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入圍線怎麽看!附2022年強基入圍、錄取分數線、一分一段表

2023年強基招生即將展開,其顯著的降分效應,優(you) 質的培養(yang) 模式,及豐(feng) 富的專(zhuan) 業(ye) 設置,使得曆年強基報名都十分火熱,而各院校強基入圍分數線作為(wei) 最重要的參考指標之一,也備受關(guan) 注。

然而入圍分數線背後還隱藏著很多因素,哪些專(zhuan) 業(ye) 入圍難度大,哪些院校有特殊的入圍線計算方式,哪些入圍線不具備參考價(jia) 值,都需認真了解。

在此,老師也願與(yu) 各位分享,如何正確使用入圍分數線。

熱門專(zhuan) 業(ye) 分數線高

2022年,航空航天類、智能無人係統技術、飛行器動力工程、自動化四個(ge) 交叉學科專(zhuan) 業(ye) 加入強基,並在大所多數省份都成為(wei) 了入圍分數線和錄取分數線最高的專(zhuan) 業(ye) 。

例如西北工業(ye) 大學航空航天類在所有省份均是錄取分數線最高的專(zhuan) 業(ye) 。通過計算,校測成績相同時,四川省航空航天類專(zhuan) 業(ye) 需要比化學專(zhuan) 業(ye) 高考成績高31分

484分上中科大?強基入圍線不能這麽(me) 看!附2022年強基入圍&錄取分數線、一分一段表

綜合成績=高考成績/高考滿分×85+麵試成績×15%(麵試滿分100分)

除這些熱門交叉學科外,數學類物理類基礎學科專(zhuan) 業(ye) ,因其可在碩博階段銜接至金融、計算機及其他熱門工科專(zhuan) 業(ye) ,擁有廣泛的就業(ye) 前景,也十分熱門。各校各省,數學物理類專(zhuan) 業(ye) 分數線也一般高於(yu) 其他專(zhuan) 業(ye) 。

所以考生在報考這類專(zhuan) 業(ye) 時,要著重注意專(zhuan) 業(ye) 入圍分數線,尤其是是熱門專(zhuan) 業(ye) 入圍線。部分院校未給出專(zhuan) 業(ye) 入圍分數線,例如2022年中科大青海入圍線僅(jin) 491分,新疆入圍線僅(jin) 484分,這類分數顯然難以進入中科大數學類、物理學類專(zhuan) 業(ye) 。

這種情況,可結合本校錄取分數線及相近層次院校入圍情況,盡量準確預估。

注意辨別加權分數

部分院校在入圍或錄取時,會(hui) 增加重點科目高考成績比重,計算加權分數。

202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增加了部分科目的比重。其中北航、北理、大連理工均將入圍分數線加權,國防科大在錄取環節,將高考成績加權。

484分上中科大?強基入圍線不能這麽(me) 看!附2022年強基入圍&錄取分數線、一分一段表

入圍2022北航強基時,視專(zhuan) 業(ye) 將數學、物理、化學等重點科目成績按120%計算

484分上中科大?強基入圍線不能這麽(me) 看!附2022年強基入圍&錄取分數線、一分一段表

2022年入圍北理強基時,數學成績按照120%計算

484分上中科大?強基入圍線不能這麽(me) 看!附2022年強基入圍&錄取分數線、一分一段表

入圍2022大工強基時,數學成績視專(zhuan) 業(ye) 按照150%或120%計算

484分上中科大?強基入圍線不能這麽(me) 看!附2022年強基入圍&錄取分數線、一分一段表

2022年國防科大強基錄取時,理綜或物理高考成績按照120%計算

從(cong) 以上資料也能看出,增加權重的科目一般為(wei) 數學、物理、化學,單科權重最高可增加50%。

假設兩(liang) 名考生高考成績均為(wei) 620分,並同時報考大連理工大學數學與(yu) 應用數學專(zhuan) 業(ye) ,考生A數學成績為(wei) 100分,考生B數學成績為(wei) 130分,加權後,考生A入圍成績則變為(wei) 670分,考生B入圍成績則變為(wei) 685分。考生B因加權科目更佳,入圍成績超過了高考同分考生。

可見擅長數理化的考生,優(you) 勢會(hui) 被顯著放大,彌補其他科目上的不足,建議這些考生重點關(guan) 注以上院校,而在數理化成績不佳的同學,劣勢也會(hui) 被相對放大,不建議考慮使用加權分數的院校。

不以高考成績入圍

2022年,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取消了以高考成績入圍的環節,高考結束後進行初試,按初試結果入圍複試,高考出分後直接錄取。預計今年複交南還會(hui) 保持這種模式,甚至可能會(hui) 有其他院校采用這種模式。此模式下,往年入圍分數線已不再具備參考價(jia) 值,考生可著重參考錄取分數線。

新模式下,通過校測初試確定入圍名單,對於(yu) 考生來說,校測的地位大大增加。計劃報考新模式高校的考生,應更加重視校測,注重平時積累,進行長期培養(yang) ,在不影響課內(nei) 成績的情況下,盡量學習(xi) 競賽知識、高中選修知識以及課外拓展知識,並進行一定的強基專(zhuan) 項訓練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IB化學2023年更改考綱和評估方式

下一篇

GMAT 改革:將去掉SC和寫作部分 總分提高到805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