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ge) 有點膩的表達,剛好有遇到一個(ge) 字麵意思比較接近這個(ge) 中文的,就想可以積累下。
大概是去年第一次聽到這個(ge) 中文表達,多見於(yu) 一些爽劇,霸總劇。順道說下“爽劇”可以怎麽(me) 說。
原先的第一反應是feel-good,因為(wei) netflix的類型介紹裏有這麽(me) 一個(ge) ,感覺和中文的“爽”也算是接近。但後來發現連 The Great British Baking Show 的介紹裏也有Feel Good,考慮到這個(ge) 真人秀和中文理解的爽劇還是有比較大的出路,所以feel-good 對應“爽劇”應該不夠合適。
然後就開始內(nei) 容上去對標,哪個(ge) 劇的內(nei) 容是比較符合中文“爽劇”的定義(yi) 的,然後再去看裏麵的介紹。
找到一部,叫 Bridgerton, 隻是看過影評,沒有看過劇,所以不知道實際內(nei) 容是不是符合,所以我讓ChatGPT 給我介紹了一下
應該符合我們(men) 對於(yu) “爽劇”的定義(yi) ,然後去看了下它的標簽
排除witty 和 emotional 感覺和爽劇關(guan) 係不大,那就剩下 swoonworthy了
看這個(ge) 解釋是不是和我們(men) 要的爽劇的意思差不多。字麵解釋上這個(ge) 和“上頭”也有點像啊。
好,這樣爽劇這個(ge) 解釋算是有著落了。
回到標題裏的“動逆鱗”,大致意思是被惹到了,當然這表達裏麵把自己說成了龍(這裏的逆鱗是龍的逆鱗),所以多少有點膩。
看下這麵這個(ge) 當時閱讀時候遇到的片段
這個(ge) ruffle feathers,或 ruffle sb's feathers 的意思也是惹怒了某人的意思
另外一個(ge) ruffle feathers 和"動逆鱗" 類似的地方是,這個(ge) feather 詞源上指的是鳥在頸部的feathers,而這個(ge) “逆鱗”,根據搜索到的來看,指的也是龍脖子下的鱗片。
所以這兩(liang) 個(ge) 語境和語義(yi) 上是不是都還蠻像的。
另外幾個(ge) ruffle feathers 的例子
來自於(yu) NYT
The celebrity's provocative statements on social media have ruffled feathers among fans and critics alike, who are divided on whether they are appropriate or offensive.
來自WSJ
The proposed merger between two major corporations is expected to ruffle feathers among rival companies and regulators.
來自New Yorker
The artist's provocative performance at the art museum has ruffled feathers among conservative critics and audiences, who view it as controversial and offensive.
簡單總結下,就是兩(liang) 個(ge) 語境,兩(liang) 個(ge) 表達。感覺 ruffle feathers 可能實用性比 swoon 更高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