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中的鄙視鏈可不少,比如直博、學碩和專(zhuan) 碩之間、本校原住民和外校學生之間、保研上岸和考研上岸之間…因為(wei) 大多數院校都規定導師帶的學生裏必須同時有考研生和保研生,而直博生一般都是博導帶的,和研究生接觸較少,所以同學們(men) 最在意的還是導師對待不同學生是否偏心,更加重視保研生?
01導師不重視學生的具體(ti) 表現有哪些?
不少同學把導師“不好好說話”當作了對自己的不重視,比如語氣生硬、態度冷漠、消息回複不及時等等。但這些情況基本是由導師性格和你的個(ge) 人主觀感受決(jue) 定的。有些老師醉心於(yu) 學術,本身就不擅長處理人際關(guan) 係,如果學生剛好心思細膩,再加上考研和保研的身份認同差別,就會(hui) 對導師的反饋比較敏感,難免會(hui) 覺得導師不重視自己。
我們(men) 要知道,作為(wei) 研究生首要任務是科研,從(cong) 導師那裏獲得的最大支持就是學術上的指導。所以隻要你的導師還管你,願意在開組會(hui) 時批評你幾句,那就是關(guan) 心的表現!最典型的不重視就是放養(yang) ,這些學生一年都見不上導師幾麵,小論文、開題報告、畢業(ye) 論文都得自己一個(ge) 人完成,自律的同學有了充分的自由度,可以決(jue) 定自己每天幹什麽(me) ,不自律的同學一不小心就會(hui) 混到畢業(ye) 。
如果說導師真的討厭哪類學生,那隻能是態度不端正的。這類學生的特點是劃水摸魚,整日擺爛。課題從(cong) 來不做,在教研室打遊戲看電影混日子,組會(hui) 報告東(dong) 拚西湊,臨(lin) 近畢業(ye) 都沒什麽(me) 成果,拿不到畢業(ye) 證…更有甚者還會(hui) 給導師添麻煩,比如有一些學術不端行為(wei) ,抄襲論文、數據造假;浪費課題經費,將課題組資產(chan) 據為(wei) 己有;侵占其他同學的勞動成果…這類研究生不僅(jin) 導師不喜歡,連同門的學生都不會(hui) 待見!
02導師為(wei) 什麽(me) 會(hui) “區別對待”?
有同學會(hui) 發現這種情況,導師確實會(hui) 管考研的學生,但對考研的學生和保研的學生“區別對待”。比如分給不同學生的任務不一樣,保研的學生能參與(yu) 最新課題項目的研究,看論文做實驗,考研的學生卻在幹一些“雜活”,比如收集數據、幫導師寫(xie) 項目申請書(shu) ,相較於(yu) 保研的學生來說,其工作內(nei) 容沒有“科技含量”。
但事實並非如此!科研是一個(ge) 緩慢積累的過程,每一步都要踏踏實實地走過,或許你現在正在做的工作,同組裏保研的學生在讀研之前已經完成了。這是因為(wei) 保研的學生要比考研的學生更早和導師接觸,多數情況下保研的學生會(hui) 在5-10月和導師聯係,而考研的學生會(hui) 在第二年的3-6月和導師聯係,這其中最少也有半年的時間差,而這半年時間,師生可以有很多交流的機會(hui) 加深互相的熟悉度,比如導師能更早地為(wei) 保研的學生安排學習(xi) 任務,不少能力較強的保研生甚至在大四就開始了“研0”生活,加入了課題組,跟導師、師兄師姐做課題。
再加上本科期間,保研的學生會(hui) 參與(yu) 大創項目和各種學科競賽,這些都提前鍛煉了他們(men) 的科研能力。從(cong) 這一點來看,導師的做法更像是因材施教。不信的話等到研二再看看,你如今做的工作就交給了師弟師妹們(men) 。
03感覺不被導師重視,我該怎麽(me) 做?
第一、改變自己的主觀感受,要公平地看待考研生和保研生。
你們(men) 的區別就是入學時的篩選方式不同,而篩選的工作在招生時已經完結了,接下了大家在導師和學校的評價(jia) 體(ti) 係裏,都是差不多的水平,因為(wei) 在學術能力上,保研的學生和考研的學生在導師眼裏都是萌新,大家都有很多的進步空間。鄙視鏈大多是自己臆想出來的,無論導師是否真的更偏愛哪個(ge) 學生,自己照樣要認真科研,拿到畢業(ye) 證,好好生活。
第二、鍛煉自己“創造價(jia) 值”的能力。
人際交往的本質是價(jia) 值交換,當你變強大時,身邊的朋友自然就多了,和導師交往同樣如此,如果你能產(chan) 出更多的科研成果,讓老師看到你做學術搞科研的能力,自然會(hui) 把更多資源傾(qing) 向你,提供更多的指導,也就是所謂的重視。舉(ju) 個(ge) 實際的例子,課題組裏實驗設備有限,有兩(liang) 位同學都要使用設備,如果這時候恰好時間緊迫要趕項目,作為(wei) 導師,你會(hui) 讓哪位同學優(you) 先使用?大多數導師會(hui) 優(you) 先安排給學術能力和動手能力強的同學,因為(wei) 他們(men) 更有把握提早完成實驗且取得不錯的成功。
所以作為(wei) 學生,我們(men) 能做的就是積極參與(yu) 課題研究,在科研實戰中完善自己的知識體(ti) 係,學習(xi) 新的技能,增強自己的競爭(zheng) 力!而且在學習(xi) 過程中遇到問題就能給大家創造和老師交流溝通的機會(hui) ,進一步增加師生之間的感情。
第三、學習(xi) 和導師的溝通技巧。
很多時候覺得導師對你不夠重視,歸根到底是交流太少造成的陌生感。給大家三點建議:
1、掌握主動權。不要等著導師關(guan) 心你,你要主動聯係導師。積極向導師匯報自己在一段時間內(nei) 的學習(xi) 內(nei) 容和工作進展,並詢問一些有意義(yi) 的問題,這樣會(hui) 給導師留下深刻印象,並且讓導師逐漸重視你。
2、尊重導師的觀點。有時候導師提出的建議我們(men) 不一定能接受,比如實驗中的改進方法,在我們(men) 看來或者是不可能完成的,或者是多此一舉(ju) 的。再比如對我們(men) 的論文提出較大的修改意見,甚至需要把之前的工作全部否定。這時候不要急於(yu) 反駁,作為(wei) 導師,他們(men) 肯定比我們(men) 有經驗,先按照導師的觀點采取行動,如果還不能接受就和導師主動探討,最好用你做出的成果說服導師。
3、及時給予反饋。要讓導師知道他的建議和他對你的幫助是有效的,確確實實幫你解決(jue) 了問題,即使沒有解決(jue) 問題也要告訴導師,一起討論解決(jue) 方案,否則下次誰還願意煞費苦心地幫你?
與(yu) 其關(guan) 注導師是否更重視哪類學生,不如關(guan) 注如何提升自己。無論你是保研的還是考研的,區別隻是兩(liang) 種不同的升學方式,到了研究生階段都是新的開始,英雄不問出處!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