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悄悄來到尾聲,同學們(men) 今年的目標已經達成了嗎?明年又該何去何從(cong) ?如果你現在還對未來的道路很迷茫,不妨看看NSDA的辯手前輩們(men) ,他們(men) 是如何作出抉擇的,而參加辯論又為(wei) 他們(men) 帶來怎樣的收獲?
NSDA在此匯集了各位前輩“逆風翻盤“的故事,希望同學們(men) 都能在這些故事中獲得啟發,成為(wei) 下一個(ge) 故事的主人公。
篇幅所限,以下為(wei) 辯手們(men) 的專(zhuan) 訪摘錄,
01辯論使我具備更好的本能與(yu) 直覺楊逸晨建築聯盟學院部分辯論戰績2017年浙江賽區16強
2018年寧波賽8強
2019年寧波賽32強
辯論對於(yu) 楊逸晨同學的自身成長以及思考方式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他說:“辯論提高了我的思維邏輯性,對我現在的學習(xi) 很有幫助。我們(men) 學校會(hui) 布置一些項目作業(ye) ,當我在做一個(ge) 項目的時候我會(hui) 很清楚該怎麽(me) 去develop,到底怎麽(me) 做才會(hui) make sense,我會(hui) 判斷哪些東(dong) 西邏輯上是講不通的。”
“另外通過做比賽中的一些辯題,我掌握了一定做研究的基本能力。隨著對世界的不同的領域都有了一些了解,辯論拓寬了我的視野,也幫我儲(chu) 備了一定的知識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願對世界保持一份好奇心,辯論使我具備更好的本能與(yu) 直覺——敢於(yu) 質疑這個(ge) 世界。”
所以楊逸晨同學選擇了從(cong) 各個(ge) 方麵角度上來講都挺“非主流”的建築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建築聯盟學院雖然是全球最具聲望與(yu) 影響力的建築學院之一,但也是全球最“激進”的建築學院。建築聯盟學院充斥著讚譽與(yu) 爭(zheng) 議,學校的創校初衷、教育理念,甚至整個(ge) 框架都是為(wei) 了挑戰建築學科的可能性而設定的。
02辯論給我底氣榜樣給我動力趙一然牛津大學部分辯論戰績第七屆NSDA全國總決(jue) 賽 高中辯論組十六強
2019-2020第一輪區域賽上海賽區 高中公開組亞(ya) 軍(jun)
2019-2020第一輪區域賽北京賽區 高中組冠軍(jun)
第八屆NSDA全國總決(jue) 賽 辯論16強
趙一然同學申請的是牛津的政經哲(PPE Philosophy, Politics & Economics)專(zhuan) 業(ye) 。選擇PPE其實是興(xing) 趣使然,與(yu) 一然多年的辯論經曆也息息相關(guan) 。19年的國賽辯題是“法的精神和法的條文”,當時就在一然的心中種下了法律的種子。
做選擇時僅(jin) 憑著滿腔熱血,後來一然才得知,政經哲是牛津最強的專(zhuan) 業(ye) ,壓力隨之而來。但一位NSDA前辯手、牛津PPE在讀的學長主動聯係了她,詳細地告訴一然PPE的麵試大概流程是怎樣的,幫她做模擬麵試。
牛津的麵試大多是教授問一個(ge) 開放性的政治問題,比如趙一然同學被問到的就是“你覺得現在國家到底應不應該就是開放國門迎接難民”。當她做出回答後,教授隨即就開始反駁,宛若就地開展了一場辯論。
而多年的辯論經曆讓趙一然同學在牛津TSA入學考試中也遊刃有餘(yu) 。TSA考察的重點在於(yu) thinking skill。比如說給出一個(ge) argument,要求你去找到它的conclusion,或者問你覺得這個(ge) argument有沒有什麽(me) 問題。而這種“從(cong) argument中找問題”的過程,她早在打辯論的這些年提前演練了無數回。
趙一然同學說,在這次申請牛津的過程中,學長的幫助至關(guan) 重要。不僅(jin) 僅(jin) 是準備麵試時提供的支持和鼓勵,更重要的是:“他的經曆讓我看到了跟我非常匹配一條路,我想現在我已經走過了他走的前兩(liang) 步,將來也許我可以和他一樣成功。這是他對我最大的一個(ge) 影響,是榜樣的力量。
03辯論某種程度上成就了今天的我費悅欣Wellesley College部分辯論戰績8th NSDA Nationals WSDC High School Div. Champion & Finals, Best Speaker
International Public Policy Forum World Top 16 (2020); Top 64 (2021)
Winter Holidays Open 2020 Octo-finalist
費悅欣同學初中畢業(ye) 之後的暑假經曆了一些事情,當時讓她覺得非常不舒服,後來才知道那算是一種性別歧視,她發現原來現在社會(hui) 享受的諸多保障以及觀念並不是曆史上一直都自然存在的,而是幾代人為(wei) 之奮鬥努力的結果。這也讓她意識到,原來她所知並非世界的全貌,有些問題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
當費悅欣同學開始辯論時也有相同的感受。辯論讓她去探索到世界更多的角落,讓她意識到不同的人因為(wei) 不同的事情而產(chan) 生的掙紮與(yu) 困境。而當她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存在,她就更加想要關(guan) 注它們(men) 。
同時,辯論會(hui) 迫使她思考,給她帶來思考領域的一個(ge) 深度拓展。從(cong) 小人的價(jia) 值觀就會(hui) 受到自己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但辯論就是讓她在剖析辯題的pros和cons的同時,重新審視這些現有的價(jia) 值觀,養(yang) 成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
除此以外,辯論對於(yu) 費悅欣同學的申請也有非常大的幫助。首先,正因為(wei) 辯論給她帶來如此豐(feng) 富的智識與(yu) 感觸,她才在麵試和文書(shu) 中有話可講,同時也讓招生官看到她對辯論這項活動的熱愛。
另外,辯論帶給她的self reflection,也讓招生官感受到她是一個(ge) 會(hui) 自我反省的人。其次,辯論本身就代表演講能力、溝通能力、 research能力,以及思考方式等技能的儲(chu) 備,而這些都是大學非常看重的,讓招生官感到you're prepared for university learning。
04辯論給我底氣放手一搏羅子鑒斯坦福大學部分辯論戰績2018年NSDA秋季聯賽成都區預賽 新手組16強
2019年NSDA春季聯賽成都區預賽 公開組冠軍(jun)
2019年NSDA全國總決(jue) 賽 高中組32強
2019年NSDA秋季聯賽成都區預賽 高中組冠軍(jun)
2020年TOC中國冠軍(jun) 賽 高中組32強
2020年NSDA全國總決(jue) 賽 高中組季軍(jun)
疫情之下,美國大學對於(yu) 標化成績的要求有所降低,這是同時將羅子鑒同學兼顧普高學習(xi) 和美本申請的難度調低,將他申請海外大學的可能性調高了。但是從(cong) 做決(jue) 定到最後提交文書(shu) ,時間緊,任務重。比起其他已經為(wei) 此積累了兩(liang) 年多的國際學校申請者,他才剛剛吹響哨聲。
其中很關(guan) 鍵的一點便是標化。羅子鑒同學沒考過托福,所以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nei) 出分,又因為(wei) 課內(nei) 還有高考的任務,他沒辦法兼顧額外的培訓班。於(yu) 是做了一項冒險的決(jue) 定——幾乎是“裸考”托福。不過,這趟冒險的底氣,也是辯論給的。
在此之前,羅子鑒同學和自己的辯論教練進行討論,教練覺得,通過學習(xi) 辯論、打比賽的這個(ge) 過程,他的英文聽力、閱讀水平都有了大幅提升,也許確實可以略過標化考試的培訓。於(yu) 是,他報名了一月中旬的托福線上考試,最終的結果是112分,雖然不至於(yu) 很突出,但恰好過了頂尖學校要求的110這個(ge) 分數線,成功過坎。
“斯坦福的招生官給我回了一封信,主要是說,他們(men) 看中我的亮點在於(yu) ,我在多線任務的壓力之下,依然堅持自我,沒有被環境改變。同時,也一直保持了對自己的高要求。他還特別提到,我在申請中最大的閃光點就是辯論活動,我展現了自己打辯論的目的,不是以申請為(wei) 目的,而是真正發展自己的熱愛與(yu) 興(xing) 趣。這些特質在他看來是寶貴的。”
05用辯論的方式觀察生活的哲學樊天怡Reed College部分辯論戰績2018-19NSDA第二輪聯賽青島賽區 公開組亞(ya) 軍(jun)
2018-19NSDA第二輪聯賽北京賽區 公開組八強
2019NSDA全國總決(jue) 賽 三十二強
2019-20NSDA第一輪聯賽重慶賽區公開組冠軍(jun) 、優(you) 秀辯手
2019-20NSDA第一輪聯賽濟南賽區公開組冠軍(jun) 、優(you) 秀辯手
2019-20NSDA第一輪聯賽鄭州賽區公開組亞(ya) 軍(jun) 、最佳辯手
第五屆TOC中國冠軍(jun) 賽 十六強、優(you) 秀辯手
2020-21NSDA第一輪聯賽十一線上邀請賽 四強、優(you) 秀辯手
當樊天怡同學被問及對哲學的興(xing) 趣是什麽(me) 時候產(chan) 生時,她聲音很堅定地說:“和辯論有關(guan) 。”對她來說,辯論就像是伸向理想生活的觸手,她用辯論的方式觀察生活的哲學。辯論也讓她萌生了哲學的思考,引導著她選擇Reed College(裏德學院)的哲學專(zhuan) 業(ye) 。
高一時她便參加了學校辯論社,深受社裏學長關(guan) 於(yu) 辯論思想的影響。現在社會(hui) 加速,會(hui) 讓人忽視很多本該思考的東(dong) 西,快速達到結論隻會(hui) 讓人受到越來越多外力控製。比如平庸審美,比如物質享受,但這些對人並沒有實際意義(yi) ,反而會(hui) 讓生活一成不變,使存在虛無化。
於(yu) 是樊天怡同學意識到,反思和理性地看待、解構龐大事物的能力非常有用,辯論恰恰讓她對這種思維方式更加熟練。
“辯論的題目通常很大,從(cong) 龐大的話題提取論點、回應論點,一層層抽離邏輯結構,用兩(liang) 條證據的聯係關(guan) 係、在邏輯上說不通等方式反駁論點,這種探討對我理解世界、理解人類如何思考非常有幫助。”
隨著深入接觸辯論,樊天怡同學愈發覺得,自己會(hui) 帶著這份對辯論的熱愛越走越遠,以至於(yu) 許多重要的人生選擇,比如選擇申請Reed College的哲學專(zhuan) 業(ye) ,都沒有偏離這條最初選擇的航線,就像飛出的風箏,線永遠牽在辯論這裏。
06辯論助我了解社會(hui) 現實趙穎姍耶魯大學部分辯論戰績2016-2017全國中學生學術辯論與(yu) 演講聯賽第二輪 辯論新手組 冠軍(jun)
2017-2018全國中學生學術辯論與(yu) 演講聯賽第一輪深圳賽區 初中公開組 亞(ya) 軍(jun)
第六屆NSDA全國總決(jue) 賽 辯論初中組 16強&優(you) 秀辯手
2018-2019全國中學生演講與(yu) 辯論聯賽 辯論公開組 亞(ya) 軍(jun) &優(you) 秀辯手
第七屆NSDA全國總決(jue) 賽 辯論高中組 優(you) 秀辯手&32強
2019-2020全國中學生演講與(yu) 辯論聯賽 辯論高中組 長沙賽區冠軍(jun)
第四屆TOC China辯論高中組 16強&優(you) 秀辯手
“辯論對我的幫助並不是在於(yu) 為(wei) 我提供了一個(ge) 光鮮的履曆,而是在對我性格與(yu) 思考方式的影響。”
趙穎姍同學的諸多文書(shu) ——包括主文書(shu) 在內(nei) ,常被人評價(jia) “太像一篇辯論稿了”。然而她終是選擇了堅持自己,“辯論使我有這樣一種意識——我說的話都是有證據支撐的,我的邏輯鏈是完整的,盡可能地照顧到所有的counter arguments。所以不可否認,我的文書(shu) 裏都有辯論稿的影子在。”
她收到了牛津和耶魯兩(liang) 所名校的offer,在向牛津大學申請的是曆史與(yu) 經濟專(zhuan) 業(ye) ,在這篇文書(shu) 中,她提到了自己的學術經曆與(yu) 獎項——得益於(yu) 辯論活動,她曾對某些曆史人文話題有深入探究,文書(shu) 中也展現了相應的學術功底。
“準備辯論賽時,常會(hui) 遇到經濟學相關(guan) 或能從(cong) 經濟學角度入手的辯題,在準備case與(yu) argument的過程中,我逐漸理解到整個(ge) 世界經濟的複雜運行狀態。比如高一那年,我打過一個(ge) 關(guan) 於(yu) 難民問題的辯題,其中很多觀點,在經濟學純理論角度上看似合理、有意義(yi) 的事情,在倫(lun) 理道德上可能並不合情理。”
“也是通過辯論的深入研究,我逐漸理解了,不能把經濟作為(wei) 衡量一切的尺度,不能用任何單一尺度去衡量任何事情。” 趙穎姍同學強調,“我們(men) 應該更深入地去了解經濟的現實意義(yi) 與(yu) 現實應用。”
07辯論打開政治科學的專(zhuan) 業(ye) 之路張璐芊
西北大學部分辯論戰績NSDA Shanghai outstanding speaker, novice div. 2018
NSDA Shanghai 2nd Prize, novice div, 2018
NSDA Wuxi 2nd prize, novice div, 2018
NSDA Shanghai Octa-finalist, open div., 2018
NSDA Suzhou Octa-finalist, open div., 2019
NSDA 青年節專(zhuan) 場 Octa-finalist, 2020
NSDA TOC double Octa-finalist, 2020
張璐芊同學對藝術很感興(xing) 趣,但她申請的專(zhuan) 業(ye) 卻是偏學術的政治科學。問及為(wei) 什麽(me) 會(hui) 申請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她笑了笑說道:“和辯論有著難以分開的聯係” 。本來想學法律的她,受限於(yu) 美國本科沒有法律,便結合了法律的專(zhuan) 業(ye) 特點以及參加過的辯論比賽,選擇了政治科學。
辯論的大多辯題都緊扣社會(hui) 論點,常常和政治問題有所掛鉤,能夠從(cong) 各個(ge) 層麵去分析問題。璐芊希望能在辯論的思維模式下,對這些重要問題進行抽絲(si) 剝繭的理論研究,而政治科學便是很好的路徑。“辯論的思維模式是很鍛煉人的”,她的聲音裏全是認真。基於(yu) 對法律由內(nei) 而外的熱愛和辯論潛移默化的影響,張璐芊同學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政治科學。
其實張璐芊同學對法律的興(xing) 趣不是憑空產(chan) 生的,甚至可以說和她的藝術興(xing) 趣有一定聯係,但其後的故事卻令人心疼。事情發生在初三,那時的她已經學了十幾年的英國皇家班,對芭蕾的愛好和天賦讓她一度以為(wei) 自己會(hui) 一直學下去,當作愛好或往專(zhuan) 業(ye) 方向發展。
可命運卻總愛開玩笑。某天訓練時,芭蕾老師在給她壓胯的同時正對班上同學發火,情緒爆發一時間沒能控製住,突然加大的力道讓她難以承受,巨大的疼痛後是胯被壓傷(shang) 的噩耗。但是出於(yu) 實際情況考慮,若走法律途徑會(hui) 過多浪費本就所剩無幾的學習(xi) 時間。
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在阻礙璐芊維權,最後,她隻得不了了之。對張璐芊同學來說,這是人生的分岔口,既是她的芭蕾夢終點,但也是她的法律夢起點。到了高中,她自發接觸了法律的相關(guan) 書(shu) 籍,參加了許多辯論比賽,讓她對法律的力量有了具象化的認識,從(cong) 而萌生出自己也要學習(xi) 法律、要用法律的武器幫助無助的人。
08辯論將我引向了熱愛的專(zhuan) 業(ye) 賈博康
南加州大學部分辯論戰績
2020 NSDA全國總決(jue) 賽8強
2019 NSDA沈陽區域賽冠軍(jun)
2019 NSDA沈陽區域賽最佳辯手
2020 NSDA 5月線上賽8強
2020 NSDA 12月線上16強
2019 NSDA北京區域賽優(you) 秀辯手
2019 NSDA 蘇州區域賽優(you) 秀辯手
2019 NSDA蘇州區域賽16強
談及選擇國際關(guan) 係專(zhuan) 業(ye) 的原因,賈博康同學說,這與(yu) 他的辯論經曆密不可分。參加辯論的第一個(ge) 賽季,賈博康遇到的辯題是難民問題。備賽的research過程中,一幅難民生活的苦難圖景在他的眼前徐徐展開——上百萬(wan) 難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為(wei) 了一口水一粒米苦苦掙紮。
他還深刻地記得一段視頻裏,一位難民母親(qin) 選擇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一堵高牆的另一側(ce) ,寄希望於(yu) 牆那麵的記者能夠使以援手,讓孩子脫離缺乏醫療的現狀,然而最終也未能如願。這一切都深深地刺痛了賈博康,令他如坐針氈。他想要探究難民問題的根源所在,想要找到一劑良藥幫幫這成千上萬(wan) 的人們(men) 脫離苦海。最終,這促使他選擇了申請國際關(guan) 係專(zhuan) 業(ye) 。
可以說,是辯論將賈博康同學引向了熱愛的專(zhuan) 業(ye) ,獲得許多國外著名高校的offer。但其實他從(cong) 小就被定義(yi) 為(wei) “差生”,而他從(cong) 未覺得這是件丟(diu) 臉的事。相反,由於(yu) 看到了和自己一樣被定義(yi) 為(wei) “差生”的同學因為(wei) 成績不好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他早早就開始思考以成績高低評判學生好壞的“成績至上論”存在的諸多問題。
在他看來,“成績至上論”是一種畸形的價(jia) 值判斷。一件事的正確與(yu) 否應該基於(yu) 事實和證據而不是成績。倘若現今的學生以成績論對錯,那麽(me) 將來就很有可能以金錢來評判事件的正確與(yu) 否,最後喪(sang) 失掉正常的判斷能力。
小小年紀就能對生活中的小事作出如此深入的思考和剖析,批判思考的習(xi) 慣已然萌芽。後來,這些思考被賈博康同學寫(xie) 進了申請的主文書(shu) 裏,更重要的是,他也將這些內(nei) 化為(wei) 對自己的要求,追求更為(wei) 多元的價(jia) 值取向。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