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回講解,這次我來和大家淺談一下研究方法部分的書(shu) 寫(xie) 技巧。根據各個(ge) 學校各個(ge) 專(zhuan) 業(ye) 的不同要求,研究方法部分的內(nei) 容也會(hui) 稍有出入,此文較傾(qing) 向生物/醫學類的RP中的Methodology。
研究方法部分承接了第一部分(Literature Review/Background),是RP真正的核心,也可能是你的意向導師正式開始認真讀的部分,它需要包含你對未來研究課題的大致構思,以及對背景中提出的問題的可行的解決(jue) 方法,以及你自己獨特的亮點部分(比如新技術、新材料、新角度等)。
研究方法要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因此最好先選擇自己已經掌握的方法, 搭配上你通過文獻檢索和學習(xi) 後獲得的心得,切忌天馬行空,但也不必絕對具體(ti) ,畢竟PhD期間還要學習(xi) 新知識新技能才能夠解決(jue) 目前的難題,實在不了解的部分可以實話實說,隻要邏輯合理,思路順暢,意向導師普遍都會(hui) 滿意。
在上次講到的第一部分的Literature Review寫(xie) 作當中,有提到過建議分三段寫(xie) ,其中第三段包含本課題的目的或本課題擬解決(jue) 的問題,在Methodology部分就可以針對目的/問題一二三,一一對應地寫(xie) 出實驗規劃,還可以邊寫(xie) 邊理清思路。比如研究目的是探尋某種細胞群在肥胖時是否發生變化、哪些成分發生了變化、如何影響肥胖的進程、是否可以作為(wei) 幹預疾病的靶點等等,那研究方法就呼之欲出:
1.通過動物對照實驗獲得細胞群樣本,通過形態學觀測、免疫組化等方法驗證是否發生了變化;
2.通過RNA測序及數據分析驗證何種基因上調或下調;
3.通過插入/敲除特定基因以探究其對肥胖進程的影響;
4.作為(wei) 治療靶點的可行性探究……
格式上可以書(shu) 寫(xie) 為(wei) 各階段工作的大體(ti) 框架(見圖1)
圖1:各階段工作框架圖
也可以類比國內(nei) 標書(shu) 的寫(xie) 作形式,像上文中列出各個(ge) 研究方法後,另起一段,書(shu) 寫(xie) 具體(ti) 的實驗材料、實驗儀(yi) 器、具體(ti) 用到的實驗技術(PCR、免疫組化、RNA測序、數據分析軟件、實驗動物操作等,具體(ti) 的步驟可參考既往課題組用過的protocol或者網上各種工具盒的說明書(shu) 等),以及數據分析方法,這些具體(ti) 的步驟可以更好地幫助導師了解你的既往研究,進一步確信你是ta需要的學生,也可省略,畢竟他們(men) 可能想教你更新的技術。
有餘(yu) 力的同學可以添加實驗路線圖,用簡單的流程圖即可,不要過於(yu) 複雜,隻作為(wei) 錦上添花。書(shu) 寫(xie) 的過程中注意凸顯實驗可能用到的新技術、新材料、新方法,即你的創新點,如不放心,可單獨作為(wei) 一段書(shu) 寫(xie) 。(具體(ti) 格式見圖2)
圖2:實驗路線圖
最首要的依然是和意向導師交流,如果ta太忙,可以翻看ta課題組發表的文章,模仿其思路和方法,給你的寫(xie) 作添加靈感,其次是在文獻或者畢業(ye) 論文庫中搜索相關(guan) 課題,在現有的研究基礎上添磚加瓦,體(ti) 現個(ge) 人的獨特思考,不一定是正確的,但要體(ti) 現獨特性,證明自己具有研究的潛力,仔細揣摩一般研究的基本思路:比如3W法(what,why,how),由基因型到表型,從(cong) 細胞模型到動物模型,對照、盲法等等。當然也十分推薦同學們(men) 使用我們(men) 九牛平台提供的服務,輔導或者修改RP都可以,我們(men) 的在職/兼職人員遍布各大高校的多個(ge) 專(zhuan) 業(ye) ,能夠提供精準的idea,以及完備的修繕,真正幫你集思廣益、豁然開朗。
希望第二節的分享能夠對現在苦惱的同學們(men) 有所幫助,methodology確實是最難的部分,但也是你苦讀這麽(me) 多文獻後獲得的精華部分,希望大家不要辜負自己熬的夜,稍加思考,有邏輯性地書(shu) 寫(xie) ,也許你的實驗方法並不新,也並不可行,但不妨礙你把它變成一段有邏輯有靈魂(笑)的文字,隻要做到邏輯通順,全麵具體(ti) ,條理清晰(看起來可行),打動導師也隻是時間問題。如果遇到瓶頸,可以暫停書(shu) 寫(xie) ,在論壇上提問或者幾天後再看一遍,也許會(hui) 有新的思路。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