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men) 在寫(xie) 論文的時候,無論是前期閱讀基礎文獻掌握基本知識,中期閱讀綜述性文獻梳理研究思路,或者是後期閱讀領域內(nei) 最新文獻跟進前沿技術,參考文獻都是必不可少的。牛頓曾經說過: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wei) 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對於(yu) 科研工作者或者需要寫(xie) 論文的群體(ti) 而言,別人的論文就是巨人的肩膀。我們(men) 自然可以想到,巨人的肩膀越高,我們(men) 看的就越遠,論文的質量越高,我們(men) 的工作也就更加出色。那麽(me) 在寫(xie) 論文的過程中如何選擇參考文獻?其中有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項?
01、高質量的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質量良莠不齊,頂級論文自然不必說,有某些領域的開山之作,有大牛學者的絕妙思路,有嚴(yan) 謹的理論證明和實驗驗證。中等論文大多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縫縫補補,改進一些方法或者應用原來提出的方法去解決(jue) 新的問題。質量一般的論文沒什麽(me) 新意,基本上都是縫合怪。還有些離譜的論文,比如在某些網站上你可以找到僅(jin) 有一兩(liang) 頁的論文,其質量甚至比不上同學們(men) 的課程報告。
高質量論文可以給我們(men) 的研究提供新思路,開拓我們(men) 的視野,啟發我們(men) 的思維。如果把寫(xie) 論文比喻成做一道菜,那參考文獻就是菜譜,不是說沒有好菜譜你就做不了菜,但好菜譜一定能提升你做成好菜的幾率!另外一點原因是,讀高質量的論文往往能緊跟領域的最新技術,這可以有效避免idea撞車。
試想你現在有一個(ge) idea,辛辛苦苦讀文獻做實驗寫(xie) 論文,快要投稿時才發現,和你同一idea的論文已經發表了,這種情況是多麽(me) 的令人惋惜!再換一種思路,如果你早期發現別人已經實現了你的idea,你反而能提前獲悉這個(ge) 想法的可行度和效果,那麽(me) 自己親(qin) 自動手做時直接在前人的基礎上完成即可。所以多找高質量的參考文獻,能幫你省下不少功夫。
02、相關(guan) 相似的參考文獻
論文中引用的文獻一定要和論文的內(nei) 容、研究的方向或者論文中用到的方法相關(guan) ,否則哪怕質量再高也不能盲目引用。參考文獻選擇的難點在於(yu) 找準相關(guan) 文獻後,你可能會(hui) 發現這個(ge) 研究方向比較冷門,難以借鑒,很少有高質量的論文供你學習(xi) 。這時候就要思考如何找到相似性論文了。
其它學者發表論文時肯定也經曆了參考文獻閱讀、選擇和引用的過程,他們(men) 的工作可能是基於(yu) 前人的、可能和同行的思路方法進行對比,作者對這些工作的總結不正是我們(men) 迫切需要的嗎?我們(men) 閱讀一篇論文時不僅(jin) 僅(jin) 可以借鑒這篇論文的內(nei) 容,還可以借鑒該論文的參考文獻!而這些參考文獻中又引用了其它參考文獻,這樣一步步深挖,輻射式發散式地尋找,一定能找到大量有用的資料。
說起來容易,但相似性文獻的閱讀和選擇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我們(men) 用最簡單的情況假設計算:一篇論文最少有10篇相關(guan) 的參考文獻,不考慮重複引用的情況,你再去閱讀這些參考文獻的參考文獻,那就是100篇。在這個(ge) 過程中,搜集、閱讀、篩選、對比…都要消耗大量精力,有沒有什麽(me) 簡單的方法?
這裏給大家推薦一款科研神器——connectedpapers(https://www.connectedpapers.com/),它是一個(ge) 文獻檢索工具,特點是它能夠將相關(guan) 文獻以網絡圖的形式可視化展示,能讓使用者直觀地發現參考文獻之間的聯係以及重要文獻,梳理好一個(ge) 問題的來龍去脈。以官網展示的《DeepFruits: A Fruit Detection System Using Deep Neural Networks》這一篇論文為(wei) 例:
圖中每一個(ge) 綠色的圓都表示一篇論文,其中粉色輪廓的圓表示使用者檢索的論文。相關(guan) 論文都呈現在圖中,圓形麵積越大,論文的質量就越高,在這裏論文的質量是通過被引次數衡量的。圓的顏色越深表示發表時間越近。當鼠標移到小球上時,右側(ce) 會(hui) 顯示該篇文獻的信息。
點擊Prior works可以查閱文獻表格,在表格中可以按照發表時間、引用量。圖片引用量等方式排列。綠色背景的文獻是被檢索論文直接引用的文獻,黑色背景的文獻是被檢索論文未直接引用的文獻,但是有一定的聯係。
點擊Derivative works,可以查看引用了圖中文獻的文獻,也就是相關(guan) 性文獻。同樣的也能按條件排序。
03、開源論文
開源論文是指那些公開了數據集、實驗模型或者代碼的論文,選擇開源論文的好處在於(yu) :
1、這些論文一般質量較高。
作者敢於(yu) 開源,敢於(yu) 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公示,側(ce) 麵說明了作者對於(yu) 這篇論文非常自信。那麽(me) 你在借鑒參考時也不必擔心用錯了數據和方法,做出空中樓閣的東(dong) 西。
2、方便驗證。
我們(men) 在寫(xie) 論文時一般要和其它學者提出的方法作比較,這其中難免少不了要複現其它人的實驗結果。但不少人都發現,要麽(me) 無法複現,要麽(me) 複現出的數據對不上,到底是自己出了問題,還是別人學術不端,這就說不清了。而開源論文可以根據其公布的資料直接驗證,結果都是板上釘釘的。
3、善用開源的參考文獻可以極大地幫助你提高工作效率。
程序員總說:不要重複造輪子。在科研中也是如此,不要刻意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引用已有的文獻和材料,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新工作上。
這類開源論文去哪裏尋找呢?
首先高質量期刊的論文一般會(hui) 主動開源,在文中公布項目地址或資料下載鏈接。其次給大家推薦另一個(ge) 神器——paperswithcodehttps://paperswithcode.com/這裏收錄的論文不僅(jin) 公開了代碼、數據集,而且都是可以成功運行的,質量有保證!
選擇大於(yu) 努力,在寫(xie) 論文這件事上,這句話確實有一定道理。對高質量參考文獻的嗅覺不是一天兩(liang) 天就能鍛煉出來的,需要同學們(men) 經常閱讀文獻,跟進領域前沿,善於(yu) 應用各種提升效率的工具,一步步鍛煉自己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終有一天在選擇參考文獻時能得心應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