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要考中文的同學們(men) ,學校老師是否要求這個(ge) 假期把Detailed Study演講稿話題確定下來?
又或者是否自己在糾結上學期的講稿話題是否合適沿用到高考?
那麽(me) ,什麽(me) 樣的VCE中文口語選題才能被稱之為(wei) 好的選題呢,對此,有一些問題是我們(men) 需要思考的。
一、曆年VCE中文考試分析報告中提供的口語選題是最好的題目嗎?
VCAA每年在VCE中文考試完之後都會(hui) 提供一個(ge) 口語和一個(ge) 筆試的報告。報告中提供了往年Worked-Well的題目。
(2017年VCAA考試後所提供的的題目)
那麽(me) ,這些題目是否就是很好的題目呢?
不一定哦!
報告中所給的VCE中文口語選題,是一些拿到好的成績的同學選了這些題目,而不是所有的人去選這個(ge) 題目就都能拿到好的成績。其實,想要拿到好的成績,應該是“考生”、“考官”、“題目”這三者的統一。這樣才能達到一個(ge) 最好的效果。
也就是說,對於(yu) A同學而言,也許在往年的考試中他能取得很好的成績,但可能B同學做同樣的題目,卻無法取得高分。因為(wei) 可能對於(yu) A同學而言,這個(ge) 題目很好的展示了他的優(you) 點,掩蓋了他的缺點。同樣一個(ge) 題目如果去給B同學來做,這個(ge) 題目可能會(hui) 放大他的缺點,弱化了他的優(you) 勢。
也可能對於(yu) 考官來說,當年A學生做個(ge) 題目的時候,當時的考官對於(yu) 這個(ge) 學生的表現是滿意的。但可能換了考官,做同樣的題目,結果就會(hui) 因人而異了。
因此,可以用這些題,但不能照搬,適合自己的題目才是最好的題目。
二、VCE中文口語考試的選題是應該“求新”,還是要"守舊”呢?
1.何為(wei) “新題”,何為(wei) “老題”
首先我們(men) 要知道什麽(me) 叫“新題”,什麽(me) 叫“老題”。當大家去選一個(ge) 題目的時候, 不太可能去選擇一個(ge) 別人完全沒有做過的題目。那麽(me) 其實隻要這個(ge) 題目以前做得人很少,那它就應該算是一個(ge) 新題。而老的題目,指的是有很多人選的題目。
2.這兩(liang) 種選擇哪一個(ge) 更好呢?
新題、老題各有利弊!
老題的利弊
選擇老的題目可以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來做的這個(ge) 題目。我們(men) 可以去借鑒前人的一些經驗或者觀點,但是研究還是需要自己去做的。但是由於(yu) 有很多人選擇過這個(ge) 題目,考官對這個(ge) 題目會(hui) 非常熟悉,所以考官會(hui) 在很短的時間內(nei) 了解你在哪個(ge) 水平。
當考官在聽你的報告時,尤其是在討論的部分,大家不會(hui) 偏離你的主題,會(hui) 圍繞這個(ge) 主題展開。但由於(yu) 考官對這個(ge) 題目比較了解,很有可能會(hui) 問出更加難,更加有深度的問題。如果你回答得很平淡,沒有把問題的深度挖掘出來,那麽(me) 就很難脫穎而出。這些很有可能沒在考試標準中出現,但是在考試過程中是會(hui) 展現出來。
新題的利弊
如果選擇新題,想要追求新鮮,去做別人沒有做過的題目或者說很少有人做過的題目。那麽(me) 可能會(hui) 有很多不確定的風險,能去借鑒的前人的經驗也比較少。
或許有些同學覺得可以做一個(ge) 事實性的話題(比如華為(wei) 事件、字節跳動事件等比較新穎的事件),這也是有很多難點的。或許題目很好找,但文學作品很難找到。有一些同學可能研究報告很容易做出來,但在討論部分卻很難展開,別說在校外的考試,在校內(nei) 的模擬和同學老師的討論,都無法過關(guan) ,有很多問題回答不上來。
有些同學部分2月份開始做,做到9月份,卻說題目太難了,做不下去了,要換題目。這樣就浪費了大把的時間,效率低下,影響最後的考試成績。這就是做新題會(hui) 遇到的風險。新題不僅(jin) 是對你自己研究應考的挑戰,是否能過考官這關(guan) 也是一個(ge) 挑戰。因為(wei) 沒有人做過,大家也都不確定。你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得好,也隻能在12月15號之後,拿到成績後,才知道題目選擇是不是很好。
那麽(me) ,有些同學可能會(hui) 問了,難道選新題時候就是束手無策嗎?這就涉及到我們(men) 要考慮接下來的幾個(ge) 點。
三、VCE中文口語題目應該選擇可辯性強的,還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
如果選一個(ge) 可辯論性更強一些的題目,在論證過程中,能夠把你的語言能力表現出來。
不要去選一個(ge) 爭(zheng) 議性很強的題目。對於(yu) 這個(ge) 觀點是對還是錯,人們(men) 是有不同觀點的。例如,做人要學懂一些厚黑學,當然題目是有很強的辯論性,但是不同的人對於(yu) "厚黑學”一詞有不同的理解,對於(yu) 不同考官來說也會(hui) 有不同的理解。再比如,對“孝應以順為(wei) 先”這個(ge) 選題,不同年齡階層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爭(zheng) 議性太強,得分的風險性是很高的。
因此,可以選擇有利弊的題目,而不要去選擇有對錯的題目。
四、VCE中文口語題目應該選擇寬泛的還是具體(ti) 的?
➩寬泛型:“人生需要對手”。是什麽(me) 人需要對手,也就意味著不管男女老少都需要對手,是什麽(me) 場合需要對手,這個(ge) 題目就很寬泛。
➩具體(ti) 型:三個(ge) 在VCAA的題:“陽樂(le) 私人企業(ye) 促進中國社會(hui) 的進步”、“科技是改善農(nong) 村現狀的根本途徑”、“農(nong) 民工是推動城市化進程的英雄”。
1.具體(ti) 型的利弊
如果你選擇具體(ti) 型這類的題目,那麽(me) 你在考試當中,所要討論的範圍的限定是很清楚的。
比如“農(nong) 民工是推動城市化進程的英雄”這個(ge) 題目,我們(men) 的話題一定是圍繞著農(nong) 民工和城市化之間的關(guan) 係展開,這個(ge) 話題絕對不會(hui) 去討論工人,知識分子,學生,專(zhuan) 家對城市化的進程是什麽(me) ,也不會(hui) 去討論農(nong) 民工對他家庭的影響在哪裏,農(nong) 民工的生活狀況是如何。
這個(ge) 題目討論的範圍是非常的準確,非常清楚的。但是這類題目的弊端還是很多的。這類題目在考試研究報告,會(hui) 變得很難。在我們(men) 的研究報告中,前四分鍾的三個(ge) 例子,必須是來自文學作品中的內(nei) 容,你必須要在這些文學作品中,用具體(ti) 的東(dong) 西來證明這個(ge) 題目。
比如說如何在散文,詩歌,小說,紀實文學中找到具體(ti) 的案例。有誰寫(xie) 過某個(ge) 小說,某個(ge) 情節來證明,但是不能去引述這個(ge) 新聞報告。如果這個(ge) 題目很具體(ti) ,但別人能夠證明這個(ge) 觀點的論證是很少的,或許大家在一些新聞中有所涉獵,但新聞不能夠作為(wei) 一個(ge) 例子。如果你不能夠找全這三個(ge) 文學作品的話,那你本身的文學作品就不全,就不符合要求。
2.那是不是題目越寬泛越好呢?
寬泛題目的例子是最好找的。你會(hui) 有更多的例子,從(cong) 古到今有很多的紀實文學。但寬泛的題目並不是意味話題無邊無際,那樣的話討論的話題會(hui) 太多,在準備的時候範圍會(hui) 很廣。你可能準備了30來個(ge) 題目,但是考官並不知道你準備了哪些問題,考官問的問題很有可能是你的第三十二,三十三個(ge) 問題。這些問題在你題目的範圍內(nei) ,但不在你準備得題目裏。這樣你就在討論部分的回答中,可能會(hui) 表現的不是很好。題目範圍廣了,你的破綻或者漏洞也會(hui) 更多。
因此,其實在選題的時候應該注意要兩(liang) 者結合,既不要選擇過於(yu) 範圍的題,也不要過於(yu) 具體(ti) 。
3.那麽(me) 怎麽(me) 來判斷呢?
就看你能否能找到足夠的例證。比如說,對於(yu) “人生需要對手”這個(ge) 選題,這個(ge) 題目稍顯寬泛,但還是可以做的。這個(ge) 題目可以限定一下,可以在對手上做一些限定,可以是棋逢對手是幸事,這樣就會(hui) 小一些,你同樣可以找到很多例子,但又不會(hui) 在討論部分中過於(yu) 信馬由韁,討論時候更加明確。
五、VCE中文口語題目應選擇“措辭優(you) 雅”還是“通俗易懂”的?
在選題時候,有些同學喜歡選擇一些優(you) 雅的高雅的措辭或者喜歡引用古文中的名言警句,把這些話來作為(wei) 題目(例如:欲善其事,必利其器)。還有一些同學則喜歡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話語來表達。這些題目語言表達非常簡單。比如說,人需要對手,人應該淡泊名利,逆境更容易成才等題目。
“措辭優(you) 雅”的利弊
這一類題目考官不一定能完全能聽懂,考官會(hui) 在後麵的題目中問一些更加有挑戰性的問題。我們(men) 要更加慎重一些。因為(wei) 你所有的信息都是通過你們(men) 的口頭敘述來傳(chuan) 達的。那麽(me) 在表達的時候,有可能會(hui) 表達得不是很清晰,模棱兩(liang) 可。所以,不能為(wei) 了追求讓自己所說的表達更加的華麗(li) ,而去選這個(ge) 題。如果你要在題目中要用一個(ge) 古文中的句子或者句式,那麽(me) 你需要在你的一份介紹中解釋這個(ge) 古文句子,你要對這個(ge) 古文也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要不然考官可能會(hui) 因為(wei) 你沒有把這個(ge) 概念解釋得非常清楚而扣分。
六、如何避免VCE中文口語選題中的“說明性”錯誤?
為(wei) 什麽(me) 不可以使用說明性文字呢?
說明性文字一般出現於(yu) 科學報告中,例如用於(yu) 解釋地球自轉公轉這種現象,更多側(ce) 重於(yu) 解釋說明,而非論證。而我們(men) 需要的語言應該是具有說服性和論證性的語言。
因此,我們(men) 所選題目都應該是帶有很強的說服性,而不能給人感覺是在陳述一個(ge) 客觀事實。
七、別的同學選過的VCE中文口語題目,我還能再選嗎?
因人而異,隻要覺得適合自己,就可以選。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啦!
希望對大家的VCE中文口語選題有所幫助!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聯係我們(men)
希望大家早早準備起來!
相信努力的你
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