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名校發榜的日子裏,考生們(men) 在想什麽(me) ?
每年的四月一號都是常春藤盟校和美國其它名校正常申請發榜的日子。在等待的過程中,未能在提前申請中被錄取的同學們(men) ,都在焦急地等待著最終的結果。最近我們(men) 時常會(hui) 聽到這些同學們(men) 在詢問各種相關(guan) 的問題,這期就來選擇部分給予解答。
一.如果被放在候補名單上,等到五月一號就能知道結果,還是要等更久?
絕大多數學校都不會(hui) 在五月一號發布候補名單的結果。因為(wei) 許多被錄取的考生都會(hui) 熬到五月一號截止日最後一天才繳交定金,確定赴讀。這就是說大學錄取部門的官員隻有在五月一號過後才能確切知曉收到錄取通知書(shu) 的考生中,到底有多少會(hui) 來就讀。隻有在個(ge) 別情況下,學校錄取部門會(hui) 於(yu) 五月一號之前的日子裏,從(cong) 候補名單上再行錄取。例如,與(yu) 往年比,若今年在四月中旬,學校獲得的繳交定金人數太少,錄取官員就會(hui) 提早與(yu) 候補名單上排在前列的考生聯係。
如果四月一號收到被心儀(yi) 學校放在了候補名單上,同學可以考慮通過電子郵件與(yu) 學校的區域負責官員(Regional Admissions Rep.)聯係,很禮貌地詢問本人處在候補名單上再錄取的機會(hui) 有多大。同時表達自己對該校的執著和興(xing) 趣;如果在等待期間有任何獲得學術獎和社區貢獻獎的事例,也要及時告知學校,以此做進一步的努力。
如果考生在四月一號左右,收到了某大學的錄取通知,但被更心儀(yi) 的學校列為(wei) 候補,也一定要記著在五月一號繳交定金截止日之前先把定金繳上,再繼續等待心儀(yi) 學校的消息。這樣若後來再被候補的中意學校錄取,最差也就是失去了已繳交的定金,這樣比萬(wan) 一最終沒學校讀要好很多。
近些年,美國名校會(hui) 把數百甚至數千的考生放在候補名單上,所以千萬(wan) 不要把“寶”押在候補名單上。盡管在我們(men) 周圍,的確每年都有幸運的同學最終被從(cong) 候補名單上錄取,但數目極少。而且是排名越高的學校,排在候補名單上再錄取的機會(hui) 也越小。
大部分學校從(cong) 候補名單上再錄取的工作會(hui) 拖到六月中旬,也就是說過了六月中旬,處在候補名單上的考生們(men) ,希望就極其渺茫了。偶爾也有個(ge) 別大學會(hui) 在六月中旬來信函詢問某同學,是否願意繼續在候補名單上等待至七月份或八月份。原因通常有兩(liang) 個(ge) :一是該校前一年曾被已經繳了定金的考生最後一刻放了“鴿子”,二是接到詢問的該同學一定是處於(yu) 候補名單的最高位。
二.父母從(cong) 中國來到加拿大,都有大學文憑。但自己是在加拿大出生,本人能被算作為(wei) 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嗎?
美國名校近些年為(wei) 促進高等教育的公平與(yu) 均等,在招收新生時公開表示傾(qing) 向於(yu) 招收那些將屬於(yu) 家族或家庭第一代大學生的考生。而美國名校對於(yu) 所謂被稱為(wei) 第一代大學生的考生,在錄取上給予優(you) 待,也多是指美國和加拿大的少數族裔,如非洲裔,拉美裔,或印第安土族,也包括少量白種人。除了錄取優(you) 先外,對作為(wei) 第一代大學生的考生,在授予助學金或獎學金方麵也有很多優(you) 待。
詢問的同學應該算是該家庭第一代出生在北美的成員,不能算作為(wei) 第一代大學生。對於(yu) 家族或家庭第一代出生在北美的考生,美國名校宣稱在錄取評估中也有適當“照顧”。原因是這類考生也麵臨(lin) 困難和挑戰:英文不是第一語言(在家不說英文),在兩(liang) 種文化的碰撞中成長,或自小在兩(liang) 種不同語言交匯中成長等等。
但在我們(men) 以往近二十年的工作實踐中感受到,對於(yu) 華裔家庭,尤其是來自於(yu) 中國的移民家庭來說,我們(men) 的考生似乎從(cong) 來沒有享有過這樣的優(you) 待。在北美的華裔,如同早期的猶太裔一樣,雖說是少數族裔,但在名校的錄取中,一直備受不公平的打壓,倒是一個(ge) 不爭(zheng) 的事實。所以作為(wei) 華裔考生,隻有更加優(you) 秀,才有機會(hui) 闖進美國名校。加油吧,孩子們(men) !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