專(zhuan) 業(ye) 的領域還是非常受認可的。)
常用檢索縮寫(xie) 圖源網絡
3、導出與(yu) 管理
如果文獻數量較少,可以直接閱讀摘要,決(jue) 定是否下載原文。文獻下載後,可以在文件夾或文獻管理軟件中分類管理(文件命名方式可以為(wei) 年份+雜誌名+主題詞或者雜誌名+年份+第一作者/通訊作者+主題詞)。閱讀摘要時,可將重要的文獻整理到word或excel文檔中,便於(yu) 後期查找。
當文獻數量較多時,可以批量導入文獻管理軟件如Endnote、Zotero、NoteExpress、知網研學等,邊寫(xie) 邊搜等進行閱讀,閱讀時在軟件內(nei) 進行筆記或者標注,篩選需要的文獻。
4、查漏補缺
檢索參考文獻,可以看近五年發表綜述的參考文獻以及原創性論文的前言和討論部分參考文獻;檢索引用該文獻的文獻,首先要確定與(yu) 課題高度相關(guan) 的幾篇文獻,然後檢索引用這些文獻的其他文獻。
5、記錄文獻筆記文獻筆記一般由五部分組成:
論文基本信息(論文題目、雜誌名、影響因子、發表年份),
研究設計(研究開展的國家、人群、樣本量等),
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指標及其定義(yi) 、實驗檢測方法、數據分析方法等),
研究結果與(yu) 結論(詳細記錄主要的結果,便於(yu) 不同文獻之間進行對比和總結),
借鑒與(yu) 思考(這篇文章好在哪裏?如何豐(feng) 富自己的課題?論文寫(xie) 作中可以模仿的邏輯結構或者句式?(主要適用於(yu) 頂刊))
文獻整理需要詳細全麵的記錄論文內(nei) 容,認真思考對自己課題的啟發;尋找Research gap,需要重點記錄論文的背景與(yu) 前言以及了解既往研究的局限性;手稿撰寫(xie) ,需要理清文章的結構,每段句子的邏輯,記錄可以模仿的句型句式;分析結果整理/圖標繪製,可以匯總高分論文中圖標的整理方式。
還有一些非常實用的工具和課程推薦給大家:課程推薦中國大學MOOC由中國科學院大學羅紹鋒老師講解的《文獻管理與(yu) 信息分析》,可以幫助我們(men) 更高效的追蹤該領域科研的發展趨勢;軟件推薦文獻鳥(輸入關(guan) 鍵詞後,軟件每天會(hui) 將最新發表的文獻發送到指定郵箱);插件推薦各大學的VPN(無法連接校園網時,可通過VPN下載學校已購買(mai) 版權的文獻),文獻檢索時,不需要過分追求工具的便捷,重要的是有清晰的目標和思路,並且付出足夠多的時間。
大家都說,隻有考上研的那一刻是快樂(le) 的,之後便是漫漫艱辛風雨路。最大的難關(guan) 當屬閱讀文獻,剛開始讀一篇英文文獻時,可能要花上好幾天才能讀個(ge) 一知半解,很是枯燥,孤獨且沒有方向。碰上組會(hui) 更是一籌莫展,其實,我們(men) 大可不必如此焦慮,畢竟大家都是這麽(me) 走過來的,說到底,讀書(shu) 而已,開心點!祝大家早日修成科研達人。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