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距離自己申請出國讀master和PhD已經過去很多年。
在過去的幾年裏,我接觸了許多學員和小夥伴,並逐漸意識到大家對於“申請出國”這件事的理解其實隻是申請過程的冰山一角。 對於許多真正需要在幕後下功夫,並且對於申請至關重要的步驟,大家往往都直接忽略或者因為時間原因被迫忽略。今天,我就想跟大家扒一扒那些隱藏在“海麵下”的留學申請。
一次完整的留學,除了大家可能都已經知道的文書寫作+選校+投遞申請,還應該包括背景提升、背景定位以及可能的套磁。並且這些步驟需要完善地結合規劃,才能最終幫助你拿到Dream school的offer。尤其是背景提升和博士申請的套磁,我一直都跟學員們強調一定要趁早,因為這兩項都是長期項目,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成本才能看到收獲。
接下來我就跟大家分析一下,這些留學申請中容易忽略的步驟:
◆ 背景提升
無論是誰,無論申請的哪個學校,無論申請的是什麽學位,你的硬件背景永遠是衡量你個人能力最重要的標準。這裏說的硬件背景,既包括你的本科GPA/排名、本科競賽、科研經曆、publication、獎學金、實習等,也包括一些申請需要提供的額外材料,比如說你的IELTS/TOEFL成績、GRE/GMAT成績等。這些內容無論是哪一項都需要以月為時間單位進行準備。所以敲黑板,如果有出國打算的同學,無論是DIY還是從留學機構處尋求幫助,都務必提前準備。我之前負責的一位同學,在國內某985高校讀機械工程的master。他在研一期間就和展開了合作,期間我們積極幫同學進行了硬件方麵的分析和提升。尤其是了解到該校和英國某G5學校有合作後,我們主動幫助同學聯係到了英國這邊的導師,確定了合作課題。在他研三畢業時,已經利用該課題發表了兩篇SCI,並成功拿到了英國導師的offer。今年九月入學。
◆ 套磁
套磁要趁早。尤其是申請PhD和MPhil的小夥伴們一定要盡早地敲定套磁名單,並逐步展開自己的套磁工作。如果你的硬件背景,比如文章、GPA等暫時沒有確定,可以略微延遲套磁,但無最晚也要在5-7月發出自己的第一波套磁郵件。套磁過程的時間成本較高。
很多教授沒有辦法第一時間回複郵件,甚至你發出去的郵件很可能石沉大海。因此,在規劃自己的套磁時,一定要預留出充分的時間,至少在網申開放前3個月以上、即最晚在入學前一年的7月份就要開始。我之前接手過的幾位學生,他們的背景都非常牛,但就是因為套磁太晚且不夠規範,失去了申請的機會。比如一個985的學弟,專業CS偏DL方向,本科3篇頂會,成績top5%。這些硬件放在眾多留學申請者中已經算是非常傲人的成績了。該學弟對自己也很自信,認為套磁沒有必要。所以隻在11月底零星的發了幾封除了名字完全一樣的套磁郵件,並且內容極不規範。
最後就是背景這樣強悍的一位學弟,也僅僅拿到了Manchester的一個offer。第二年在我們的幫助下,該學弟一舉收獲英國Top2和美國Top15的offer。留學路漫漫。如果你的申請僅僅是從準備文書開始的,那你就會失去很大的先機和主動性。機會隻留給有準備的人。最後祝大家申請順利!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