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方麵竟決定了孩子的成績!

我在美國加州從(cong) 事學校心理學工作,主要負責教育心理的測評、診斷和谘詢工作。在工作十七年中的1000多案例裏麵,大於(yu) 85%的都是由於(yu) 各種不同的原因而造成的學習(xi) 問題。 所以,非常榮幸今天有機會(hui) 跟大家分享工作中的觀察,探討一下怎麽(me) 樣讓孩子在小學階段養(yang) 成受益終身的學習(xi) 習(xi) 慣。

智商高,並不代表學習(xi) 好

我們(men) 做學校心理學工作的,第一步都是做測評。當孩子在學習(xi) 上有任何問題的時候,我們(men) 第一個(ge) 工具是智商測試。

所以,當初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以為(wei) 找到了預測學習(xi) 的最簡潔的途徑。因為(wei) 通過兩(liang) 個(ge) 小時的智商測試,我可以把孩子的能力,哪個(ge) 地方弱,哪個(ge) 地方強,全部清晰地給家長列出來。可是,很快我就發現,很多孩子在智力上沒有任何問題,在班裏卻有各種學習(xi) 的問題。

舉(ju) 個(ge) 例子來說,2001年我業(ye) 餘(yu) 時間幫一家心理公司做智商的研究,碰到一個(ge) 七歲的聰慧過人的小姑娘,一對一的智商測試結果高達140以上,也就是說一百個(ge) 同齡孩子裏麵不到一個(ge) 孩子會(hui) 出現這麽(me) 高的分數。父母提到她在二年級的班上常被老師批評不專(zhuan) 心。

我立刻斷言:“她肯定什麽(me) 都懂,老師講的東(dong) 西對她沒有吸引力。智商這麽(me) 高,跳級啊!”

結果,父母興(xing) 奮地找到學校時碰了一鼻子灰:“跳什麽(me) 跳?二年級要做的功課還在規定的時間內(nei) 完不成呢,轉到三年級肯定跟不上!”現在想想當時對智商的盲目崇拜真的很慚愧。

後來就越來越發現,智力會(hui) 幫助學習(xi) ,但對學習(xi) 的結果,隻是一個(ge) 方麵。學習(xi) 的硬件,比如記憶力,理解力,詞匯量,推理能力,信息處理速度等,其效果容易看得到;但無形的軟件,影響著硬件能發揮到什麽(me) 程度。

教育心理學在過去五六十年,一直在研究到底什麽(me) 因素,對學習(xi) 有最強的影響力? 這裏麵,當然有許多潛在因素都在發揮影響,但我根據自己的觀察,總結了最重要的三點:

第一個(ge) 是孩子的個(ge) 性特點;

第二個(ge) 是學習(xi) 態度;

第三個(ge) 就是時間管理等行為(wei) 習(xi) 慣。

摸準孩子的個(ge) 性 係統提升專(zhuan) 注力

有些家長告訴我,孩子在六七歲時,就已經開始出現厭學的現象了,這是非常不正常的。這個(ge) 階段是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最強的時候,如果出現厭學,那一定是學習(xi) 的內(nei) 容,跟孩子的學習(xi) 能力特點,有很大的差距。

傳(chuan) 統的教育模式比較強調聽力理解和處理能力,但很多孩子需要其他的學習(xi) 方式。

美國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發現,擅長用聽力來學習(xi) 的人(Auditory Learners)大概占整個(ge) 人口的30%。65%左右的人,天生需要一些視覺的幫助。比如說,學地理需要畫個(ge) 圖像,才能記得更清楚,學曆史時需要畫一個(ge) time line,通過視覺來幫助記憶。還有大約5%的人需要通過觸覺來學習(xi) ,需要動手做才能達到最好的學習(xi) 效果。

這17年的觀察,我發現,孩子確實各有不同的能力特點,和對傳(chuan) 統教育的要求,這與(yu) 父母的期待常常不吻合,就需要父母在養(yang) 育過程中多觀察和接納孩子。教育是要以長取勝而不是以短取敗,花很大心力去教,不如用心去觀察,先找到孩子的特點在哪裏。

很多家長可能看過下麵這個(ge) 學習(xi) 的金字塔。這個(ge) 金字塔告訴大家,講座這種形式的學習(xi) ,不到10%的孩子會(hui) 吸收的比較快,50%以上的孩子會(hui) 在與(yu) 別人討論的過程中吸收理解的比較快,90%的孩子,在重複教給別人的過程中他會(hui) 吸收理解的最好。

這幾個(ge) 方麵竟決(jue) 定了孩子的成績!

因此,對於(yu) 剛上學的孩子,可以在家裏準備一塊白板,鼓勵他們(men) 當老師,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教給家人,不但提高學習(xi) 的樂(le) 趣,同時還加強了理解。

有一點要特別提一下,對學習(xi) 影響特別大的一個(ge) 孩子天生的氣質特點,就是專(zhuan) 注力。而電子產(chan) 品對注意力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美國有一個(ge) 研究,對2600個(ge) 孩子進行跟蹤調查研究,發現他們(men) 在2歲的時候在電子產(chan) 品上花費的時間,對7歲的時候的自控力、條理能力都有負麵的影響。

那孩子如果天生能專(zhuan) 注的時間就比較短,該怎麽(me) 辦?在這裏提醒大家七點:

1、每天按時休息、保證有規律的睡眠,睡眠的狀態會(hui) 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專(zhuan) 注力。像學齡兒(er) 童一定要保證9-10個(ge) 小時的睡覺。

2、減少周圍分心的事物,保持一致的學習(xi) 環境。比如說,在家裏一定要有固定的學習(xi) 桌子,每天做作業(ye) 要在這個(ge) 桌子上,桌子上盡量減少別的東(dong) 西。

3、有意識地培養(yang) 孩子的觀察力。“你今天去姥姥家有沒有發現姥姥家的家具有什麽(me) 不一樣嗎?”“你有沒有看到媽媽發型、衣服等,今天有什麽(me) 不一樣的地方嗎?”提醒孩子觀察周圍的事情,會(hui) 無形中提高他的專(zhuan) 注力。

4、預習(xi) 和複習(xi) ,了解一些內(nei) 容,更容易跟得上老師的講解。尤其是小學高年級的孩子。

5、教學方式多樣化。如果孩子坐不住的話,可以把作業(ye) 分成幾個(ge) 部分,比如說,今天有四頁作業(ye) ,那我們(men) 就可以分成四個(ge) 部分,我們(men) 先做一頁。

6、利用一些工具來幫助孩子。如果孩子隻能坐下來5分鍾,那我們(men) 就定6分鍾的計時器,等計時器叮的一響的時候孩子就可以停下來休息一下喝點水,休息一下再回來,慢慢來延長這個(ge) 計時器的時間。

7、學習(xi) 內(nei) 容本身。太容易或者太難都不利於(yu) 專(zhuan) 注力,都會(hui) 影響學習(xi) ,最佳的狀態就是孩子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的程度(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比如閱讀,能夠獨立閱讀的,是100個(ge) 字裏麵有94個(ge) 字孩子能夠準確地讀出來。

當孩子在學習(xi) 上有困難的時候,我們(men) 的測評第一個(ge) 就是要測一下孩子在閱讀、數學和寫(xie) 作達到了什麽(me) 程度,那現在的作業(ye) 要求是不是太難?很多時候這是造成孩子厭學、不良的學習(xi) 習(xi) 慣的原因。

最害怕孩子沒有求知欲

第二個(ge) 我們(men) 今天要重點講的,就是學習(xi) 的態度,也就是求知欲。

孩子為(wei) 什麽(me) 喜歡學習(xi) ?我觀察了很多喜歡學習(xi) 的孩子,都是因為(wei) 學習(xi) 的過程給她帶來了成就感,而且在學習(xi) 中,與(yu) 家長和老師的互動中,加強了健康的人際關(guan) 係。如果這兩(liang) 個(ge) 心理需要達不到,孩子則會(hui) 逃避學習(xi) 。

斯坦福心理係教授凱蘿·杜艾克博士(Dr. Carol Dweck)研究了35年上進心(motivation),她提出: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教給他們(men) 去熱愛挑戰,感興(xing) 趣去找到失誤的原因,享受努力的過程,保持強烈的求知欲。

而孩子麵對困難和挫折的情緒和態度,又受什麽(me) 樣的“理念”左右呢?一方麵有基因的影響,另一方麵來自環境。美國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馬丁·塞利格曼博士(Dr. Martin Seligman)的研究表明,孩子對挫折的態度,在8歲左右開始形成。其中一個(ge) 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父母對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

如果父母對好事的解釋,是長久的、概括化和個(ge) 人化的,比如“你交流能力真好,我都被你說服了!”等,孩子就慢慢會(hui) 形成樂(le) 觀的解釋方式。

如果父母對失敗的解釋,是長久的、概括化和個(ge) 人化的,比如“你就是記性差!”、“女孩子數學都不好!”等,孩子就慢慢會(hui) 形成悲觀的解釋方式。

杜艾克博士做過很多關(guan) 於(yu) 這方麵的研究。她反複把這個(ge) 實驗用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發現最後的結論都是一樣的:如果孩子在學習(xi) 中,努力的過程,常常被肯定,常常被鼓勵的話,那孩子在麵對困難的任務的時候,就更願意去嚐試,願意去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自己的孩子下象棋,這個(ge) 在象棋上也非常的明顯。因為(wei) 象棋正式的比賽,一場棋賽是六個(ge) 半小時,如果孩子隻是盯著要贏的結果去下的話,這六個(ge) 半小時就會(hui) 非常痛苦。可是孩子要是喜歡的是下棋思考過程的話,就會(hui) 覺得這六個(ge) 半小時很享受。

《心態》(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是杜艾克博士的書(shu) ,家長可以用來檢查一下我們(men) 自己是不是有成長的心態——可通過以下三個(ge) 方麵來檢測:

1、失敗、被批評時是否感覺羞恥或要反擊;

2、看到別人比自己強時是否嫉妒並失去自己前進的動力;

3、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時是否有恐懼。

這些都可以幫助家長來調整好我們(men) 自己成長的心態,幫助孩子擁有成長的心態。

良好的行為(wei) 習(xi) 慣 讓孩子學習(xi) 有持續動力

最後一點影響學習(xi) 的因素是,外表可以看到的行為(wei) 習(xi) 慣。特別是時間的管理、責任感、條理性、自控力等,都是對學習(xi) 有關(guan) 鍵作用的軟因素。

舉(ju) 個(ge) 例子來說,有的家長問道:

“孩子小學1年級,辦事情比較拖遝,尤其是寫(xie) 作業(ye) ,特別慢。感覺他心裏壓力很大,7歲的孩子,他一直在糾結不想寫(xie) ,不願意寫(xie) ,溜號,望天,手裏拿著玩具擺弄……10分鍾的作業(ye) ,要寫(xie) 一個(ge) 多小時,對學習(xi) 沒有興(xing) 趣,該怎麽(me) 辦呢?而且孩子坐不住,總在動來動去,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心裏長草,靜不下來。”

後來我詢問家長,發現,有一樣事情,孩子的專(zhuan) 注力特別高,就是樂(le) 高,除了樂(le) 高,其他什麽(me) 事情都堅持不下去。

那麽(me) ,原因就呼之欲出了:從(cong) 小學一年級開始,對讀寫(xie) 的要求就比較高,聽力理解也是傳(chuan) 統的教育方式比較強調的一個(ge) 技能。可是,讀寫(xie) 作業(ye) ,並不能給孩子帶來成就感,相反,給他帶來的是種挫折感,因為(wei) 他習(xi) 慣觸覺型、動手型的學習(xi) 。他在學校裏,也許因為(wei) 寫(xie) 得比較慢,完成不了作業(ye) ,老師也許有一些不太積極的反饋,那孩子就更有挫折感了。

學習(xi) 本身變成了給他帶來挫折感的事情,那他肯定是對學習(xi) 沒有興(xing) 趣,總是走神。那對於(yu) 這個(ge) 孩子來講,該怎麽(me) 辦?

首先,看看這個(ge) 孩子的能力特點是什麽(me) 。

他喜歡動手操作,喜歡樂(le) 高,那我們(men) 就從(cong) 他喜歡的事情上來調動他學習(xi) 的興(xing) 趣。比如說,閱讀上,我們(men) 可不可以去找一些關(guan) 於(yu) 樂(le) 高的書(shu) ?說明書(shu) 也好,其他的書(shu) 也好,讓孩子看到後知道,閱讀是自己吸收有用知識的一個(ge) 途徑,可以多看一些這樣的課外書(shu) 。

他喜歡動手操作,那麽(me) ,有沒有比較側(ce) 重動手能力的教學方式?比如說,我們(men) 就告訴他,趕快把作業(ye) 6點前做完,做完之後,我們(men) 好6點半去上樂(le) 高課;比如說,數學,能不能用樂(le) 高來擺計算題?

這些都是結合孩子的長處,來幫助孩子對學習(xi) 更有興(xing) 趣的一個(ge) 途徑。不然的話,一個(ge) 七歲的孩子,這時候就已經有這樣的學習(xi) 習(xi) 慣,長此下去,對學習(xi) 會(hui) 越來越逃避。

其次,幫助孩子養(yang) 成良好的行為(wei) 習(xi) 慣。有5個(ge) 具體(ti) 的建議:

1、給孩子一些工具。舉(ju) 個(ge) 例子,記憶方麵,學習(xi) 理論曾經研究過,早上剛起床的半個(ge) 小時,還有晚上睡覺前的半個(ge) 小時,人的記憶力會(hui) 比平時多大概30%,把需要記憶的東(dong) 西移到這兩(liang) 個(ge) 時間是一個(ge) 非常好的習(xi) 慣。

2、用固定的時間來做作業(ye) 。有的家長告訴我,這個(ge) 孩子9點以後才開始做作業(ye) ,一做做到12點了,拖拖拉拉,影響了睡眠。那我的問題是,為(wei) 什麽(me) 孩子放學的時候是3點,但9點才開始做作業(ye) 呢?這就是行為(wei) 的習(xi) 慣沒有養(yang) 成。寫(xie) 作業(ye) 一定要有固定的時間,特別是小學的時候。

建議是,放學回到家後,先休息一下,吃點東(dong) 西,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不一樣的事情。因為(wei) 在學校裏麵,大部分的學習(xi) 內(nei) 容都是跟閱讀和數學邏輯相關(guan) 的,那麽(me) 調整一下,也許就是聽聽音樂(le) 、打打球,也許是玩一下橡皮泥,轉移一下大腦活動的區域,降低疲勞。這之後我們(men) 就要養(yang) 成,比如說,在吃飯以前也好,吃飯以後也好,有一個(ge) 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時間做作業(ye) 。

3、學齡兒(er) 童的家規要跟孩子一起商量著完成。你可以問一下孩子,你覺得我們(men) 吃飯以前是先做數學還是做閱讀呢,吃飯以後我們(men) 再做另外一部分。這樣就可以把作業(ye) 分開,使孩子做的時間不至於(yu) 特別長。

4、對於(yu) 注意力不是特別專(zhuan) 注的孩子,能夠提供一個(ge) 小的獎勵。比如說,喜歡跟爸爸出去打球,那我們(men) 就先來做數學,數學做完之後,我們(men) 先出去跟爸爸打十分鍾的球,然後回來吃飯,吃完飯我們(men) 再來做其他的作業(ye) ,這個(ge) 對孩子都是一個(ge) 動力。

5、要在家裏養(yang) 成良好的作息習(xi) 慣。小學的時候,晚上10點一定要開始睡覺了,如果10點前沒做完作業(ye) 的話,抱歉,我們(men) 要熄燈了,第二天作業(ye) 做不完,成績受影響,交不上去,要自己承擔這個(ge) 後果。這是個(ge) 很好的學習(xi) 的機會(hui) ,到第二天的時候,孩子會(hui) 更加用心,要把事情在10點之前做完。

父母真正影響孩子的是言行的記憶

孩子在學習(xi) 上,自律能力方麵,自控能力方麵,時間管理方麵,犯錯誤是非常正常的。因為(wei) 孩子自控力這部分大腦的發育是最晚的,要到25歲左右才能完全發育成熟,孩子預測不到自己行為(wei) 的後果。

我們(men) 如果能夠正確看待孩子在學習(xi) 過程中犯的一些錯誤的話,那我們(men) 能夠更好的幫助他為(wei) 將來的成長而學習(xi) ,我們(men) 管教的目的,就是為(wei) 了起到一個(ge) 教的作用,能讓孩子掌握這些優(you) 良的品格和習(xi) 慣,千萬(wan) 不要懲罰正常但是不正確的行為(wei) 。比如說,他坐不住,自控能力差。

很多事和他的天性、年齡的發展階段也是有關(guan) 係的。七八歲的孩子,讓他分心的事情非常多,坐不住,特別是男孩子,這非常正常,雖然是一個(ge) 不正確的行為(wei) 。

其實,孩子跟我們(men) 在一起的18年的過程中,其中12年、13年都是在學校裏度過的。最終希望孩子學到什麽(me) 呢?我們(men) 真正影響孩子什麽(me) 呢?就是他言行的記憶。這個(ge) 記憶,包括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解釋自己在學習(xi) 中碰到的失誤失敗,這些都會(hui) 內(nei) 化成孩子性格中的一部分。

如果在這個(ge) 學習(xi) 的過程中,我們(men) 幫助孩子感受到和父母、老師之間的親(qin) 密的關(guan) 係,感到自己受尊重,有歸屬感的話,孩子的上進心的基本心理需要就得到滿足了,他就更願意去實現自己的潛能。

如果我們(men) 同時還給孩子機會(hui) 去發展自己的潛力,能夠根據他的能力特點去幫助他找到獲得成就感的活動,能夠在學習(xi) 中帶來更多的成就感的話,那孩子對將來的學習(xi) 就打下了一個(ge) 很好的基礎。

作者與(yu) 授權

謝剛,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美國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學校心理學博士。暢銷書(shu) 《我在美國做學校心理學家-走進真實的美國中小學生活》,由北師大出版社出版。

本文轉載自公眾(zhong) 號“小多少年時”(ID:xiaoduoui),小多少年時是麵向未來的國際化優(you) 才成長平台。以前瞻、探究、明辨為(wei) 原則,與(yu) 國際頂尖的閱讀和教育資源接軌,致力於(yu) 同時培養(yang) 青少年科學和人文素養(yang) ,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為(wei) 未來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英本學生如何在英國續簽學生簽證?

下一篇

2023年IEO經濟奧賽報名詳細操作步驟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