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xie) 作過程中,語言平淡、用詞不準確是大多數孩子們(men) 共有的問題,其實還有一個(ge) 很大的問題,就是詞窮。
我經常遇到一種情況:作業(ye) 要求孩子們(men) 寫(xie) 三四百字左右的文章,最終孩子們(men) 隻能寫(xie) 出三四行字。
孩子們(men) 常問我:“老師,我感覺寫(xie) 不出來,我就隻能想到一點點東(dong) 西,達不到字數標準怎麽(me) 辦?”
首先,語言能力可能是一方麵,有的孩子語言能力相對來說較差,用中文也無法自如地表達;有的孩子可能是知道怎麽(me) 用中文說,但英文能力還沒有跟上,不能在寫(xie) 作中做到及時轉換。這就需要進行不斷地積累和練習(xi) 來進行提升。
還有一方麵原因是缺乏靈感,不知道到底能寫(xie) 什麽(me) 。
以 Descriptive essay 為(wei) 例,這也是我在中階學術寫(xie) 作課上的重要教學內(nei) 容:如何去具體(ti) 地描述一個(ge) 事情/事物。
這類的題目類似於(yu) 看圖說話,但卻需要我們(men) 更全麵、詳細地描述,這可以從(cong) 很多方麵入手。
當看到一張圖片,我們(men) 首先可以做什麽(me) ?
首先,我們(men) 要先明白,寫(xie) 作除了語法結構有對錯以外,我們(men) 寫(xie) 的內(nei) 容是沒有對錯的,隻要能把自己的想法寫(xie) 清楚就好。
因此,描述圖片表麵呈現的信息就是我們(men) 首先能做的事情。我建議大家不要因為(wei) 這些表麵的信息是已經呈現出來的,而選擇不去陳述它。我們(men) 可以率先嚐試描述圖片中人物呈現的動作和表情。
比如說⬇️下麵這張圖:一個(ge) 人張著嘴巴。
雖然圖片無法傳(chuan) 遞聲音,但我們(men) 在寫(xie) 作時可以將這個(ge) 人物激動的聲音描寫(xie) 出來,結合人物的表情,再完善細節描述。
其次,我們(men) 可以深挖自己內(nei) 心的感受,同時也可以推測別人的感受。
在描述了表麵信息後,可以打開腦洞進行推測,這個(ge) 圖片給了我們(men) 什麽(me) 樣的感受?為(wei) 什麽(me) ?圖片中的人為(wei) 什麽(me) 會(hui) 激動?別的讀者可能會(hui) 有一些什麽(me) 其他的感受?
在我們(men) 做到對圖片的感同身受後,寫(xie) 出的文字也會(hui) 讓讀者感同身受。
那我們(men) 還能怎麽(me) 對文章進行擴充呢?其實也是上文提到的“缺乏靈感”的問題。
這其實是歸因於(yu) 孩子們(men) 的閱讀麵還不是很廣,背景知識和寫(xie) 作素材的積累還不充足,這在寫(xie) 作初期是很正常的,大家也不要害怕。
在這裏建議大家可以先模仿,比如說模仿字典的例句,閱讀和模仿他人文章的寫(xie) 法。在練習(xi) 的過程當中,不斷地將自己通過閱讀積累而產(chan) 生的靈感加入到文字當中,慢慢就會(hui) 熟練起來。
在中階學術寫(xie) 作課中,我也會(hui) 帶領大家閱讀各式各樣的文章,在不同類型的文章中理解、分析作者寫(xie) 作手法,學習(xi) 用詞和句式,不斷增進自己的寫(xie) 作實力,日積月累中,“缺乏靈感”就不再是煩惱。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