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EM 國際遺傳(chuan) 工程的機器設計競賽,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創辦,是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領域最高水平的國際性學術競賽。
在創始之初,主要針對在校本科生,後逐漸擴大到研究生以及高中生,知名度極高,賽事進程和研究成果往往會(hui) 受到BBC等知名媒體(ti) 的跟蹤報道,可以說是較為(wei) “出圈”的國際學科競賽之一了。
因此,iGEM在全球範圍內(nei) 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和曝光度。國外的高等學府,常春藤和多個(ge) 英國名牌大學均每年參加比賽。而國內(nei) 的名校,如北大、清華、複旦、浙大以及中科大等高等學府也都紛紛加入到iGEM的競賽中。
頂級學術雜誌關(guan) 注 含金量超高
iGEM屬於(yu) 科研導向的競賽,需要學生動手實驗來參與(yu) 科研項目,且產(chan) 出高含金量的科研文章。在決(jue) 賽的答辯環節,評委都來自MIT、Duke、JHU等頂尖名校,他們(men) 將對參賽者進行30分鍾的提問,並且有3小時的公眾(zhong) 展示環節以及針對展示海報的提問環節。
iGEM的賽況以及研究成果,每年都會(hui) 有專(zhuan) 題報道刊登在《Science》、《Nature》、《Scientific American》、《Economists》這樣的頂級學術雜誌上,像BBC這樣的傳(chuan) 統媒體(ti) 也會(hui) 關(guan) 注比賽並且進行跟蹤報道。
某種層麵來說,iGEM的獲獎成果≈SCI,可見其含金量。
同時,iGEM是一個(ge) 團隊競賽,獎項也是團隊獎,這意味著每一位團隊成員都能做出自己的貢獻,都有機會(hui) 獲獎。
名校認可度高,參賽規模大
近年來,參與(yu) iGEM的學生逐年增加,2022 年全球範圍共有356支隊伍參與(yu) (含大學生隊伍和高中生隊伍),中國(含大陸港澳台地區)隊伍134支。在高中生賽道中,全球高中生隊伍89支,中國大陸地區62支。
事實也證明,參賽並獲獎的學生通過比賽獲得更高的起點,他們(men) 中大多數都被頂尖名校錄取,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斯坦福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等,可見iGEM的成績在世界範圍內(nei) 都受到高度的認可。
同時,含金量高側(ce) 麵體(ti) 現了其難度,對於(yu) 高中生來說,單獨參加iGEM比賽非常困難,需要專(zhuan) 業(ye) 導師的指導和相應的資源。
提供新的專(zhuan) 業(ye) 選擇思路和職業(ye) 選擇方向
iGEM是一個(ge) 交叉學科的比賽,雖然以生物學為(wei) 核心,但實際上涉及到包括生命科學、商科、經濟學、傳(chuan) 媒、計算機、藝術設計等各方麵的能力。
整個(ge) 團隊需要利用標準化生物模塊(Biobricks)來構建基因回路,建立有效的數學模型,實現對精致複雜人工生物係統(Artificial Biosesystem)的預測、操縱和測量,並以社會(hui) 調研、網站設計、英文演講和海報展示等形式來完成全部的比賽,因此需要由擅長不同領域的優(you) 秀學生共同組成參賽團隊。
組員將根據自身特長參與(yu) 到實驗、建模、社會(hui) 實踐、成果展示、wiki百科頁麵製作、海報及視頻製作、學科檢索等活動中去,為(wei) 組員提供了發揮自身創造力的平台與(yu) 機會(hui) 。
賽事相關(guan) 信息
競賽規則
競賽時間: 每年1月到11月初。
報名時間: 1月啟動組隊,6月隊伍報名截止。
答辯時間: 每年10月底或11月上旬。
競賽地點:各隊伍所在學校或相應專(zhuan) 業(ye) 實驗室開展項目,出國答辯地點:法國巴黎/美國波士頓。
參與(yu) 年級:9-12年級。團隊賽,通常15-20人為(wei) 一隊,分工合作開展項目。
競賽形式: 團隊賽,通常15-20人為(wei) 一隊,分工合作開展項目。
項目內(nei) 容和安排
第一階段(1-4月):報名和隊伍選拔
第二階段(3-6月):線上學術培訓
第三階段(5-6月):課題擬定
第四階段(7-8月):線下集訓
第五階段(7-8月): 成果匯總
第六階段(9-10月):項目製作,預備展示
第七階段(11月上旬):答辯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