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和國際部應該怎麽選?

大部分家庭在進行教育規劃的時候,往往會(hui) 麵臨(lin) 著不同路線的選擇:普高還是出國。

不管走國際路線,在國外讀本科,還是選擇走常規高考路線,未來衝(chong) 刺985/211名校,需要注意三點:學生自己以及家庭的綜合意願;學生自身的學習(xi) 情況和傾(qing) 向;不同路線和理念對家庭的影響不同,對學校進行考察,選擇最適合自己孩子的學校。

不過,現階段還有很多家庭對於(yu) 這兩(liang) 條線路的去向搖擺不定。

擺在麵前的三種選擇

1.先選擇普高路線再轉軌

如果選擇普通高中,需要把國內(nei) 課程學好,未來參與(yu) 高考,成績足夠優(you) 秀才能踏進985/211名校。學生中途有了出國打算,可以提前轉軌,但是這條路對於(yu) 學生的整體(ti) 要求很高,更適合一些學習(xi) 拔尖的孩子。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學校為(wei) 高中階段臨(lin) 時想出國的孩子提供了天然條件,例如十一學校的出國班。前提是需要學生先升入十一本部高中,如果臨(lin) 時想出國留學,可以選擇進入十一的出國班。之前就有來自十一2+4項目的學長上完了高一上學期之後有了出國的打算,在高一下學期的時候,就選擇進入到了十一的出國班。

學長表示,十一出國班的人數比較少,他們(men) 那屆隻有12個(ge) 學生,老師的個(ge) 體(ti) 關(guan) 注度更高。五個(ge) 學生來自十一的2+4項目(可以直升十一本部高中),七個(ge) 學生來自十一的3+3項目(需要參與(yu) 中考才能升入十一本部高中)。

十一的出國班和國際部不同,出國班按普高的標準收費,一年的學費隻有800塊錢,對於(yu) 普通家庭很友好。而且出國班還可以和國際部共享很多資源,比如學校的升學指導顧問等等。但是具體(ti) 在硬件設施和活動方麵,國際部的資源還是更勝一籌。

2.普高留學雙線作戰

需要高考和出國兩(liang) 手準備,這條路並不好走。對於(yu) 學生的能力是一個(ge) 很大的考驗,更適合學習(xi) 比較拔尖的孩子。

中考是個(ge) 分水嶺,如果中考分數優(you) 秀,能進普高的實驗班就進實驗班,在整體(ti) 生源優(you) 質的環境下,學生成長得更快,可以更好地適應雙線作戰。當然,還有很多優(you) 秀的學生不用中考(經學校綜合評定合格後)就能提前拿到公立普高的門票,例如人大附中早培班的孩子和十一學校2+4項目的孩子。由於(yu) 這些孩子在選拔初期就是擇優(you) 錄取上岸的,一般情況下更能適應雙線作戰。

以人大附中早培學生為(wei) 例,人大附中早培項目指的是針對北京市戶籍的海澱區五年級學生招生,被篩選的孩子,四年後經學校評定後可以進入人大附中本部高中的早培班就讀,基本能鎖定人大附中普高。這部分孩子可以選擇繼續走國內(nei) 路線,等高三再確定高考還是出國,不過對於(yu) 學生的壓力較大,需要謹慎選擇。

所以也可以在中考階段臨(lin) 時轉軌,因為(wei) 人大附早培學生如果不想直升本部高中,在經過學校評定後可以免試進入人大附中ICC,據“從(cong) 人大附中ICC考入牛津大學”的學生媽媽所述,那些從(cong) 早培畢業(ye) 進入到人大附中ICC的孩子申請的都不錯,80%被美國前20和牛劍錄取,但如果一直留在早培體(ti) 係準備高考的孩子突然轉換賽道,可能不會(hui) 特別理想。人大附中學生媽媽還為(wei) 我們(men) 講述了孩子那一屆學生的錄取結果,160名學生當中,其中走高考體(ti) 係的有120人,考取清北與(yu) 985、211大學的各占50%,可能有極個(ge) 別去了雙非,但也是非常硬核的專(zhuan) 業(ye) ,其實等同於(yu) 985、211。走國際部體(ti) 係的一共40人(含美高、公立國際部、高考體(ti) 係出國班)。其中美高和公立國際部80%錄取美本TOP25和牛劍,而高考體(ti) 係僅(jin) 為(wei) 20%)。

不過,普高留學雙線作戰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從(cong) 優(you) 勢上麵來看,普高尤其是實驗班的學習(xi) 氛圍很好,優(you) 秀學苗多,學生之間可以互幫互助;對於(yu) 長期走國內(nei) 路線的孩子來說,普高氛圍可能更利於(yu) 學習(xi) ;國內(nei) 課程對於(yu) 數理化等課程的教學比較深入,普高學生一般都具備良好的數理化基礎,有助於(yu) 後期SATACT的學習(xi) 。

從(cong) 弊端來看,普高路線和出國路線所學的課程體(ti) 係不同、大學錄取要求也不同,這就要求學生付出雙倍的努力,壓力不可避免。同時,由於(yu) 身邊人都是走高考路線的同學,在獲取信息和資料方麵,可能沒有國際部的孩子那麽(me) 快。在正常完成普高課程的同時,需要額外學習(xi) 托福、SAT、ACT、國際課程、參與(yu) 活動競賽等等,申請季的文書(shu) 寫(xie) 作也會(hui) 占用學生大量的時間。

3. 選擇公辦校國際部/國際學校,直接留學

如果留學意願明確,選擇在本科階段出國留學,那麽(me) 可以選擇去國際部/校就讀高中。進入國際化高中以後,學生可以根據目標大學選擇對應的國際課程體(ti) 係,例如APIB、A Level、香港DSE等等。

一般情況下,AP適合英美雙申,AP比較靈活,考試自由度比較高。IB課程比較全麵,適合可以合理規劃時間的孩子。A Level適合申英的孩子。香港DSE更適合目標香港的孩子,沒有學籍要求,還能用中文作答。而且香港DSE成績還被中國大陸地區/香港地區、海外名校認可。

在國際高中,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學習(xi) 國際課程,以及提升標化成績。平常還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參與(yu) 社團活動以及參與(yu) 學術競賽,為(wei) 後續的申請加分。之後還會(hui) 開展文書(shu) 寫(xie) 作,等申請季的時候,向目標大學提交申請,由學校決(jue) 定是否被錄取。

二、不同方向的規劃

不同的路線需要銜接不同的規劃,需要明確不同方向最看重什麽(me) ,才能更好地落地。

1.對於(yu) 已經明確未來要走國際路線的家庭來說,可以充分利用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進行規劃。

如果剛上初中就確定未來走國際路線,不僅(jin) 可以在初二和初三階段提前選擇進入國際部,部分國際部有提前招生項目,例如八十中和人朝分的1+3項目和0.5項目等等,學生可以提前進入目標國際部學習(xi) 。也可以等初三中考後確定去哪所國際部。

接下來重點提一些初中階段的規劃。對於(yu) 初一的學生來說,一開始大家的差距並不大。由於(yu) 時間充足,可以重點放在校內(nei) 成績的提升和托福學習(xi) 上麵,如果現在的英語起點水平是PET英文測試水平,那麽(me) 學習(xi) 托福大概需要兩(liang) 年的時間,最終托福基本能達到100分左右。

課餘(yu) 時間還可以發展自己的興(xing) 趣愛好,多參與(yu) 一些活動,例如競賽、演講、社團、誌願活動等等。同時建議家長在初一和初二階段,帶領孩子去國外參與(yu) 夏校或者夏令營等活動,讓孩子能夠提前感受到這種國際化的氛圍。某種程度上可以為(wei) 未來撰寫(xie) 簡曆積累素材。

初二學生,除了要優(you) 化校內(nei) 成績,還需要集中經曆備戰地理和生物小中考,因為(wei) 小中考的分數會(hui) 計入最終中考成績。此外需要注重托福成績的提升,盡量衝(chong) 刺托福高分,這樣在初三階段可以稍微輕鬆一些。

初三學生,需要注意國際部錄取兩(liang) 個(ge) 重要的階段:一是提前批錄取上岸,二是常規錄取(中考成績出爐後錄取)。

提前批錄取通常會(hui) 看重學生的“個(ge) 人簡曆、初三上學期期末成績/一模成績、托福成績以及筆麵試表現”。據家長反饋,實驗國際部2022中考提前批錄取都是根據簡曆篩選的;常規錄取主要看重學生的中考成績以及筆麵試表現,托福和雅思成績是加分項,按照往年,托福分高的情況下,可以適當降低對於(yu) 學生區排名的要求。

現階段如果初三且校內(nei) 成績穩定,可以集中精力準備接下來的筆麵試,同時需要備戰接下來的中考。因為(wei) 國際部會(hui) 結合上述要素綜合篩選,如果校內(nei) 成績很優(you) 秀,筆麵試表現不好,也會(hui) 影響最終的錄取。某第一梯隊國際部筆麵試錄取率大約在25%-33%之間,還有某一梯隊國際部筆麵試錄取率大約在16%左右。

高中階段,首要任務是盡早解決(jue) 托福,衝(chong) 刺高分。接下來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準備SAT考試,AP課程考試,課餘(yu) 時間還能參與(yu) 活動和學術競賽等等,後續還需要準備文書(shu) 寫(xie) 作,等申請季階段及時向目標校遞交申請。

2.對於(yu) 目前還不明確出國還是高考的家庭來說,部分家庭選擇了讓孩子雙線作戰。

雙線作戰的家庭首先需要明確高考路線和國際路線的不同,並且要早規劃。通俗來講如果決(jue) 定走高考路線,是不看平時成績的,隻要能在高考那兩(liang) 天的考試當中考出理想成績即可。而國際路線和高考路線不同,走國際路線看重校內(nei) GPA,而且大部分國際部一般采用過程性評價(jia) 的方式,不僅(jin) 關(guan) 注學生期中和期末的成績,更關(guan) 注學生的學習(xi) 過程,例如課程參與(yu) 、隨堂測驗、作業(ye) 完成情況等等。如果期中期末成績沒考好也別太擔心,如果課堂表現積極,對於(yu) 整體(ti) 的GPA影響不大,但是盡量保持穩定,才更有優(you) 勢。

以申美為(wei) 例,除了校內(nei) GPA以外,還會(hui) 看重學生的托福、SAT、ACT等標化成績、國際課程成績、活動競賽的參與(yu) 等等。最重要的是,在後續寫(xie) 文書(shu) 的時候需要體(ti) 現你的個(ge) 性,因為(wei) 美國的大學還會(hui) 看重學生的個(ge) 性是否和學校風格適配。

其次,需要明確托福等標化成績的重要性。不管是在進入國際高中就讀的時候還是未來申請國外名校的時候,托福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從(cong) 人大附中ICC考入牛津大學”的學生媽媽在分享她的教育規劃路線提到,除了GPA,托福是最重要的決(jue) 定性指標。很多沒法參加中考的優(you) 秀孩子也希望考到公辦學校國際部,但他們(men) 沒有中考成績,托福就成了更重要的參考指標。如果目標美國大學前30,盡量托福在高一入學的時候就達到100分左右,高二階段托福衝(chong) 刺110+,SAT考到1500左右,還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競賽和活動,助力未來申請。

從(cong) 上述申請條件來看,普高留學雙線作戰的方式,更適合優(you) 秀的孩子。因為(wei) 要比別人付出雙倍的努力,不僅(jin) 要完成普高課程和作業(ye) ,保證校內(nei) GPA成績,平常還需要兼顧學習(xi) 托福和SAT等等,不過對於(yu) 長期深耕國內(nei) 課程的普高生來說,學術能力和理科基礎會(hui) 更紮實一些,有助於(yu) 後續SAT、ACT的學習(xi) 。平常還需要花時間去參與(yu) 活動。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再談常春藤盟校的財務援助政策

下一篇

主流理科伟德betvlctor1946備賽輔導書籍推薦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