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lun) 敦政治經濟學院(LSE)1895年創立於(yu) 英國倫(lun) 敦,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為(wei) 倫(lun) 敦大學聯盟成員和羅素大學集團成員,被譽為(wei) 金三角名校和G5高校。
雖然叫倫(lun) 敦政治經濟學院,但這個(ge) 學校其實並不是倫(lun) 敦人的大學,更不是英國人的大學,因為(wei) 學校的國際化特色非常明顯,英國本地學生隻占到1/3不到,將近1/2的學生來自於(yu) 歐洲以外1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而且從(cong) 學校的校友群來看,培養(yang) 的政界、商界以及文化界的校友來自於(yu) 世界各國,建校以來有五十多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所以這所學校背後的關(guan) 係網絡其實非常強大。
從(cong) 整體(ti) 學科建設來說,LSE規模小但是精,幾乎絕大部分開設的學科都在世界前列。
但學科過分集中在社會(hui) 科學領域,這也導致科研經費其實並不充裕,隻有同屬於(yu) G5大學中的倫(lun) 敦大學學院的1/14、帝國理工學院的1/15,相當部分經費來源其實是靠校友捐贈。
另一方麵,學校位於(yu) 英國政治、工商業(ye) 及媒體(ti) 中心,周邊就是英國議會(hui) 大廈、首相辦公室、倫(lun) 敦重要金融機構、高等法院和英國廣播公司,所以政治學、法律、傳(chuan) 媒、經濟的學生又幾乎有最優(you) 越的研究對象資源。
從(cong) 申請角度而言,LSE的要求無疑是非常高的,碩士招生至少要等同於(yu) 英國本科的二等一甚至一等一學位,而這還隻是最基礎的。
像LSE的商科和傳(chuan) 媒學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沒有過硬的實習(xi) 和標化成績,基本都是分分鍾拒信。
雖然LSE本身開放包容性更強,上課的教授一大半接受的也基本是美國這邊頂尖大學的教育,不像倫(lun) 敦國王學院那樣骨子裏更偏愛精英教育,但對於(yu) 學術嚴(yan) 謹追求的態度,確實也將整個(ge) 學校的課程質量和教學水平拔高到了同類型大學的最高標準。
下麵我們(men) 詳細了解LSE這所在社科領域內(nei) 最頂尖大學各方麵的基本情況。
01 學校排名
綜合排名
在最新的全球大學排行四大榜單中,倫(lun) 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排名情況分別如下:
- 2023QS世界大學排名 第56名
- 2022軟科世界大學排名 第101-150名
- 2023THE世界大學排名 第37名
- 2023U.S.News世界大學排名 第236名
英國G5+王曼愛華四大國際榜單排名
學科排名
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行榜中,LSE的上榜總數為(wei) 18個(ge) ,其中:
- 全球TOP10的學科有12個
- 全球TOP20的學科有14個
- 全球TOP50的學科有16個
從(cong) 最新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可以看出,LSE的社科專(zhuan) 業(ye) 確實非常強大,其中:
地理學排名全球第2,傳(chuan) 媒學、發展研究、哲學、社會(hui) 學、社會(hui) 政策與(yu) 行政管理排名全球第3,政治學排名全球第4,曆史學排名全球第6,經濟與(yu) 計量經濟學、會(hui) 計與(yu) 金融學、法律與(yu) 法律研究全球第7,人類學全球第9。
除了上麵這12個(ge) 學科外,LSE的上榜學科隻有數學和計算機科學與(yu) 信息係統這兩(liang) 個(ge) 理科專(zhuan) 業(ye) ,且排名表現並不突出。
結合LSE的學校排名和學科排名,我們(men) 會(hui) 發現這所學校學科排名高、學校排名靠後其實是很自然的,而且它的定位也就是社科研究型大學。
眾(zhong) 所周知,文社科的研究想要出重量級成果,是要比很多理工科的周期更長。
另一方麵,文社科研究直接的社會(hui) 效益轉化並不明顯,對於(yu) 科研經費的獲取是比較困難的,自身無法創收,也吸引不到更多的投資企業(ye) 。
所以LSE這個(ge) 學校是不能用綜合排名的高低去定義(yi) 的,它和帝國理工學院同作為(wei) 非綜合性研究型大學進入英國G5大學之列,各自代表了英國的社會(hui) 科學研究、工程科學研究在世界的頂尖水平。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_倫(lun) 敦政治經濟學院
02 辦學實力
院係設置
LSE共設有18個(ge) 係、26個(ge) 研究中心或研究所,開辦有經濟學、數學與(yu) 統計學、曆史學、法學、哲學等多項社會(hui) 科學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
IDEAS經濟研究報告曾將LSE的經濟係列為(wei) 全球第三的大學經濟研究係,是非美國大學中的第一名。
耶魯大學曾經公布的關(guan) 於(yu) 計量經濟學的研究影響力報告分析了全球最佳的100名經濟學博士生,倫(lun) 敦政經學院因其畢業(ye) 生名下發表的研究成果超過了2000頁而名列全球第一。
LSE的經濟學專(zhuan) 業(ye) 在英國、歐洲和美國都有著很高的認知度,文憑含金量被普遍認為(wei) 是全英第一,與(yu) 倫(lun) 敦大學學院(UCL)的經濟係並稱為(wei) 英國現代經濟學研究的雙子星,排名居各大主流榜單前列。
硬件設施
LSE的螺旋樓梯圖書(shu) 館——英國政治經濟圖書(shu) 館始建於(yu) 1896年,是全球最大的社科類圖書(shu) 館。作為(wei) 英國國家級社科類圖書(shu) 館,其藏書(shu) 具有極高價(jia) 值。
政治經濟圖書(shu) 館在世界範圍內(nei) 搜集書(shu) 刊,但其藏書(shu) 均是由幾大主流的歐洲語言編寫(xie) 而成。
圖書(shu) 館的藏書(shu) 超過了四百萬(wan) 冊(ce) ,內(nei) 容涵蓋了大部分社會(hui) 科學相關(guan) 學科領域。
此外,圖書(shu) 館亦藏有大量19世紀初以來的政府出版物、統計資料及學術期刊。
1946年,該館被指定為(wei) 聯合國的存檔圖書(shu) 館,用以存放聯合國出版的各類文檔及出版物。
而其他國際組織如:經濟合作與(yu) 發展組織、國際勞工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的官方文獻,館內(nei) 均有收藏。
此外,LSE的師生也有權使用倫(lun) 敦大學聯盟下其他各成員學院的校圖書(shu) 館,以及位於(yu) 羅素廣場的倫(lun) 敦大學議事大樓等其他設施。
03 校園環境
LSE的辦學規模不大,然後又位於(yu) 英國倫(lun) 敦的政治文化核心區域,所以學校的建築麵積體(ti) 量是比較小的。校內(nei) 的環境有點乏善可陳,但校外的人文環境卻非常優(you) 越。
毗鄰皇室法庭、英國廣播公司和倫(lun) 敦四大法律學院,界於(yu) West End和City之間,大英博物館、倫(lun) 敦大學總部、Senate House圖書(shu) 館和小型專(zhuan) 業(ye) 圖書(shu) 館都離該校不遠。
其中最著名的林肯法律學院就近在咫尺,距離該校園不到一英裏就是主要的政府、法律、金融和傳(chuan) 媒中心所在地。
04 發展機會(hui)
校友群體(ti)
從(cong) 國際政治、法律、商業(ye) 和金融,到文學、音樂(le) 、表演藝術及學術研究等領域,都遍布有倫(lun) 敦政治經濟學院校友的足跡,而18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諾貝爾和平獎和諾貝爾文學獎,是其中最為(wei) 傑出的代表。
截至2016年,LSE校友中共誕生55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包括3位現任國家或地區領導人:丹麥女王瑪格麗(li) 特二世、巴巴多斯總理米婭·莫特利以及中國台灣地區領導人和民主進步黨(dang) 前任主席蔡英文。
而且因為(wei) LSE的招生特點本身就是國際化,所以畢業(ye) 後的校友遍布全球,學校的知名度相對要比英國非G5大學但排名更靠前的倫(lun) 敦國王學院更廣。
就業(ye) 前景
除了校友網絡發達之外,LSE的就業(ye) 指導也做得非常好,開設有pre-sessional課程,大約2-3個(ge) 星期,會(hui) 有專(zhuan) 門的老師幫忙改CV、練習(xi) 麵試、networking、了解金融城,還有谘詢case麵試的課,都非常實用。
而且基本上秋季開學後,十月份有四五次大型金融谘詢機構的career fair,有各大公司如摩根斯坦利、瑞銀等各大投行、谘詢公司等現場招聘。
從(cong) 1969年至今,有將近30%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自LSE,LSE在圈內(nei) 也被稱為(wei) 是“金融技校”。
同學們(men) 畢業(ye) 後除了從(cong) 政和留校外,還有大量畢業(ye) 生選擇投身銀行、谘詢、研究、管理、創業(ye) 等領域,比如高盛、HSBS、花旗、摩根大通等。
英國薪酬調查公司Emolument曾做過一份關(guan) 於(yu) 畢業(ye) 生進入職場後的薪資標準的調查,結果顯示LSE畢業(ye) 生每年的薪資大約是3.8萬(wan) 英鎊,位居英國高校Top1。
總而言之,近幾年LSE的整體(ti) 排名算是一路暴跌,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甚至掉出TOP50的隊列。
但如果仔細研究評分指標的話,我們(men) 會(hui) 發現LSE的雇主評分高達99.7%,而在論文引量方麵的得分卻很低。
關(guan) 於(yu) 這點,我在開篇也提到了,LSE是一個(ge) 從(cong) 定位開始就很“偏科”的研究型大學,基本全是社會(hui) 科學研究為(wei) 主導的LSE根本不可能競爭(zheng) 過那些理工科非常強的大學。
拿同屬於(yu) 英國G5名校的帝國理工學院(IC)來比較,這個(ge) 學校就偏理工科,而且理工科非常強,相當於(yu) LSE在社會(hui) 科學領域的地位。
但帝國理工在各大榜單的學校排名都很強,幾乎可以認為(wei) 是英國除了牛劍之外的第三所高校。
所以LSE的學校排名持續下跌倒不是學校本身學術水平和研究能力出了問題,更不代表這塊招牌在就業(ye) 時便失去了行業(ye) 內(nei) 的地位,而是社會(hui) 科學研究的重要性和生存空間在不斷被理工科研究蠶食之下,很難逆主流再度成為(wei) 整個(ge) 學術界的研究焦點。
相比之下,我倒是認為(wei) LSE因為(wei) 有傳(chuan) 統經濟學研究的根源,所以整個(ge) 學校的氛圍顯得更踏實,相比英國被炒熱的一些商學院,還是更有一些學術上理想主義(yi) 的追求。
然而這份“Rerum cognoscere causas”(“了解萬(wan) 物發生的緣故”,LSE校訓)純粹又踏實的傳(chuan) 統,終究又能在浮躁的技術主義(yi) 時代維持多久呢?
我想要留給真正因為(wei) 熱愛而選擇這所學校的人來回答吧。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