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標化強製要求對你有利嗎?

最近有一條刷屏的新聞,是關(guan) 於(yu) 哥大宣布永久取消標化成績(SAT/ACT)的強製要求,這是藤校中第一個(ge) 采取此政策的。我認為(wei) “永久取消強製性提交標化考試成績”(也就是永久實行“test optional”)可能看上去是在給學生減負,但實際上這使得標化在某種程度上更加重要了。

短評:取消標化強製要求,對你有利嗎?

截圖為(wei) 來自CBS NEWS的官網報道

標化可選 (“test optional”) 政策的緣由

標化可選 (“test optional”) 政策的推動來自兩(liang) 個(ge) 因素:一是疫情,也是大家比較關(guan) 注的因素,疫情確實讓很多人無法參加標化考試。但另一方麵,更加持續的因素來自於(yu) 不同社會(hui) 經濟背景的學生之間,標化分數所帶來的不平等。大約就是說高收入家庭的學生往往標化分數更好,並且少數族裔往往標化分數更差。我一直認為(wei) 後者才是推動標化可選的本質因素,也會(hui) 使得標化可選政策持續下去。現在疫情後的社會(hui) 秩序基本恢複正常了,但是標化可選政策一如既往,基本印證了我之前的猜測。

新政策帶來的實際影響

以下內(nei) 容以SAT為(wei) 例。

在政策影響下,顯然會(hui) 有一部分學生選擇不考SAT;也有一部分學生考了高分並提交給學校;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考到理想的分數,於(yu) 是選擇不提交成績,這是規則完全允許的。

那麽(me) 可預見的結果是,未來招生官能看到的SAT分數都是高分。

對於(yu) 原本就具備高分(主要指1550+)實力的學生,沒有特別大影響,該考就考。

對於(yu) 分數不高不低的學生,其實是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過去,在所有學生都提交分數的情況下,1500就是很不錯的分數了,這畢竟已經是全美前1%的分數了(SAT分數是正態分布的,也就是每個(ge) 分數對應的全美排名是大體(ti) 穩定的),但是到了現在,我們(men) 看到USNews本科排名前20的大學,錄取的學生中普遍有超過75%的學生獲得了1520+的SAT分數,也就是說1500已經沒有競爭(zheng) 力了。因此,這些學生會(hui) 麵臨(lin) 著艱難的抉擇:提交分數的話,似乎不那麽(me) 好看,不提交的話,似乎又白費了功夫。

行文至此,我簡單概括一下:新政策被實行後,普通高分(主要指1500-1550)的相對優(you) 勢會(hui) 降低(因為(wei) 招生官看到的SAT分數的平均數和中位數都更高),而提交一個(ge) 中等分數的價(jia) 值變低了(因為(wei) 同樣的時間成本可能獲得價(jia) 值類似的成就)。

不考標化的總體(ti) 收益會(hui) 更高嗎?

對於(yu) 選擇不考標化的學生,情況有利有弊,比較複雜。有利的地方自然是你可以節省下備考SAT的時間和精力,轉而花在自己可能擅長的方向。

至於(yu) 弊端,如果你沒有SAT分數但是希望能夠錄取頂尖大學,那麽(me) 你的其它成就必須達到頂尖水平(關(guan) 於(yu) 何為(wei) 頂尖水平的成就,不在本文展開敘述),顯而易見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比獲得一個(ge) 不錯的SAT分數更難。

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說?

一方麵,我們(men) 要認識到大學提供標化可選主要是為(wei) 了照顧弱勢群體(ti) (比如少數族裔、第一代大學生、美國本土的低收入人群等等),而大多數中國學生並不屬於(yu) 這一類。

另一方麵,標化可選政策對於(yu) 中國學生和弱勢群體(ti) 一視同仁的情況下,你得有和弱勢群體(ti) 身份同樣有力的“加分項”。(說弱勢群體(ti) 身份是加分項,似乎顯得不夠有人文情懷。我完全理解和支持大學為(wei) 了推進教育公平和提高社會(hui) 流動性的努力,但是在本科申請這件事上,情況確實如此。)

應該怎麽(me) 做?

如果你確認自己SAT/ACT一定考不出來,那麽(me) 掙紮也沒有意義(yi) (畢竟前麵說了,不上不下的分數更加痛苦),不如直接換方向努力。但是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實力和潛力,還是鼓勵大家科學備考,目前看來 SAT機考(也就是 Digital Test)的考試難度和考試機會(hui) 都比之前疫情期間的紙考要好一些。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P 微積分考綱解讀:微積分AB/BC區別與選擇、重難點與備考策略

下一篇

愛德思2023年IGCSE物理、科學可以使用公式表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