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ge) 完整果蠅大腦圖譜發布,定位3千個(ge) 神經元和54.8萬(wan) 個(ge) 突觸
近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和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繪製了第一張完整的昆蟲全腦圖譜,該圖譜包含了黑腹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幼蟲大腦中的 3016 個(ge) 神經元和 54.8 萬(wan) 個(ge) 突觸連接,是理解大腦如何處理感官信息流並將其轉化為(wei) 行動的一個(ge) 裏程碑。
果蠅是連接組研究的理想模型,具備學習(xi) 、導航、處理氣味以及權衡一項行動的收益和風險的複雜行為(wei) 。迄今為(wei) 止,科學家僅(jin) 繪製了秀麗(li) 隱杆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杜氏闊沙蠶(Platynereis dumerilii)和玻璃海鞘(Ciona intestinalis)的連接組圖譜,此次繪製的果蠅全腦圖譜尚屬首次。
研究人員花了一年半時間,用納米分辨率的電子顯微鏡捕捉了一隻誕生 6 小時的黑腹果蠅幼蟲的大腦圖像,隨後使用計算機輔助程序精確定位神經元和突觸,最終確定了 3016 個(ge) 神經元,其中 93% 與(yu) 對側(ce) 大腦半球的夥(huo) 伴神經元配對。通過手動追蹤每個(ge) 神經元的曲折蜿蜒的連接,研究者標記了 54.8 萬(wan) 個(ge) 突觸,並將其分為(wei) 四類。該連接圖譜顯示,昆蟲大腦是多層次的,有不同長度的路徑連接大腦的輸入和輸出。研究人員還發現,41% 的大腦神經元形成了“循環回路”,向其上遊“夥(huo) 伴”提供反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