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準備美國私立寄宿學校申請的時候,往往會(hui) 去看各所學校的錄取率,但這些數字往往非常誤導人。
原因是,錄取率是由錄取人數除以總申請者數得到的,這個(ge) 數字往往是準確的,但錄取率代表的是整個(ge) 申請群體(ti) 的錄取概率,計算個(ge) 人的錄取幾率則更加複雜,因此落實每個(ge) 申請者個(ge) 體(ti) 上的錄取率,並不等於(yu) 整體(ti) 錄取率。
這時候家長就會(hui) 問:那我們(men) 該如何理解學校公布的錄取率?
招生官的任務是創造一個(ge) 平衡的校園社區,這意味著學生群體(ti) 的每個(ge) 部分都必須是平衡的。下麵是任意一個(ge) 申請者群體(ti) 中可能包含的學生類型:
- 走讀學生
- 寄宿學生
- 9年級的寄宿女生
- 10年級走讀男生
- 國際學生
- 已經高中畢業,但希望在該校就讀一年學生
我們(men) 可以假設一個(ge) 申請場景來進行分析,以下是詳細情況:
申請者:
- 一位中國女孩,申請成為這所學校的9年級寄宿生。
虛構的寄宿學校統計數據:
- 學校的學生人數是720人;50%是走讀生,50%是寄宿生。
- 一半的學生是女生,一半是男生。
- 這所學校如果滿員的話,就意味著每年級有180名學生,已經畢業的學生算作12年級生。
- 國際學生占學生總數的15%,隻有在特殊情況下,任何學校才允許國際學生成為走讀生。我們現在隻考慮國際學生隻能寄宿的情況。
- 學校希望保持每年的招生比例,因為這樣才能讓學校更好地完成其目標,維持它的教學方法和校園環境。
在這種情況下,以下是關(guan) 於(yu) 寄宿學校的因素:
入學申請信息:
- 學校收到了3,000份申請材料,申請各個年級的學生都有。
- 學校公布的錄取率為20%。
- 申請者中的三分之二,即2,000人,申請入讀9年級。
- 該校不允許國際申請者申請成為走讀生。
那麽(me) ,我們(men) 這個(ge) 9年級的中國寄宿女學生申請者獲得這個(ge) 假設的寄宿學校錄取的幾率有多大?
大家可能會(hui) 認為(wei) ,根據學校公布的錄取率,這位中國女生應該有20%的幾率被錄取。然而,如果我們(men) 看該校的學生群體(ti) 和申請者群體(ti) 的數據,20%的錄取率是遠遠不準確的。
在計算數字時:
- 如果我們假設2,000名申請進入9年級的學生中有50%是女生(男女生申請者數量相等的情況幾乎從未發生過),那麽這位中國女生要與其他999名女生競爭該校9年級班的名額。
- 再假設,在這1,000名9年級女生申請者中,有30%申請成為走讀生,這意味著70%,即700人是申請成為寄宿生。
- 學校希望在9年級招收的學生總數為180人,其中50%的學生是男生。因此,這意味著9年級有90名女生。
- 在這90名女生中,45名女生,也就是50%,是走讀生,另外45名女生是寄宿生。
- 45名寄宿女生中有15%是國際學生,這意味著該校希望招收大約7名國際女生。
- 最後,我們假設大多數國際女生申請者來自中國。由於學校希望國際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所以最終學校可能會錄取4名來自中國的9年級女學生。
請記住,這個(ge) 情景中的數字是編造的,主要是為(wei) 了方便分析,但這個(ge) 情景本身是很常見的。
例如,在過去的申請季中,我曾經與(yu) 三所不同學校的招生官溝通過。根據他們(men) 的介紹,他們(men) 的招生委員會(hui) 收到了大約200份中國女孩申請9年級寄宿名額的申請材料。他們(men) 希望能夠招收4名中國女生,考慮到入學率(yield rate)大概為(wei) 50%,也就是說錄取的學生中大概有一半會(hui) 最終選擇入讀這所學校,最後這三所學校都各自錄取了8位中國女生。
這就意味著,這三所學校中,申請9年級的中國女孩的錄取率為(wei) 4%。那麽(me) 4%的錄取率是什麽(me) 概念呢?哈佛大學的錄取率為(wei) 4%,斯坦福大學的錄取率為(wei) 3.9%。
想象一下,如果這個(ge) 女生申請Niche網站排名前十的學校,她被錄取的機會(hui) 會(hui) 有多大。
因此,我們(men) 現在再回顧一下開頭假設的這個(ge) 情景,該學校公布的錄取率為(wei) 20%,然而,中國女生申請成為(wei) 9年級寄宿學生被錄取的概率遠遠低於(yu) 20%這個(ge) 數據。並且我剛剛提到的這3所學校,他們(men) 在Niche網站上的排名都接近100名,那麽(me) 如果你想申請排名更加靠前的學校的話,競爭(zheng) 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多年來,我一直向學生和家長提供這個(ge) 建議:不要輕易相信你在網上找到的每一個(ge) 數據。如果數據來自學校官網,那這個(ge) 數據往往是最準確的。但是,其他非官方網站發布的,或者親(qin) 戚朋友提供的數據或信息,大家都要謹慎地加以核實。家長需要根據孩子的具體(ti) 情況來分析申請某所學校競爭(zheng) 究竟有多激烈,而不是隻看平均數據。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