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亞裔卷王們為什麽紛紛被藤校拒之門外?

前些天,曆時9年的起訴哈佛大學招生歧視的案子,結果出來了,最高法院維持原判,認為(wei) 哈佛在錄取過程中不存在歧視亞(ya) 裔的行為(wei) ,他們(men) 的錄取標準是為(wei) 了保持校園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在案件中公布的一些審理細節,也可以給亞(ya) 裔的家長提個(ge) 醒:雞娃不是在流水線上生產(chan) 一模一樣的商品,那些曾經好使的“藤校配方”,正在失靈。

01藤校錄取是否存在“亞(ya) 裔歧視”

最近,美國各大高校陸續放榜,有人焦急等待,有人手裏攥著一把offer,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每年這時候,都有爬藤失敗的家長心有不平,手上捏著亮瞎眼的簡曆,卻被各方麵不如自家娃的比了下去,自家都卷到天花板了,為(wei) 什麽(me) 還是輸了呢?今年的藤校放榜還是給我們(men) 帶來很大的驚喜的,尤其備受關(guan) 注的哈佛大學官方透露,亞(ya) 裔學生在被錄取新生中的占比高達29.9%,比去年27.8%上升了2.1個(ge) 百分點,這也是亞(ya) 裔學生在哈佛錄取史上的最高比例。

前幾年哈佛歧視亞(ya) 裔案引起了亞(ya) 裔家庭極大的關(guan) 注,這背後體(ti) 現出亞(ya) 裔對入讀哈佛這類藤校的執著與(yu) 渴望。藤校錄取是否存在“亞(ya) 裔歧視”問題仍舊是亞(ya) 裔學生家長的內(nei) 心烏(wu) 雲(yun) ,思考這個(ge) 問題,我們(men) 也應反思為(wei) 何有這麽(me) 多優(you) 秀的“亞(ya) 裔學生”會(hui) 被藤校拒之門外?

02Typical相當於(yu) “無特色”

在申請中,哈佛、普林斯頓這類藤校拒絕高分亞(ya) 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認為(wei) 亞(ya) 裔學生們(men) 太過雷同。Typical Asians通常表現為(wei) 數學好、數理競賽多但實際應用少、標化分數棒,對人生缺乏自主規劃,對知識缺乏好奇心,對未知的領域缺乏激情。在申請大學時,聽從(cong) 父母的意見申請實用的理工類或計算機專(zhuan) 業(ye) ,獎項活動很多(不乏國際級活動)但內(nei) 心並不熱愛,缺乏內(nei) 動力,文書(shu) 故事單薄。

我們(men) 可以看幾個(ge) 成功錄取藤校的成功案例,從(cong) 而反推出一個(ge) 對於(yu) 藤校來說典型的“無特色”學生又是一個(ge) 怎樣的存在。

案例一:

李靖知是哈佛大學的學生,她一共申請了約12所學校,最終選擇了著名的哈佛大學。談到自己成功的經驗,接受采訪的李靖知將自己的成功經驗總結為(wei) :亞(ya) 裔學生要凸顯個(ge) 人優(you) 勢:要想短板變長板 課外生活不能懶。李靖知也表示,自己在高中期間參加的很多戲劇活動,最後成為(wei) 一個(ge) 大型戲劇組織、戲劇實驗室的三位製片人之一。“我並沒有別人說的‘可量化的成就’(quantitative background),比如說絕佳的數學競爭(zheng) 力或者特別聰明,但是我認為(wei) 戲劇方麵的優(you) 勢在我的申請過程中幫了我很多。

案例二:

學生Annie是康奈爾大學的學生,為(wei) 實現自己的美國求學夢提早奔赴美國讀高中。早年國際化的學習(xi) 背景為(wei) Annie的申請帶來極大的優(you) 勢。與(yu) 此同時,Annie同學具有明確的專(zhuan) 業(ye) 目標。她專(zhuan) 注於(yu) 計算機科學以及APP軟件的開發,在美高兩(liang) 年半的時間裏,Annie分別加入了學校的數學隊和計算機隊,並分別擔任隊長且帶領隊伍參加了多次數學比賽及計算機競賽,且拿到多次個(ge) 人和團體(ti) 的各類獎項。對於(yu) 自己專(zhuan) 業(ye) 的高度熱情以及對專(zhuan) 業(ye) 孜孜不倦的探索,讓藤校康奈爾看到了Annie身上具備著超乎一般學生的成熟思想和對目標的堅定。

如果你覺得計算機、APP,各類競賽就是Annie世界裏的全部,那麽(me) 你就大錯特錯了。因為(wei) 最讓考核官印象深刻的是Annie深諳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秉持一顆感恩之心。憑借近十年的民族樂(le) 器二胡演奏的基礎,使Annie有幸進入到了美國波士頓民樂(le) 團青少年組,並有機會(hui) 在波士頓跨年慶典、NBA凱爾特人開場等重要場合中弘揚中國的民族精粹。台前的光彩表演並不是Annie追求的目的,她利用課餘(yu) 的時間,在學校裏組織了民樂(le) 社團,定期演奏,為(wei) 社區中的孤獨老人帶來了歡樂(le) ;為(wei) 饑餓和貧困兒(er) 童酬得募捐款項近萬(wan) 元。雖然這一點點的幫助與(yu) 善款並不能為(wei) 改變世界帶來什麽(me) ,但是Annie懂得感恩、貢獻社會(hui) 的熾熱之心無數次的打動了我與(yu) 眾(zhong) 多指導老師。

案例三:

達特茅斯大學錄取的2022屆學生L,申請方向為(wei) 生物和神經科學。L學生多才多藝,曾獲得國家級創意寫(xie) 作獎項,有較高的音樂(le) 造詣,是一名業(ye) 餘(yu) 的音樂(le) 劇演員。她摯愛的音樂(le) 曾幫助她從(cong) 嚴(yan) 重的病痛中康複,把她從(cong) 死神手裏拉回,因此她決(jue) 定一生致力於(yu) 藝術治療——用音樂(le) 和神經科學的知識幫助更多的重症病人。

這些美國藤校錄取的亞(ya) 裔學生,有獨特思維,超強執行力以及跨界整合能力。通過他們(men) 十幾歲時參與(yu) 組織的活動經曆,你可以預見他們(men) 未來會(hui) 成為(wei) 各行業(ye) 的精英,成為(wei) 真正改變世界的人,而非千篇一律的工程師和商人。

03突出個(ge) 性,展現自我

在藤校招生官的筆記中,透露著他們(men) 對亞(ya) 裔的刻板印象:亞(ya) 裔學生喜歡在申請書(shu) 中賣慘,凸顯自己的逆境能力;不管天賦和身體(ti) 素質都硬刷體(ti) 育成績;又或是心態功利,未來隻想當醫生律師等高薪職業(ye) ;大多數人都是幾歲開始彈鋼琴、小提琴,參加辯論賽、足球隊遊泳隊,擅長數學,業(ye) 餘(yu) 時間做義(yi) 工……

一位在MIT任職多年的華裔麵試官說,他最不願意看到的華人孩子的畫像就是:數理化好,鋼琴彈得好,球也打得好,並不是這些項目有問題,而是這三大件千篇一律,像一個(ge) 模子裏刻出來的孩子。

曾就職於(yu)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巴納德學院招生辦的教育谘詢專(zhuan) 家巴瑞·諾曼(Bari Norman)在接受采訪時指出,招生人員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後,通常有兩(liang) 人負責把關(guan) ,將符合一定資格、成績達到一定水準的申請人推薦給招生委員會(hui) 。因此,成績好隻是進入名校的“敲門磚”,如果喪(sang) 失了這塊“敲門磚”,那申請者勢必要被打入冷宮,“爬藤”無望。毫無疑問,亞(ya) 裔學生要想進入名校,成績打的是必然的,但是除此之外,招生委員會(hui) 更加看重的是申請者優(you) 秀突出的校外表現。

教育顧問諾曼表示,亞(ya) 裔學生的申請文書(shu) 千篇一律;GPA優(you) 秀、修課難度高、SAT高分,被戲稱為(wei) “標準優(you) 等生”。而亞(ya) 裔學生的課外活動幾乎也如出一轍,這就使得招生官不願意錄取任何人,而更傾(qing) 向於(yu) 選擇其他方麵脫穎而出的申請者。因此,對於(yu) 亞(ya) 裔學生尤其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盡可能突出個(ge) 性,展現自我。

麵對亞(ya) 裔學生的這種窘境,諾曼的建議則是可以選擇傳(chuan) 統上亞(ya) 裔學生擅長的項目,例如科學研究、數學競賽等,但必須能夠借此展現自我風采。另外要明確的一點是,申請者最好追求真正的愛好。一名成功進入藤校的亞(ya) 裔學生談到成功經驗時曾表示:要探索自己的興(xing) 趣,而不要一味迎合。避免為(wei) 了與(yu) 眾(zhong) 不同而不同;愛好應該既是自己擅長的,同時也能對自己產(chan) 生重要影響。隻有這樣,才能讓招生官印象深刻。與(yu) 此同時,能夠吸引招生官眼球的申請者往往具備一些共性的良好品德,例如:“堅持不懈”、“上進心”等,如果招生官在某些亞(ya) 裔申請者學生中發現了這些品質,也會(hui) 激發他們(men) 願意接受你並培養(yang) 你的興(xing) 趣。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美本申請前訪校為何如此重要?擇校與錄取都和它有關係!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