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Structured PhD!如何申請結構化PhD博士?

小時候,你有沒有夢想過有一天能成為(wei) 一名“博士”?讀書(shu) 破萬(wan) 卷,對世間的問題都對答如流,傲視群雄。可能有很多人在小時候還拍過戴博士帽的藝術照呢~

博士是我們(men) 在當今能獲得的最高學位。在高學曆越來越普遍的今天,博士學位離大眾(zhong) 的距離也越來越近了,更多人有想法、有能力去攻讀一個(ge) 博士學位,不管是做學術研究,還是朝著更具應用性的方向。

今天老師要跟大家科普的,是一種比較新型的博士學位類型——結構化博士。

在開始相關(guan) 內(nei) 容之前,我們(men) 首先要搞清楚博士學位的分類都有哪些,老師先給大家捋一捋吧~

一、博士學位分類

總體(ti) 來看,博士學位有兩(liang) 種類型:學術研究型學位(Academic Degree)和專(zhuan) 業(ye) 應用型學位(Professional Degree)。

學術研究型博士學位

這一類博士通常以理論科研為(wei) 導向,學生需要跟隨導師或自己尋找課題完成項目研究,並在畢業(ye) 時提交相關(guan) 的研究論文成果。我們(men) 所熟知的 PhD ( Doctor of Philosophy)便屬於(yu) 典型的學術研究型博士。

專(zhuan) 業(ye) 應用型博士學位

相較於(yu) 學術型學位,專(zhuan) 業(ye) 型博士學位的課程方向更偏專(zhuan) 業(ye) 技能的培養(yang) ,主要教授學生如何將學術研究應用於(yu) 專(zhuan) 業(ye) 領域的實際問題上去。這種類型的學位不一定需要論文。比如較為(wei) 常見的醫學博士(Doctor of Medicine)、藥學博士 (Doctor of Pharmacy)、法學博士 ( Juris Doctor )等都屬於(yu) 專(zhuan) 業(ye) 型博士學位。

那今天老師介紹的結構化 PhD,則是在典型的傳(chuan) 統學術型博士 PhD 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一個(ge) 分支,目的主要是為(wei) 了彌補傳(chuan) 統 PhD 培養(yang) 模式的單一性。

它保留了傳(chuan) 統 PhD 的學術深度性和嚴(yan) 謹性,同時還提供了更多核心基礎課程的學習(xi) ,以及廣泛的實踐培訓。簡單來說,就是理論與(yu) 實踐更為(wei) 兼顧的培養(yang) 模式。

二、什麽(me) 是結構化PhD?

結構化 PhD,其英文為(wei) Structured PhD,以區別於(yu) 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 PhD 項目。

注:傳(chuan) 統 PhD 叫法多種多樣,比較常見的有 Traditional PhD、Conventional PhD、Individual PhD、General PhD 等,大家以後看到不要再覺得陌生了哦~

下麵,我們(men) 從(cong) 幾個(ge) 不同的方麵來看看結構化 PhD 和傳(chuan) 統 PhD 的差異點,從(cong) 而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結構化 PhD 。

1.學習(xi) 模式

傳(chuan) 統 PhD 往往不對學生的學習(xi) 研究內(nei) 容做固定的要求,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度,靈活選擇或構建自己感興(xing) 趣的研究主題或方向。

雖然有導師監督指導,但在傳(chuan) 統 PhD 項目學習(xi) 過程中,是以學生自己獨立規劃為(wei) 主,包括課題研究、論文目標等,隻是在需要的時候或定期和導師匯報進度,遇到問題時尋求導師的指導或建議。

傳(chuan) 統 PhD 學生在畢業(ye) 時,完成並提交相關(guan) 的學術論文即可,中間不需要參與(yu) 任何以獲得學分為(wei) 目的的授課型課程。

讀博還有這麽(me) 多門道?帶你一文搞懂Structured PhD!

來源:愛爾蘭(lan) 高威大學

而結構化 PhD 項目則有較大不同,它有非常固定的培養(yang) 框架。

在整個(ge) Structured PhD 項目過程中,學生除了開展學術課題研究,撰寫(xie) 相關(guan) 方麵的論文,同時還需要完成必修課程的學習(xi) ,並獲得相應的學分。

讀博還有這麽(me) 多門道?帶你一文搞懂Structured PhD!

來源:愛爾蘭(lan) 利莫瑞克大學

2.畢業(ye) 評估

上麵提到,傳(chuan) 統 PhD 學生無需上課,隻要在畢業(ye) 時提交論文即可,所以授予學位的最主要標準就是學生的論文及相關(guan) 研究成果。

而結構化 PhD 不僅(jin) 要撰寫(xie) 課題畢業(ye) 論文,同時也要完成要求的必修課程學習(xi) ,所以能否順利畢業(ye) 拿到學位,要取決(jue) 於(yu) 課程+論文兩(liang) 方麵的成績。

讀博還有這麽(me) 多門道?帶你一文搞懂Structured PhD!

來源:英國蘭(lan) 卡斯特大學 Structured PhD

3.課題選擇自由度

傳(chuan) 統 PhD 和結構化 PhD 學習(xi) 模式的差異,也直接導致學生在選擇課題研究方向時的自由度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傳(chuan) 統 PhD 項目更加強調學生自主性,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xing) 趣,自由構建研究課題;或者也有很多人因為(wei) 慕名某個(ge) 領域的大牛教授,根據這位教授的研究領域來確定自己的博士研究方向。總之,傳(chuan) 統 PhD 的申請,主導權更多的是在自己。

而結構化 PhD 項目的課題方向及學習(xi) 框架比較固定,所以在申請的時候,學校是項目主導者,學生隻能根據自己的興(xing) 趣和背景去匹配既有的項目或課題,協商調整的空間非常有限。

4.導師製度

傳(chuan) 統 PhD 項目采用的大多是一對一的導師製,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感興(xing) 趣的學術課題或專(zhuan) 業(ye) 方向,去尋找一位在這方麵有經驗的導師,之後在其指導下完成博士項目學習(xi) 和研究。所以在申請傳(chuan) 統 PhD項目時, 通常是由選定的導師決(jue) 定是否錄取。

而結構化 PhD 的導師模式可能稍有不同,很多時候是一組導師負責一群博士生。學生在學習(xi) 或論文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請教項目團隊中任何相關(guan) 方麵的專(zhuan) 家或導師。因此,申請結構化 PhD 的學生,可能首先要經過學院或者項目研究團隊的麵試,再來才是相關(guan) 導師的麵試。

5.學習(xi) 時長/製度

在學習(xi) 時長上,傳(chuan) 統 PhD 和結構化 PhD 總體(ti) 沒有太大差異,一般都需要 3-5 年,項目不同,時間不一樣。

如果要說差異,那可能傳(chuan) 統 PhD 的時間自由度相對更大一點,具體(ti) 時長取決(jue) 於(yu) 個(ge) 人學習(xi) 能力、課題進度、日常安排等方麵;而結構化 PhD 同一個(ge) 項目的時間相對固定,因為(wei) 有一些學分課程需要完成,所以更講究按部就班。

此外在學習(xi) 製度上,傳(chuan) 統 PhD 因為(wei) 自由度高,所以可以是全日製學習(xi) ( Full-time Study) 也可以是非全日製學習(xi) (Part-time Study);而結構化 PhD 需要上課,所以多為(wei) 全日製學習(xi) 。

6.校外合作

傳(chuan) 統 PhD 項目以校內(nei) 培養(yang) 為(wei) 主,學生跟隨導師或自己開展實驗、調研,並完成課題論文撰寫(xie) 。

而結構化 PhD 項目,除了校內(nei) 學習(xi) ,通常還會(hui) 與(yu) 校外的科研機構或者企業(ye) 開展合作,聯合培養(yang) 學生。所以大家在校內(nei) 學習(xi) 理論知識的同時,可以獲得更多專(zhuan) 業(ye) 實習(xi) 或實踐的機會(hui) ,從(cong) 而更加匹配未來就業(ye) 需求。

7.適合人群

通過以上各方麵的對比,我們(men) 其實不難發現,傳(chuan) 統 PhD 比較適合自我驅動力強,對自己想做的東(dong) 西有比較清晰定位的同學,或是那些經驗豐(feng) 富的科研人員。

而結構化 PhD 更適合科研新手,或是自己不太善於(yu) 主動學習(xi) 、有拖延症,但是具有優(you) 異學術潛力的同學。

當然,如果學術成績跟各項能力都很不錯的同學,既可以選擇結構化,也可以選擇傳(chuan) 統型 PhD 路徑,都具備申請成功的實力,看個(ge) 人選擇。

三、常見於(yu) 哪些國家?

事實上,結構化 PhD 項目多出現於(yu) 歐洲地區,如英國、愛爾蘭(lan) 、德國、瑞士等國的高校都有開設這一類型的博士項目。另外,澳洲等地的部分院校也有提供此類 PhD 項目。

在以往,歐洲高校傳(chuan) 統 PhD 項目都是以純理論研究為(wei) 導向,學生不需要參加固定的課程,也沒有任何考試與(yu) 作業(ye) ,隻要確定課題方向,就在導師指導下開展研究並提交論文成果即可,培養(yang) 模式較為(wei) 單一。

讀博還有這麽(me) 多門道?帶你一文搞懂Structured PhD!

圖源:英國蘭(lan) 卡斯特大學 Traditional PhD

於(yu) 是在 2005 年,歐洲各國教育部長開展會(hui) 議,共同倡議在博士研究生教育階段應強化跨學科教育和職業(ye) 能力培養(yang) ,並明確了應將博士教育的傳(chuan) 統培養(yang) 模式逐漸改革為(wei) 結構化模式的路線,並要求強化對博士生的指導和評估。

而在北美地區,比如美國、加拿大,就讀 PhD 項目的學生,通常在頭 1 - 2 年需要上一些基礎核心課程,達到相關(guan) 考核要求之後,再進入感興(xing) 趣的專(zhuan) 業(ye) 領域開展研究,同時還會(hui) 匹配一些專(zhuan) 業(ye) 培訓項目。

讀博還有這麽(me) 多門道?帶你一文搞懂Structured PhD!

圖源: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所以在這一點上,北美地區的 PhD 項目其實已經具備了結構化博士的特質。

四、各國具體(ti) 情況

下麵我們(men) 以英國、愛爾蘭(lan) 、德國為(wei) 例,一起來看看結構化 PhD 在各國的大概情況吧~

英國

在英國,結構化 PhD 也被叫作新路徑博士(New Route PhD) 或綜合博士(Integrated PhD),其學習(xi) 模式也是由必修課程學習(xi) 及課題研究論文兩(liang) 部分組成。它目前已成為(wei) 英國高校重要的博士學位類型。

讀博還有這麽(me) 多門道?帶你一文搞懂Structured PhD!

讀博還有這麽(me) 多門道?帶你一文搞懂Structured PhD!

來源:布魯內(nei) 爾大學

而且在很多時候,英國的結構化 PhD 還融合了碩士課程的學習(xi) 。學生在碩士階段(通常為(wei) 期 1 年)主要是進行授課式的基礎必修課學習(xi) 和專(zhuan) 業(ye) 學術技能培訓,通過相應考核後,再進入正式的 PhD 項目研究。

讀博還有這麽(me) 多門道?帶你一文搞懂Structured PhD!

讀博還有這麽(me) 多門道?帶你一文搞懂Structured PhD!

來源:帝國理工

從(cong) 這一形式上來看,我們(men) 以往提及的那些英國常見的碩博連讀項目,比如 MSc/PhD、 MRes/PhD 或 MPhil/PhD,隻要包含了必修課程的學習(xi) ,它就是結構化 PhD 項目類型。

事實上,英國的研究型碩士 MRes、MPhil,性質上本就是 PhD 的過渡課程,主要目的是教授學生讀博所需要的專(zhuan) 業(ye) 基礎知識和學術研究技能,為(wei) 博士階段的課題研究做好充分準備。這樣看來,我們(men) 應該也就不難理解上麵的說法了。

讀博還有這麽(me) 多門道?帶你一文搞懂Structured PhD!

讀博還有這麽(me) 多門道?帶你一文搞懂Structured PhD!

來源:UCL

英國大學的結構化 PhD 項目通常還會(hui) 與(yu) 其他學校或業(ye) 界開展合作,學生在校內(nei) 參加必修課程的學習(xi) ,在導師指導下完成論文,同時也有機會(hui) 到校外機構或企業(ye) 進行實習(xi) ,為(wei) 未來就業(ye) 打好基礎。

此外,就讀結構化 PhD 的學生,均有機會(hui) 獲得英國政府研究與(yu) 創新協會(hui) (UKRI)資助的獎學金。

但要注意的是,UKRI 並不直接向學校或學生個(ge) 人發放獎學金,而是通過向由各大學參與(yu) 形成的各種組織(networks)統一撥款。其中最常見是 DTPs (Doctoral Training Programmes )和 CDTs(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 )兩(liang) 大項目計劃。大家可以在目標學校官網查詢詳細信息。

愛爾蘭(lan)

在愛爾蘭(lan) 的高校,所有研究型項目,包括研究型碩士(Research Masters)和博士(PhD),均有 Sturctured 和 Non-Structured (Traditional)兩(liang) 類。

讀博還有這麽(me) 多門道?帶你一文搞懂Structured PhD!

來源:高威大學

其中前者就是結構化項目,涵蓋授課式必修課學習(xi) 及項目研究兩(liang) 部分內(nei) 容;而後者則是不包含必修課學習(xi) 的傳(chuan) 統純研究型項目。

讀博還有這麽(me) 多門道?帶你一文搞懂Structured PhD!

讀博還有這麽(me) 多門道?帶你一文搞懂Structured PhD!

讀博還有這麽(me) 多門道?帶你一文搞懂Structured PhD!

來源:利莫瑞克大學

愛爾蘭(lan) 的結構化 Master 項目,時長通常在 1-2 年左右,結構化 PhD 項目多為(wei) 4 年。

此外就讀機構化項目的學生,通常會(hui) 有 1-2 名選定的導師對其進行全程監督指導,同時學校還會(hui) 配備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科研團隊給予學術上的支持。

德國

前往德國就讀 PhD,也可通過傳(chuan) 統 PhD 和結構化 PhD 兩(liang) 種方式進行。

傳(chuan) 統 PhD,在德國也被稱為(wei) Individual PhD,顧名思義(yi) ,它由學生獨立開展課題或項目研究,且通常隻有一名導師。

而結構化 PhD,則還需要進行課程學習(xi) ,包括學術和科學方法學習(xi) 或軟技能培養(yang) ,同時也要參加講座或研討會(hui) 並完成中期評估。就讀該類型項目,學生的導師通常是一整個(ge) 項目團隊的教授。

目前,在所有德國博士留學生中,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學生就讀的是結構化PhD項目,這個(ge) 數量還在不斷上升中。

讀博還有這麽(me) 多門道?帶你一文搞懂Structured PhD!

來源:Research in Germany

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國,除了各大學(Universities)或其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s)有開設數量眾(zhong) 多的結構化 PhD 項目之外,還有很多非大學性質的研究機構(Non-Un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ions)也有提供很多項目機會(hui) ,其中就包括了德國最著名的幾大研究所,比如亥姆霍茲(zi) (Helmholtz Association)、萊布尼茨(Leibniz Association)、馬普所(Max Planck Society)等。

但要注意的是,非大學機構一般都是無權單獨授予博士學位的,而是和大學合作培養(yang) ,學生最終可以拿到合作大學的博士學位。

另外,德國的結構化 PhD 項目通常都由相關(guan) 機構資助(如 DFG、DAAD、AiF、歐盟等),學生有很大概率可以申請到獎學金,大家在各項目官網可以關(guan) 注相關(guan) 字眼。

赴德研究(Research in Germany)為(wei) 大家匯總羅列了德國目前提供結構化博士項目的查找渠道,有興(xing) 趣的同學可以前往以下鏈接查看:

https://www.research-in-germany.org/en/your-goal/phd/find-your-phd-position.html

讀博還有這麽(me) 多門道?帶你一文搞懂Structured PhD!

來源:Research in Germany

五、如何申請結構化 PhD?

1.申請步驟

申請國外的結構化 PhD,大致流程與(yu) 材料等要求與(yu) 傳(chuan) 統 PhD相似,一般會(hui) 經曆以下流程:

Step 1:根據研究方向,搜索匹配學校、項目及導師;

Step 2:發郵件聯係學校及導師,了解項目情況、入學條件及導師意願;

Step 3:準備研究計劃(Research Proposal)以及相關(guan) 申請材料;

Step 4:學校或導師麵試;

Step 5:確認導師後,遞交在線申請,等待錄取結果;

Step 6:進行獎學金申請(如有);

Step 7:接受 offer 並入學。

2.申請要求及材料

國外各校對於(yu) 結構化 PhD 項目的入學條件,因項目而異,但一般都會(hui) 要求提供以下材料並達到相關(guan) 要求:

◆  本科或碩士畢業(ye) 證書(shu) 、學位證書(shu)

結構化 PhD 項目,要求申請者至少具備相關(guan) 領域的本科學士學位,有些學校對擁有碩士學位的申請人,可適當減免部分必修課程的學分;但有一些學校的項目可能隻接受碩士畢業(ye) 生申請。

  過往成績單

大多數英國及愛爾蘭(lan) 的結構化 PhD,要求申請人具備 2:1 榮譽學位或國際同等學曆,均分 GPA 3.0 及以上。

  語言成績證明

一般需要雅思成績 6.5 分以上,有些甚至要求 7.0 分以上,或托福 80 分以上。

◆  研究計劃書(shu) (Research proposal)

這是申請所有國外研究型學位課程必須要提供的文書(shu) ,在很大程度上決(jue) 定你是否能夠成功申請到目標學校。

通過研究計劃,學校及導師可以評估你的課題質量和獨創性,批判性思維的技巧以及研究項目的可行性;

還可以評估你要進行研究的領域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對現有文獻的了解,你的學術能力、科研潛力等等。

一篇好的研究計劃讓你獲得導師的青睞,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扭轉 GPA 的劣勢。

◆  個(ge) 人陳述(PS)

一般學校會(hui) 要求申請人寫(xie) 一篇關(guan) 於(yu) 自身情況的陳述性文章,目的就是通過這篇文章了解你的工作和學習(xi) 能力。

撰寫(xie) 時可以從(cong) 申請該學校和專(zhuan) 業(ye) 的原因、過去的學術成果、對下一階段學習(xi) 研究計劃及未來規劃等方麵著手。

  2-3 封推薦信(至少 1 封學術相關(guan) )

推薦人最好找對申請人有較深了解的人來寫(xie) ,一般來說需要與(yu) 申請人之間有較多的學術或工作聯係。應屆畢業(ye) 生可找自己的授課老師或導師,或是實習(xi) 時的上級;已參加工作的同學可以找工作單位的上司。

◆  個(ge) 人簡曆(CV)

CV 其實就是個(ge) 人經曆,包括教育經曆和實習(xi) 經曆或是工作經曆,在寫(xie) 作時注意突出自己的閃光點。

以上申請流程及要求隻是一個(ge) 通泛性內(nei) 容,具體(ti) 情況要以大家申請的實際項目為(wei) 準。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如何寫好TOK論文並獲得高分?

下一篇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大學介紹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