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
Chinese History
概述
大約在6000-7000年前,中國所處的大陸板塊開始陸續出現了許多分散的文明,可以說是華夏文明的曙光。在約5000-4000年前,最早的國家體(ti) 製開始逐漸誕生。中國的曆史,從(cong) 夏朝算起的話,有近4100年曆史;
在經曆了民族融合和與(yu) 外族的戰爭(zheng) 後,逐漸形成了一個(ge) 統一的大國在先秦諸子百家時期,使中國文化理論化。從(cong) 中國第一個(ge) 統一的朝代秦朝算起,約有2241年。在漢代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確立了中國文化以儒家文化為(wei) 基礎的大致發展方向。而在漢代以後的民族大融合中,漢族的文化也吸收了不少少數民族的文化,使得中國的文化更趨多元。
科舉(ju) 製的發明使中國的寒門子弟最終進入了權力的中心地帶,也是中國在古代遠遠領先於(yu) 世界的重要原因。然而一直以來中國都是中央集權製度,大部分權力都集中在一個(ge) 人或少部分人手中。這樣有利於(yu) 國家的統一,但另一方麵也嚴(yan) 重製約了中國得發展,使得近代的中國發展程度遠遠落後於(yu) 世界其他國家。
而到了今天,中國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趕超其他國家。
時間軸
中國曆史
Chinese History
中國曆史
Chinese History
推薦書(shu) 目
一、史學理論及史學史
1.[唐]劉知幾,劉占召校注:《史通評注》,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版。
2.[清]章學誠,倉(cang) 修良注:《文史通義(yi) 新編新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楊翼驤:《中國史學史資料編年》(共3冊(ce) ),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4.梁啟超:《中國曆史研究法》及《補編》,商務印書(shu) 館1922年版。
5.李大釗:《史學要論》,商務印書(shu) 館1999年版。
6.[日]內(nei) 藤湖南:《中國史學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7.顧頡剛:《當代中國史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8.金毓黻:《中國史學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白壽彝總主編:《中國史學史》(六卷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上海遠東(dong) 出版社1996版。
11.杜維運編:《史學方法論文選集》,華世出版社1979年版。
12.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嶽麓書(shu) 社2003年版。
13.王學典:《二十世紀中國史學史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14.喬(qiao) 治忠等編:《中國史學史研究述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5.[德]蘭(lan) 克:《曆史上的各個(ge) 時代:蘭(lan) 克史學文選之一》,北大出版社2010年版。
16.[美]魯賓遜,何炳鬆譯:《新史學》,商務印書(shu) 館1923年版。
17.[英]巴勒克拉夫,楊豫譯:《當代史學主要趨勢》,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版。
18.何兆武,陳啟能主編:《當代西方史學理論》,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
19.何兆武主編:《曆史理論與(yu) 史學理論─近現代西方史學著作選》,商務印書(shu) 館1999年版。
20.薑芃:《西方史學的理論和流派》,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二、先秦史
1.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chuan) 說時代》,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王玉哲:《中華遠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徐中舒:《先秦史論稿》,巴蜀書(shu) 社1992年版。
4.晁福林:《先秦社會(hui) 形態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5.郭沫若:《郭沫若全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中華書(shu) 局1988年版。
7.楊寬:《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楊寬:《戰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三、魏晉南北朝史
1.[唐]唐太宗撰:《晉書(shu) 》,中華書(shu) 局1974年版。
2.[北宋]司馬光等撰:《資治通鑒》,中華書(shu) 局1956年版。
3.[南朝]劉義(yi) 慶,劉孝標注,餘(yu) 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中華書(shu) 局2007年版。
4.逯欽立:《先秦兩(liang) 漢魏晉南北朝詩》,中華書(shu) 局1983年版。
5.陳寅恪:《金明館叢(cong) 稿初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6.呂思勉:《兩(liang) 晉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7.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cong) 》,《魏晉南北朝史續論》,《魏晉南北朝史拾遺》,中華書(shu) 局2011年版。
8.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9.何茲(zi) 全:《讀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0.田餘(yu) 慶:《東(dong) 晉門閥政治》,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11.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中國中古社會(hui) 史論》,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shu) 店2002年版。
12.湯用彤:《漢魏兩(liang) 晉南北朝佛教史》,中華書(shu) 局1955年版。
13.祝總斌:《兩(liang) 漢魏晉南北朝宰相製度研究》,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
14.馬長壽:《碑銘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關(guan) 中部族》,中華書(shu) 局1985年版。
15.嚴(yan) 耕望:《中國地方行政製度史·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製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6.[日]宮崎市定,韓昇,劉建英譯:《九品官人法研究》,中華書(shu) 局2008年版。
17.[日]川勝義(yi) 雄,徐穀梵,李濟滄譯:《六朝貴族製社會(hui) 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8.[日]穀川道雄,李濟滄譯:《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9.單國鉞主編:《當代西方漢學研究集萃·中古史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20.張慶捷:《民族匯聚與(yu) 文明互動-北朝社會(hui) 的考古學觀察》,商務印書(shu) 館2010年版。
四、西夏史
1.吳天墀:《西夏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史金波等:《文海研究》,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
3.白濱編:《西夏史論文集》,寧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李範文:《同音研究》,寧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李華瑞:《宋夏關(guan) 係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李範文主編:《西夏語比較研究》,寧夏人民出版社1999版。
8.史金波等譯注:《天盛改舊新定律令》,法律出版社2000版。
9.杜建錄:《西夏經濟史》,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10.李範文主編:《西夏通史》,寧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牛達生:《西夏遺跡》,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12.史金波:《西夏社會(hui)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李範文編:《夏漢字典》,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14.楊蕤:《西夏地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楊浣:《遼夏關(guan) 係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6.俄羅斯科學院東(dong) 方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等編:《俄藏黑水城文獻》(1-1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7年版。
17.韓蔭晟編:《黨(dang) 項與(yu) 西夏資料匯編》,寧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西北第二民族學院等編:《英藏黑水城文獻》(1-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9.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中心等編:《中國藏西夏文獻》(1-20),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0.李範文主編:《西夏研究》(1-8輯),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05-2008年版。
21.西北第二民族學院等編:《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五、隋唐史
1.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陳寅恪:《隋唐製度淵源略論稿》,三聯書(shu) 店2004年版。
3.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日]氣賀澤保規:《隋唐時代:絢爛的世界帝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5.崔瑞德:《劍橋中國隋唐史》,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1990版。
6.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
7.劉俊文:《唐律疏義(yi) 箋解》,中華書(shu) 局1996年版。
8.黃正建:《隋唐五代社會(hui) 生活史》,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9.徐連達:《唐朝文化史》,複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六、明清史
1.湯綱,南炳文:《明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版。
2.王戎笙主編:《清代全史》10卷,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英]崔瑞德,牟複禮等:《劍橋中國明代史》,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5.[清]魏源:《聖武記》,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6.[明]顧炎武:《日知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7.孟森:《明清史講義(yi) 》(上.下),中華書(shu) 局1981年版。
8.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正續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版。
9.謝國楨:《增訂晚明史籍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0.吳晗:《朱元璋傳(chuan) 》,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吳晗:《吳晗史學論著選集》,人民出版社1984-1988年版。
12.顧誠:《南明史》,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13.馮(feng) 爾康:《雍正傳(chuan) 》,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4.楊啟樵:《雍正帝及其密折製度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5.官修《明實錄》,台灣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校勘本1962年版。
16.官修《清實錄》,中華書(shu) 局1987年版。
17.官修《明史》,中華書(shu) 局1974年版。
18.穀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中華書(shu) 局1977年版。
19.萬(wan) 曆:《大明會(hui) 典》,廣陵書(shu) 社2007年版。
20.官修:《清文獻通考》,十通本。
七、中國近現代史
1.嚴(yan) 中平主編:《中國近代經濟史(1840—1894)》,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汪敬虞主編:《中國近代經濟史(1895—1927)》,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劉克祥,吳太昌主編:《中國近代經濟史(1927—1937)》,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美]黃宗智:《華北的小農(nong) 經濟與(yu) 社會(hui) 變遷》,中華書(shu) 局2004年版。
5.[美]道格拉斯·C·諾斯:《經濟史上的結構和變遷》,商務印書(shu) 館1992年版。
6.[德]馬克思·韋伯:《社會(hui) 經濟史》,中國法製出版2011年版。
7.[美]彭慕蘭(lan) :《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日]城山智子:《大蕭條時期的中國:市場、國家與(yu) 世界經濟》,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9.[日]濱下武誌:《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清末海關(guan) 財政與(yu) 通商口岸市場圈》,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日]顧琳:《中國的經濟革命:二十世紀的鄉(xiang) 村工業(ye)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中華民國史》,中華書(shu) 局2011年版。
12.虞和平:《中國現代化曆程》,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楊德才:《中國經濟史新論》(1840-1949),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14.[日]久保亨:《走向自立之路——兩(liang) 次世界大戰之間中國的關(guan) 稅通貨政策和經濟發展》,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15.張海鵬主編:《中國近代通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美]費正清:《劍橋中國晚清史》,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
17.[美]吉爾伯特·羅玆曼主編:《中國的現代化》,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8.王開璽:《晚清政治新論》,商務印書(shu) 館2006年版。
19.張憲文:《中華民國史》,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0.張岱年,程宜山:《中國文化與(yu) 文化論爭(zheng)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21.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聯書(shu) 店2002年版。
22.高瑞泉主編:《中國近代社會(hui) 思潮》,華東(dong) 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23.許紀霖編:《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論》,東(dong) 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24.汪榮祖:《康章合論》,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25.黃克武:《自由的所以然:嚴(yan) 複與(yu) 約翰密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yu) 批判》,上海書(shu) 店出版社2000年版。
26.張灝:《梁啟超與(yu) 中國思想的過渡》,《烈士精神與(yu) 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27.周策縱:《五四運動:現代中國的思想革命》,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8.喬(qiao) 誌強:《中國近代社會(hui) 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9.[法]謝和耐,黃建華,黃迅餘(yu) 譯:《中國社會(hui) 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0.行龍:《從(cong) 社會(hui) 史到區域社會(hui) 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1.王先明:《近代紳士:一個(ge) 封建階層的曆史命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2.[美]施堅雅主編,葉光庭等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中華書(shu) 局2000年版。
33.[美]施堅雅,史建雲(yun) ,徐秀麗(li) 譯:《中國農(nong) 村的市場和社會(hui) 結構》,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34.秦暉,金雁:《田園詩與(yu) 狂想曲—關(guan) 中模式與(yu) 前近代社會(hui) 的再認識》,語文出版社2010年版。
35.費孝通:《江村經濟─中國農(nong) 民的生活》,商務印書(shu) 館2001年版。
36.費孝通:《鄉(xiang) 土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八、曆史文獻
1.[清]永瑢等:《四庫全書(shu) 總目》,中華書(shu) 局1965年版。
2.黃永年:《文獻學四講》,鷺江出版社2003年版。
3.杜澤遜:《文獻學概要》,中華書(shu) 局2005年版。
4孫欽善:《中國古文獻學史》,中華書(shu) 局1994年版。
5.餘(yu) 嘉錫:《目錄學發微》,中華書(shu) 局2007年版。
6.黃永年:《古籍整理概論》,上海書(shu) 店出版社2001年版。
7.黃永年:《古籍版本學》,鳳凰出版傳(chuan) 媒集團2009年版。
8.梁啟超:《古書(shu) 真偽(wei) 及其年代》,中華書(shu) 局1955年版。
9.董治安:《經部要籍概述》,鳳凰出版傳(chuan) 媒集團2008年版。
10.黃永年:《史部要籍概述》,鳳凰出版傳(chuan) 媒集團2008年版。
11.黃永年:《子部要籍概述》,鳳凰出版傳(chuan) 媒集團2008年版。
12.曾棗莊:《集部要籍概述》,鳳凰出版傳(chuan) 媒集團2008年版。
13.陳智華,陳智超等:《中國古代史史料學》,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4.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shu) 館1998年版。
15.陸宗達:《訓詁方法論》,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