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半年科技公司“裁員潮”持續發酵,直至11月達到頂峰,推特、Meta、亞(ya) 馬遜,乃至穀歌都大刀闊斧地裁了員;一篇“200萬(wan) 讀藤校,畢業(ye) 生1.2萬(wan) 月薪”的文章也曾引發“留學生高開低走”的熱議。
好消息是,獵聘發布的中國海歸求職報告則顯示,高達80.85%的企業(ye) HR認為(wei) ,在同等條件下,留學經曆是一個(ge) 加分項;有68%的海歸認為(wei) 海外經驗對工作有幫助,包括業(ye) 務、人際;僅(jin) 有24.7%的歸國海歸認為(wei) 海外經驗沒有明顯幫助。
這些都讓人不禁思考,大學和就業(ye) 之間的橋應該怎麽(me) 搭?大學紛雜的專(zhuan) 業(ye) 和幾年的學習(xi) 過程,其中到底什麽(me) 能力是企業(ye) 看重的?
很巧的是,耶魯大學在前不久剛發布了一篇畢業(ye) 生就業(ye) 調查。
金融、谘詢依舊是名校生最愛
長年以來,“多金”的金融、谘詢一直都是名校生們(men) 的最愛。
2021年時,《哈佛大學校報》還曾調查了本校大二學生注冊(ce) 的專(zhuan) 業(ye) ,結果最受歡迎的三個(ge) 專(zhuan) 業(ye) 分別是經濟學(Economics)、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政治學(Government)。其他幾所藤校的調查結果,也體(ti) 現出了高度的相似性,經濟學的人氣總是最高的。
*圖片源自網絡
而畢業(ye) 生們(men) 的就業(ye) 去向也體(ti) 現了他們(men) 對金融、谘詢始終如一的追求。
耶魯大學最新的Four-Year Look報告就顯示,有高達19%的畢業(ye) 生進入了金融服務業(ye) ,是人數最多的行業(ye) ,5.6%的畢業(ye) 生從(cong) 事谘詢,人數排在第五。
*圖片源自網絡
其他學校也顯示了類似的結果:
哈佛大學2022屆學生的就業(ye) 調查顯示,22.55%的學生進入了谘詢行業(ye) ,17.65%的學生進入了金融行業(ye) 。多年來的趨勢同樣沒有被撼動。
賓夕法尼亞(ya) 大學在針對2021屆畢業(ye) 生的調查中,也發現金融和谘詢是畢業(ye) 生就業(ye) 最多的兩(liang) 個(ge) 行業(ye) ,分別占到了27%和17%。
甚至,斯坦福大學工程學院的本科畢業(ye) 生也有類似的就業(ye) 選擇。金融(35%)和谘詢(24%)也是他們(men) 去的最多的兩(liang) 個(ge) 行業(ye) ,比例接近60%。當然,裏麵從(cong) 事分析、技術崗位的比例也接近1/3。
*圖片源自網絡
不過,在金融和谘詢保持強勁的同時,也有幾個(ge) 其他行業(ye) 很亮眼——科技和醫藥(包括生物工程)。這也和最近幾年快速發展的領域相契合。
耶魯大學的就業(ye) 結果就和這個(ge) 趨勢高度吻合。從(cong) 事科技行業(ye) 的畢業(ye) 生占15.7%(第二),從(cong) 事教育行業(ye) 的占15%(第三),從(cong) 事醫藥、生物科技的占8.8%(第四)。
哈佛大學2022屆畢業(ye) 生裏從(cong) 事科技行業(ye) 的比例高達16.67%,和排名第二的金融行業(ye) ,差距不到1%。
*圖片源自網絡
而賓夕法尼亞(ya) 大學2021屆畢業(ye) 生中從(cong) 事科技行業(ye) 的畢業(ye) 直逼排名第二的谘詢行業(ye) ,達到了13%。
STEM人才的需求在增長
前麵分析了名校生的就業(ye) 去向,雖然看起來,金融、谘詢、科技集中了大多數人,但如果從(cong) 畢業(ye) 生們(men) 就任的職位來看,還有一個(ge) 隱藏的趨勢:所有行業(ye) 對STEM人才的需求都在增長。
耶魯大學職業(ye) 戰略辦公室主管大衛哈萊克(David Halek)用數據科學人才舉(ju) 了個(ge) 例子。“擁有工程學位的人可能在銀行工作,而不是在 IBM 或穀歌等傳(chuan) 統科技公司工作。”
斯坦福大學工程學院的例子更加直觀,就像前麵說的,雖然有一大批本科畢業(ye) 生進入了金融、谘詢行業(ye) ,但是其中有不少人的工作都是分析師,涉及到不少統計、數據分析等內(nei) 容。
*圖片源自網絡
略微有些差別的,是斯坦福大學工程學院的碩士就業(ye) 報告。從(cong) 職能上看,在各行業(ye) 中進行科技和工程管理工作的比例進一步提高。也就是說,就業(ye) 方向和學生的專(zhuan) 業(ye) 更加匹配,這個(ge) 碩士學位也幫助了他們(men) 在專(zhuan) 業(ye) 上的進一步發展。
*圖片源自網絡
賓大雖然沒有統計具體(ti) 的職業(ye) 比例,但是收集了畢業(ye) 生反饋的薪資。
單純數據分析崗位的年薪中位數為(wei) 7萬(wan) 美元,收入區間在37,440美元~105,000美元,可以說是下限比較低,上限也比較中等的水平。
但是數據科學崗位的待遇就不一樣了。年薪中位數為(wei) 105,000美元,收入區間在50,000美元到150,000美元。收入和產(chan) 品開發/管理(技術崗位)、軟件開發/工程這類在同樣的水平,在各行各業(ye) 中算收入較高的崗位。
*圖片源自網絡
就業(ye) 市場對數字技能的需求飆升
如果單從(cong) 畢業(ye) 生的角度來看就業(ye) ,難免有些不全麵。想了解雇主最看重什麽(me) ,還是要聽聽公司和企業(ye) 的聲音。
專(zhuan) 門從(cong) 事企業(ye) 與(yu) 高等教育機構關(guan) 係的人力資源谘詢公司Emerging就一直在做相關(guan) 調查,連續幾年都在推出全球就業(ye) 能力大學排名(GEURS)和調查。
對比他們(men) 這幾年的結果,也可以發現,雇主們(men) 對於(yu) 人才的要求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和疫情發生以前的2019年相比,2022年的調查結果顯示,雇主們(men) 最看重的能力從(cong) 學業(ye) 表現(Academic performance,2019年排名第一)變成了畢業(ye) 生技能(Graduate skills ,2019年排名第四)。同樣排名飆升的還有數字績效(Digital performance )。
*圖片源自網絡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的數據第一次顯示,雇主們(men) 對於(yu) 排名前20的大學,和對排名前200的大學,要求幾乎是一致的。這種趨同的需求,說明不同工作對能力的需求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
先來解釋幾個(ge) 難理解的詞。雇主特別看重的畢業(ye) 生技能是什麽(me) ?根據Emerging的解釋,包括軟技能和數字技能。
1. 軟技能:
而Emerging統計的結果中,雇主們(men) 提到的軟技能主要包括協作能力、適應性、創造力和數據素養(yang) 。最後這個(ge) 數據素養(yang) 其實也和數字技能息息相關(guan) 。
2. 數字技能:
數字技能聽起來有些陌生,但卻有高達92%的雇主認為(wei) ,大學應該在培養(yang) 數字技能方麵下更多功夫。再仔細看看定義(yi) ——“使用各種數字設備查找、評估、使用、共享和創建內(nei) 容的能力”。
從(cong) 實際工作上來說,教師、注冊(ce) 護士、人力資源專(zhuan) 家和秘書(shu) ,都肉眼可見地變得更加數字化了。即便是有些傳(chuan) 統上來看,數字含量較低的職業(ye) ,它們(men) 的數字化也很明顯,比如家庭健康護理,甚至是焊工。
*圖片源自網絡
由此可見,我們(men) 正在邁入一個(ge) 越來越數字化的時代。而工作場景也許在未來也會(hui) 有數字化的改變
企業(ye) 培訓項目激增
特別值得注意的一點是, 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自己開設麵向畢業(ye) 生的培訓項目。
GEURS 2020-2022的數據顯示,大多數國家由雇主主導的畢業(ye) 生培訓項目都在顯著上升。其中,高達40%的增長來自中國、埃及和德國。
截至2022年,82.4%的印度雇主、84.5%的埃及雇主和93.5%的中國雇主都有自己的企業(ye) 畢業(ye) 生培訓項目。
縱觀各個(ge) 行業(ye) ,有78.8% 的 IT公司(IT-profile)和71.7%的工程公司(Engineering profile)在2022年開設了畢業(ye) 生培訓項目,占到了所有新增畢業(ye) 生培訓項目的40%以上。
這說明了什麽(me) 呢?
一方麵是企業(ye) 求賢若渴,迫切地希望優(you) 秀人才能夠盡快跟上自己的步伐。如果在穀歌上搜索Graduate Program,可以看到不少大公司的信息,顯示出他們(men) 的招聘需求。
比如大宗商品供應商Trafigur有為(wei) 期三年的畢業(ye) 生培訓項目,普華永道的項目麵向所有專(zhuan) 業(ye) 的本科生和碩士開放,隻對畢業(ye) 時間有要求。
*圖片源自網絡
但另一方麵,或許也體(ti) 現了當前的大學畢業(ye) 生,對一些公司來說,有些方麵的能力仍然欠缺。
目前來看,這裏麵涉及到一些微妙的平衡,但有一條理念始終是沒錯的:保持學位的價(jia) 值,關(guan) 鍵就在於(yu) 保證畢業(ye) 生擁有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
最近LinkedIn公布了一組數據,從(cong) 職場的角度重新定義(yi) 了美國大學排名。
排名依托於(yu) LinkedIn超過三億(yi) 畢業(ye) 生用戶的自評數據,目前分為(wei) 八種職業(ye) :會(hui) 計、金融、投資銀行、市場營銷、軟件開發、創業(ye) 公司的軟件開發、設計。
目的在於(yu) 幫助擇校的學生選對學校,找到最理想的職業(ye) ,頗具參考價(jia) 值。
在各類專(zhuan) 業(ye) 排名中,老牌常青藤學校通常以自己強大的師資力量排名前列。但在這份排名表上,卻很少見到它們(men) 的身影。並非這些學校的教學質量不行,而是這些學校畢業(ye) 的學生通常會(hui) 傾(qing) 向於(yu) 找其他領域的工作。
比如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常青藤學校的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學生通常會(hui) 申請投資銀行或者其他相關(guan) 職業(ye) ,而非進入四大會(hui) 計事務所。“會(hui) 計在美國屬於(yu) 一個(ge) 比較低端的行業(ye) ,這些學校的畢業(ye) 生往往不樂(le) 意去給‘四大’之類的公司賣命,因此大部分這類就業(ye) 機會(hui) 給了專(zhuan) 攻會(hui) 計的學生。”排行榜製作團隊解釋道。
同時,與(yu) USNews這類著名排行榜上的專(zhuan) 業(ye) 排名相比,LinkedIn的排名出入很大,幾乎重新洗牌。一些專(zhuan) 業(ye) 領域的強校,其畢業(ye) 生在這個(ge) 領域的職場中並不一定“吃香”,反而一些在專(zhuan) 業(ye) 排名中居於(yu) 中位的學校因為(wei) 其地理優(you) 勢,畢業(ye) 生發展得更好。
如在創業(ye) 公司軟件開發行業(ye) 排行中,斯坦福大學憑借地處矽穀的優(you) 勢,力壓軟件開發老牌強校卡耐基梅隆大學,其畢業(ye) 生能更便利地利用資源,就業(ye) 狀況更好。
01、金融學
- 賓夕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
- 喬治城大學 Georgetown University
- 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 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 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 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
- 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 康奈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 達特茅斯學院 Dartmouth College
02、會(hui) 計學
- 維拉諾瓦大學 Villanova University
- 聖母大學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 波士頓學院 Boston College
- 裏海大學 Lehigh University
- 埃默裏大學 Emory University
- 南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費爾菲爾德大學 Fairfield University
- 聖塔克拉拉大學 Santa Clara University
-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UIUC
- 維克森林大學 Wake Forest University
03、設計學
- 卡耐基梅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視覺藝術學院 School of Visual Arts
- 創意研究學院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
- 設計藝術中心學院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斯坦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 靈林藝術設計學院 Ringling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 辛辛那提大學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 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 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 聖何塞州立大學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04、市場營銷學
- 賓夕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密歇根大學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 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 康奈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 喬治城大學 Georgetown University
- 斯坦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C Berkeley
- 西北大學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 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05、軟件開發
- 卡耐基梅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康奈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 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
- 密歇根大學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斯坦福大學 Standford University
06、投資銀行
- 喬治城大學 Georgetown University
- 賓夕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
- 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
- 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 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 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 衛斯理學院 Wellesley College
- 康奈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 達特茅斯學院 Dartmouth College
07、媒體(ti)
- 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 霍夫斯特拉大學 Hofstra University
- 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
- 霍華德大學 Howard University
- 西北大學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 雪城大學 Syracuse University
- 昆尼皮亞克大學 Quinnipiac University
- 佛罕大學 Fordham University
- 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
- 布朗大學 Brown University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