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Literature Table的重要性
IPQ項目需要完成5000字的學術報告,對學生的學術寫(xie) 作能力有一定要求。對學術研究來說,文獻檢索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在IPQ項目最終提交的學術報告中,須包含Literature Table的部分,以便於(yu) AQA考試局更好地對學生文獻的來源,確認文獻資料的邏輯力以及文獻可靠性等進行評估。
作為(wei) IPQ項目中非常重要的環節,Literature Table在總評分中的占比可達20%。其中文獻來源、檢索邏輯、文獻評估為(wei) 主要的考察邏輯。
建議同學們(men) 從(cong) 多個(ge) 數據庫引用資料,並且說明選擇該數據庫的原因;係統性的闡述檢索方式和關(guan) 鍵詞的有效性;對文章進行批判性的分析,保證大部分引用資料的可靠性。
02、如何架構一篇出色的Literature Table Source
數據信息的主要來源
同學們(men) 應該有意識的選取3-5個(ge) 數據庫,豐(feng) 富研究的數據來源,同時闡述數據庫不同的特點,和選擇使用某個(ge) 數據庫的原因。例如,選擇CNKI數據庫了解中文的研究方式,使用Google Scholar獲取英文資料。建議學生在這個(ge) 環節對使用的數據庫進行簡短的介紹。
如果引用的二手數據是來源於(yu) 官方網站,鼓勵大家提供網站地址,並說明通過該網站具體(ti) 獲得了哪些類型的數據信息。
Identifying Keywords
選擇檢索關(guan) 鍵詞
依次列明在檢索過程中使用過的關(guan) 鍵詞,並且說明選取關(guan) 鍵詞的邏輯,可以從(cong) 詞義(yi) 、含義(yi) 、使用場景、搜索目的等方麵入手。
除此之外,同學們(men) 也可以選擇以每一輪的檢索為(wei) 分類,以第一輪/第二輪檢索詞+檢索獲得數量+檢索獲得文獻的形式來展示這一環節的內(nei) 容。
當然要注意對檢索結果進行邏輯闡述和思辨,而不是簡單的羅列。
Relevant
撰寫(xie) 資料清單
在該環節,同學們(men) 可以羅列所有查詢過以及引用過的資料,APA格式和MLA格式都是常用的引用格式,保持統一的格式和排版方式,方便評分考官瀏覽。
同時,也鼓勵同學們(men) 列出非文獻性的資料,比如傳(chuan) 媒相關(guan) 研究主題可能需要引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ti) 的資料。
Source Evaluation
評估與(yu) 分析資料
在閱讀資料的過程中,建議大家按照一定的邏輯進行分類記錄,這些邏輯可以是關(guan) 鍵詞、數據、影響、研究方法、結論等等。要提醒同學們(men) 的是,在Source Evaluation資料評估環節,不僅(jin) 是要衡量資料本身的可靠性,更要論證資料與(yu) 研究問題的相關(guan) 性。
這裏也給同學們(men) 提供一些小技巧,通常可以從(cong) 以下幾個(ge) 角度評估資料的專(zhuan) 業(ye) 程度:
評估維度
作者:資料是否有作者名、是否提供單位信息,單位是否與(yu) 研究主題相關(guan) 。
出版方:文章出版方是學術機構還是任何其他的專(zhuan) 業(ye) 機構,判斷其發行目的。
受眾(zhong) :文章的目標受眾(zhong) 是一般大眾(zhong) 還是研究人員或行業(ye) 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者。
有效期:資料是否有明確的時間節點。
如果一份資料在上述所有問題上的答案都很好,那也意味著這份資料大概率是一篇專(zhuan) 業(ye) 性較強的學術性資料,在Source Evaluation環節更有可能獲得認可。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