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開始接觸科研,提早開始了本科級別的研究。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學生不可避免地會(hui) 遇到很多挑戰。除了受到學科知識儲(chu) 備的限製,學術寫(xie) 作和研究方法也是需要攻克的難關(guan) 。
為(wei) 此,我們(men) 邀請了耶魯法學博士Joel Butterly,以下麵這個(ge) 課題為(wei) 例,來分享他關(guan) 於(yu) 論文寫(xie) 作的技巧和建議。
溫馨提示:本文通篇幹貨。建議學生本人在安靜的環境下閱讀並且做筆記,好學的爸爸媽媽們(men) 也可以作筆記?
模擬論文課題
Should the U.S. admit more poor immigrants from Central/South America to enter the country illegally?
美國是否應該準許更多中南美洲國家的非法移民入境?
01、劃清研究的具體(ti) 範圍
當一個(ge) 研究主題給得非常寬泛時,你的第一個(ge) 任務是——縮小範圍,細分內(nei) 容。
這也是大多數學生寫(xie) 作時容易忽略的一點。當他們(men) 看到一個(ge) 大題目時,會(hui) 不加思考地順著這個(ge) 題目進行論證。殊不知題目本身就是一個(ge) 陷阱。文章劃的範圍越大,給反駁者留的空間就越多。
例如,本期主題中的“非法移民”,其實可以分為(wei) 很多種類。這些移民是來自具體(ti) 哪個(ge) 國家?他們(men) 是尋求政治庇護的難民,還是逃亡的罪犯?
對於(yu) 任何一個(ge) 定義(yi) 模糊的話題,都有一百種分類和理解的方式。每種分類的論證方法也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在一開始就劃清了研究範圍和具體(ti) 對象,會(hui) 讓人很難對你的文章提出反駁。
寫(xie) 作示範
In this paper, I will argue that the U.S. should open its borders to immigrants of the following groups: [insert groups]. In doing so, America will realize the following benefits:
02、整體(ti) 結構
我在耶魯大學的導師,同時也是學術界非常德高望重的一位教授,曾經告訴我們(men) :“當你寫(xie) 論文時,有三個(ge) 最重要的元素——告訴別人你要講什麽(me) ,講出來,最後總結你講的內(nei) 容。”
換句話來說,這就是我們(men) 平時最常聽到的“總分總”結構。
“總”——陳述自己的主論點,以及接下來你要從(cong) 哪幾個(ge) 方麵進行論證
“分”——用分論點、論據和論證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總”——總結段。簡單概括上麵所闡述的觀點
很多學生寫(xie) 作時會(hui) 有一種誤區,認為(wei) 總結段和前麵的內(nei) 容過度重複,沒有必要加上。其實,總結段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會(hui) 讓讀者更容易明白你的觀點,使得文章結構更清晰。甚至你還可以在總結段上進行內(nei) 容的延伸,補充前麵未能提及的內(nei) 容。
寫(xie) 作示範
Illegal immigration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most contentious issues in American politics. [Add evidence]. In this paper, I’m going to argue that the U.S. should increase the access to illegal immigrants at a higher rate. In doing so, we’ll benefit in the following ways:
1. Economically, [argument 1]
2. Socially, [argument 2]
3. …
技巧分享
把每次寫(xie) 作當成一場辯論。在寫(xie) 作前,列一張表單:要贏得這次辯論,我需要拿下以下幾點。然後將自己的寫(xie) 作重心圍繞這幾個(ge) 點展開。這樣寫(xie) 出的文章最有說服力。
03、段落結構
首先要控製段落的長度,最好能將每段限製在4-5句,最多不要超過7句。
過長的段落,會(hui) 讓人很難分清裏麵包含了一個(ge) 要點還是多個(ge) 要點。文字密集地堆砌在一起,也很難給人繼續讀下去的欲望。
一個(ge) 好的論述段,應該是簡潔明了,並且遵循著一個(ge) 基本結構:分論點-論證-論據-總結,且為(wei) 了保證結構清晰,每段隻論述一個(ge) 分論點。
04、句子結構
很多學生認為(wei) 句子結構越複雜、用詞越生僻,就會(hui) 顯得自己的論文更優(you) 秀。
而真正有多年學術研究經驗的人,在寫(xie) 作時更偏向用短而精的句子來概括重點。
很好的一個(ge) 衡量標準是,將每句話控製在12-15個(ge) 詞之間。並且當你完成論文寫(xie) 作後,要審視每個(ge) 句子:哪些詞是必須要保留的?哪些詞是意思重複的?如果是後者,這些詞就需要被刪掉。
優(you) 秀的論文不是靠字數和“炫技”取勝,而是簡潔明了,直擊重點。
05、列出雙方最有力的觀點
一篇好的申論性論文,不僅(jin) 要闡述己方的觀點,也同時要攻擊對立麵的觀點。尤其對於(yu) 國際政治這類熱點話題,不論正方還是反方,都有豐(feng) 富的資源供學生參考。
技巧分享
在搜尋資料時,將雙方提到的最多的觀點都列在紙上,並根據這些方麵進行論證或反駁。
假設我認為(wei) 美國禁止非法移民入境的做法是不道德的,並且移民會(hui) 對美國經濟層麵有推動作用。
那麽(me) ,反駁的觀點可能會(hui) 是:
A. It’s a slippery slope and it’ll lead to a collapse of our national security. 讓非法移民入境,會(hui) 對美國的國土安全造成威脅。
B. They’ll take jobs from the Americans. 移民會(hui) 奪走美國公民的工作。
優(you) 秀的研究文章,在強調自己觀點的同時,也會(hui) 反駁對立麵的觀點,讓自己的觀點更強有說服力、更全麵。
例如:Statistics show that immigrants don’t take many jobs from Americans. / The number of jobs taken by immigrants is not worth considering.
(數據表明,移民並沒有占據太多工作崗位 / 移民所占據的崗位數量不足以產(chan) 生任何負麵影響。)
06、哪些學術資源最有價(jia) 值?去哪裏找?
正如前麵提到的,當你確認一個(ge) 立場後,不僅(jin) 要搜尋支持自己論點的資源和證據,更要搜尋對立麵的觀點。
最具權威、最有價(jia) 值的平台,是一些同行評議的期刊 (peer reviewed journals)。這類期刊的文章是經過同一領域的其它專(zhuan) 家審查並認證的,觀點極具學術權威性。
代表平台:Google Scholar, JSTOR, Project MUSE等。
如果需要引用數據,最好的平台是政府公開披露的數據以及上述平台論文中提到的數據。
一些學生可能會(hui) 引用新聞報道中的數據。但媒體(ti) 所采用的數據,往往會(hui) 根據文章立場精心選擇的,所以並不準確,不適用於(yu) 一篇嚴(yan) 謹的學術論文中。
但是,一些主流媒體(ti) 的觀點和討論(而非數據),也可以作為(wei) 參考。
代表平台:紐約時報、華盛頓評論、赫芬頓郵報等。
技巧分享
在我做研究的初期,會(hui) 花費數小時來搜集大量的學術資料,並打印出來。接著,我會(hui) 將我方的主要觀點和證據用一個(ge) 顏色高亮出來,再用另一個(ge) 顏色標注對方的觀點和證據。
這樣,在寫(xie) 論文的時候,我會(hui) 進行資源整合,並且能精準地反駁所有對方的觀點。這種方式雖然耗時較長,但十分有效,供同學們(men) 參考。
07、總結
本期講了許多有關(guan) 論文寫(xie) 作的幹貨,很多技巧不光能運用在國際政治這一個(ge) 主題上,其它話題也一樣適用。
最後,再次總結一下論文寫(xie) 作的要點:
1、盡量縮小研究範圍,研究對象越具體(ti) 越好
2、整體(ti) 遵循“總分總”結構,總結段很重要
3、段落長度要控製,每段一個(ge) 分論點
4、少“炫技”,多用簡潔的句子直擊要點
5、知己知彼,學會(hui) 反向論證
6、到同行評議平台尋找權威資源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