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NEC中國站CT環節DR組及AS組案例題目解析

3月11日,SKT如約公布了2023賽季的NEC CT案例大剖析環節的題目,不知道看到題目之後大家有沒有冒出一些新奇的想法,NECer們(men) 是不是馬上就要投入爆肝essay之路了呢?

競賽項目教師針對2023年NEC中國站CT環節的DR組及AS組的案例,專(zhuan) 門做了詳細的題目解析及思路借鑒,希望可以給各位參賽者帶來破題方向上的幫助!

NEC CT-DR組

一、題目要求解析

當經濟發展進入衰退期時,用於(yu) 刺激經濟的宏觀政策往往也會(hui) 帶來通貨膨脹(比如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同時,為(wei) 了控製通貨膨脹而收緊政策的做法也可能會(hui) 導致經濟進一步衰退。

因此,我們(men) 的任務是站在政府的角度,去設計一套可行的財政政策與(yu) 貨幣政策組合,幫助經濟體(ti) 在避免衰退風險的同時疏解通脹壓力;同時也要考慮到這種政策組合如何平衡短期目標與(yu) 長期目標,如何影響到勞動力市場,以及是否會(hui) 對長期增長產(chan) 生影響。

二、破題思路

1.確定政策方向考慮財政政策與(yu) 貨幣政策的大方向,哪個(ge) 應該擴張,哪個(ge) 應該緊縮。

針對這一點,同學們(men) 要考慮到貨幣政策與(yu) 財政政策對經濟的長期增長會(hui) 有不同的意義(yi) 。整體(ti) 來說,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可以起到抑製通貨膨脹的作用;而適當的財政政策除了對通貨膨脹有影響之外,更能夠通過增加對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等公共領域的投資而促進經濟的長期增長。

同學們(men) 可以通過模型研究兩(liang) 大政策對經濟影響的不同傳(chuan) 導機製,決(jue) 定緊縮與(yu) 擴張的不同方向

同時,感興(xing) 趣的同學也可以拓展性地結合實事,考慮目前的經濟環境下不同政策的實施難度與(yu) 成本。比如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往往意味著更低的利率,而這一點對於(yu) 實際利率水平已經接近甚至低於(yu) 0點的國家來說是較難做到的。

感興(xing) 趣的同學可以閱讀更多相關(guan) 的討論,從(cong) 而了解到最新的經濟形勢以及政策動向。

 2.討論實施細節

除了擴張與(yu) 緊縮的大方向之外,要考慮到財政政策與(yu) 貨幣政策的具體(ti) 實施細節,比如:政府應該調整財政支出還是稅收,銀行應該關(guan) 注貨幣供給還是調節利率等。

在具體(ti) 的實施細節上,不同的政策工具對最終的實施結果也有很大的決(jue) 定作用,並且會(hui) 對長期增長產(chan) 生不同的影響。

在財政政策的執行細節上,政府的稅收與(yu) 支出差異決(jue) 定了財政赤字的水平,從(cong) 而產(chan) 生不同的通脹壓力;政府可以使用更精準的轉移支付項目在更小的範圍內(nei) 幫助弱勢人群,從(cong) 而避免大規模支出計劃所導致的通脹壓力;針對不同人群的稅收政策也可以起到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從(cong) 而調整貧富差距等等。

在貨幣政策的執行細節上,同學們(men) 可以考慮通貨膨脹預期或利率預期的影響等因素。同時,貨幣政策與(yu) 財政政策之間的協調程度也會(hui) 影響到消費者及企業(ye) 對通貨膨脹的預期,並傳(chuan) 導為(wei) 當下能感受到的不同通脹壓力。

3.討論政策影響政策會(hui) 對經濟體(ti) 的短期波動與(yu) 長期表現都產(chan) 生影響,需要我們(men) 在短期穩定與(yu) 長期增長中進行討論與(yu) 取舍。

美國在1970年代末期,由於(yu) 布雷頓森林體(ti) 係的瓦解以及石油危機的影響產(chan) 生了嚴(yan) 重的通貨膨脹,美國經濟麵臨(lin) 嚴(yan) 重的滯脹壓力。為(wei) 了遏製高達11%的通貨膨脹,美聯儲(chu) 在1980年代初實行了大規模的反通脹政策。

這一政策起初導致失業(ye) 率提高到11%,緊縮的貨幣政策引發了為(wei) 期一年多的經濟衰退(1981-1982),但失業(ye) 率很快開始逐漸降低,到1984年GDP增長率已經回歸到正常水平,通貨膨脹也控製在4%以下。

同學們(men) 可以閱讀曆史上這段反通脹時期的前因後果,考查政策的執行細節以及影響,從(cong) 中找到寫(xie) 作靈感。

三、拓展閱讀

針對我們(men) 提到的幾個(ge) 破題思路,同學們(men) 可以根據下麵幾條線索進行拓展閱讀,找到更多的啟發與(yu) 靈感。

1.討論宏觀經濟政策的學術論文

Friedman, Benjamin M. (1988), "Lessons on Monetary Policy from the 1980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 (3): 51-72. 

Baker, N and S Rafter (2022),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monetary policy
implementation systems,” Bulletin, 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

Wyplosz, Charles (2012), “Fiscal Rules: Theoretical Issues and Historical Experience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17884

Hiroshi Fujiki (2001), “Budget Deficits and Inflation: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urvey, ” Monetary and Economic Studies

 2.財政政策的討論

財政赤字對經濟的影響:https://www.investopedia.com/ask/answers/021015/what-effect-fiscal-deficit-economy.asp

IMF對財政政策作用的討論:https://www.imf.org/en/Blogs/Articles/2022/11/21/how-fiscal-restraint-can-help-fight-inflation

3.貨幣政策的討論

美聯儲(chu) 的貨幣政策概述: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monetarypolicy/monetary-policy-what-are-its-goals-how-does-it-work.htm

美聯儲(chu) 曆史貨幣政策舉(ju) 例: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monetarypolicy/historical-approaches-to-monetary-policy.htm

聯儲(chu) 的貨幣政策原則: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monetarypolicy/principles-for-the-conduct-of-monetary-policy.htm

美聯儲(chu) 的新型貨幣政策工具“forward guidance”: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faqs/what-is-forward-guidance-how-is-it-used-in-the-federal-reserve-monetary-policy.htm

中央銀行對財政的影響:Whelan, K (2021), “Are Central Banks Storing Up a Future Fiscal Problem?”, blog.

 4.美聯儲(chu) 1980年代的反通脹

Reed College對反通脹始末的討論:https://www.reed.edu/economics/parker/f10/201/cases/disinflation.html

美聯儲(chu) 對1981-1982經濟衰退的紀錄:https://www.federalreservehistory.org/essays/recession-of-1981-82

世界經濟論壇對著名經濟學家觀點的輯評:https://www.reed.edu/economics/parker/f10/201/cases/disinflation.html

美聯儲(chu) 在1980年代貨幣政策工具的轉變:https://www.frbsf.org/education/publications/doctor-econ/2003/january/monetary-policy-1970s-1980s/

NEC CT-AS組

一、題目要求解析

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很多人認為(wei) 政府應該采取更多措施促進電動汽車行業(ye) 的發展,其他人則出於(yu) 市場效率的考量反對政府幹預。

我們(men) 的任務是幫助政府平衡電動汽車行業(ye) 的外部效應與(yu) 市場效率之間的取舍,決(jue) 定是否有必要采取幹預手段,並設計具體(ti) 政策。同時,還要討論政策實施後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對政府收入(與(yu) 燃油稅收有關(guan) 的部分)的影響,以及政府幹預的短期與(yu) 長期作用等。

二、破題思路

從(cong) 公共經濟學的一般立場出發,當政府政策帶來的總收益大於(yu) 因為(wei) 政策而導致的總成本時,就可以支持政策被采納執行。因此,同學們(men) 需要從(cong) 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展開,論述對電動汽車幹預的必要性及效率

1.外部效應討論

對政府幹預必要性的論述可以從(cong) 討論電動汽車行業(ye) 的外部效應展開

大部分觀點認為(wei) 電動汽車的使用會(hui) 減少人們(men) 對汽油能源的依賴,從(cong) 而降低汙染;因此,這部分觀點認為(wei) 電動汽車產(chan) 業(ye) 有正麵的外部效應(positive externality)。

經濟學家對於(yu) 外部效應的討論是很全麵的,同學們(men) 可以參考的維度有很多,其中包括使用不同能源的汽車分別會(hui) 產(chan) 生的全球性汙染以及地方性汙染,以及汙染會(hui) 造成的不同成本,後者既包括對健康造成的負麵作用也包括對勞動生產(chan) 力裏可能造成的負麵影響。總體(ti) 而言,考慮的維度越多,能夠捕捉到的外部效應就越完整。

還有一部分觀點則認為(wei) ,與(yu) 交通擁堵以及交通事故相關(guan) 的外部效應要遠大於(yu) 與(yu) 汙染有關(guan) 的外部效應。從(cong) 這一立場出發,電動汽車與(yu) 燃油汽車的外部效應差別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這時如果政府鼓勵電動汽車替代,反而可能會(hui) 由於(yu) 具體(ti) 政策的實施創造出負麵激勵(advserse incentives),從(cong) 而使得交通擁堵與(yu) 交通事故更加頻發,進一步降低市場效率。

例如,已經有研究指出,選擇電動汽車的家庭更有可能購買(mai) 體(ti) 積更大的電動汽車,這一選擇就可能提高交通事故的概率。

同學們(men) 可以參考拓展閱讀中列舉(ju) 的不同觀點,權衡利弊後選擇外部效應的整體(ti) 立場,選擇更方便立論展開的角度出發即可。

2.政策選擇

確定外部效應的大體(ti) 方向之後,同學們(men) 考慮進一步論述是否可以通過私人部門(private sector)的努力實現更優(you) 配置,從(cong) 而建立政府幹預的必要性

一般來說,政府的幹預可以選擇價(jia) 格管理或數量管理兩(liang) 個(ge) 不同的方向。在具體(ti) 實施的細節上,不同的政策有不同的實施成本,並且也會(hui) 導致不同的影響。舉(ju) 例來說,如果政府選擇使用補貼的方式,此舉(ju) 可能會(hui) 對社會(hui) 的財富分配產(chan) 生影響。

有調查顯示美國50%以上擁有電動汽車的家庭年收入至少超過10萬(wan) 美元,20%以上年收入則超過20萬(wan) 美元。因此,電動汽車目前仍然屬於(yu) 高收入人群的消費品,對電動汽車補貼則有可能導致貧富差距進一步增加。

此外,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men) ,在政府的單位補貼(per-unit subsidy)等於(yu) 邊際外部效益(marginal external benefit,MEB)時,我們(men) 可以實現社會(hui) 最優(you) ;但在現實中MEB可能是隨著數量的變化而變化的,政府很難觀察到,我們(men) 在第1部分中討論到的外部效應可以起到一個(ge) 估計的作用。

政府幹預的總成本則包括上麵提到的與(yu) 政策製訂與(yu) 執行過程中可能產(chan) 生的全部成本。同學們(men) 可以盡量考慮多個(ge) 維度,對不同的幹預手段進行成本-收益分析,擇其優(you) 而用。

 3.政策影響的討論

政府的幹預政策可能會(hui) 有不同維度的影響,下麵列舉(ju) 其中的幾個(ge) 供同學們(men) 參考。

首先,電動汽車的普及必然會(hui) 導致石油能源消費下降,政府稅收也會(hui) 因此而減小。不過無論政府幹預與(yu) 否,電動汽車行業(ye) 已經形成了逐步替代的趨勢,因此同學們(men) 討論的重點應該放在政策的執行會(hui) 導致多少額外的變化,突出“有政策”與(yu) “無政策”兩(liang) 種情況的區別。

此外,與(yu) 電動汽車有關(guan) 的外部效應並不是普遍或一成不變的。我們(men) 在上文中提到了與(yu) 汽車使用相關(guan) 的全球性汙染和地方性汙染,後者就與(yu) 不同的地點因素有很大的關(guan) 聯。隨著時間的流逝,電動汽車的外部效應也會(hui) 發生改變,從(cong) 而對政策執行後的短期和長期後果發揮影響。

 4.補充信息

同時,電動汽車與(yu) 燃油汽車本身的製造與(yu) 使用成本也存在差別。傳(chuan) 統觀點認為(wei) 電動汽車在整體(ti) 上麵臨(lin) 更高的製造成本(主要是電池製造的成本),同時也麵臨(lin) 著更低的使用成本(包括能源成本以及更優(you) 秀的駕駛性能);但隨著技術的提高,製造成本上的差異有可能會(hui) 隨之改變。

當然,這些成本本身並不屬於(yu) 外部效應;感興(xing) 趣的同學可以針對這些差異進行更深入的挖掘,討論未來可能會(hui) 存在的新趨勢,讓自己的觀點更充分完整。

三、拓展閱讀

 1.學術論文

Robert Giese, Philip C. Jones, Brent G. Kroetch, “Electric vehicles: Market penetration and positive externalitie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Volume 24, Issue 2, 1983.

rchsmith, J., Gillingham, K.T., Knittel, C.R. and Rapson, D.S. (2020), Attribute substitution in household vehicle portfolioses.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51: 1162-1196. 

Lucas W. Davis, Electric vehicles in multi-vehicle households,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10.1080/13504851.2022.2083563,(1-4),(2022). 

Archsmith, James E, Muehlegger, Erich, Rapson, David S, “Future Paths of Electric Vehicle Adop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Predictable Determinants, Obstacles and Opportunitie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28933, 2021, June 2021. 

2.研究報告

Jonathan A. Lesser, “Short Circuit: The High Cost of Electric Vehicle Subsidies, ”Manhatten Institute. https://www.manhattan-institute.org/html/short-circuit-high-cost-electric-vehicle-subsidies-11241.html

Financial Times, “Electric Vehicle Adoption Could Cause $92bn Fuel Tax Shortfall.” https://www.ft.com/content/fe0ce8fc-6394-11e8-90c2-9563a0613e56

UNICEF, “The Dark Side of Electric Cars: Exploitative Labor Practices.”https://www.amnesty.org/en/latest/news/2017/09/the-dark-side-of-electric-cars-exploitative-labor-practices/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Assessment of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Light-Duty Vehicle Fuel Economy—2025-2035.”https://nap.nationalacademies.org/catalog/26092/assessment-of-technologies-for-improving-light-duty-vehicle-fuel-economy-2025-2035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LES錄取率僅為5.9%的專業為什麽那麽多學生申請?

下一篇

品牌營銷科研專題:企業產品設計與品牌營銷策略研究--以任天堂遊戲營銷為例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