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擇校將會影響大學申請?深挖英本申請大變革的背後邏輯

隨著3月末、4月初美本RD放榜的落幕,又一年的全球留學申請告一段落。2023屆畢業(ye) 生手中的offer還滾燙發熱,而又有一波新的學生即將走上漫長的申請之路。

早在今年1月份時,UCAS官方就已經預告2024年英國本科申請將會(hui) 出現大幅的改革,而隨後也是陸續官宣了取消個(ge) 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和推薦信(reference)的變化細則。在沒有任何先例可以參考的新政初期,很容易讓人陷入未知的恐慌;雖然這些改革對於(yu) 申請的影響程度暫未可知,但是我們(men) 仍然能夠從(cong) UCAS給出的細則中,漸漸明晰官方改革的意義(yi) ,並同時抓取一些重要的信息與(yu) 思路。

本文授權轉載自:國際教育視界

就讀學校信息必填,英國大學招生官想了解什麽(me) ?

高中擇校將會(hui) 影響大學申請?深挖英本申請大變革的背後邏輯。

△截圖自UCAS官網

就在3月末,英本申請的推薦信(reference)改革正式官宣,相比於(yu) 此前形式內(nei) 容各異的推薦信,此番改革將其明確分成了3個(ge) 部分——

  • 你所就讀學校/學院/機構的基礎信息
  • 任何可能影響申請著學習以及成績的特殊情況
  • 任何你覺得需要告知申請大學的有關申請者或課程的特殊情況

高中擇校將會(hui) 影響大學申請?深挖英本申請大變革的背後邏輯。

△截圖自UCAS官網

我們(men) 簡單回顧一下去年推薦信的要求,自由文本的形式(free text approach)下,UCAS給出了3個(ge) 要點。第一、三個(ge) 要點都不是必寫(xie) 內(nei) 容,主要是關(guan) 於(yu) 學生的學校信息、疫情對學校帶來的影響以及學科導師的貢獻,而推薦信最為(wei) 重要的部分是第二個(ge) 要點,即與(yu) 申請人背景有關(guan) 的內(nei) 容,包含可能影響申請者的特殊情況、造成預估和實考成績差異的原因等。

高中擇校將會(hui) 影響大學申請?深挖英本申請大變革的背後邏輯。

△截圖自UCAS官網

對比完近兩(liang) 年推薦信的細則,最顯著的兩(liang) 個(ge) 變化是——第一,形式方麵,自由的寫(xie) 作形式趨於(yu) 結構化;第二,就讀學校/學院/機構的信息成為(wei) 了一個(ge) 必填選項,不再是一個(ge) 可選項。尤其是後者觸發了很多家長的敏感神經:既然要填寫(xie) 學校的信息,那麽(me) 孩子高中就讀的學校是否會(hui) 對未來的申請產(chan) 生很大的影響?

想要探究這一問題,我們(men) 首先就要了解UCAS作出此番改革的目的是什麽(me) 。UCAS官方表示,據很多大學和學院反映,當下推薦信使用的是自由文本,每份推薦信之間的差異較大,因此用來對比申請者也越來越困難,並且通常這些文本都很主觀且冗長,甚至與(yu) 申請者關(guan) 聯性不大。

所以在新一輪的申請中,將推薦信分為(wei) 結構化的三個(ge) 部分,對於(yu) 撰寫(xie) 的推薦人以及大學招生官都各有裨益——推薦人可以提供更加清晰有用的信息,也可以給申請者分配更多的時間和資源;而對於(yu) 大學招生官來說,也可以更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依據。

通過以上UCAS給出的改革目標,可以明確的是,推薦信改革最重要的一個(ge) 目的是為(wei) 了優(you) 化申請以及評估流程。那麽(me) 對於(yu) 推薦人所提供的學生當前就讀學校信息中,又具備哪些具體(ti) 的效用呢?

官方也將對於(yu) 學校信息的陳述做了進一步的細化,其中除了充滿關(guan) 懷性的“可能會(hui) 影響學生學術表現的天災人禍”之外,比較關(guan) 鍵的是申請者就讀學校的學術表現、入學人數統計、升學率等等;以及推薦人所能夠提供的課程選擇和學生可能會(hui) 遇到的選擇限製。

高中擇校將會(hui) 影響大學申請?深挖英本申請大變革的背後邏輯。

△截圖自UCAS官網

可以看出這些信息是一所學校非常基礎但又核心的部分,UCAS更是毫不吝嗇地給出了多份有關(guan) 推薦信各個(ge) 部分的參考示例,針對就讀學校信息的描述一共有8篇“範文”,讀完這些文本,其中涵蓋的信息基本與(yu) 上述給出的幾個(ge) 要點一致。此外,還有一些很細節性的要點,簡單總結一下,包括以下幾點——

  • 評估分的推導過程
  • 學生拿到畢業證所要修得的學分
  • 學校的A Level課程開設了多少學科,以及學生高中的入學要求
  • 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環境(e.g.適用於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
  • 學生在不同年級學習課程的情況

感興(xing) 趣的可以讀一讀這8篇簡短的學校信息“範文”?

高中擇校將會(hui) 影響大學申請?深挖英本申請大變革的背後邏輯。

UCAS大改革的背後,英美申請的邏輯越來越像?

早在UCAS宣布將取消個(ge) 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改為(wei) 結構性的6個(ge) 問答題後,就讓人咂摸出英本申請越來越像美國的“味兒(er) ”。

而推薦信中對於(yu) 高中學校信息的填寫(xie) ,也與(yu) 美本申請中的school profile有些類似。如果說英本此番新政對申請的實際影響暫無先例可循,那不妨拿美本的school profile的作用作為(wei) 參考。

我也特地詢問了一些經曆過美本申請的學生,他們(men) 對於(yu) 高中就讀學校的school profile其實並沒有那麽(me) 在意,甚至認為(wei) 這份文件無足輕重。美高幾乎每個(ge) 學校的官網上都能查詢到這樣一份提供給大學招生官看的school profile;但是國內(nei) 的高中除了少數學校,大都不會(hui) 提供這樣一份統一的文件,而是由學生自己準備後經學校教務處蓋章。

這樣一份學校背景介紹涵蓋哪些內(nei) 容呢?我隨意選取了兩(liang) 所頂尖美國私立學校——哈佛西湖學校(Harvard-Westlake School)和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學院(Phillips Exeter Academy)為(wei) 例,很輕鬆地在他們(men) 官網找到了school profile。

首先它們(men) 的基本構成大體(ti) 類似,主要涵蓋以下幾個(ge) 方麵:

  • 學校的辦學背景、目前的管理者
  • 學生的人數、種族構成等
  • 師資及師生比
  • 學校的課程開設
  • 總體的學術表現,包含GPA的計算方式以及成績分布
  • 最新的畢業生申請情況

#1Harvard-Westlake School

高中擇校將會(hui) 影響大學申請?深挖英本申請大變革的背後邏輯。

#2Phillips Exeter Academy

高中擇校將會(hui) 影響大學申請?深挖英本申請大變革的背後邏輯。

△圖片均來自學校官網

這兩(liang) 份在官網明確注明給大學招生官看的文件,究竟傳(chuan) 達了怎樣的信息呢?簡單而言,就是給該校學生或是不同學校學生之間提供了一個(ge) 具備可比性的參考標準。

以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學院(Phillips Exeter Academy)的GPA分布圖為(wei) 例,如果一個(ge) 學生提交的平均成績為(wei) 3.7分,招生官通過分布圖就可以掌握,在3.7-3.79分數區間的是43人,而3.8-3.89和3.9及以上分數區間還有101人,因此獲得3.7分在這所學校並不是一個(ge) 拔尖的學生。

高中擇校將會(hui) 影響大學申請?深挖英本申請大變革的背後邏輯。

由此,school profile就是一個(ge) 參考的標準和學生所處的“語境”,對於(yu) 招生官來說,可以更加快速地獲取他想要了解的有關(guan) 申請者的信息,對於(yu) 一天閱覽無數份申請文件的招生官來說,意味著時間與(yu) 效率。

高中擇校對大學申請意味什麽(me) ?

從(cong) 美本申請中school profile的使用大體(ti) 可以摸清此番英本申請推薦信改革的基本目標與(yu) 邏輯。但是另一方麵,看到一份細化到學校規模、辦學曆程、課程以及升學率的school profile,家長們(men) 可能還是有些坐不住——這是否還是在無形中對高中的擇校又加設了一層門檻,這份“學校檔案”難道僅(jin) 是提升審查效率這麽(me) 簡單嗎?高中就讀學校之於(yu) 大學申請究竟有怎樣的關(guan) 聯?

的確,對於(yu) 牛劍等名校可能確實存在一些“好感度”很高的高中,例如深國交,每年收獲的牛劍offer數都非常穩定且一騎絕塵,2023年拿下了47枚牛劍的預錄取offer(牛津12枚,劍橋35枚)。

英國《每日郵報》也曾經統計了近年來獲得牛劍offer數最多的20所國際學校,大陸地區上榜的有5所學校/教育集團,分別是深國交、武外英中、培諾教育、狄邦教育集團以及領科。

高中擇校將會(hui) 影響大學申請?深挖英本申請大變革的背後邏輯。

△截圖自英國媒體(ti) 《每日電訊》(The Telegraph)

那麽(me) 是否“卷”進這些辦學曆史悠久、升學數據搶眼的學校或持有一份頂尖高中的school profile就意味著拿到了頂尖的大學的“入場券”呢?

首先我們(men) 需要明確的是,在牛劍招生官的麵前,一所學校或教育集團的好感度以及印象分是靠教育的質量“刷”出來的,而教育質量的本質又是畢業(ye) 生的質量所彰顯的,這是一個(ge) 良性循環。因此,探查學校的情況,最終仍然會(hui) 歸結到對“人”的素質與(yu) 能力的考察上。

盡管相對來說,學校是學生履曆的一個(ge) 加分項,就如同本科生申請研究生時,985/211的學生與(yu) 雙非學生要求或許會(hui) 不同,但這始終不是一個(ge) 決(jue) 定性的因素。無論何時,擇校都是一個(ge) 匹配適合的課程、教育形式以及教育理念的過程,而不應該盲從(cong) “名校”光環。能夠進入頂尖高中的牛娃,獲得的也不僅(jin) 僅(jin) 是學校的一份光鮮亮麗(li) 的school profile,而是能為(wei) 他們(men) 升學加持的學校資源,以及學校教育的累積與(yu) 沉澱;而“硬擠”進不適合的“好”學校,可能未必能獲得更好的教育結果。

再從(cong) 另一個(ge) 角度來看,即使是身處不那麽(me) 知名的學校,類比大學的“雙非院校”,也可以通過明確的學校畫像以及個(ge) 人畫像,讓大學招生官看到基於(yu) 當下的教育環境,你所彰顯出的卓越的一麵。

美國在線媒體(ti) 《Insider》刊登了7位藤校招生官揭露不為(wei) 申請者所知的招生特點的文章,其中達特茅斯的前招生官助理表示,對於(yu) 申請者來說,在一所頂尖高中成績優(you) 異並不足夠,他們(men) 還需要成為(wei) 一個(ge) “community builders”(社區建設者),包括成為(wei) 同學的好夥(huo) 伴,或是能在其所處的環境中成為(wei) 一個(ge) 具有創造力的聯動者與(yu) 建設者。

高中擇校將會(hui) 影響大學申請?深挖英本申請大變革的背後邏輯。

△截圖自美國在線媒體(ti) 《Insider》

由此可以看出,藤校以及頂尖名校的招生官在評估學生時,是將他們(men) 置於(yu) 所處的環境去評判的,就如同他們(men) 從(cong) 學校的標化考試成績分布情況就可以掌握學生的學術水平一個(ge) 道理。因此就讀學校的排名以及頂尖與(yu) 否,對於(yu) 學生的申請並沒有太顯著的影響。或者,身處頂尖高中,對於(yu) 招生官來說最大的作用是可以減少他們(men) 做決(jue) 定的時間,因為(wei) 他們(men) 對於(yu) “眼熟”的學校情況已經足夠了解,會(hui) 更加清楚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處於(yu) 怎樣的水平。

就讀學校信息必填,英國大學招生官想了解什麽(me) ?

從(cong) 此番UCAS發布的英本申請改革中,我們(men) 能夠漸漸明晰一些擇校的思路——對於(yu) 學校的選擇,的確需要謹慎考慮學校的辦學背景及升學等重要信息;但大學招生官本質上還是考察申請者的能力與(yu) 素質,因此,一所適合孩子並且能夠挖掘出他們(men) 內(nei) 在潛力的學校,才是大學申請最大的助力,而一味追求“名校”加持,可能反而會(hui) 適得其反。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IEO初級站經濟知識與AP/Alevel/IB經濟課程有什麽關係?

下一篇

為什麽要參加STEP考試?適合參加STEP考試學生有哪些?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